近年来由于资讯与通讯环境的急遽变化,加上网际网路的普及与资讯终端机的小型化、低价化、使得人们得以自由自在的取得并利用资讯。「通讯传输系统」一书的章节课程内容,乃针对一般资讯工程人员,就通讯网路(Network)以及资讯管理系统做说明以外,同时也为因应培育高阶资讯管理与与特殊网路技术人员而编辑。
「通讯传输系统」介绍了通讯网路的结构、交换与话务(Traffic)传输线路的处理能力、系统设计及ASK、FSK等各种调变技术,另外针对传输品质与光传输系统、语音编码和影像编码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其中关于网际网路与网路技术人员而言,是一本非常丰富实用的书,有助于提昇对整个通讯传输系统的了解。同时本书也适用于大专院校电子、电机与通讯领域的学生,当作教科书或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佐藤拓朗 博士
现职
日本早稻田大学GITS大学院教授
学历
1973-日本新泻大学工学部情报电子工学系毕业
经历
1973-加入日本沖电气公司研究开发部,从事20GHz、40GHz无线传输装置、800MHz汽车行动电话、数位汽车行动电话、数位行动通讯系统、行动数据通讯方式及其国际标准化(ISM665)的制定。另外,也从事CDMA行动通讯方式及其标准化的制定,并同时对语音辨识及通讯传输处理等商品与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程
1985-担任沖电气公司研究所研究室室长
1993-担任沖电气公司研究所研究部部长
1995-担任新泻工科大学情报电子工程系教授兼早稻田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工技术研究院电脑与通讯工业研究所顾问
2004迄今-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GITS大学院专任教授兼IEEE VTC Execute Senior Boaed Member及KSC公司CEO/CTO及某通讯大厂顾问
施鑑修 博士
学历
1987-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电子通信工程系
经历
1987-日本富士通集团FANJUC株式会社商品开发研究所
1989-台湾经济部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研究所
1990-台湾经济部工业技术研究院电脑与通讯工业研究所
1999-光宝集团GVC Japan株式会社副社长
2001-日本Key Stream 株式会社专务取缔役
2005-台湾圣约翰技术学院助教授
日本GITI早稻田大学客座助教授
日本Key Stream Corp.常任顾问
日本Business Seeds and Development Inc./YRP Senior Advisor
兼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脑与通讯工业研究所海外顾问
林咏顺
学历
1984-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学士毕业
1989-清华大学资讯科学所硕士毕业
经历
1984~2000-工研院电子所、电通所,历任课长、经理及计画主持人,研发技术含光学文字辨识、电脑网路与无线通讯等
2000~2002-巴特科技担任副总经理,研发网际网路应用软应
2002-力新国际科技,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研发无线视讯传输相关技术
专长
电脑网路、影像处理与图形辨识、电脑网路、无线通讯等
着作
电脑相关专利申请超过10案
1通讯网路的结构
2交换与话务(Traffic)
3传输线路的处理能力
4系统设计
5调变技术
6传输品质
7光传输系统
8语音编码技术
9影像编码
10资料通讯
11开放型系统间相互连接(OSI)
12ISDN
13网际网路(Internet)
14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
15线交交易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16框中继(Frame Relay)方式
17ATM方式
哇,最近在書店晃悠,意外看到這本《通訊傳輸系統》!我是一個對電子產品和網路世界一直很好奇的人,雖然本身不是讀相關科系的,但對於這些東西是如何運作的,總是有著一股莫名的嚮往。平常看劇、滑手機、聽Podcast,這些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便利,背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技術原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學術,我擔心會不會太艱澀難懂。但是,又覺得這名字聽起來很有份量,好像可以讓我一窺現代科技的堂奧。我之前有翻過一些比較基礎的科普書,對於網路的架構、數據的傳輸方式有初步的了解,但總覺得不夠深入。這本《通訊傳輸系統》聽起來就比較紮實,不知道會不會介紹一些我從來沒聽過的專有名詞,像是訊號的調變、編碼,或是不同傳輸媒介的特性等等。我很好奇,它會不會用很多數學公式來解釋,那對我來說可能有點吃力。不過,如果它能夠用比較貼近生活化的例子,或是用圖解的方式來呈現,那我就非常有興趣了!我夢想著有一天能更理解,當我按下「傳送」的那一刻,我的訊息是如何穿越無遠弗屆的網路,抵達千里之外的另一端。這本書會不會幫我解開這個小小的謎團呢?我真的非常期待!
评分最近工作有點壓力,想找點東西讓腦袋放空一下,順便充實一下自己。剛好逛到書局,看到這本《通訊傳輸系統》,名字聽起來很有深度,應該可以讓我暫時忘掉那些報表和會議。老實說,我對「通訊傳輸」這塊的知識其實是零,平常只知道手機要充電、網路要連線,傳訊息要等一下下,但這些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完全沒有概念。這本書的內容,會不會講到一些我們生活中常常聽到的術語,例如4G、5G、Wi-Fi、藍牙這些,然後更深入地解釋它們的原理?我對於「訊號」這個概念一直感到很模糊,到底什麼是訊號?它又是如何被傳輸的?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比較直觀的解釋,而不是一堆我看不懂的圖表和公式?我希望它能帶我了解,為什麼有時候網路會卡頓,為什麼訊號會不穩定,是不是跟傳輸的距離、媒介有關?我對手機的基地台、光纖網路這些比較大型的基礎設施也很好奇,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稍微帶到一點?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這個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卻又非常陌生的領域,有更全面、更紮實的認識。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在科技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來說,看到《通訊傳輸系統》這本書,有種既熟悉又想深入了解的感覺。雖然我不是通訊領域的專家,但日常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相關的議題。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夠提供一個比較系統性、結構性的梳理。我希望它能夠涵蓋從基礎的訊號產生、傳播,到複雜的網路架構、傳輸協定,甚至是安全性的議題。我很好奇,它會不會深入探討各種調變技術,例如AM、FM、PSK、QAM等等,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依據?對於錯誤檢測與糾正(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的技術,我希望能有更清晰的認識,了解它是如何確保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的。此外,我也想知道,在現今無線通訊爆炸的時代,關於頻譜資源的管理、干擾的抑制,以及不同無線技術(Wi-Fi, LTE, 5G etc.)之間的協同工作,書中會不會有所著墨?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讓我複習一些基礎知識,更能讓我對當前以及未來通訊傳輸系統的發展有更深刻的洞察。
评分看到這本《通訊傳輸系統》,讓我想起大學時期唸書的點滴。雖然我的主修不是電子工程,但當時在一些通識課程或社團活動中,多少接觸過一些跟資訊傳播、技術應用相關的內容。我對「系統」這個詞總是特別有感覺,因為這代表著一個複雜的、有機的整體,背後需要許多的元件互相協調才能運作。通訊傳輸系統,聽起來就是一個龐大且精密運作的網絡。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最基礎的物理原理出發,去解釋電磁波是如何傳遞資訊的?還是會著重在更高層次的網路架構和協定?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內容過於理論化,跟實際應用脫節,那對我來說可能會有點枯燥。但如果它能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像是我們平常在使用的各種通訊軟體、視訊會議、甚至是衛星通訊,去說明背後的技術原理,那我一定會讀得津津有味。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了解到,為什麼我們現在的通訊技術能夠如此發達,它的發展歷程又是如何?會不會介紹一些重要的技術突破,或是影響深遠的科學家?我很想知道,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通訊傳輸系統扮演著什麼樣關鍵的角色。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些關於科技發展趨勢的Podcast,裡面常常會提到一些跟通訊技術相關的概念。像是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的發展,都離不開快速、穩定的數據傳輸。這也讓我對《通訊傳輸系統》這本書產生了濃厚興趣。我一直覺得,通訊傳輸就像是現代社會的神經系統,沒有它,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服務就無法運作。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不同傳輸介質的優缺點,例如光纖、無線電波、甚至是未來的量子通訊?它會不會介紹一些訊號處理的技術,像是濾波、放大、解調等,讓我知道訊號是如何被清晰地傳遞並還原的?對於一些比較進階的概念,例如多工技術(multiplexing)或者通道編碼(channel coding),我希望能有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明。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為什麼我們在享受越來越快的網路速度和越來越多的數據流量的同時,背後其實有著非常複雜且精密的系統在支撐。我也想知道,未來通訊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會不會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