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甦醒

城市的甦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城市的甦醒》,本书为2005年台湾第三届设计博览会的展览介绍及九位参展建筑师的作品展示,由策展人阮庆岳带入,将所有建筑师的作品仔细探讨、解释并说明,希望借由这些国内外建筑师的展览作品,来对台湾城乡转换、大型城市与小型城市的发展关系做一个讨论及关心。最后选定的是高雄县凤山市,正面临城乡转换问题的一个地区,九位建筑师分别在凤山市不同的地方,来建造及展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关怀,用以表现本身的设计理念及企图心,作者阮庆岳也针对这九个作品分别作出不同的说明及讨论,是本充满人文关怀及有趣设计的展览书。

  参与的国内外建筑师有:谢英俊 Hsieh Ying-Chun;乔治.罗维特George Lovett;刘国沧 Liu Kuo-Chang;3RW 建筑公司 3RW Architects;林圣峰 Lin Sheng-Feng;麦可.克罗斯Michael Cross/ Wokmedia;冢本由晴与犬吠工作室 Yoshimoto Tsukamoto and Atelier Bow-Wow;卡萨格兰实验室Casagrande Laboratory;施工忠昊 Shy Gong。

作者简介

阮庆岳

  现任实践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文学着作包括《林秀子一家》、《重见白桥》、《凯旋高歌》、《苍人奔鹿》等

  建筑着作包括《屋顶上的石斛兰》、《城市漂流》、《弱建筑》、《新人文建筑》等2002年于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展两档展览,分别为《长安西路神话》与《黏菌城市》;2005年于台北当代艺术馆与安郁茜联合策展《城市谣言:华人建筑2004》;2006年策展《乐园重返:台湾的微型城市》,代表台湾参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

  • 1. 一个宣示,一个启示
  • 2. 活动邀请函
  • 3. 凤山市兴仁里二三事
  • 4. 回顾与对话

    二、作品

  • 1. 谢英俊/ Hsieh Ying-Chun(南投)
  • 2. 乔治?罗维特/ George Lovett(英国)
  • 3. 刘国沧/ Liu Kuo-Chang(台南)
  • 4. 3RW 建筑公司/ 3RW Architects(Haakon Wiesener、Jakob Rosvik、Cecilie Andersson,挪威)
  • 5. 林圣峰/ Lin Sheng-Feng(台北)
  • 6. 麦可?克罗斯/ Michael Cross/ Wokmedia(英国)
  • 7. 冢本由晴与犬吠工作室/ Yoshimoto Tsukamoto and Atelier Bow-Wow(日本)
  • 8. 卡萨格兰实验室/ Casagrande Laboratory(芬兰)
  • 9. 施工忠昊/ Shy Gong(台北)

    三、歇后语

  • 图书序言

    一个宣示,一个启示
    A MANIFESTO, AN ENLIGHTENMENT
    文|阮庆岳

    一个宣示


    我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宣示。

    一个对台湾都市过往与未来,朦胧徬徨间,明灯意图探照的宣示。我把展览叫作「城市甦醒」。当时在邀请参与者的说明文字是这样的:
    工作营团队须在选定的都市场域范围内,自行选定空间作为施作基地,以建筑或艺术性的手法,对都市环境提出一善意与建设性的唤醒作为。这作为的思考角度,可以是从都市环境、生态、社会、经济或是其他方向着手,用意是在思索以设计的作为,对台湾社会的都市大环境,提出善意的新视角与观点。施作程序为:议题思考与都市分析→行动→民众参与→介入都市→唤醒社会意识。

    场域最后选定是南台湾属于热带气候的高雄县凤山市兴仁里内,一条跨走过典型台湾都市面临城乡转换间,所显现具有不同都市个性的一个线性连续空间。

    参与建筑师包括有国外部份的卡萨格兰实验室(芬兰)、乔治•罗维特(英国)、3RW建筑公司(挪威)、冢本由晴与犬吠工作室(日本)、麦可•克罗斯/WOKmedia(英国),以及台湾部份的谢英俊、刘国沧、林圣峰、施工忠昊。并搭配实践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与大三、大四同学共约70人,一起参与为期一周(2005.10.9-10.14)的工作营活动。

    这一周,不只是我,对其他所有参与的建筑师与同学而言,我想都是一趟难忘的建筑行旅与经验。在过程中,因为必须直接面对真实正在运作中的都市生活,有两个不是平日单纯在工作室设计时,所能够准确意识到的因素,就特别明显的浮露出来,成为所有参与者无可回避的挑战。

    第一个因素是真实的都市。当必须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条件下,想与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尺度可以极其巨大的都市环境作对话,而且还意图对之做出唤醒的动作,就立刻明白我们所面对的对象,其实是一个极其值得尊敬的浩大新迷宫;如何解读与釐出议题所在,再思索当如何构筑作品,相信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次深刻的体验。

    第二个因素是真实的人。过程中所有的思考与动作,都无法避免的必须与真实生存其中的人,立即产生直接的沟通与互动;尤其因为我们在进入这个都市场域时,并没有获得任何授权,与承诺拥有任何特定空间的使用权,所有参与者必须透过直接与在地真实使用者的沟通,叙述自己作品的意义,以及为何要选定某空间来施作,取得邻近与空间直接相关人的同意,才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这同时,就直接检验了设计者的作品,与使用者之间依存的关系,是否是真实而且合理的;也同时在其中挑战与触碰到,真实都市的尺度性及其内在的复杂丰富性。

    我们持着善意的进入这趟都市的建筑之旅,怀着学习与收获的感恩离开。
    本是一个宣示,却也是一个启示。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