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力量——兰阳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人民的力量——兰阳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定南人生最后的一篇访问稿

  最新出版的新书《人民的力量》(黄煌雄先生策划∕玉山社出版),详实记录了陈定南先生如何投入政界为民服务的从政过程。并于日后创造了着名的「宜兰经验」及获得法务部「陈青天」的美誉。此书更珍贵的收录了他人生最后的一篇访问稿,细说了他参政的动机及心路历程。让我们透过本书共同怀念这位政坛清流。

一探八o年代党外运动的源起!
重现台湾民主圣地的永恆精神!

二十五年前,
人民的力量让宜兰县成为民主的圣地,
二十五年后,
党外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何在?
本书试图唤醒兰阳平原那场关键选战的历史记忆,
见证台湾民主政治运动史上最关键的一页。

  党外精神是受伤的人民经过历史沈淀,所表现出的一种低沈的、深厚的、焚而不燬的集体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历史集体意识。1981年,宜兰党外县长候选人陈定南,就是在这种集体意识之下,成功改变了国民党三十年在宜兰县长专卖的政治局面,开启宜兰县党外二十四年绿色执政的序幕,也成功打破国民党长期以来在台湾无法被打败的政治神话,更让宜兰成为台湾民主的圣地、党外精神的表率。

  如今,就在当初参与形塑创造党外精神内涵的工作者与支持者处于最低潮时期,本书希望借由唤醒当年兰阳平原那场关键选战的历史记忆,记录台湾民主运动史上最关键的一页,更期许这样的人民力量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发挥「麦子不死」的精神,继续在台湾的民主发展历程上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作者简介

黄煌雄

  出身于宜兰县冬山乡的贫苦农家,在研究所期间,曾担任第一届台大研究生协会主席,台大政治研究所毕业后,曾在企业界服务,1970年代即参与党外,并从事台湾近代史的记录工作。

学历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政治理论组学士(1963 ~ 1967)
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1968 ~ 1971)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人(二年,1996 ~ 1998)

经历

立法院第一届增额立法委员(1981.2 ~ 1984.1)
立法院第一届增额立法委员(1987.2 ~ 1990.1)
立法院第二届立法委员(1993.2 ~ 1996.1)
国民大会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1992 ~ 1993)
台湾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监察院第三届监察委员(1999.2 ~ 2005.1)

着作

《论战国时代的合纵与连横》(1975)
《台湾的先知先觉者:蒋渭水先生》(1976)
《台湾抗日史话》(1977)
《国民党往何处去》(1978)
《到民主之路》(1980)
《台湾的转戾点:访问演讲篇》(1983)
《台湾的转戾点:国会质询篇》(1983)
《国民党支配时代的结束》(1986)
《从抗争到执政》(1989)
《建国新蓝图》(1992)
《战略:台湾向前行》(1995)
《在哈佛的沉思:从世界看台湾》(1999)
《还财于民:国民党党产何去何从?》(2000)
《蒋渭水传——台湾的孙中山》(2006)

监委行述

黄煌雄等着,《社区总体营造总体检调查报告书》(2001)
黄煌雄等着,《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总体检》(2004)
黄茗芬、廖茂发、庄智雅编着,《脚步:黄煌雄监委工作纪实(1999 ~ 2005)》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陈定南访问稿
按语:陈定南在接受访谈前,关于个人从政前学经历等部分基本问题以书面稿回答,其他则为访谈实际内容,兹将书面稿与访谈稿分别谨列如下:
书面稿(节略)
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的美丽岛事件不久,接着发生新的二二八事件——林义雄律师住宅的灭门血案,才使我勐然觉醒,因为从民国五十六年退伍后,我就一直在工商界服务,从来没有关心过政治,看到大我两届的台大法律系学长林义雄与台大法律系同班同学姚嘉文,都因献身民主运动而遭到政治迫害,而且统治阶层还以惨绝人寰的手段,杀害手无寸铁的林老太夫人及两名孙女。我一方面不齿国民党政府所为,另一方面则为自己一直忙于赚钱,没有为台湾民主运动出力,感到十分惭愧。

当我在台北市忙于吃头路或赚钱,而不关心政治的那段期间,台湾政坛正风起云涌,而故乡宜兰县同时也发生许多大事,其中包括五十八年万年国会补选,党外赖茂辉参选国代落败,据说是被做掉;六十二年郭雨新没有继续参选省议员,胡荣补位,声势很旺,应该当选,也被做掉;六十四年郭雨新转战立委又被做掉,群情激愤,几酿暴动;六十六年林义雄当选省议员。这段期间,我都没有现身,因此,过去认为我有政治细胞的同学与朋友,都以为我已经变成一个只知道赚钱的生意人。不过他们在六十九年的国代与立委选举期间,很惊讶的发现我的政治细胞又活起来了。

七十年元月初,有人就因此鼓励我参选省议员,以延续台大校友(郭雨新、林义雄)的光荣传承。当时我自行创业,从事鞋类贸易,业务状况不错,并无参政念头,于是他们就以台湾民主前辈的牺牲与美丽岛事件等事蹟,对我晓以大义。我答应参选后,立即回乡拜访党外先进与大老,到农历过年,才知道除了游钖�之外,张川田与吴正连两人也都有意参选,而且起步很早。我眼见党外省议员后继不但有人,而且相当热门,就准备返回台北,继续经商。不过多位党外先进认为选情变化难料,劝我暂缓打退堂鼓,他们希望有心参选的几个人都分头准备,到时候如果有两人以上坚持到最底,再来协调。我于是留下来继续拜访,而且在罗东镇民权路成立「兰阳平民法律服务中心」,对外提供免费的法律谘询服务。

李茂全是我第一批拜访的少数党外先进,刚见面他就单刀直入的问我:「去选县长如何?」,让我十分意外,后来也有几位党外大老加入游说,不过我当时没有同意,老实说,我从来没想过要选县长。

七十年六、七月间(或许更早?),我得知吴正连不选,游、张两人则继续布署。那时党外阵营希望我选县长的声音渐大,联合报特派员赵奇涛在分析选情时,也几度推测我可能会参选县长,以致炒热知名度,但我还是没有想过竞选县长的事。 国民党提名县党部主委李赞成成为县长候选人定局后,促使两位争取县长提名失利的现任省议员官来寿与前任省议员陈汾重作冯妇,官、陈两人都属重量级强棒。那个时候,一些党外前辈已知道我本无意参选,而且随时可退,但眼见游、张两人互不相让,都认为游、张同时参选,在面对两位国民党强劲对手的情况下,一定会同归于尽,于是开始劝我改选县长,以牵制国民党对省议员的辅选战力,而且希望能为四年后的省议员,留下传承香火的火苗,因为他们对游、张相持不一,都坚决要投入省议员选战的后果,非常悲观,认定势必两败俱伤。我当时已决定不凑热闹,但很多人劝我准备选县长,不可一走了之,但我只接受建议留下来,静观其变。

七十年八、九月间,劝进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位党外先进也一再鼓励,间亦晓以大义,并且强调为下一届省议员保存一丝香火的重要性。我盱衡整个大局,开始思考投入县长选举的种种问题,不过始终没有对外透露。

九月二十七日晚上,立法委员黄煌雄借冬山乡广兴村县议员徐友胜住宅,召开宜兰县党外家族会议,协调省议员人选,游、张与我三人都获邀列席。几位大老看游、张两人都不退让,于是当场声明,将全力为县长候选人助选,省议员部分,他们绝不站台或助选,并且过来积极鼓励我改选县长,我没有当场答应,但表示尊重会议的结论,最后我接受党外先进的一致推荐,同意转换跑道。省议员部分,在会中没有达成共识,形同开放。

协调会的结果,虽然爆出冷门,但大家都认为我的牺牲打,最多只能护送游钖�上垒,想不到最后竟然成为两分的全垒打,而且就此「打破国民党三十年县长专卖局面」,揭开绿色执政与宜兰经验的序幕。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