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法律伦理与理想的重建

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法律伦理与理想的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律伦理
  • 法律职业
  • 职业理想
  • 法律人
  • 反思
  • 批判
  • 重建
  • 法学
  • 人文社科
  • 职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几年来,法律人及法律教育所凸显的问题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在法律人成为总统,并在政府各部门全面地担任重要首长后,国家的法治反而迅速崩坏,吏治腐弛、民生凋萎。法律人受到舆论空前的责难,令人感到痛心至极。

  身为法律人,也一向以自己是法律人为荣的陈长文律师,心中不禁浮现了一个庞大的问号:法律人,为什么不争气?这并不是一本讨论法律伦理的学术书,虽然法律伦理确实是本书关心的命题。本书只是要从诘难性的问题做为开端:「法律人,为什么不争气?」以试图找出另一个建设性问题的答案:「法律人,要如何争气?」

  这个命题,不只法律人应该也必须关心,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受苦于法律人不佳表现的台湾人民所应该也必须关心的命题,因为只有进一步去了解,许多法律人会出现价值毁乱,甚至于毁法败纪而误国误民背后的原因,才能形成一个外在的监督与改革力量,去督促法律人「革心革行」。

作者简介

陈长文

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台湾大学法律学士。

  理律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兼执行长、中华民国国际法学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台北欧洲学校董事长、政治大学兼任教授、中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及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经法专题讲座、浙江大学法学院及南京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是一位长期投入法学教育、法制建设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关心两岸问题的自由主义、和平主义者。长期担任红十字会志工,现为红十字会总会会长,积极投入人道服务、国际援助工作,关心人权议题及弱势团体权益。

罗智强

  政治大学外交所博士生、政治大学法学硕士、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士。现为辅仁大学大传系兼任讲师、中华演说与辩论协会理事长、陈长文教授研究助理、经济日报特约专栏。喜欢写作(诗、散文、小说)、评论时事,着有《琥珀色的梦境》(新诗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一直以来,「法律人」都是一个令人称羡与尊敬的称唿,但曾几何时这三个字竟成了具有负面涵义的专有名词,而所谓的「律师性格」也变成形容一个人狡诈、反覆无常、为已之私可以出卖灵魂的制式说法。「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始终让我困扰,也让我难以释怀。直到今年年初,我读到由陈长文老师及罗智强老师二位合着的「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因为书中的内容不仅对法律人有深刻的启发,也让我们这些法律人在社会普遍给予负面评价的气氛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和未来的改革方向。在这些改革方向中,最重要的,首推「法学教育的改革」。

 

「现在的法学教育为何需要改革?」「我们的法学教育到底发生什么问题?」这一连串的问号,让「法学教育改革」在这一年多来,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我个人直接参加中央政府各部会所办理的座谈会、委员会、工作圈会议等,就不下廿余次。整体来说,在目前的法学教育制度之下,各个学校所培养的法?人材,所呈现的缺失,可以从三方面来谈:第一,缺乏国际观的视野,以致处理跨国法律问题的能力不足。第二,缺乏处理工商业界法律问题的实务能力。第三,未能符合社会大众对法律人应有道德水准的期待。

 

    针对现行法学教育的缺失,教育部与考选部已经提出改革的初步想法,例如加强学士后法学教育,培养未来的法律人也能兼备其他领域的专长,即是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此外,在律师、司法官考试中,将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改为实体与程序混合的方式命题,以增加实务的能力和需求,则是直接借由考试制度所规划的配套措施。当然,为了强化法律人的英文能力以及伦理道德观念,将英文订为律师、司法官的考试科目,以及自民国100年起「法律伦理」拟列为考试科目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改革方案。

 

    了解以上的法学教育缺失之后,身为具有优良历史与传统的东吴法学院一份子,我们当然应该在法学教育的改革上尽一已之力。目前本院的修业年限为五年,课程设计不仅丰富多元,含盖各个法律专业领域,也能符合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针对实体与程序混合命题的趋势,从民国95年起,我们即开始推动「模拟律师事务所竞赛」,增加同学对实务操作的熟悉度,进而培养同学的实务能力。对于提高法律伦理的道德观念,东吴法学院更是早在民国80年起,即规定「法律伦理学」为必修科目,对照近来社会上,频频发生法律人不守法及违背伦理的事例,而东吴法律人未见其中,或可见「必修法律伦理」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另外,特别要提到的是,为因应民国100年起国家考试拟加考法律伦理的规划,本院已向教育部申请并获得相当的研究经费,目前刻邀请学术及实务界专精法律伦的学者专家,共同贡献智慧,进行研议并编着一本法律伦理学的专书,预计今(96)年内即可出版,届时这本书也将成为台湾第一本有关法律伦理的教科书。

 

从「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到「法律人,你要如何争气?」陈长文老师及罗智强老师,在书中胪列了法律人种种不争气的事实,而「恨铁不成钢」的扼腕与焦虑,以及对法律人深刻的殷殷期望,一一跃然纸上,当我在元月四日晚上,翻开书的第一页之后,就无法将它阖上,于是,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我仔细读完了整本书,阅后心情激动不已,深觉每一个法律人如果都能如书中所言,深刻反省,革心革行,那么要洗刷社会大众对法律人的负面看法,又何难之有?走笔至此,胸中澎湃之情,仍油然而生。就在这种强大「心有同感」的趋动下,我许下心愿,要让东吴法学院的每位同学都能分享到这本好书所蕴含的理念、情感与智慧。

 

元月五日适逢召开「法学院院友会理监事会议」,经我向在场理监事推介这本书之后,会议主席洪长岸理事长及与会的理监事学长、学姊们,当场欣然同意认捐购书的所有经费。也因为院友会理监事们的热诚,「让东吴法学院1700位同学读到这本书」的心愿,竟奇蹟似的在24小时之内,功德圆满的达成了,而此刻的心情,除了深深的感谢,更有无限的骄傲!因为,这笔捐款,不仅代表着法学院院友会理监事会34位毕业学长姐对在校学弟妹深刻的关怀与期待,更代表着全体东吴法律人共同怀抱崇高理想的不悔与坚持。

 

各位同学,我们有这么热心的学长、姐,真是何其幸运!因此,我深切希望大家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能更坚定的抱持法律人的理想,厚植关怀自己、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国家的能力,因为唯有能力表达关怀,才有能力了解社会中的不公不义,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用眼」读法律条文的同时,更能「用心」从白纸黑字的表面,观照到背后真正有血有泪的事实,进而体认到一个法律人应有的使命感。

 

寒假即将来临,祝福各位同学有个充实又快乐的假期,更期许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都能做个争气的法律人!

 

 

 

 

                        法学院院长  潘维大   谨志于96.01.08

 

 

 

谨对「东吴大学法学院院友会理监事会」34位学长姐致上最深的感谢!

 

※监事

陈宝富(44)、苏良井(55)、赖冠仲(硕87/硕乙)

※理事

李本仁(49甲) 程家瑞(49B)  杨鸿基(52)    桢(54A)

黄水成(54B)   郭吉仁(56)   李文仪(57)  徐秀惠(59A) 洪长岸(59A)

王荣周(59A)   石灿明(59A)  方国辉(60)  成永裕(61A) 程宁生(61)

周盛棠(62B)   黄茂德(63A)  李永芬(64B) 林明男(64B) 陈银欉(67B)

周维崑(68A)   余崇洲(69A)  潘维大(69A) 丁文城(69B) 杨沛生(70A)

章忠信(71B)   周亮成(73夜)郑鹏基(77A) 吴尚昆(80B)黄心怡(84B)

范建得(硕75) 曾育裕(博84)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