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故事,带您进入经济学的大厅,让您清楚经济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科学,经济行为就是选择的行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选择,了解经济学可以让我们做出最明确的选择。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资讯技术的发展、各国间合作与竞争的加强、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了解经济学、深入经济学尤显重要。生活在经济的21世纪,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经济学。
经济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可以让自己在面对问题时做出的理性正确的抉择。但问题是,随手翻开那些充满图示和数字的经济类书籍,枯燥的词句、生涩的阐述、深奥的理论,讲述的尽是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
本书力主简约不简单,透过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众所周知的故事,以及一些名人的成功案例等,来诠释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分析、解释经济学领域的各种现象,让一般人也能真正了解经济并能为己所用。
作者简介
陈鹏飞
◎成功大学工设系、中央大学企管研究所毕业。
◎曾任外商公司行销经理、企划协理等职。
◎现为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
◎着有《时间管理的50堂课》、《人生进退的40条心法》、《如何激发员工潜力》等书。
第一部 微观经济学
故事1. 土豆炖牛肉的来龙去脉——交换的缘起
故事2. 哥伦布的契约与错误——创新与偶然性
故事3. 不做家务的彼德——比较优势与贸易
故事4. 为什么鲁军能以少胜多——X效率理论
故事5. 处于淡季的航空公司——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故事6. 为什么他们只有150元的工资——工资的决定
故事7. 高工资为什么换不来高效率——效率工资的作用
故事8. 小麦炼钢术——自由贸易
故事9. 灯塔公营还是私费——产权保护
故事10. F省煤矿怎么就成了私人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故事11. 交通事故防患于未然——安装红绿灯的成本
故事12. 劣币何以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故事13. 天安门城楼游览证书——炫耀性消费
故事14. 谁为奢侈品税收付出代价——弹性与税收归宿
故事15. 鱼翁为什么要大不要小——消费欲望与需求
故事16. 萧何何以月下追韩信——人才经济学
故事17. 谁洩漏了大庆油田的情报——资讯经济学与情报经济学
故事18. 杜莎夫人蜡像馆不良行为——公共地悲剧
故事19. 涨价幅度急增的羊肉粉——限制价格
故事20. 受政府保护的小本产业——支持价格
故事21. 驴子的坏主意——信用经济
故事22. 小偷也懂经济学——成本效益
故事23. 明星织毛衣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故事24. 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诚信与长远利益
故事25. 请兑现你的承诺——诚信与发展
故事26. 偷瓜的成本——个人信用
故事27. 三个女郎和边际量——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
故事28. 开宝石加工店的米开朗琪罗——经济中的风险与防范
故事29. 解决污染的办法——科斯定理成立的条件
故事30. 养狗与扰民罪——交易成本
故事31. 「大长今」缘何作假——建全市场体制
故事32. 从石头到稀世珍宝——价格的决定
故事33. 生命的价值——效用理论
故事34. 死比活更值钱——消费者剩余
故事35. 乞丐的三代祖宗——经济流动性
故事36. 老太太买菜——资讯与搜寻成本
故事37. 孔融让梨——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故事38. 曾子杀猪的原委——外部性消除
故事39. 为什么生产煤的人没有煤烧——相对过剩与供需平衡
故事40. 拉面经济——劳务输出
故事41. 倒卖火车票的该与不该——自由市场
故事42. 镉污染「造就」女儿国——排污权交易
故事43. 用诚实换来国王宝座——诚实的价值
故事44. 为什么汽车都是你们的——仇富与原罪
故事45. 从玉箸看亡国——棘轮效应
故事46. 经济学中的木桶定律——利润与风险防范
故事47. 可怜天下父母心——机会成本
故事48. 日本人说了算——控股权的时效性
故事49. 税收带来的「无谓损失」——资源配置与效率
故事50. 要风景还是要产权——产权的重要性
故事51.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歧视
故事52. 婚姻中的经济学——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故事53. 老翁娶少女的经济学分析——商业交易
故事54. 穷人经济学——马太效应
故事55. 可怕的沉没成本——路径依赖
故事56. 主流经济学家的消费——效用最大与边际效用递减
故事57. 消费换来享受还是债务——住房投资
故事58. 都是倒卖批文惹的祸——求租行为
第二部 宏观经济学
故事59. 囚犯命运掌握在谁手里——最优政策
故事60. 如何分粥才公平——制度的作用
故事61. 花钱的艺术——总需求决定理论
故事62. 每天进步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故事63. 气象家的生财经——预期的形成与作用
故事64. 卢卡斯得辉煌与尴尬——理性预期革命
故事65. 宏观调控不是筐——宏微观经济政策的不同
故事66. 小作坊的1231美元的投入——投入与增长
故事67. 吃狗屎换来GDP——国民生产总值
故事68. 傻瓜与股市——股市中的价格和需求量
故事69. 圈地运动的另类诠释——房地产与供求
故事70. 第一张邮票的价值——邮市和价值
故事71. 通货膨胀的外实内虚——通货膨胀
故事72. 机制才是硬道理——机制的作用
故事73. 凯恩斯的最大笨蛋理论——期货的利与弊
故事74. 亚洲金融风暴中的蝴蝶效应——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
故事75. 破窗缘何又被击破——破窗理论
故事76. 克林顿也没办法——自然失业
故事77. 失业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隐性失业
故事78. 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就业问题
故事79. 卖水与买水的道人——货币与交换
故事80. 从9.11看恐怖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短期与长期
故事81. 微软垄断与反托拉斯政策——垄断与反垄断法
故事82. 我们所认识的经济学家——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故事83. 老不什减税失败——持久收入假说
故事84. 贸易逆差导致美国净资产流失了吗——货币的含义与功能
故事85. 雅浦岛上的「费」——货币的意义
第三部 经济学其他相关故事
故事86. 猎人与猎狗的博弈之道——效率与收益递减
故事87. 皇帝为什么要杀掉功臣——代理理论
故事88. 哈雷彗星和少校——决策资讯传递失真
故事89. 夜叉的烟幕弹——资讯的不完全性
故事90. 老鼠的风险——风险型决策
故事91. 小老板的困惑——经营权和所有权
故事92. 与鲨鱼有关的100枚金币分配法——收益最大化
故事93. 平均主义下的南郭先生——平均与分配
故事94. 超级明星超级fans——明星效应和广告效应
故事95. 借「洋」鸡生「土」蛋——境外投资
故事96. 四大美女值多少钱——美女效应
故事97. 老人的决策——风险投资
故事98 . 与人交往中的经济学——竞争与适应
故事99. 亏本买卖也有很作——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故事100. 捐钱还是捐物——社会福利
概述
自从亚当斯密(Adam.Smith)在西元1776发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以来,经济学在各学术甚至实务领域的应用已有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其方法论的严谨性也是举世所公认的,例如一年一度象征国际学术权威的诺贝尔奖中也列有经济学奖,可见本学门的重要性和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资讯技术的发展、各国间合作与竞争的加强、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了解经济学,深入经济学尤显重要。现代经济学是研究混合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的科学。根据研究物件和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经济学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人角色——家庭,企业,社会——在经济舞台上的表现。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类研究都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企业合理规划和人们的日常起居,用详细的理论和普遍的例证使其经济学发展速度达到了令不少学科望尘莫及的地步,使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中的「皇后」。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也时刻被经济学的影子所萦绕,就连你的婚姻都充满着经济的味道。然而虽然如此,但真正了解经济并能为己所用的人却为数不多。
土豆炖牛肉本是一道非常简单而美味的食物,可我们真正将二者合而为一却经过了几百年。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优势而拒绝物品交换;
我们都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兼得的道理」,却时常抉择错误。本来在一定时间内,我们可以获取100万的广告费,却偏偏为了织一件只有25块钱的毛衣,而白白损失了100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不懂机会成本,不知道哪种选择更能给你带来效益;
人人都爱精打细算,但这种「细算」,却往往使我们处在路径依赖中,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让我们轻易走不出去,因为我们心疼那些成没成本……
经济跟我们的生活的确息息相关,所以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以便使自己在面对问题时作出的抉择更加理性、更合理已迫在眉睫。但问题是,随手翻开那些充满图示和数位的经济类书籍,枯燥的词句,生涩的阐述,深奥的理论,讲述的尽是些普通老百姓无法理解的东西。我们创作这本书就是基于这类情况。
本书力主简约不简单,透过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众所周知的故事,以及一些名人名士的成功等,来诠释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分析、解释经济学领域的各种现象。
這本書的書名《關於經濟學的100個故事》,聽起來真的很有意思。我平常工作雖然不直接接觸經濟學,但身為一個小老百姓,食衣住行育樂,哪一樣不需要跟金錢、跟市場打交道?每天新聞裡播報的股市起伏、物價變動,還有我們在消費時面臨的各種選擇,其實都跟經濟學脫不了關係。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買東西,看到特價就會很開心,但為什麼會有「特價」?特價背後又牽涉到什麼樣的供需原理?或是為什麼有時候明明大家都說某個東西很好,但我怎麼買就是覺得不划算?這本書的「故事」形式,讓我覺得很有機會能夠解答這些生活中的小疑惑,而且是以一種比較輕鬆、不枯燥的方式。我甚至可以想像,讀完一個故事,就能夠幫助我更理性地看待一些消費行為,或者更能理解新聞裡那些看似遙遠的經濟術語。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故事選擇得不夠貼近生活,或者編排得不夠有條理,可能會讓閱讀體驗變得零散。但願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導遊,帶領我走進經濟學的世界,並且在每一個站點,都為我講述一個精彩、又發人深省的故事。
评分說實話,我對於市面上很多「知識普及」類的書籍,有時候會抱持著一點點懷疑的態度。畢竟,要把一個複雜的學科,濃縮成淺顯易懂的「故事」,難度其實非常高。很多時候,為了追求「好讀」,反而會犧牲掉原有的深度和準確性,最終變成一些「夾雜著術語的雞湯文」。所以,當我看到《關於經濟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名時,心裡其實有些忐忑。我擔心它會不會像很多同類型的書一樣,只是泛泛而談,把一些概念簡單粗暴地歸納,然後用一些很表面化的例子來解釋,讀完之後好像懂了,但又覺得好像什麼都沒懂。不過,書名中的「100個」也讓我有種期待,畢竟100個故事,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量體,如果每一個故事都能夠精煉有趣,並且切實地闡述一個經濟學的觀點,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真的很高了。我希望它能夠真正做到「以故事闡述觀點」,而不是「用故事包裝觀點」。換句話說,我期待的是,每一個故事都能夠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經濟學的某個面向,並且讓我們在閱讀之餘,能夠啟發思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對應的現象。我特別想知道,作者會不會引用一些台灣本地的經濟現象或故事,這樣會讓我感覺更貼近。
评分我本身對經濟學一直很有興趣,但總覺得學習起來比較抽象,需要大量的理論基礎。市面上有很多入門的書籍,但很多都只是把理論做簡單的羅列,或是用一些非常極端的例子來舉證,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實,甚至有些誤導。所以,《關於經濟學的100個故事》這個書名,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故事」的力量非常強大,它可以讓枯燥的概念變得生動,讓複雜的道理變得淺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透過真實或虛構的、引人入勝的故事,來闡述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例如機會成本、邊際效用、比較利益、理性選擇等等。我希望這些故事能夠有深度,能夠引發我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原來如此」的層面。我特別想知道,作者會不會挖掘一些歷史上鮮為人知的經濟事件,或者是一些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忽略但卻極具啟發性的經濟現象。如果故事能夠涵蓋不同面向,例如微觀經濟(個人和企業的選擇)和宏觀經濟(國家和全球的經濟活動),那就更好了。我很想知道,透過這些故事,我能不能對經濟學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甚至能夠將書中的觀點應用到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评分看到《關於經濟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名,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這是一本能夠讓我「看熱鬧」也「看門道」的書。平常大家聊到經濟學,好像總離不開那些冷冰冰的數據和報告,但其實,經濟學的本質,是關於人的行為、關於資源的分配、關於選擇的學問。而「故事」,正是承載這些學問最好的載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百科全書,又像一本故事集,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能夠獨立成篇,但又彼此呼應,共同構築起一個關於經濟學的精彩世界。我期待作者能夠從各種角度切入,不論是歷史的沉澱、現實的觀察,甚至是寓言式的想像,都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學到經濟學的知識。我特別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有關於「騙局」或「陷阱」的故事,因為這些往往是經濟學原理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理解的體現。或者,一些關於「意外之財」和「無心插柳」的故事,也能讓我們看到經濟學中充滿趣味和偶然的一面。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讓我更了解經濟學,更能讓我用一種全新的、更有趣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评分哇!拿到這本《關於經濟學的100個故事》,第一眼就被這個書名吸引住了!經濟學,聽起來就好像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數字、曲線,還有讓人頭疼的公式,但「故事」兩個字瞬間就讓它變得親切許多。我一直覺得,很多學科,一旦脫離了實際的應用和生活化的例子,就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甚至覺得枯燥乏味。這本書的書名就好像是在跟我說:「別怕,經濟學其實很有趣,而且跟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作者會用什麼樣的故事,把那些看似複雜的經濟學理論,轉化成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敘事。是那些關於市場的奇聞軼事?還是關於人們如何在各種經濟誘因下做出選擇的精彩案例?又或者是歷史上那些因為經濟因素而改變格局的重大事件?光是想像,就覺得這趟閱讀之旅會充滿驚喜。尤其是我本身並不是經濟學背景出身,對於那些學術性的專有名詞總是感到有些卻步,但如果能透過故事來理解,那絕對會是一條更平順、也更有趣的學習途徑。我期待這本書能打破我對經濟學的刻板印象,讓我看到它有趣、活潑、而且充滿人性的一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