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陪孩子一起玩出学习的热情与自信

游戏力:陪孩子一起玩出学习的热情与自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游戏化学习
  • 学习力培养
  • 儿童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自信心培养
  • 兴趣激发
  • 玩中学
  • 教育方法
  • 成长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游戏式教养的好处不胜枚举──

.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孩子轻松又有效
.了解唱反调、闹脾气背后隐藏的讯息
.帮助孩子克服害羞、愤怒和恐惧
.培养控制体力与情绪的能力
.化解手足间的竞争对立

  父母都曾听过游戏是孩子的工作,但游戏不只是让孩子开心而已。如同心理学家柯恩博士在本书中所呈现的,游戏可以是一种创新有益的教养方式。孩子到底在游戏中做些什么?柯恩博士指出,游戏是孩子用来探索世界、沟通那些很难表达的感受、和他们在乎的人亲近、处理压力情境以及释放情绪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复杂又变化多端。这就是为什么「游戏式教养」如此重要,而且能成功地在亲子之间建立起强韧而亲密的情感联系。透过游戏,我们加入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表达和理解深层的情绪、彼此连结、协助情绪疗癒的历程,而且也能乐在其中。任何人都可以是擅长游戏的父母──只需要有冒险的精神,和愿意放下身段来尝试新事物的决心。先找出大人难以游戏的原因,然后随着作者的引导坐到地板上,以孩子的方式加入他们的游戏。书中举例说明父母可以和各年龄层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活动和游戏式的互动,无论是深情凝视婴儿的双眼,和学步儿追逐,与学龄儿童玩幻想游戏,或让装酷的青少年一股脑地傻笑。《游戏力》是一本完整的指南,谈论如何运用游戏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安度手足间的敌对与竞争,游戏必然能成为以爱来管教的一部分。这本书让父母快乐、有效率又充满热情地教养孩子,同时带来满屋子的笑声。

作者简介

劳伦思.柯恩博士(Lawrence J. Cohen, Ph.D.)

  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职教养。在临床工作中处理过各种儿童、家庭、婚姻、受虐问题,让他体深刻认到人与人之间连结的重要性,也致力于将这些经验及领悟加以推广。他与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和葛莉丝(Catherine O’Neill Grace)合着的《最好的朋友,最糟的敌人》(Best Friends, Worst Enemies)一书则讨论儿童友谊和同侪关系。柯恩博士定期为曾获颁美国教育出版学会金灯奖(Golden Lamp Award)的《小尼克家庭杂志》(Nick Jr. Family Magazine)及《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撰写专栏,并为父母、老师及托育专业人员规划游戏式教养的相关研习活动。

  个人网站:www.playfulparenting.com

译者简介

林意雪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课程与教学博士,目前任教于国立东华大学。对教室内的小组互动、言谈模式、文化工具与多元文化教学有深入的反省及研究。喜欢后山的人文与自然,希望这里的孩子能获得更好的关注与教育。教书及研究之余,亦致力于游戏及聆听教养的推广,希望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都能有更好的互动与学习成长。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译序∕放任与严厉之外的教养新选项13

前言19

第1章 游戏式教养的好处 21
◎孩子为什么游戏?◎培养亲密、走出孤立
◎培养自信、脱离无力感◎培养从情绪苦恼中复原的能力
◎成为会游戏的父母

第2章 进入孩子的世界 41
◎重新进入这个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给孩子一些帮助
◎放下身段的重要性◎大人为什么很难游戏
◎所谓「父职」:尽父亲的责任◎给非父母的成人
◎调到孩子的频道

第3章 建立连结,修补关系 65
◎连结、断裂和重新连结
◎倒满我的杯子:依附理论和重新连结的动力
◎朝向连结的游戏◎结束眼神凝视的阶段◎随时随地寻找连结:爱之枪
◎打开孤立的高塔◎随意连结到深层连结:谁抱着你?

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 85
◎权力和无力感◎权力的实验:玩屁屁脸的游戏
◎让孩子准备好面对这个世界
◎使批判的声音安静下来◎恢复失去的自信

第5章 跟随笑声的脚步 105
◎一起大笑◎打开无力感的高塔◎缓和气氛◎和好与装傻
◎将尊严放在一旁,找回你的孩子
◎从笑声到哭泣:当好游戏导致坏心情

第6章 带来亲密、自信的角力游戏 125
◎柯恩的角力规则◎开始游戏式的角力
◎攻击性◎体能游戏的好处

第7章 角色逆转的游戏世界 147
◎逆转角色◎从悲剧到喜剧◎用说故事来治疗恐惧
◎在需要时担任演员及导演◎幻想游戏◎寻找原创的剧本

第8章 勇敢女孩,贴心男孩 167
◎为什么要玩芭比∕格斗战士,即使我讨厌它
◎和男孩女孩连结◎男孩、女孩以及无力感
◎男孩和感受◎男孩和女孩,一同游戏

第9章 让孩子作主 189
◎就是说「好!」◎做他们想做的事
◎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保留「特别的游戏时间」
◎花时间复原◎让孩子在游戏中引领

第10章 必要的主导 209
◎一点温和的推力◎坚持连结◎挑战◎引介重要的主题
◎让事情变得更有趣◎为孩子领航

第11章 学会喜爱自己讨厌的游戏 229
◎依赖∕独立◎攻击性◎性的感受和表达
◎邀请你所讨厌的行为

第12章 接纳强烈的感受 251
◎控制情绪相对于释放情绪◎留些时间给感觉
◎大人不去感觉的感觉◎处理闹脾气和挫折◎处理愤怒的表达
◎处理恐惧和焦虑◎面对孩子的哭泣
◎停止哭嚷哀呜的抱怨◎透过游戏鼓励情绪的智能

第13章 重新思考管教的方式 273
◎冷静下来◎连结◎以「到沙发去谈」取代「罚站」「回房间去」
◎游戏!◎培养好的判断力◎看穿表面下的情绪和需求
◎预防而非处罚◎了解你的孩子◎给孩子清楚的界限
◎意外的英雄

第14章 以游戏渡过手足间的敌对竞争 295
◎与一个以上的孩子游戏◎每个孩子都会面临手足竞争,即使是独生子女
◎兄弟姊妹与空杯的填满◎弟妹的隐性权力,以及家庭动力之谜
◎和孩子们的游戏式教养

第15章 为自己充电 315
◎轮到父母了◎加满我们自己的杯子◎帮助其他的父母
◎当大人关在自己孤立和无力感的高塔时◎成为十足的玩伴
◎建立游戏式教养的社群

图书序言

  放任与严厉之外的教养新选项

  有天晚上我快要进入梦乡时,女儿突然把我摇醒,「妈妈,我们来抢玩具好不好?」我知道她最近在幼儿园有些困扰,但很难弄清楚问题何在。一听到她这样建议,我整个人醒过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她玩游戏。我问她要怎么玩,她拿起一个枕头说:「我们假装抢枕头,然后我抢输了。」当她松手让我抢赢时,她脸上的表情像是她的玩具「真的」被抢走了。

  类似这样的场景,相信许多父母及老师都曾经遇到过,我们多半选择立刻教导孩子应变的方法,或教训孩子一些规矩或注意事项,但这样的反应跳脱了孩子游戏的轨道,对他们的帮助可能不大。正如同许多父母及教育者都会观察到的:孩子会自然地在游戏加入他们所关切或困惑的议题。但是如何进一步参与游戏并在适当的时机提供协助,则是我们必须再加以了解及学习的。

  在《游戏力》这本书里,作者柯恩博士描绘出以游戏为中心的教养蓝图,让父母、老师,以及非父母的照顾者或陪伴者能够了解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调整频道注意孩子的需求、跟随孩子的带领、决定介入的时机等。这样针对教养及游戏的全盘讨论在其他教养书籍或文章中并不多见,主要是教养及教育的问题林林种种,学派及观点又各有所异,因此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柯恩所受的训练是主流学院的心理治疗,他以谘商及游戏治疗的背景结合了以非主流的互助谘商(Re-evaluation Counseling)为基础的游戏聆听教养(playlistening),融会贯通成这套独特的教养方法。与一般教养观点不同的是,柯恩注意到了孩子负面行为背后的情绪问题及连结问题。因此,相对于一般常见的处罚、忽略或是正面增强的管教方法,他提供成人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不合作、不专心、脱序或是攻击的行为。

  柯恩认为,大部分的行为问题都是因为孩子的连结出了问题,而他以平易近人的比喻来解释依附理论及情绪智能,以丰富的实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游戏式教养。他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善用游戏来处理头痛棘手的教养问题,不仅观点独到,而且易于採用,让大人知道如何处理孩子反覆出现的生活及行为问题,也让父母能够真正地陪伴孩子成长,彼此拥有深层的情感连结。

  这样同时兼顾亲子关系与教养责任的方法,提供了成人一个「中间的选择」。多数的父母觉得自己必须在「放任随和」与「严厉管教」之间做抉择,要不就是想要尊重孩子但却常有被孩子控制或无力的感受,要不就得板起脸孔修理或教训孩子,难道我们只有这两种选择吗?(或者在心中暗自期望孩子天生好教好带,或问题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以父母效能为中心的主张,要父母亲以温和坚定的态度来传递讯息和管束。在游戏式教养法中亦然。无论如何,绝对没有孩子故意要惹人讨厌,因此苛责或羞辱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但为什么还是有孩子就是无法与他人和平共处,或是专注于学习活动呢?柯恩认为,如果我们只看到行为的表面意义,我们是无法帮助这些孩子的;也难怪很多孩子的负面行为持续多年无法得到改善。他教导成人辨认这些行为背后所传达的讯息,然后根据这些讯息(而不是行为)来反应。这样的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养的侷限,也让我们更贴近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情绪及发展历程。

  当大人以游戏式教养的方式接近孩子的世界时,我们不仅在构筑一座桥梁,也在为孩子的情绪智商(EQ)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情绪智能不是一些社交技巧而已,它还包括了辨视自己情绪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并决定反应及处理的方法。游戏式教养绝不只是在缓和紧张及冲突而已,它是用孩子擅长的沟通管道,来帮助孩子处理自己陷入胶着的情绪或是观点。即使孩子没有任何明显的行为问题需要解决,游戏式教养依然能够有效提昇亲子之间的关系与连结。

  现代的教养工作充满挑战,尤其父母亲在工作及经济上所承受的压力,更是前所未有。在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家中,又得照顾孩子的生活、功课及发展。这样的处境,作者也表达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尤其是现代父母的孤立和无助,被期望要独力教好孩子,但得到的社会支持少之又少。因此,他主张父母应该要互相支持,并相信游戏时间不会增加亲职工作的压力,反而是减少压力的机会。他要父母放弃互相批评、改以积极的相互帮助,是一种重要的立场。毕竟,我们都受到了过多的批评,而批评的态度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一点帮助也没有。

  这本书里所提到的游戏及其效能,只要父母在生活中用这样的角度来观察及尝试,就会发现作者所言不假:以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亲子关系、孩子的行为问题、与手足间的争吵,不但比责罚有效,而且不必以折损关系做为代价,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会享受到在游戏中教养的乐趣。从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养方式转换为以游戏为中心的教养,最难的并不是「做」,而是「开始做」。希望读者都有机会体验与孩子游戏的乐趣,并与孩子拥有真正深层的连结。

  身为母亲并与许多家长一起工作,我知道父母与照顾者都不免有技穷及困惑的时刻,而周遭的人总要加上压力,要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虽然我们内心不一定认同,却好像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选择。最后,感谢我的爸妈、大姊和先生陪我的孩子玩耍,让我能够顺利完成译稿。当然也要感谢孩子的体谅,牺牲了和我一起游戏的时间,让其他父母有机会读到这本译着,了解游戏的丰富及美好。感谢远流在我推荐这本书时,欣然支持它的翻译及出版,让更多的父母能够接触到游戏式教养这样的另类选择。

图书试读

保留「特别的游戏时间」
当孩子选择要玩什么游戏和如何游戏时,他们的杯子可以填满。加满的杯子增加他们的自信、培养与你的关系。跟随孩子带领的方式是保留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交给孩子主导。我把它叫做「特别的游戏时间」(以下简称「特别时间」)。如果游戏式教养是加入孩子世界的邀请,那么特别时间就是要邀请你再往前一步。

游戏式教养是一种态度,一种七天/二十四小时的路径,让我们更能与孩子连结,拥有更多乐趣,让他们没有压力和恐惧地学习和成长。亲职的工作随时随地都持续着,多的是游戏和嬉戏的机会来加满杯子。提供安慰、帮助孩子疗伤、分享温柔的时光。除了在一般的时间注入嬉戏、连结和自信之外,有时孩子也需要一些较有结构的安排。特别时间是一个精密的地图,更深入孩子的版图,为的是协助他们运用游戏来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探索这个世界,从生活中的烦乱中复原。

特别时间的基本形式很简单。家长或其他大人为孩子保留固定的一对一时间。大人提供孩子不受干扰、专一的注意力。某方面来说,特别时间只是游戏式教养的进阶,进阶表示更多的热情、参与和承诺来提昇亲密和自信,更有趣和更欢迎的态度,更多将自己情绪放在一旁的态度,更活泼和喧闹的游戏。除此之外,你在这段时间内不接电话、煮饭或是打瞌睡。

你可能注意到我说的特别时间很像游戏治疗师的工作内容;固定的游戏时间跟着孩子的带领,注意他们抛出的线索,或者激励他们克服情绪障碍。虽然治疗师是治疗有较严重苦痛的孩子,但是他们的技巧说明了游戏对所有孩子的疗伤力量。如果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脱离极端的孤立,或是修补问题家庭的连结,它当然可以帮助「一般」的疏离和孤立,或者「普通」程度的攻击性或挫折。

特别时间对每个孩子都有帮助,它对特定的问题也有助益。父母会问我,如果我已经花许多时间和孩子玩耍,现在再保留一些时间来进行特别时间,并把它称为「特别时间」,会有什么额外的助益吗?我想还是会有。有一个固定的行程安排让孩子期待并预先计画。他们常会把感受存积到特别时间,使得特别时间变得很具挑战性,而且也会帮助他们在其他时间比较不会要求你的注意。正式地保留时段也能帮助我们比较热忱,并记得要说好而不是不行,做他们想做的事,不要烦恼太多安全或是违规的问题。我不会期待任何人一次进行超过一个小时以上!但是当你保留了特别时间,它也给孩子情绪的通行证,表达一些平时无法或不能提起的主题。单是你选择让孩子玩任何游戏,就已经相当了不起。而你给他们全副的注意力,不接电话或是不做家事,是更了不起的事。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