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校園發展,也稱之為綠色大學運動,與國傢及世界之永續發展,有密切之關係。聯閤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對永續發展下瞭這樣的定義:「永續發展是滿足當前的需求,但不危及後代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那麼校園的永續發展可以定義成「校園永續發展是滿足當代師生及社會對於接受教育的需求,但不危及後代師生及社會滿足他們接受教育需求的能力。」
作者簡介
環境保護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
成立於民國79年2月,業務涵蓋各項環保與安全衛生之規劃、執行,例如安衛訓練、化學品管製、實驗室廢棄物清運、人員健康管理等。隻要涉及實驗場所的人、事、物均與本中心有密切關聯。
民國94年底本中心開始推動永續校園行動方案,餐與颱灣綠色學校計畫,並在永續校園政策、校園環境管理、環境教育溶入教材、永續生活教育等四個麵嚮,以更積極的校園行動,以及與社會密切閤作的關係,朝嚮校園永續發展而努力,已達成學校永續經營的願景。
第一章 永續校園之意義與目標
1.1言……………………………………………………………1-1
1.1.1永續校園的定義…………………………………………1-1
1.3永續校園的標………………………………………………1-8
第二章 建立永續校園管理係統
2.1前言…………………………………………………………2-1
第三章 環境品質
3.1校園背景環境品質況………………………………………3-1
第四章 能源使用
4.1節約能源之義………………………………………………4-1
第五章 節約用水
5.1節約用水之義………………………………………………5-1
5.2校園用水管理況……………………………………………5-1
第六章 危害減量及推動清潔實室
6.1清潔實驗室的義……………………………………………6-1
6.2清潔實驗室之評估方法及管理略…………………………6-2
第七章 減少廢棄物及汙染排放
第八章 安全衛生
8.1校園安全題…………………………………………………8-1
8.2實驗室安全衛生題…………………………………………8-2
第九章 永續教育
9.1校園永續教育的義…………………………………………9-1
第十章 維護生態及人文環境
10.1校園生態與人文資源……………………………………10-1
第十一章 總論
11.1永續校園狀況總評………………………………………11-1
11.2結語………………………………………………………11-3
2007年那會兒,我還是個大一新生,對颱大的一切都充滿瞭好奇與探索欲。記得那時候,校園裏的綠意盎然,古樸的建築,還有老師們嚴謹的治學態度,都深深吸引著我。當時,正值學校提齣“永續校園”的概念,我記得在新生手冊或者是一些校園宣傳欄裏看到過相關信息,雖然當時年紀小,對“永續”這個詞的理解還比較淺顯,但隱約能感受到學校在努力讓校園變得更好,更環保,更人性化。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我當時大概有瞥過,但因為內容比較“硬核”,加上課業繁重,並沒有深入去研讀。現在迴想起來,覺得錯失瞭一個瞭解母校發展方嚮的絕佳機會。不知道這本書裏詳細闡述瞭哪些具體的措施?比如,關於節水節能方麵,當時學校有沒有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我記得我住過的宿捨,夏天開空調是常態,鼕天也會有暖氣,這些能源消耗肯定是個大頭。書裏是不是就有關於如何降低能源消耗的討論?又或者是在綠化方麵,當時校園的綠化率是多少?有沒有計劃增加更多的綠地,種植本土的植物,以促進生物多樣性?我尤其好奇的是,在“永續”這個大主題下,是如何平衡學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颱大作為颱灣頂尖學府,科研是其核心,但科研活動本身也可能帶來環境負擔。不知道白皮書裏有沒有探討如何將綠色理念融入科研實踐,比如研發更環保的實驗設備,或者推廣綠色化學等?這些細節,如果能在書中找到答案,對我而言將是很有價值的迴顧。
评分迴想起2007年,我剛步入大學不久,對“永續”這個詞的理解還比較膚淺,主要停留在“保護環境”這個層麵。那時候,我對颱大的整體印象,更多的是學術上的嚴謹和曆史底蘊的厚重。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詳細介紹當時颱大在“永續”理念下,如何去關注師生的健康與福祉,構建一個更人性化、更具活力的校園生活空間,那一定會引起我的極大興趣。我記得當時校園裏的餐飲,雖然選擇不少,但對於健康飲食的倡導,可能還沒有那麼普遍。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推廣健康餐飲,提供更多素食選擇,或者倡導均衡飲食的計劃?另外,我還對校園的體育設施和運動推廣很感興趣。颱大作為一所綜閤性大學,擁有豐富的體育設施。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如何讓這些設施更加“永續”地被利用,比如推廣節能型的體育設備,或者鼓勵更多師生參與體育鍛煉,以提升整體健康水平?我很好奇,當時颱大是如何將“永續”的理念,延伸到關注師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園生活的方方麵麵,創造一個更和諧、更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如果這本書能詳細解答我的這些疑問,那將是對我理解“永續校園”概念的一次全麵提升。
评分坦白說,2007年的我,對於“永續校園”的理解,可能僅限於“少用紙”、“垃圾要分類”這樣非常錶麵的認知。我當時對颱大的印象,更多的是嚴謹的學術氛圍,濃厚的書捲氣,以及充滿曆史感的建築。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詳細闡述學校在“永續”理念下,如何去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安全、宜居的校園環境,那一定會引起我的極大興趣。我記得當時學校的食堂,餐具的清潔和衛生是大傢都很關注的。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提齣關於推廣使用環保餐具,或者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的計劃?又或者是在校園的食品采購方麵,有沒有考慮優先選擇本地、有機的食材,以減少食物裏程和支持本地農業?我當時對這些問題並沒有深入思考,現在迴想起來,這些看似微小的環節,都與“永續”息息相關。此外,我還好奇,在校園的公共空間,比如廣場、綠地、步道等,當時有沒有進行過“永續”的設計和規劃?例如,照明的設計是否考慮到瞭節能和減少光汙染?步道的鋪設是否采用瞭透水性好的材料,以利於雨水滲透?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關於這些方麵的具體設想和實施方案,如果能詳細解答我的這些疑問,那將是非常棒的。
评分對我而言,2007年的颱大,更多的是一種遙遠的嚮往,是學術成就的象徵。關於“永續校園”這個概念,我當時可能停留在比較模糊的認識階段,比如植樹造林、減少汙染等。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勾勒齣颱大在“永續”發展願景下,對於未來校園生態係統建設的具體藍圖,那將會讓我眼前一亮。我記得當時校園裏的一些老建築,雖然有曆史韻味,但在節能和舒適度方麵可能還有提升空間。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如何對現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或者在新建建築中融入綠色建築標準的規劃?例如,采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否在那時候就已經被提上日程?另外,我還對校園的生物多樣性很感興趣。颱大校園內有很多樹木和綠地,孕育瞭豐富的動植物。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保護和提升校園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措施?例如,是否有計劃種植更多本土植物,為鳥類和昆蟲提供棲息地?或者是否有對校園內的野生動物進行監測和保護的計劃?我很好奇,當時颱大是如何將“自然”與“校園”更緊密地結閤起來,創造一個更具生命力的學習環境。如果這本書能詳細解答我的這些疑問,那將是對我理解“永續校園”這個概念的一次深度拓展。
评分2007年,我還在讀高中,對颱大的印象停留在學術殿堂的層麵,對於“永續校園”這個概念,隻是隱約聽過。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深入探討颱大在“永續”發展戰略下,如何去加強與外部社區的聯係與閤作,將“永續”的理念傳遞齣去,那將是一項非常值得關注的議題。我記得當時颱大與周邊的社區,比如公館商圈,有著緊密的聯係。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如何推動颱大與社區在“永續”方麵的互動?例如,是否曾考慮過與社區居民共同開展環保活動,或者將校園的環保成果分享給社區?另外,我還對颱大在“永續”領域的教育和推廣工作很感興趣。作為一所頂尖學府,颱大在培養具有“永續”意識和能力的未來人纔方麵,應該扮演著重要角色。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如何將“永續”的理念融入課程體係,或者通過各種渠道嚮社會大眾普及“永續”知識的計劃?我很好奇,當時颱大是如何將一個“永續校園”的概念,轉化為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的行動。如果這本書能詳細闡述颱大在2007年關於外部閤作與社會推廣的“永續”思路,那將是一份非常具有啓示意義的報告。
评分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看,2007年的颱大,在“永續校園”這個議題上,可能更多地是一種前瞻性的規劃與理念的播種。我當時作為在校生,對校園的日常運作感受更深。比如,垃圾分類的執行力度,那時候是不是就已經很完善瞭?我記得我們宿捨樓下有幾個垃圾桶,但有時候會看到清潔人員把不同類彆的垃圾混在一起,這讓我覺得很睏惑,也對“永續”的實際落地産生瞭懷疑。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深入分析當時校園垃圾分類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的改進方嚮?有沒有提齣具體的迴收再利用方案?另外,校園內的交通問題也是我當時很頭疼的。自行車是很多人齣行的主要方式,但有時候校園裏的自行車停放區會非常擁擠,甚至齣現亂停亂放的現象。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關於優化校園交通、鼓勵綠色齣行,比如增加公共交通接駁,或者設置更閤理的自行車道和停放區的構想?我記得當時也開始推行一些節能措施,比如某些公共區域的燈光感應,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可能還是需要更係統性的規劃和強製性的執行。這本書,如果能詳細闡述當時學校對於這些實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案,那將會是對我曾經校園生活的一個很好的補足,也能讓我理解學校在推行“永續”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遇到的睏難。
评分2007年,我還在讀高中,對颱大的印象還停留在“學術聖殿”的層麵。那時候“永續校園”這個概念對我來說,可能還比較抽象,更多地是在新聞報道裏偶爾聽到。但現在想想,颱大能在這個時間點提齣這樣的白皮書,說明學校的領導層很有遠見。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涉及到校園的建築和設施如何進行綠色改造?比如,當時校園裏的建築保溫性能怎麼樣?有沒有計劃推廣使用節能型的門窗、照明設備?我記得那時候夏天,教室和圖書館的冷氣開得非常足,鼕天也需要供暖,這些都是能源消耗的大頭。如果白皮書裏有關於如何提升建築能效,比如增加綠化覆蓋、采用被動式節能設計等方麵的具體措施,那會讓我對颱大的“永續”實踐有更具體的認識。另外,我還對校園的水資源利用很感興趣。那時候的颱大,飲用水、綠化灌溉、生活用水,這些是如何進行管理的?有沒有推廣節水器具,或者建設雨水收集係統?我記得當時學校裏有一些噴泉和景觀水池,不知道這些水的消耗量大不大,有沒有在這方麵進行過評估和優化?這本書,如果能具體地描述颱大在2007年關於校園基礎設施的“永續”化改造計劃,那無疑會是一份很有價值的參考,也能讓我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理解“永續校園”的建設。
评分2007年,我還是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高中生,颱大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座遙不可及的象牙塔,我所瞭解的關於學校的信息,大多來自新聞和一些零散的報道。那時候,“永續校園”這個詞,對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概念,並沒有太多具體化的聯想。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深入剖析當時颱大在“永續”戰略下,如何去構建一個更加智能、高效、綠色的校園管理體係,那一定會讓我耳目一新。我記得當時校園裏的一些設施,比如照明、供水、供電係統,是否已經開始考慮智能化和節能化?不知道白皮書裏有沒有提齣關於建設智能電網、智慧水務係統,或者推廣使用智能照明的計劃?另外,我還對校園的信息化建設很感興趣。在2007年,颱大的信息化程度如何?有沒有在這方麵進行“永續”的規劃,比如推廣電子化辦公,減少紙張消耗,或者建設更高效的校園網絡,以支持在綫教學和科研?我很好奇,當時颱大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來推動“永續”的實踐,讓校園管理更加精細化、高效化。如果這本書能詳細闡述颱大在2007年關於校園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的“永續”思路,那將是一份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參考。
评分2007年,我還在憧憬著能進入颱大讀書,對那裏的環境充滿瞭嚮往。那時候,新聞裏偶爾會提到一些關於環保的議題,但“永續校園”對我來說,還是一個相對新鮮的詞匯。這本書《國立颱灣大學2007永續校園白皮書》,如果它能深入探討颱大在教學和科研活動中,如何融入“永續”的理念,那將是一大亮點。我記得當時很多課程都需要大量的紙質講義和作業,不知道學校有沒有推廣電子化教學,或者鼓勵使用再生紙?在實驗課上,各種化學試劑、耗材的使用,以及産生的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不知道白皮書有沒有提齣關於綠色實驗的指導方針,或者鼓勵師生研發更環保的實驗方法和技術?我當時對這些細節並沒有多少概念,現在迴想起來,颱大作為頂尖學府,在推動學術研究的“綠色化”方麵,應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外,我還想知道,在校園的文化活動中,有沒有融入“永續”的主題?比如,舉辦環保相關的展覽、音樂會、戲劇錶演,或者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的環保誌願活動?如果這本書能詳盡地介紹颱大在2007年如何通過教學、科研和文化活動來踐行“永續”理念,那對我來說,將會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评分說實在的,2007年的時候,“永續”這個詞在我腦海裏更多地是和環保、綠色掛鈎,對於一個大學校園如何實現“永續”,我的認知是很模糊的。我當時更多關注的是學業、社團活動,以及和同學們之間的社交。但現在迴想起來,颱大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和深厚學術底蘊的學府,將“永續”納入發展戰略,絕對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不知道這本書裏是否有提到,在“永續校園”的建設過程中,如何去調動全校師生的參與度?比如,有沒有組織相關的講座、工作坊,或者推廣環保社團活動?我記得當時有一些環保的意識,但多數是零散的,缺乏一個統一的、係統的推動力。如果白皮書裏能詳細說明學校是如何構建一個全員參與的“永續”文化,那將是對當時我這樣“門外漢”的一次很好的啓濛。此外,我還想知道,在學術研究層麵,當時颱大有沒有鼓勵相關領域的師生開展“永續”相關的研究項目?比如,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生態修復等等。我覺得,學術研究是大學的核心,如果能將“永續”理念融入其中,其影響將是深遠的。這本書,如果能展現齣學校在這方麵的戰略布局和具體規劃,那將是一份非常寶貴的資料,也能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颱大作為一所綜閤性大學,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麵的責任與擔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