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英国知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名作五篇,分别为:
<风起之时>(The Wind Blows)
<唱歌课>(The Singing Lesson)
<园游会>(The Garden Party)
<她的第一个舞会>(Her First Ball)
<勃瑞尔小姐>(Miss Brill)
首先介绍曼斯菲尔德生平、创作历程及写作风格,接着刊录原文,逐段注释,兼重文义与相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理路与文法知识,直探作品原意及作者技巧的运用;最后以赏析总结,点出作品的主旨与大意,供读者阅读参考。读者透过本书称职的导游,欣赏、品味这些杰作的精微、优胜之处,尔后能够按照要领,自行寻幽访胜。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英国知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于国内英文教材中常见的名作五篇,并由朱乃长教授作详细精辟的导读。首先介绍曼斯菲尔德生平、创作历程及作品风格,接着刊录原文,逐句注释。兼重文义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理路与文法知识,直探作品原意和作者技巧的运用。最后以赏析总结,点出作品的主旨大意及特色,以供读者阅读参考。希望读者借由称职的导游,能够欣赏更多英美文学杰作的精微优胜之处。
编注者朱乃长教授,曾任教台大外文系及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任职台大期间曾协助赵丽莲教授编辑风行一时、脍炙人口的《学生英语文摘》。
作者简介
凯塞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
生于纽西兰,在英国受高等教育,十八岁时返回威灵顿。1908年定居伦敦后开始从事写作。1915年,于军中服役的哥哥不幸因意外身亡,曼斯菲尔德为此前往法国转换环境,写了一篇以家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前奏曲〉(Prelude),确立了其写作风格与地位。知名作品尚有〈园游会〉(The Garden Party)、〈航行〉(The Voyage)、〈她的第一个舞会〉(Her First Ball)、〈勃瑞尔小姐〉(Miss Brill)和〈陌生人〉(The Stranger)等。曼斯菲尔德与俄国的契诃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以及美国的舍伍德.安德逊(Sherwood Anderson)并列,被尊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四位奠基人。
评注者简介
朱乃长教授
曾执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协助赵丽莲教授编辑风行一时、脍炙人口的《学生英语文摘》。后移居中国,于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任教,1994年退休。朱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英美文学名着的译介,译有《大地英豪》、《无辜者》(以上两书获台湾新闻局1995年优良翻译奖)、《巴黎?伦敦流浪记》、《碧庐冤孽》(书林),评注作品有《英美短篇小说赏析:走入现代心灵》(书林)。
出版说明
导言
The Wind Blows 大风吹
The Singing Lesson 唱歌课
The Garden Party 园游会
Her First Ball 她的第一个舞会
Miss Brill 勃瑞尔小姐
翻开《风起之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导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股淡淡的、仿佛来自英格兰乡野的薄雾感,又带着南半球阳光的热烈。作为一名长年浸淫在文学世界里的台湾读者,我总觉得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名字自带一种特殊的魔力,她的文字像一颗颗剔透的宝石,在不经意间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细腻。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有一种诗意的联想,仿佛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变革与思潮暗涌的年代,去感受曼斯菲尔德笔下人物的呼吸与心跳。我对曼斯菲尔德的认识,最初是从她的代表作《园会》开始的,那份看似波澜不惊的家庭聚会背后,隐藏的细微张力与人物心理变化,至今让我回味无穷。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深入、更系统的探索曼斯菲尔德世界的绝佳机会。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拨开她作品中那些看似平常却深意无穷的表象,深入挖掘她独特的叙事技巧,比如她如何运用有限的篇幅,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又如何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捕捉,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我相信,这本书的导读,定能为我提供全新的视角,让我对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评分初次接触曼斯菲尔德的文字,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她的故事像窗外的雨丝一样,细腻而又绵长,悄悄地渗入心底。《风起之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导读》这个名字,给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又带着一股生命力蓬勃发展的气息,仿佛是带领我们去追溯那些塑造了曼斯菲尔德创作风格的重要时刻和思想源流。我一直对她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描绘,以及她如何通过这些人物的互动,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普遍困境,感到尤为好奇。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曼斯菲尔德创作背景的深度解读,比如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末期至爱德华时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如何影响了她的创作,以及她如何将个人经历融入到作品之中,那无疑会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解读,更能深入挖掘她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核,比如她对于家庭关系、社会地位、以及个体自由的思考。我相信,透过这本书的导引,我将能更清晰地看到曼斯菲尔德那颗敏感而又洞察一切的心灵,以及她如何用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评分阅读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总有种置身于一个精致而又充满张力的微缩世界的感觉。她的文字,不是那种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叙事,而是如同水滴落在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细细品味,方能体会其背后涌动的暗流。《风起之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导读》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探索曼斯菲尔德文学版图时,获得了一张珍贵的藏宝图。我一直对她对女性心理的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笔下的女性,往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坚强或软弱,而是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她们在时代洪流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展现出令人动容的生命力。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提供深入的解析,比如通过分析她的人物对话、内心独白,以及对环境的描写,来揭示女性角色复杂的情感世界,那将极大地满足我的阅读期待。尤其是在那个社会观念相对保守的时代,她能如此大胆且精准地触及女性内心的隐秘角落,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更深入地去理解那些在曼斯菲尔德笔下活过来的女性,感受她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她们在那风起之时,所经历的种种挑战与蜕变。
评分作为一名在台北生活多年的读者,我总觉得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有着一种奇妙的亲切感,尽管她的生活背景与我相去甚远,但她笔下那些关于家庭、情感、以及人在社会中的疏离感,却常常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风起之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导读》的书名,就给我一种在时代浪潮中寻觅意义的联想,这与我个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时常感受到的那份不安与探索不谋而合。我尤其欣赏曼斯菲尔德对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她能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赋予一种别样的生命力,仿佛打开了通往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如果这本书能够详细解析她如何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将这些细微的描写升华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那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例如,她对于食物、衣着、或是空间环境的描写,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背景铺陈,而是承载着人物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征。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隐藏的语言”,让我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遨游在曼斯菲尔德的文学海洋中,领略她文字中那些深邃而又诗意的光芒。
评分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初尝时或许平淡无奇,但细品之下,便能感受到其中层次丰富的风味,以及那恰到好处的后劲。《风起之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导读》这个书名,就预示着一次关于成长、关于蜕变,关于那些悄然改变我们命运的“风起之时”的探索。我一直对她作品中那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珍视并存的情感基调感到着迷。她笔下的人物,虽然常常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她是如何在短篇小说的篇幅内,构建出如此立体、如此引人入胜的人物弧光,并且分析她如何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将这些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那将是一大收获。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她叙事节奏的分析,以及她如何运用伏笔、转折等手法,来营造出小说引人入胜的张力。相信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曼斯菲尔德的写作艺术,以及她作品中那份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