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划花我的脸?撕裂我的嘴?戳爆我的眼?灌满我的耳
音乐,让我Hi到不行!
听古典如何自High?
看歌剧如何达高潮?
音乐达人林伯杰告诉你:
-哪位作曲家写的歌剧最情色?
-老古板歌剧如何搞小针美容?
-欣赏芭蕾舞剧必知八字箴言?
-哪个指挥家拥有最漂亮右手?
赏聆音乐不该只从单一角度!
林伯杰以各种姿势与体位,
领你进入音乐大观园,
体验多重的感官享受。
随书附赠20段精彩影片,
让你阅读之余,再享二次高潮!
作者简介
林伯杰(Pokey Lin)
爱唱歌的人不少,但很少会遇到像伯杰这样,用生命热情去唱的;能唱歌的人也不少,但更少遇到像伯杰这样「业余」的资历,却能唱得那么「职业」的──如果您有机会,听他演唱韦伯《歌剧魅影》的魅影一角的话。
伯杰没有读过一天音乐系,但他对古典音乐的热情与了解,尤其是声乐歌剧方面的钻研,恐怕鲜少有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当年,传大艺术经纪公司节目部的经历,开启了他「音乐商人」的视野,而中国生产力中心副工程师的磨鍊,则落实了他行销管理的实务面。
二十多年来,伯杰的生活可以说是浸淫在音乐中的,他不断地理解音乐、包装音乐、推广音乐,历经滚石风云唱片企划经理,以及现职的金革唱片企划经理。掌管的领域从当年的古典CD,到现在囊括古典、爵士、新世纪、世界音乐、影音DVD,甚至还包办了国内艺人的发行。
当然,他的名嘴之路也越走越广,从宝岛新声电台节目主持人,一路到中视《家庭音乐厅》、《音乐飨宴》客座主持人,真理大学、国家文官培训所兼任讲师,同时担任金车文教伯朗咖啡艺文讲座主讲人,可以说教化古典乐迷无数。
伯杰不是只有一张嘴会唱、会讲,他的文笔与见闻是另外一项专长。文章散见各大报章杂志,包括《音响美学》、《CD Hi》、《音乐与音响》、《AV Choice》、《Muzik》等。更出版专书《一夜变成歌剧通》,颇受爱乐者好评。
爱唱、爱读、爱听、爱写,伯杰俨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可惜伯杰少了点机缘,否则难说他不会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男优,不过,我们却也私心庆幸伯杰少了这点机缘,此刻才有机会读到他这本字字珠玑的《音乐自Hi术》。
音乐的天神夺走伯杰展现黄金嗓音的机会,但却给了他点字成金的魅力,让他造福更多乐迷,传递音乐的福音。
前言 ── 我的海海爱乐人生
歌剧篇
01–歌剧中的慾望城市 ── Sex and the Opera
02–歌剧中的六呎风云 ── Death and the Opera
03–歌剧中的杀戮战场 ── War and the Opera
04–歌剧中的魔法召唤 ── Magic and the Opera
05–歌剧中的动物奇观 ── Animal and the Opera
06–歌剧中的沙猪主义 ── MCP and the Opera
07–歌剧中的穷途末路 ── Poor and the Opera
08–歌剧中的残障人士 ── Disability and the Opera
09–歌剧中的异国情调 ── Exoticism and the Opera
10–歌剧中的小针美容 ── Cosmetic Surgery and the Opera
古典篇
11–文学音缘天註定 ── 从欢乐颂到幻想曲
12–乐不醉人人自醉 ── 音乐中的酒精浓度
13–大珠小珠落玉盘 ── 漫谈钢琴名家名琴
14–轮指四弦齐飞舞 ── 漫谈小提琴名家名琴
15–千古不变迎新年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6–千变万化迎新年 ── 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
17–轻松躺着听古典 ── 柏林爱乐温布尼音乐会
18–倾听凝视阿巴多 ── 如何看待指挥家
19–米国音乐代言人 ── 盖世英雄盖希文
20–梦幻童话翩翩飞 ──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名盘
后记 ── 从交响情人梦看我的爱乐梦
我一直对歌剧充满好奇,但每次看到厚厚的剧本和复杂的剧情介绍,就望而却步了。这本书简直是我歌剧启蒙的“及时雨”!它并没有直接堆砌名词和历史,而是从“听”这个最直接的感官出发,教我如何欣赏歌剧中最动人的部分。它会告诉你,即使听不懂意大利语或德语,也能通过旋律、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舞台上的视觉呈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书里对一些经典歌剧的解读,就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预告片,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趣。更棒的是,它还会推荐一些非常适合入门的曲目和片段,并给出具体的欣赏角度,比如“当你听到这段时,想象一下女主角内心的挣扎”之类的。这种引导太有用了!以前总觉得歌剧遥远,现在感觉它就像一场华丽而充满激情的戏剧表演,触手可及。它让我明白,歌剧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关于人性的故事,是用最极致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音乐完全是“小白”的读者,我曾经觉得古典音乐和歌剧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一座坚固的“梯子”,让我能够轻松地跨越那道无形的墙。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来解释音乐。比如,它会用“建筑”来比喻乐曲的结构,用“色彩”来形容不同乐器的音色。这种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我之前怎么也理解不了的概念。而且,书里还穿插了很多关于音乐家和作品的趣闻轶事,这些故事让原本严肃的音乐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给我讲他最喜欢的音乐,毫不保留地分享他的热爱和心得。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去接触古典音乐和歌剧,反而激发了我探索的兴趣,想要去听听那些被作者如此热情描述的乐章。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然不同的音乐体验。它让我明白,欣赏音乐并非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而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音乐的深层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聆听的仪式感”的探讨,它提醒我们要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去感受每一个音符的力量和情感。书中的很多段落,我都觉得像是作者在与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他提出的问题,引导我去思考音乐与我自身情感的连接。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音乐中找到共鸣,如何让音乐成为我们情绪的出口和慰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不再是简单的旋律堆砌,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的艺术。它也让我开始关注音乐中的“细节”,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变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表达。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带我走进了一个秘密花园,里面藏着无数珍贵的音乐宝藏。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诗意和哲思,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作者不是在“教”你,而是在“分享”他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高潮”的论述,不只是指音乐上的渐强和爆发,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精神的共鸣。它让我意识到,真正动人的音乐,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在聆听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快感。书里的一些段落,我会反复阅读,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听音乐的习惯,不再只是背景音,而是试图去捕捉那些细微的情感线索,去感受音乐是如何一点点地构建起一个情绪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音乐的,更关于如何更好地感受生活,如何通过艺术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惊艳到了!一直以来,我对古典音乐和歌剧总觉得有点距离感,以为它们是阳春白雪,离我这样的普通听众太远。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讲解,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方式,把复杂的音乐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比如,它会用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来解释乐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让你听着听着就“啊,原来是这样!”。而且,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作曲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戏剧性,有时候比歌剧本身还要精彩。我尤其喜欢它讲述如何“进入”一首音乐的方法,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去感受、去理解、去发现其中的细节。读这本书,就像是和一个懂音乐的朋友聊天,他会耐心地引导你,让你逐渐爱上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旋律。我感觉自己像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充满色彩和情感的音乐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