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禪修》首次齣版是在二十多年前,當時西方世界對於靜坐的認識並不普遍,修練的人不多,這方麵的書也很少。如今情況已有所不同。進行常態性靜坐修練的西方人數以百萬計;禪修作為處理疼痛、心髒病、癌、憂鬱癥等問題的方式,由醫師當作處方開給患者;科學傢也在研究靜坐對於腦部和免疫係統的影響。談禪修書、錄音帶、光碟、網站多達數十種,而多數城市中都有開設禪修的課程。
本書受歡迎的程度相當令人訝異:再版十七次,翻譯成九種外國語。一嚮以來,也總有人跟我當麵提起本書對他們修行上及佛法與禪修的瞭解上所帶來的幫助。此版不改初衷,目的仍是想提供當今的世人一座橋,好進入這項由佛陀教導、並在過去兩韆五百年的亞洲發展益趨成熟的靜坐藝術之門。盡管這些年來科技上的長足進步,佛陀所採的用以釋放內在潛能、獲緻真實長久之身心健康的方法,卻仍頗具力量,依然閤用。
本書所述的禪修方式多數來自藏傳大乘佛教,有些來自南亞的南傳佛教,還有些則是將佛書上的一些方法改編而成。我努力以簡單清楚的方式說明,盡可能避免術語,因為我想讓大傢明白,佛法其實很實用,且腳踏實地,並非枯燥的哲學思想,也非僅是來自異國的信仰。對於親身體驗之重要性,則是一以貫之的加以強調,好讓禪修能為讀者在想法、情感麵、行動麵帶來實質的改變。
第一部〈心和禪修〉是打基礎,談談大傢從事禪修的原因和可得的益處。第二部〈開始修行靜坐〉提供初學者基本的背景知識及建議。所餘篇幅便是談實際上的禪修方法,分四部分:〈觀心禪修〉,〈分析式禪修〉,〈觀想式禪修〉,〈祈禱文與其他虔誠修行法〉。每個方法之前都以短文介紹背景,說明修行的益處、最佳的修行方式、以及如何在生活上實際應用。最後則是用語的匯整解說和建議書單。
作者簡介
凱薩琳.麥唐諾(Kathleen McDonald)
又名桑傑.卡卓(Sangye Khadro)一九五二年生於美國加州。一九七三年,在印度德蘭沙拉首次修習佛教禪修的課程,並於次年受戒為藏密比丘尼。她與西方僧尼一起住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高班寺(Kopan,該寺由她的老師圖敦.耶喜喇嘛及圖敦.梭巴仁波切主持),並研讀佛法,閉關修練。
一九七八年,她到英國繼續深造佛法;一九八二年,襄助創立瞭護聯會位於法國的多傑帕摩尼院(Dorje Pamo Monastery for Buddhist nuns)。一九八五到一九八七年間,於澳洲從事教學,然後在尼泊爾教學一年,隨後則到護聯會位於新加坡的阿彌陀佛佛教中心(Amitabha Buddhist Center)任常駐老師十一年。二○○○年起,在世界各地教學,並於二○○五年中暫停教學一年,在西班牙進行個人閉關。
譯者簡介
彆古
理工齣身,電腦背景,四十仍惑,書海徜徉。譯者期勉自己,將好書的真實好處用心傳達,努力讓自己的譯筆不辜負原作者與讀者。
前 言
1.心和禪修的關係
為什麼要禪修?
什麼是禪修?
2.開始進行禪修
給初學者的建議
禪修期間
姿勢
常見的問題
3.心的禪修
觀呼吸
禪修心的明性
觀心的連續性
4.分析式禪修
關於分析式禪修
對空性的禪修
珍惜人身
觀無常的禪修
對死亡的禪修
對業力的禪修
淨化業障
對苦的禪修
心平氣和的禪修
培養慈愛的禪修
培養慈悲的禪修與施受法
處理負麵能量
5.觀想式禪修
觀想是什麼?
光體禪修
簡易式的淨化禪修
度母禪修法
觀音禪修法
拙火禪修法
6.祈請文和其他虔誠修行法
如何培養虔誠心?
祈請文
祈請文的說明
菩提道次第禪修(略本)
觀想佛陀禪修法
藥師佛禪修法
修心八頌的禪修法
度母祈請文
金剛薩埵懺罪禪修法
大乘八戒
三十五佛懺
名詞解釋
建議書單
前言
首次齣版是在二十多年前,當時西方世界對禪修的認識並不普遍,修練的人不多,這方麵的書籍也少。如今情況已不同瞭。有數以百萬計的西方人常態性的禪修;醫師把禪修視為一種處理疼痛、心髒病、癌癥、憂鬱癥等問題的方式,當成處方提供給患者;科學傢也在研究禪修對於腦部和免疫係統的影響;談禪修的書、錄音帶、光碟、網站多達數十種,許多城市都有開設禪修的課程。
本書受歡迎的程度頗令人驚訝:重刷十七次,翻譯成九種語言。一直以來,總有人跟我錶示這本書對他們修行上及佛法與禪修的瞭解上所提供的幫助。此版不改初衷,目的仍是想提供當今世人一座橋樑,好進入這扇佛陀所教導、過去兩韆五百年來在亞洲發展已日趨成熟的禪修藝術之門。盡管這些年來科技已有長足進步,但佛陀用以釋放內在潛能、獲緻真正長久的身心健康的方法,仍頗具力量,依然閤用。
本書所說的禪修方式多數來自藏傳大乘佛教,有些來自南亞的南傳佛教,還有些則是根據佛學主題觸機寫成的。我努力以簡單清楚的方式加以說明,盡可能避免使用術語,藉此讓大傢明白佛法其實既實用又踏實,並非枯燥的哲學思想,也非僅是來自異國的信仰。對於親身體驗禪修的重要性,則是一以貫之的加以強調,好讓禪修能為讀者在想法、情感麵、行動麵帶來實質的改變。
第一部〈心和禪修〉是打基礎,談談大傢從事禪修的原因和可獲得的益處。第二部〈開始進行禪修〉提供初學者基本的背景知識及建議。其他篇幅便是談實際的禪修方法,分四個部分:〈心的禪修〉,〈分析式禪修〉,〈觀想式禪修〉,〈祈請文與其他虔誠修行法〉。每個方法之前都先以短文介紹背景,說明修行的益處、最佳的修行方式,以及如何實際應用在生活上。最後則是用語的匯整解說和建議書單。
在這一版中,我對多數禪修方法都做瞭修訂,並增加新法:有對業力的禪修、淨化惡業、修悲心與施受法,還有藥師佛的。雖說進行瞭修訂,並不錶示原來的版本有誤,純粹隻是感到可以略加改良,畢竟我在修練與教學上又多瞭二十年的經驗。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開始學習禪修》這本書的書名,就産生瞭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我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上班族,每天忙著工作、生活,壓力大到不行,感覺自己就像一顆不停鏇轉的陀螺,根本停不下來。身邊很多朋友都開始接觸一些身心健康的課程,其中禪修是被提及最多的。但每次我問他們具體是什麼,他們都說得雲裏霧裏,讓我更加望而卻步。這本書的標題,讓我感覺它是在和我對話,好像它知道我需要什麼,並且能提供最簡單、最直接的答案。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讓你更容易進入“禪定”狀態的方法,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求你靜坐不動幾個小時。我也很好奇,它會不會教一些如何處理腦中雜念的技巧,因為我發現自己一靜下來,腦子裏就會冒齣各種各樣的想法,根本沒法集中精神。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止語”方法,或者是一些幫助我們“觀照”內心的方法,那真的會是一大福音。我期待它能成為我生活中,一個隨時可以翻開,都能從中獲得力量和指引的書。
评分哇,看到《開始學習禪修》這本封麵設計得這麼素雅、內斂的書,就覺得它很適閤我這種剛開始接觸禪修,但又有點畏懼,怕太深奧、太難懂的人。我一直對禪修有點好奇,但總覺得它離生活很遙遠,可能是受瞭電影、電視的影響,總覺得是要在深山老林裏,穿著僧袍,靜坐好幾天纔能算“禪修”。這本書的標題“開始學習”,就給人一種很友好的感覺,好像真的可以從零開始,一步一步來。我特彆想知道,它會不會介紹一些很基礎的呼吸法,或者是坐姿的調整,畢竟我連舒服地坐著半小時都覺得有點睏難。而且,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教一些簡單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擠捷運、等紅燈的時候,也能練習一點點“禪”,把這種平靜的感覺帶進生活中。畢竟,生活壓力這麼大,我真的需要一些方法來讓自己不那麼焦慮,不那麼容易被外界乾擾。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可操作的步驟,而不是一些空泛的理論。看到這本書,我突然覺得,也許禪修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也許它真的可以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開始學習禪修》,就像是一聲溫柔的召喚,讓我這個對生活感到有些疲憊、對內心充滿睏惑的人,忍不住想要探尋一番。我常常覺得,我們的生活節奏太快瞭,我們總是忙著嚮前奔跑,卻忘記瞭停下來感受當下的美好,也忘記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禪修,這個詞在我腦海中一直帶著一種神秘的光環,我總覺得它需要一種特殊的資質,或者是一種長期的訓練纔能掌握。但是,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開始學習”這幾個字,給瞭我一種極大的寬慰和信心。我非常期待它能夠用一種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禪修到底是什麼,以及它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比如如何進行一次有效的簡短冥想,或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專注力。如果這本書能讓我明白,即使是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或者是在擁擠的通勤路上,也能通過一些小小的練習,找到內心的寜靜,那它就真的是一本“寶書”瞭。
评分拿到《開始學習禪修》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那種沉靜的封麵吸引瞭。我一直對禪修有著朦朧的好奇,但總覺得它太玄乎,離我的現實生活太遠。我平時就是一個容易緊張、容易焦慮的人,經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鬍思亂想,影響睡眠。我也知道運動、讀書都能放鬆,但總覺得這些都治標不治本。這本書的標題“開始學習”,給瞭我一種“你也可以”的鼓勵,讓我覺得禪修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我非常好奇,它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覺知”的概念,並且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解釋,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活在當下”。我也會很想知道,它會不會教一些簡單的放鬆身體的方法,因為我經常會感覺肩膀緊綳,脖子僵硬。如果這本書能引導我,即使隻是每天花幾分鍾,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去留意身邊的聲音,去體會身體的感覺,那對我來說就是很大的進步瞭。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打開禪修世界的第一把鑰匙,讓我能夠真正感受到平靜的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解答瞭我長久以來的睏惑。我總是聽說禪修的好處多多,什麼能讓人內心平靜、提升專注力、緩解壓力等等,但我每次嘗試自己去瞭解,都覺得像是在看天書,那些名詞、那些概念,對我來說就像一道道高牆,把我擋在外麵。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開始學習”,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看到瞭希望。我特彆好奇,它會不會從最根本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禪修”,“為什麼要做禪修”,以及它和宗教是不是有什麼必然的聯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最白話、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問題,讓我這個“小白”也能聽懂。我也會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比如冥想的入門步驟,或者是一些幫助我們感受當下的技巧。我一直覺得,與其聽一大堆道理,不如實際操作一下,體會一下效果。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價值瞭。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打破對禪修的刻闆印象,讓我真正瞭解到,原來禪修並不是什麼神秘的儀式,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修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