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年至78年的台湾历经了戒严时期,在那爱国至上的年代,人们借以发财的美梦通行证──奖券,以爱国为名、一夕致富之实,开启市井小民的发财梦想。
手上的新台币15元,是去菜市场买足一家八口好几天的三餐料理,还是走向奖券行买一张可能赢得廿万元的爱国彩券?然后在最热闹的台北买下两栋「透天楼仔厝」,从此三餐山珍海味,饭后翘脚捻嘴须?
爱国奖券给国家带来丰沛的财源,也给小老百姓带来希望,终至投机加上侥倖,对金钱抓狂的追求,变相开赌,引发了民间「大家乐」的流行热潮,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终结了它的爱国任务。
本书特色
书中特别全彩收录第1期到最后一期爱国奖券,回味台湾40~80年代的时光。
作者简介
刘苇卿
台南县人。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曾任教于国小15年,现任台南县学甲国小总务主任。
赌性坚强的台湾生命力
第一章 爱国致富,一兼二顾-爱国奖券的发行
话说从头
爱国奖券-发财梦想的启航
同时期所发行的其他奖券
第二章 梦想的通行证-爱国奖券的设计与绘制
早期与「有价票券」设计风格类似
知名画家的参与
层层把关的主题审查
形制与防伪的特殊设计
第三章 致富密码-版面的构成元素
文字与数字
主要图案
装饰图案
边框
底面
第四章 岁月的容颜-图象的四个阶段
图象的第一阶段-反共复国时期
图象的第二阶段-复兴中华文化时期
图象的第三阶段-发扬儒家精神时期
图象的第四阶段-社会多元繁荣时期
第五章 泛起的涟漪-发行爱国奖券对社会的影响
增加国家建设经费的来源
许人们一个发财的美梦
成为文艺创作的题材与灵感
造成社会不良的赌风
爱国奖券的终结者-「大家乐」
第六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图象的文化意义
图象绘制精美值得收藏
政令宣导教化人心寓意深远
保存戒严时期的台湾风貌
附录:岁月的足迹
一、历年第一特奖金额与平均国民所得比例
二、大陆各省风光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三、台湾县市风光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四、台湾重要机关建筑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五、各类故宫国宝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六、节日图象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七、国三军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八、第二阶段标语的类型与期号
九、各朝代出现的次数与期号
十、第三阶段历代人物故事期号与标题
十一、第四阶段的图案种类与期号
十二、台湾1949-1987年大事记表
附图:记忆的票根-爱国奖券全都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