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美术讲堂》一书能在台湾出版,使我们对他的才学有了充分的认识,实为台湾读者之幸……傅雷之评述均能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且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得其平衡……这些讲稿竟是他二十六岁所撰,真令我惊叹他早熟的才情、学养。」--文学大师 余光中教授
这是一本跨越古今中外文学、美术、音乐各领域的艺术百科全书!
傅雷,我国着名的翻译家及艺术评论家,二十四岁留法学习欧洲艺术史,从「人文」的角度,将中国文学与欧洲艺术合为一炉,形成特有的艺术观。
本书是傅雷唯一的中西美学评论集,前段是脍炙人口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从十三世纪的乔托介绍到十九世纪的浪漫派风景画家,不仅分析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雕塑、绘画等作品,更触及历史背景、社会变革及哲学思想等。后段涵盖傅雷的艺术评论,以及与中国近代书画家的谈话。
傅雷认为艺术作品必须体现希腊古典主义精神,符合个人与民族的特性,以及融合东西方民族的优秀素质。傅雷的美学观或艺术哲学,是他长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细致观察、体会与对比,以及对文学艺术潮流及各个客观因素的分析、考察与思索,甚至是可付诸实践的科学成果。傅聪就是最好的印证。在与黄宾虹、刘海粟等知交谈书论道中,也可以看到他渊博的知识与精辟的见解。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
我国着名文学艺术翻译家、艺术鑑赏家、评论家。一生译着宏富,译文以「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有「傅译体」美称。译着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奖的长篇巨着《约翰.克里斯多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憨第德》、巴尔札克的《高老头》以及丹纳的《艺术哲学》等等。他对输进优秀的文化遗产及拓展华文读者的视野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
一九二八年初,傅雷前往法国,一方面在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一方面到罗浮美术史学校听课,一九三一年回国后,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与法文课,〈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即在那时撰写的;而一生与国画大师黄宾虹等艺术名流过从甚密,由是对中国绘画益加体验深厚。一部家书,更是脍炙人口,被誉为「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令一代代读者为之倾倒,长销不衰。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一生。
〈推荐序〉雷大雨多读傅雷 余光中
〈代序〉 傅雷的艺术哲学 林臻
编者附记 傅敏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傅雷先生
自序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唐那太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第四讲 李奥纳多.达文西(上)《瑶公特》与《最后的晚餐》
第五讲 李奥纳多.达文西(下)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基罗(上)西斯汀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基罗(中)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基罗(下)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斐尔(上)《美丽的女园丁》与《西斯汀圣母》
第十讲 拉斐尔(中)《圣体争辩》
第十一讲 拉斐尔(下)毡幕图稿
第十二讲 贝尼尼 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
第十三讲 林布兰在罗浮宫《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林布兰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盖兹波洛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附录 主要美术家简介
美术评述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观画答客问
世界艺坛情报
《上海美专新制第九届毕业同学录》序
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
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
没有灾情的「灾情画」
关于国界画的一点意见
美术书简
与黄宾虹谈美术
与刘抗谈美术
与傅聪谈美术
与萧芳芳谈书法艺术
书苑传真
塞尚
刘海粟
薰?的梦
庞薰?绘画展览会序
我们已失去了凭借??悼张弦
我一直认为,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表面的美感,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思想。这本书恰恰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艺术读物。它并没有满足于罗列名作,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些看似遥远或复杂的艺术概念。例如,在讲述某位画家时,书中穿插了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这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也让我看到了艺术创作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同样,在探讨某幅画作的创作动机时,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和哲学理念,这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上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的艺术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这样渴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的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长久以来,我对水墨丹青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那种写意挥洒,寥寥数笔却意境无穷的魅力,总是让我心生向往。然而,书画的世界博大精深,门道繁多,即便是对着名家字画,也常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领略其真正的精髓。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中国书画视为一个孤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世界艺术史语境中进行解读,这种跨文化的比较和对话,让我看到了中国书画独特的东方韵味和哲学思考,也理解了它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书中对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书画作品的剖析,既有宏观的时代背景介绍,也有微观的笔墨技巧、构图章法讲解,细致入微,深入浅出,让我逐渐拨开了迷雾,看到了书画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人情怀。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泡上一杯热茶,独自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它不追求哗众取宠的视角,也不制造廉价的震撼,而是用一种平和而深刻的方式,引领我一步步走进艺术的殿堂。书中对中国书画的解读,尤其让我感到欣慰。在当前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浅薄化解读中,这本书展现了对中国书画的尊重和深入研究。它没有将传统书画简单地视为一种“古董”,而是挖掘其在当代依然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价值。书中对传统笔墨的技法解析,对我学习书画有着极大的启发,让我从“看热闹”升级为“看门道”。同时,它将中国书画与世界其他艺术流派进行比较,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和对世界艺术的贡献。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能够带来深远影响的艺术之作。
评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艺术启蒙。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比如“立体主义”或者“抽象表现主义”,仅仅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形象化。它通过精选的案例,详细阐述了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发展脉络以及代表人物,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其核心思想和美学追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颠覆性艺术运动的解读,比如印象派对传统写实绘画的挑战,或者野兽派对色彩的大胆运用。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的精神,也拓宽了我对艺术的认知边界。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觉得艺术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那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总觉得它们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然而,对于那些遥远国度、久远年代的艺术瑰宝,我常常感到知识的匮乏和理解的障碍。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杰作。从古埃及壁画的神秘主义,到古希腊雕塑的理想之美;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恢弘巨制,到印象派画家们对光影的极致追求,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艺术旅行,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书中对作品的解读,并非生硬的学术说教,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让我能够体会到艺术家们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极致追求。即使是对艺术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乐趣,收获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