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国外医疗机构或台大医院的经验,护理人员在临床路径的发展、推动、执行期间的团队协调、监测、变异分析都扮演重要角色。身为护理人员的我们在此台湾医疗体系面临剧烈变迁的关键时刻,一定要秉持以「病人为中心」做为护理的核心概念,不但为病人的福祉和安全把关,也为寻求医疗团队最有效的合作照护方法而持续努力。
外科部
1. □痔疮 □肛门廔管 □肛门脓疡 切除术 3
2. 单纯型阑尾切除术 5
3. 复杂型阑尾切除术 7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0
5. 甲状腺切除术 12
6. □左侧 □右侧 □双侧 股及腹股沟疝气修补术(成人) 14
7. □双侧 □右侧 □左侧 股及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 16
8. □左侧 □右侧 □双侧 乳癌乳房切除术 18
9. 心房?心室中膈缺损修补手术(ASD/VSD) 21
10. 冠状动脉绕道手术(CABG) 27
11. □左 □右 肾脏移植 37
12. 肝动脉栓塞术(TAE) 43
13. 肝脏部分切除术 48
14. 血液透析之动静脉廔管术 54
15. 腹式胆囊切除术 56
16. 胃部分切除与空肠吻合术 60
17. 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 69
18. 全胃切除术 74
19. 总胆管探查取石术 84
20. 交感神经截除术 90
21. 自发性气胸手术 92
22.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95
23. □左腿 □右腿 □双腿 静脉曲张手术 97
24. 腹腔镜肾脏切除术 99
25. 腹壁疝气修补术 103
内科部
1. 心脏电气生理检查?心脏节律器植入术?电烧灼术 109
2.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术 113
小儿部
1. 经由心导管修补心房中膈缺损术 119
妇产部
1. 自然生产 125
2. 剖腹产 (紧急、预排) 128
3. 子宫肌瘤切除术 134
4. 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完全切除术 140
5. 输卵管外孕手术 146
6. 卵巢部份切除术?卵巢全部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152
7. 腹腔镜子宫完全切除术 157
8. 腹腔镜卵巢部份切除术?腹腔镜卵巢全部切除术 161
9. 腹腔镜子宫外孕 165
骨科部
1. 肱骨闭锁性骨折开放性复位术 (>17岁) 171
2. 股骨颈 (粗隆) 闭锁性骨折开放性复位术 (>17岁) 175
3. 全股关节置换术 (双侧) 182
4. 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 195
泌尿部
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205
2. 体外震波碎石术 209
3. 输尿管镜碎石及取石术 211
4.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213
耳鼻喉部
1. 鼻中隔鼻道成形术 217
2. 颚扁桃摘除术 221
3. 喉直达镜声带或会厌软骨肿瘤切除术 223
4. 内视镜功能鼻窦手术(双侧) 225
眼科部
1. 水晶体囊内外摘除术併水晶体植入术 231
2. 青光眼小樑切除术 233
3. 斜 视 236
4. 甲状腺眼疾眼窝减压术 238
精神医学部
1. 忧郁症 245
皮肤部
1. 蜂窝性组织炎 253
2. 带状疱疹(侵犯第五对脑神经第一分支) 257
复健部
1. 嵴髓损伤患者神经性膀胱併发尿路感染 263
麻醉部
1. 植入性中央静脉装置(Port-A)门诊手术 267
植入性中央静脉装置术后恢复室护理记录 270
拿到《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我最关注的是它能否真正做到“落地”。作为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护士,我们常常面临着资源有限、人员不足的困境,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临床路径”理念,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既科学严谨,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护理流程。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一些在台大医院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措施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成本效益”的考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保证护理质量,还要考虑成本。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能够优化护理资源配置,同时又能保证病人得到最佳护理的建议。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临床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护理路径也应该随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而不断更新。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改进护理路径的指导,帮助我们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的书,更是一本“引”的书,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最终为病人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护理。
评分我之所以对《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充满期待,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前沿的护理理念和先进的实践经验。我深知,在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唯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本书的“临床路径”设计,让我看到了将复杂的临床护理过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可能性。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与不同科室的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协作时,如何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实用建议。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我始终认为,护理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对病人的关爱和尊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临床路径的设计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激励我去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收到《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这本书,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成为我解决临床难题的“万能钥匙”。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人,他们的病情复杂,护理需求也千差万别,这时候,我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难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护理方法。例如,对于那些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患者,如何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长期护理计划?对于那些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病人,如何才能在保证各个系统都得到良好护理的前提下,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循证的、经过临床验证的护理策略,并且能够解释清楚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我非常看重这本书在“病人教育”方面的指导。我一直认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护士有效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积极参与到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临床中的各种挑战,为病人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
评分读完《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的扉页,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且在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境时,能够做出最恰当、最有效的判断和决策。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它的核心——“临床路径”,这让我联想到在医学领域,临床路径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它能够标准化、流程化很多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而这本“护理篇”,则聚焦于临床护理的实践层面,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有些资深的护士,她们在处理病人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而我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猜想,这可能就是因为她们已经内化了许多成功的临床经验,并且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而“临床路径”的理念,恰恰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年轻的护士,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系统化、条理化,成为我们可以学习和遵循的范本。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路径”的设计上,是否能够充分考虑到临床的实际情况,例如,不同病情阶段的病人,其护理需求肯定会有差异,那么“路径”的设计是否能够足够精细,能够覆盖到这些细微之处?而且,在路径的执行过程中,是否也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备选方案?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预见性”的护理思维,不再是被动地应对,而是能够主动地去预测病情变化,并且提前做好准备。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看到临床路径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以及它如何帮助护士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难题。
评分拿到《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沉甸甸的,不仅仅是书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载的知识和经验的厚重感。我一直认为,临床护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将科学的理论与人文的关怀完美结合。这本书的“临床路径”理念,让我看到了将这门艺术“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可能性。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面对各种疾病时,护士的角色是如何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演变的。比如,在疾病的早期,护士可能侧重于健康教育和预防;在疾病发展期,则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监测;在康复期,则要关注病人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路径是如何设计的,以及这些路径是如何帮助护士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良事件预防”的内容感到好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尽一切可能避免任何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护士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在复杂的临床环境中,护士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默契配合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高效沟通机制的建议。
评分收到《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究它所蕴含的智慧。我一直相信,优秀的临床护理,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的。而“临床路径”这个概念,恰恰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系统化、条理化,成为我们可以学习和遵循的范本。我特别关注书中对护理过程的精细化描述。我希望它能够详细地梳理出,针对不同疾病,在入院、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阶段,护士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护理措施。我希望这些措施不仅仅是“做什么”,更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并且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时间节点”和“评估指标”,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护理的节奏和重点。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个性化护理”的探讨。虽然临床路径有其标准化的一面,但我们都知道,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我们在遵循路径的同时,也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体现出一种“反思性”的护理理念。在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护理评估和质量改进的指导,帮助我们不断提升护理水平。
评分收到《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这本书,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我深切体会到,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面前,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而“临床路径”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它不仅仅意味着流程的标准化,更代表着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高效且安全的护理模式。我尤其看重这本书在“护理篇”上的侧重,因为在我看来,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在处理突发病情变化时,护士应该如何快速反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详细的图示和流程图,能够帮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护理过程。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因为良好的沟通往往能够缓解病人的焦虑,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体现出一种“精细化”的护理理念,不仅仅是完成表面的操作,而是能够深入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提供全方位的关怀。我坚信,通过学习和借鉴这本书中的内容,我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了,心心念念了好久,之前只是在一些护理论坛和学术交流会上听闻过,大家都说这本书是临床护理的“圣经”,能帮助护士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我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ICU护士,说实话,每天面对那么多危重病人,很多时候都觉得力不从心,理论知识学了不少,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感觉差那么点火候。尤其是看到病人病情变化的时候,那种手忙脚乱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沮丧。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临床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书,能够让我快速掌握每一步的关键点,并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听朋友说,台大医院的临床路径护理篇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他们不仅有详细的操作步骤,还有对病情变化的预判和应对措施,甚至还考虑到病人的心理需求和家属的沟通。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活的指南”,能够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给我指引。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有那些我平时不敢问,或者觉得不好意思问的细节问题,比如,在给特定病人插管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操作能让病人更舒适?在病人出现术后疼痛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评估和干预?还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如如何帮助病人翻身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压疮的发生?我期待这本书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清晰的图示,将这些复杂的操作一一呈现。而且,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仅是操作流程,更是在每一个环节中,如何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病人的痛苦和需求,并给予最恰当的关怀。我坚信,这本书的出现,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份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承,一种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的体现。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那些我期待已久的知识和实践。
评分我对《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的兴趣,源于我对精细化、系统化护理流程的追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太多因为流程不清晰、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护理差错,也体验过在复杂情况下,由于缺乏系统指导而产生的无力感。这本书的标题——“临床路径-护理篇”,恰恰点出了它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整、严谨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护理路径。我希望它能够详细地梳理出各种常见疾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要点,从评估、诊断、干预到教育,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清晰的指引。特别是我关心的一些特殊病人群体,比如老年患者、儿童患者、重症监护患者等,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往往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护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这些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护理路径,并且在路径中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此外,我对于书中关于“证据”的阐述非常感兴趣。临床路径的建立,应该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些护理措施是被推荐的,其背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在工作中更加有底气,也更能理解其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培养一种“流程思维”,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每个护理步骤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精准、高效、安全。
评分我对《台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篇》的期望,是它能成为我从“新手”到“熟手”的引路人。作为一名在护理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基层护士,我见证了太多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体会到了护理工作所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然而,每一次面对病人的复杂病情,或是需要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操作时,我内心深处总是藏着一份小小的忐忑。我渴望拥有一本能够系统指导我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书籍,它不仅仅是操作手册,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启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将台大医院在临床护理领域的宝贵经验,通过“临床路径”这一概念,以一种清晰、规范、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一些常见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等,其在护理过程中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希望这些步骤不仅仅是“做什么”,更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比如,在给呼吸系统病人进行吸痰时,有哪些技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在为心血管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应该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和方式,才能让病人真正理解并配合?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以及在各个阶段,护士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并且在掌握标准化的基础上,还能鼓励我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我相信,有了这样一本权威且实用的指南,我将能更自信、更专业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