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脑中风、谁是高危险群!!
针对熟龄族的脑血管危机症状
指导大家如何避免脑中风
并且预防脑中风需要改变或重建的运动习惯
全面性健康保健生活运动
健康百科提供所有关于生活保健的资讯
针对预防与增强体质的相关营养摄取
设计适合的养生食谱或果汁
本书特色
目标读者:45-55岁
本身健康但关心病症议题,或己有轻微症状的读者。
理由:读者对未来仍抱持正面态度,
因而较会特别注意自身健康,
愿意花时间、心力调整,
而重症患者心态多消极且固执,
对于健康建议顶多只是听听。
谘询?审订
国泰综合医院新陈代谢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黄莉棋
运动设计?解说
国泰综合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
龚宇声
动作示范
台湾瑜伽提斯协会创会会长
唐幼馨
一 、认识疾病(10P)
4刊头1页
5概述疾病:什么是脑中风?(1页)
6 7谁是高危险群?(2页)
8 910脑中风发作前的危险征兆与症状有哪些?(3页)
11 12 脑中风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法(2页)
13 脑中风最新治疗发展(1页)
二、如何和脑中风和平共处(11P)
14刊头1页
15 16 17熟龄族的脑血管危机!(3页)
18 如何避免脑中风找上你?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1页)
19 预防脑中风需要改变或重建的运动习惯?(1页)
20 21 严防二次中风的注意事项(2页)
22 脑中风患者应绝对禁止的坏习惯(1页)
23 脑中风患者外出∕旅游应注意事项(1页)
24 25 QA诊疗室:针对病症的错谬说法、网路流传讯息、民间偏方,是否属实?正确的资讯为何?(2页)
三、脑中风保健生活运动(22P)
26 27 刊头2页
28-34脑中风保健运动+人物介绍(7页)
由专业职能治疗师设计运动、瑜伽专家唐幼馨示范,简单易学,马上就上手。
35 Let’s Cook刊头
36-41健康食谱+高纤果汁(7页)
针对预防与增强体质的相关营养摄取,设计适合的养生食谱或果汁(旧稿)
42-45汉方茶饮(4页)
针对预防与增强体质,设计适合的养生食谱或果汁(旧稿)
46放松身心穴道按摩教学(3-4穴位)(1页)
47 48 问卷回函2页
附录:
「脑中风保健运动」DVD示范教学
国泰综合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 龚宇声 动作设计
台湾瑜伽提斯协会创会会长 唐幼馨 动作示范
不得不说,看到《健康百科03-「脑中风」防范守则》这个书名,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我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一年不如一年,身边时不时就会听到谁家的老人突然就中风了,那种消息总是让人心惊肉跳,也让我对家人的健康更加担忧。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平安符”。我最想知道的是,这本书在“防范”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能够帮助到我这样远离长辈、但又非常挂念他们健康的人?比如,有没有一些针对老年人设计的,简单易学的居家运动?或者是在饮食方面,有没有一些可以方便购买、制作的健康食谱?再者,如果真的不幸出现了中风的早期迹象,这本书又会如何指导我们识别和应对?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接地气的建议,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对普通家庭有帮助的“干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守护家人健康的一份爱心和责任,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了解和照顾长辈健康的宝贵资源。
评分这本《健康百科03-「脑中风」防范守则》,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实在感和科学性。「脑中风」这个词,对任何一个关心健康的人来说,都不陌生,而且往往伴随着一种深深的忧虑。毕竟,它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不仅对患者本人,对整个家庭也是巨大的打击。所以我看到“防范守则”这几个字,就觉得非常吸引人。它暗示着这本书并非只是一味地介绍病症,而是要给出行动的指引,教我们如何“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防范”的细节上做得足够深入。比如,它会不会详细解读各种危险因素,像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并且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会不会提供关于健康饮食的详细指导,不只是笼统地说“少吃油盐”,而是给出具体的食物选择、烹饪方法,甚至一周的食谱建议?运动方面,有没有一些能够真正改善血管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科学性运动方案?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们认识到,预防脑中风,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全面规划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临时抱佛脚。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让我们能够科学、有效地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行动手册”。
评分这本书名《健康百科03-「脑中风」防范守则》,光看书名就让人觉得相当实在,很有份量。我本身算是比较关注长辈健康的,家里长辈年纪也大了,脑中风这东西,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是随时可能降临的炸弹。所以,一本专门讲防范守则的书,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简直就像是雪中送炭。书名里的「百科」两个字,感觉内容会很全面,不会只讲皮毛。而且「守则」两个字,就很有行动的指南性,不像是那种只会告诉你“要健康”的空泛之谈,而是会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健康。最近生活压力大,作息也乱,总觉得身体在敲警钟,脑中风的风险,就算年纪没到,也得提前有个谱,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一切都晚了。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比如饮食上的建议,有没有什么食材是特别适合保护血管的?运动方面,有没有什么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做的运动?还有生活习惯的调整,像是戒烟戒酒,或者如何改善睡眠,这些都是平时听起来容易,但真要做到却不容易的点。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打破僵局的妙招?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耐心又细致地解答我所有的疑惑,让我可以安心地把这些守则用到我爱的人身上,也用到自己身上。
评分最近在整理家里的书架,看到好几本关于健康的书,但感觉都有些大同小异,或者太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很吃力。这次看到《健康百科03-「脑中风」防范守则》,眼睛就亮了一下。脑中风这个话题,虽然听起来很严肃,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息息相关。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脑中风的成因、早期症状、高危因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预防。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在“防范”这个部分,到底会提供哪些“守则”。是关于生活方式的,比如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糖、油的摄入?还是关于运动的,有没有一些简单易学的、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的动作?更进一步,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健康管理,比如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如何解读体检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指标,以及在出现某些亚健康状况时,应该如何警惕和应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提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能少走弯路,少受罪,才是最大的福气。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空白,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家庭健康的小助手。
评分《健康百科03-「脑中风」防范守则》,这个书名就像是一声响亮的警钟,同时又带着一丝希望。脑中风,这个词听起来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又好像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健康生活”?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可以让我们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的“防范守则”到底有多具体?它会不会从我们日常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比如,睡眠不足、长时间久坐、情绪波动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是否真的会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它有没有给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轻松地将这些“守则”融入其中?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或者是一些非常实用的小窍门,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在健康的大道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传递一种积极的健康理念,让我们明白,预防脑中风,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懂”和“做”。它不应该只是一本冰冷的书籍,而应该是一份充满关怀的指南,带领我们走向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