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台大医院骨科部将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一年期间之病例讨论的个案集结成书,目的是提供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对骨科常见疾病与併发症之快速索引资料,每个病案最后均附有参考书目,方便有兴趣的读者针对该病案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第一篇
一般骨科:人工膝关节周边股骨骨折?人工膝关节置换后髌骨韧带断裂?组合式股骨干应用在人工髋关节再置换术?以Maquet切骨术治疗髌股关节退化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再置换手术?人工膝关节周边骨折?微创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神经性梅毒之髋关节炎
第二篇
骨科创伤:多重性创伤?远端锁骨骨折?肩峰锁骨关节脱臼?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伤害?股骨转子下骨折癒合不良?桡骨头骨折?右侧远端股骨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颈骨折?多重开放性骨折?髋臼骨折?微创固定系统?使用微创固定系统骨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併胫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之延迟癒合与不癒合?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脱位之治疗?骨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吸收骨板应用在桡骨、尺骨骨折?远端股骨骨折?骨质石化症?髋臼骨折合併髋关节半脱位?远端肱骨骨折?胫骨结节撕裂性骨折的治疗?肱骨骨折之延迟癒合、不癒合?髓内钉断裂于转子下骨折?远端股骨髁粉碎性骨折之治疗
第三篇
运动医学:创伤性Bankart氏肩关节伤害?胫骨高位切骨术?旋转肌袖再次破裂?后十字韧带重建手术:双股和单股重建?肩三角肌剥离与肩旋转袖受损之治疗?剥离性骨软骨炎
第四篇
嵴椎外科:杜氏肌肉萎缩症之嵴椎侧弯?肝细胞癌併发嵴椎转移?先天性半椎体之嵴椎侧弯?颈椎椎间盘突出?静脉栓塞性坐骨神经痛?非典型脑膜瘤的嵴椎转移?嵴椎滑脱症?嵴椎结核菌感染?恶性肿瘤嵴椎转移?多节嵴椎压迫性骨折?胸椎硬膜外脓肿合併下肢偏瘫病患之处理?因酒精成瘾致骨质疏松性嵴椎压迫性骨折
第五篇
小儿骨科:钛弹性钉在小儿长骨骨折之应用?小儿股骨骨折?两脚不等长?双下肢不等长的评估及处理?幼儿之骨结核?脑性麻痺合併双足踝垂足外翻型变之治疗?卡介苗骨髓炎?股骨头滑脱症之治疗病案?股骨头?滑脱症
第六篇
手足外科:穆勒-魏斯氏症候群:足部舟状骨坏死?远端桡尺关节之重建?足踝距骨骨折及外伤性关节炎?拇趾外翻?手部月状骨坏死症?荐部嵴髓嵴膜膨出合併足部外翻及背屈挛缩变形?跖骨头坏死?桡神经受损?断指续接
杨院长序
尽管科技的进步,把越来越多的诊疗工具带进临床医疗中;但医疗的中心是病患,所以对病患的临床表征、治疗反应等等的深入了解,应该永远是医学的核心。这个道理自古未变,也一直是我和许多国内外医学教育先进倡议的教育重点。我们希望从医学教育开始,让「重视病患临床表现」这个观念,在临床工作者心中奠基扎根,以使所有的医学行为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我也很感谢台大医学院和附设医院所有参与医学教育的先进同仁,一直在帮助我落实这个理念。在我们的临床学科中,骨科向来在研究、服务、教学各方面都表现杰出,对病患的服务量也一直名列各临床学科之前茅,这些病例正是医学教育最珍贵的教材。骨科江清泉教授,一直对本院医学教育热心奉献,多次获颁教育相关奖项和杰出教师荣誉。他担任骨科主任后,把这些临床病案蒐集整理、编纂成书,方便所有学生和研究者学习,正是我们「以病人为师」的具体表现。继已由本院出版第一集后,未免有遗珠之憾,再次把上集未及收录的病案,集成续集。我一方面欣喜看到有更多优良教材来充实我们医学教育的宝库,一方面也代表所有医学院的莘莘学子,感谢江教授和所有协助本书编纂的骨科同仁的努力与贡献。
台大医学院院长
杨泮池 谨志
2008年5月
陈院长序
近代骨科医学蓬勃发展,日新月异;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是包罗万象,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骨科医师必须适时地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并改进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技能,才能提供病患最好的医疗服务并造福更多的民众。
台大医院骨科在江清泉主任积极领导下,集合全科医师每週举行一次病例讨论会,由负责之住院医师就单一病患事先阅览文献,准备相关之资料,在讨论会上报告病历、讨论病程,并发表个人之看法及意见,另外,负责指导之主治医师并加以评论,最后再由全体主治医师做综合讨论并做结论(Take home message)。借由共同研讨特殊病例(如疑难病例或稀罕病例),以改进诊疗技术与增加新知。此病例讨论会可以有效加强骨科医师对常见骨科疾病与症状之认识,熟悉常见检查之执行与结果判读,及急重症之诊断与处置。同时也可以培养骨科医师主动求知的学习精神,培养整体分析能力,并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观念与态度,在面对病患时能以全人医疗的角度提供最佳的诊疗与协助。
江清泉主任平时热心教学并重视临床服务,成绩斐然。本「骨科病案讨论集」是由江主任在主持骨科晨间病例讨论会中,把指导住院医师所做的案例讨论与读书报告,包括病例的临床病程、实验数据、影像检查和病理组织变化等弥足珍贵的资料,加以整理经努力多年汇集而成。此「骨科病案讨论集」内容分六大单元,目前已出至第二集,将近一百三十例之个案报告,内容非常扎实,生动活泼,实用性强,可供刚步入临床的实习医师及教学老师参考使用。其主要目的在于集思广益传授个人所长于大众,共同研习、解决困难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砥砺骨科同仁彼此间的学识与技能。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临床教案指引,专此推荐。
台大医院院长
陈明丰 谨志
2008年5月30日
序
出版「骨科病案讨论集」的目的是提供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对骨科常见疾病之治疗与併发症之快速索引资料,每个病案最后均附有参考书目,有兴趣者可以针对该病案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每星期四早上7点至8点,是台大医院骨科部病例讨论的时间。六个次专科(包括一般骨科、运动医学、嵴椎外科、创伤骨科、小儿骨科和手足外科)常见的病例和罕见的病例均会提出讨论,由主治医师指导住院医师做病例治疗之讨论与分析,文献的探讨加上主治医师宝贵的临床经验,是住院医师最好的学习资料。用英语进行病例讨论,全程录影,内容挂在台大医院骨科部网站上,供学生e-learning。
为了便于住院医师和医学生参考,特将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一年期间之病例讨论收集成一口袋大小小册,「骨科病案讨论集」,于2007年1月出版后,普受好评并荣获台大医院96年度教材着作奖。简要的病历配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很快掌握病情;讨论部分包括文献的记载和主治医师的临床经验,立即呈现出病例治疗的重点。每个病案后均列有参考文献出处,可供学生做进一步的学习。所有影像资料都有电子档案,骨科部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均可使用,方便学会论文之报告及教材之制作。
学习无止境,为使资料收集更完备,特将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一年期间之病例讨论收集成「骨科病案讨论集2」,承蒙第三年住院医师的随堂笔记整理,以及江鸿生医师、黄裕闵医师、蒋建中医师之仔细校稿,才得以顺利付印出书。欢迎各位前辈先进不吝指正。
台大医院骨科部主任
江清泉 谨志
2008年5月
在翻阅《骨科病案讨论集2》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到了,并且能够用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个病案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但又串联起骨科临床的各个方面。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病例时,会穿插一些“经验之谈”,这些并不是生搬硬套的理论,而是基于大量临床实践的总结。比如,在处理某些棘手的骨科感染时,作者会分享一些他自己总结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的“诀窍”,这些“诀窍”往往是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在讲解一些高难度手术时,不仅仅是描述手术步骤,还会深入分析每一个步骤的关键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手术室,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术后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的建议,这让我明白,手术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术中,更在于术后的精心管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骨科的理解,从“知道”上升到了“懂得”,也让我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刚翻开《骨科病案讨论集2》,就被它那种“接地气”的风格给吸引了。不像有些书,上来就讲些高深的理论,这本书直接切入骨科临床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一些常见骨折、关节疾病的讨论,从最初的误诊漏诊,到最后的有效治疗,整个过程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书里还特别强调了影像学判读的重要性,对于X光片、CT、MRI的解读,都有非常细致的讲解,甚至还配了图,让我们这些新手能够更容易地理解。 更棒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某种手术方式时,作者会详细分析这种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各种治疗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遇到临床难题时,耐心地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评分说实话,拿到《骨科病案讨论集2》的当下,我其实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学术化,读起来会很枯燥。毕竟,讨论病例这种形式,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变成冷冰冰的条条框框。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顾虑。作者在叙述每一个病案时,都注入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的感受和治疗的个体化。他会提到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沟通和调整方案来解决,这些细节让整个讨论过程充满了温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艺术。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病例的深入剖析,这些病例往往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常见疾病的系统性认识。而且,作者在分析过程中,会引用大量的文献和指南,但又不会让人觉得生硬,而是巧妙地融入到讨论中,让每一个结论都有扎实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他还会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为什么会选择A方案而不是B方案,这些“内行话”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真的是千金难求。
评分哇,拿到这本《骨科病案讨论集2》真的太惊喜了!本来只是想找点东西充实一下自己的临床思路,没想到一打开就完全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编排真的很用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讲解,而是把一个个真实的病案抽丝剥茧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案例先行,理论跟进”的方式,就像是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查房,一点点分析病情,从最基本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到影像学判读、实验室检查,每一步都写得非常详尽,而且重点突出。 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作者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他会列出各种鉴别诊断,并详细分析支持或反对某个诊断的理由,然后一步步排除,直到锁定最可能的答案。这个过程简直太有启发性了!我常常会跟着书里的思路,在脑海里模拟一遍,然后再对比自己的想法,看看哪里有遗漏,哪里可以改进。对于我这种还在临床摸索的菜鸟来说,这简直是无价之宝。而且,书里穿插了一些关键的治疗原则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疾病的诊疗。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骨科病理机制一直有点模糊不清的人,总觉得书本上的理论跟实际操作总是隔着一层纱。《骨科病案讨论集2》的出现,就像是帮我把这层纱给戳破了。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病例,而是通过对每一个病例的深度剖析,将抽象的病理生理机制具象化。比如,在讨论某种特殊的骨关节炎时,作者会详细解释引起关节退变的具体生物力学改变,以及炎症反应是如何一步步加剧病情的。 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复杂骨折和创伤的处理部分,作者会从力学角度出发,分析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以及不同的固定方式对愈合过程的影响。这些分析让我对骨科手术的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为什么有时候看似相似的骨折,需要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一些骨科康复的内容,这部分常常被忽略,但这本书却将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强调了早期干预和个体化康复的重要性,让我看到了治疗的完整闭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