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芬兰学习创新力 带领我们用崭新的眼光看世界
一个原本贫嵴的北欧小国,为何能打造出世界第一的竞争力?
想了解芬兰如何创造出这么多世界第一,你就必须了解什么是芬兰人!
有人可能会怀疑,单一议会、烘碗机、父亲产假有什么共通点,怎么会出现在同一本书?产妇包、木醇糖(Xylitol)、三温暖、Linux、免费的营养午餐又有什么关联?答案很简单:这些都是芬兰的社会创新。
就像世界各地一样,科技发明抓住了所有经济的探照灯,而芬兰每年提拨4%的国民生产毛额用在这些研发上。但是一直到最近,社会创新才被重视,认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两性平权、免费受教,普及的社会安全及国会民主以及因此所创造出来的社会安定,确保了这样稳定的福利国家。
本书蒐集了上百个芬兰的社会创新,诙谐中不失正经,透过一群来自不同年龄、背景的杰出发明家,各述己志,带你一览北欧福利国成功的秘密。这本书提供你意想不到的组合,例如托儿所和公共洗衣台、志工跟劳资政三角联盟关系、芬兰面包跟政府联盟、 Linux与圣诞老人。正是这些你意想不到的组合,放在一起,它刷新了芬兰。
英、日、俄、瑞典版,各语系陆续出版中。
「我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你很多新想法,让你用崭新的眼光去看这世界。」
--芬兰总统 何乐仁
作者简介
泰帕尔(Ilkka Taipale)
国会议员、医学博士、社会改革者,致力提升芬兰的社会弱势者地位。
译者简介
洪兰
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中正大学心理所、国立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创所所长,目前为国立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曾翻译三十三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序:芬兰总统何乐仁(Tarja Halonen)
译者序:洪兰 芬兰能,为什么台湾不能?
第一部 行政篇
01 单一国会
02 宪法委员会
03 未来委员会
04 地方政府的自治
05 联合政府
06 三角主义
07 妇女投票权及40%的名额保障
08 无贪腐
09 双语政策
10 阿兰─芬兰的自治区
11 萨米人
12 北部区域
第二部 社会政策
13 社会公寓
14 没有贫民窟
15 Y基金会
16 学生的照顾
17 有24小时服务的房子
18 罗曼尼人的地位
19 住房公司模式
20 员工退休金
21 托儿所
22 育儿津贴
23 陪产假
24 给妈妈的礼物包
25 免费营养午餐
26 助学奖学金
27 照顾残障的退伍军人
28 阿比历斯基金会
29 照顾者有给制
30 STKES
31 打击贫穷
32 担保基金会
33 社会信用
34 酒类专卖制
35 马拉斯库运动
36 3%理论
37 法律扶助及犯罪损害补偿
38 犯罪调解
第三部 卫生健康
39 全部包括在内的健康中心
40 孕妇和健康宝宝诊所
41 芬兰学生健康服务
42 芬兰职业健康机构
43 减少道路死亡人数的一半
44 北卡瑞利亚专案
45 精神分裂症专案
46 国家自杀预防计画
47 控制性行为传染的疾病
48 烟草立法与法律行为
49 木醇糖
50 以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导向
第四部 文化
51 芬兰的文学会社
52 芬兰的图书馆
53 芬兰的完全学校
54 免费的高等教育
55 芬兰儿童的阅读能力
56 大学的去中央化
57 学生奖学金
58 音乐学校
59 非正式的成人教育
60 戏剧院、交响乐团和博物馆的支持
61 说故事的方法
第五部 宗教
62 托尼欧─哈帕兰达双子城
63 社区支援运动
64 去军事化的阿兰岛
65 卡瑞利安人的重新定居
第六部 公民社会
66 NGO的天堂
67 芬兰吃角子老虎协会
68 组织工会
69 政党的补助
70 学生会的经济自主
71 芬兰青年合作联盟
72 芬兰妇女协会联盟
73 发展合作的服务中心
74 世界一家的1%运动
75 可能性的市场
76 和平站
77 普罗米修斯营队和青年哲学事件
78 共同责任运动
79 饥饿行动日
第七部 高科技
80 LINUX
81 简讯
82 网路聊天
83 莫洛托夫鸡尾酒
第八部 日常生活的娱乐
84 工蜂
85 三温暖
86 圣诞老人
87 Surasaari的圣诞之路
88 芬兰的探戈
89 芬兰的卡拉OK
90 来自森林的Pettn面包
91 Mammi
92 HK蓝色香肠
93 每一个人的权利
94 每天生活中的情慾
95 冰上钓鱼
96 冰泳
97 Pesapallo-芬兰的国家运动
98 妇女的十哩趣味竞跑
99 北欧散步
100 擦干盘碗橱
101 公共洗物池
102 干厕所
103 「疯」笑?话
104 Kemi雪堡
105 非洲之星
106 在路上
107 Salmikki Koskenorva
108 甘草
推荐序
何乐仁(Tarja Halonen,芬兰总统,芬兰独立以来第一位女总统)
世界在快速的改变,我们应该如何去因应这未来的挑战呢?我们必须增广我们的视野。芬兰跟其他的国家一样,也制定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系统来革新旧制度。成功不可能仅靠科学和技术的发明,但不可讳言的,科学和科技的贡献很大。
芬兰的高竞争力和高生活水准来自于北欧的福利社会,它使每一个人有动机去自我发展,并提供社区支持。一个尊重人权,立国宪法精神的民主政治及为民服务的好政府是社会的根基。在芬兰,无论中央地方,在社会福利、卫生健康、教育和研究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芬兰公民在各种非政府组织(NGO)中所扮演的提案者和提供服务者的角色才是使这个系统真正运作下去的原因。(芬兰有八、九万个NGO团体)
北欧五国在国家竞争力、实质发展力、清廉度等各项全球竞争力上名列前茅。这本书所收集的百余篇文章就是我们社会创新方案的摘要和运作方式,我相信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合用的提案,就某个方面来说,这些创新提案放诸四海皆准,只是在实施时需要因应当地国情稍微修改。
这本书所介绍的许多创新和改革在芬兰已实施了数十年且成效良好,在可见的未来,这些改革将持续下去,当然,世界不停在变,这些计画也要随之修正。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将福利社会和竞争力结合在一起,两者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合作的伙伴。
原书的编辑,也是其中三篇文章的作者,Ilkka Taipale博士,正是一位社会改革者,至今仍积极参与公共辩论,游说芬兰的社会政策提升社会弱势者地位。
我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你很多新想法,并使你用崭新的眼光去看这世界。
读了大概三分之一,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材角度真的太刁钻了!它不是那种罗列一大堆成功案例然后让你“哇塞”的书,而是更像一个细致的观察者,把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但又切实影响着社会运作的细微之处挖掘出来。比如,里面有一段讲到如何通过社区花园来促进邻里关系,这听起来非常普通,但作者却详细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共同承担责任,以及最终这种互动如何转化为更广泛的社区凝聚力。还有关于芬兰的公共图书馆系统,不仅仅是借阅书籍,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学习、社交、甚至职业指导的综合性空间。我之前去过芬兰,对他们的图书馆印象深刻,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我感觉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去深入当地,去和那些创新者们交流,去感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信服,也更愿意去深入思考它所传达的理念。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社会创新”这个词有点模糊的理解,总觉得离我生活比较遥远。但是,《芬兰的100个社会创新》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用太多晦涩的理论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具体案例,把社会创新的概念拆解开来,让我看到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子。比如说,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社区共享和资源互助的小项目,我之前可能觉得只是人们之间互相帮忙,但这本书却把它上升到了“创新”的高度,分析了其中的组织模式、参与机制,以及它对整个社区的积极影响。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周围的社区,思考有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或者说,我是否也可以尝试发起一些小的改变。这本书让我明白,社会创新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而且它带来的价值,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种常见的严肃学术风格,而是用了比较柔和、色彩明亮的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芬兰这个国家那种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我拿到书的时候,光是翻看目录,就对“社会创新”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联想。它不像我们平时理解的科技创新那样轰轰烈烈,而是更侧重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这100个案例,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标题和简短的介绍,就让我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比如,我看到有关于老年人社群互助的,有关于儿童教育模式的创新,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日常垃圾的妙招。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天天会遇到的小问题,但这本书却试图用一种系统性的、创新的方式去解决它们。我特别期待看到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或者只是单纯地开阔一下眼界,发现原来解决问题可以有这么多不落俗套的角度。而且,名字里的“100个”也暗示着这本书内容的丰富性,相信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会感到枯燥,总能找到引起我兴趣的点。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简单地将“创新”等同于技术突破,而是更关注于如何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结构、组织方式或者人际互动模式,来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进行深入剖析的方式。比如,有一个章节讲述了芬兰如何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来解决通勤时间和居民生活便利性之间的矛盾,这听起来像是城市规划的范畴,但作者却从中提炼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和社区反馈来不断改进服务。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服务背后,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创新。而且,书中的案例分布非常广泛,从教育、医疗到环境保护、社区治理,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让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全方位地展现了芬兰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智慧和努力,也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看待和参与社会进步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点,它不像是一本硬邦邦的报告,更像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每一个创新案例,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尤其喜欢那些涉及年轻一代的章节,它们展现了芬兰年轻人在思考社会问题时那种不拘一格的创意和勇于尝试的精神。有一段讲的是一个青少年团队如何利用废弃的城市空间,将其改造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共活动场所,这不仅仅是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连接彼此的平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过分渲染这些创新的“伟大”,而是更侧重于它如何一步步地从构想到落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这种现实主义的描写,反而让我觉得这些创新更加触手可及,也更有启发性。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在展示芬兰的社会创新,更是在传递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是微小的改变,只要用心去实践,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