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学

生态设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前瞻《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十年的经典!

一场最具投资效益、各行各业争相投入的设计革新
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蔓延中……
让人类与自然一起恢复健康
生态设计学
让地球永续的创意法则
中文版新增台湾生态组织名单 台湾生态设计人访谈
减少污染、创造长远发展的环境,这一次,将大自然做为我们永远的伙伴!

你相信吗?
◆堆肥厕所里,竟然藏着最先进的设计概念,一年还可以省下一万五千加仑的水。
◆拥有一棵树,相当于拥有一台足以冷却十个房间、全天候运作的冷气机;种植五十万棵树,一年可节省约新台币一亿五千万元的电费。
◆如果美国人都採用现有最高效率的冰箱,节省的能源足以让二十几座核能发电厂关闭。
◆看似不起眼的布袋莲,竟然可以解决有毒银废料的污染危机!

一场最具投资效益、各行各业争相投入的设计革新
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蔓延中……

生态设计五大法则

十年来,生态设计促成了什么?

  近十年来,生态设计领域的理论与技术都突飞勐进。然而,无论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到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日渐扩增,我们的星球面临的挑战急遽增加。

  目前大家已凝聚共识,从目前生态灾难与悲惨的社会不平等情况,转变为再生能源、稳定的生态系服务及符合人类基本需求的时间,仅剩一个世代。

  这样的转变需要坚定不移的政治意志、大规模经济、社会与价值转换,并整备大批生态设计指标、工具、个案研究与实务人才。撰写《生态设计》是希望即便政治经济情势吸纳永续性概念有如牛步,建筑师、地景设计师、都市规画者、产品设计师、化工工程师及类似领域的专业人员等都能发展出一套全面整合且关照文化的设计架构。

法则一:适合当地的设计方案

  今天:当今全球化且高度流动的经济体,仍不利于地方的知识与保护,世界各地的地方团体仍必须积极保护自己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案例:亚洲、非洲及北美洲平原的游牧族群,则演进出可携式居所,由质轻的木材框架以及兽皮所做成的两层防护外罩组成。到了二十世纪,这些经由在地环境不断试验而发展出来的设计却被抛弃,反而偏向採用标准化模式,以便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都能搭建。前面提过,这类模式需要耗费大量能源与材料、也彻底摧毁了地景,同时破坏了地方与区域的差异性。

法则二:生态会计广为应用

  今天:这套系统成为营建的一大主流。该系统于设计过程中,将基地、水、能源、材料、室内空气品质等社会环境因子及财务指标一併考量进去。

  案例:生态会计从小心挑选帐目出发。一项设计里常见的帐目,涵盖能源、水、物料、有毒物、废弃物、及土地使用等类型及数量。生态设计的目的是在合理的预算下,改善生态帐目,减少使用能源与材料,并降低毒性与其他冲击。通常一组环保设计决定所省下的大幅成本,可以抵销另一组决定的额外费用。例如,高效能的被动太阳能设计所节省下来的中央暖气与空调费用,就足以负担建置成本。

法则三:向大自然学设计

  今天:工业设计已开始运用此类原则。首要的概念是,将废弃物转成资源,取代对原物料的需求。其次,避免将废弃物变成污染。工业生态确保我们在材料、过程、排放物以及回收废物的选择,不致于破坏生物圈的完整性。废弃物透过设计,便能等同于食物。它要不就循环回工业生态系,要不就以无毒的形式,在能被妥善吸收的水平下,回到自然生态系。

  案例:几年前,中国无钖一个制片厂遭遇污染难关:片厂产生大量的银污染废水。废水含有百万分之一的银积淀,浓度相对的低,以致于无法用传统化学方式还原。但是在另一方面,对许多水生有机物而言,这些沈淀物非常致命。片厂决定建造一系列的生物过泸过程来因应。经过两三天的处理时间,废水蜿蜒流过种满布袋莲以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池塘;布袋莲的根毛系统是优良的银过泸器,能「开採」高达三万五千倍的银元素废水。接着将布袋莲的根部焚烧后,银会留存在灰烬中。这些灰烬蕴藏了4%以上的银,是高等级的银矿。依照标准程序,从灰烬中萃取出银,整体的萃取率可达95%到99%。以传统的处理系统而言,流出物的银成分仍然很高。在此同时,片厂还是不得不向外界购买更多的银,造成更进一步的环境灾难。相反的,生态废水处理系统产生净水,并有效回收银元素。布袋莲机巧的把废物变成「食物」。

法则四:人人都是设计师

  今天:生态设计的设计师是培育者,需全程参与;人人都是自己社区的设计师。

  案例:今日的设计师重视与利害关系人的合作,并以此为设计核心。这个原则同时把握了开放源码运动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让使用者共同设计软体,共同撰写文件(维基系统)或共同设计产品。

法则五:彰显大自然

  今日:有效的设计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大自然里的位置。傻瓜设计为我们设下复杂的认识论陷阱。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但都市里的生态过程与技术过程却与我们的日常意识脱离。人工设计的环境并未向我们揭露,这些支持日常生活的技术如何运作,又如何与大自然有所关连。我们在遮蔽大自然元素的现代建筑里工作,有时甚至想要开个窗户也不可得。这类设计让我们无从得知建筑的座向、气候、太阳的位置与季节变化。我们看不到传输燃料、电力与水的管线。到了晚上,食物来了,垃圾被收集,我们看不到其中的过程。我们不知道一辆车一年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也对食物与水里的「有毒鸡尾酒」食而不知。

  案例:我们中心的一端有一条淤积受损的河流,正准备复育,呈现原本的水岸风光。沖积平原上有人工溼地、池塘与花园。景观设计则模拟原先当地的植物群聚样貌。由于植物依季节规画种植,也提供了如太阳每日行径与季节历程的座向指引。从巨大水池所回收的水,是中心设计最主要的元素。水池在夏天提供了户外空间的凉爽,使背景声音柔和,并成为访客可循线走访的生动路径。地基规划成不同的群落交错区,复杂的交错在一起,应当会是植物、动物与人类喜爱的栖息地。

作者简介

辛.凡得来恩

  为生态设计营造社(Eco-Design Collaborative)、非营利的生态设计学院、以及马林社区大学(College of Marin)再生设计中心(Center for Regenerative Design)的创办人;曾担任加州州政府总建筑师,创办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生态设计课程,并在柏克莱担任建筑系教授三十五年。出版七本着作,近着为《为生命设计》(Design for Life)。

史都华.考文

  为自生事务所(Autopoiesis LLC)的合伙人,该事务所提供大型永续计画的设计、开发与融资服务。他曾担任波特兰家庭基金(Portland Family of Funds)交易经理,该基金为社区投资银行,投身于绿土地开发计画及永续性企业。先前曾担任生态信託的研究主任。

译者简介

郭彦铭

  密西根大学资讯科学硕士。专长为资讯设计、组织设计与科技政策。曾任职科技政策及国际合作等相关基金会与政府单位、美商公司软体开发团队主管,现于外商公司担任研究员。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言
致谢

十年回顾

第一部:生活化设计
永续性与设计
生态设计简介
大自然的几何学

第二部:生态设计过程
简介:堆肥厕所的故事
第一原则:在地寻求解决方案
第二原则:生态会计充实设计
第三原则:设计道法自然
第四原则:人人都是设计师
第五原则:彰显大自然

附录1:欧美版生态设计资源指南
附录2:台湾生态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
附录3:台湾生态设计资源指南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简介:堆肥厕所的故事   
本书第二部的各章节介绍生态设计的五大原则。第一项原则主张设计奠基于在地细节。借用温达尔.贝瑞的话,我们必须诘问:「这里有什么?大自然允许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大自然在这里如何帮助我们?」第二项原则提供了一些准则,以便评估一项设计所带来的生态冲击。第三项原则主张,若与大自然为伴,将能降低生态冲击。第四项原则显示着生态设计不仅需要专家投入,也需要整个社区的参与。第五项原则告诉我们,有效的设计会提供我们持续学习及参与的机会,进而改变我们的看法。

总归来说,这五大原则有助于思考生态与设计的整合。这里可以举个看似不起眼的例子──堆肥厕所,来说明这五项原则。

六○年代末期到七○年代初期,许多年轻人搬离城市,在偏远的乡野落脚,追求亲近大自然以及独立生活的梦想。在这群回归乡土的人群里,辛跟他的家人也是其中之一。辛身兼农场主人及建筑师双重身分,常接到偏远地区住户的求助,处理盖房子、开凿水井与化粪池、应付建筑法规及地方官僚等相关问题。这里最常见的问题,除了缺钱之外,就是水源供应,以及净化废水地点所需的优质土壤及适当坡度难以取得。许多农场主人想尽办法,好不容易才从季节性地下水搾出了一点点水,可不愿意拿来沖马桶。
  
辛之所以皈依在生态意识之下,是其来有自的。几年前,跟辛分租公寓地下室的研究生华特有一次找他喝咖啡。当时辛把咖啡渣倒到垃圾桶里,垃圾桶装满了食物包装、罐头、瓶子、香蕉皮、牛排骨和吃剩的燕麦片。华特皱了皱鼻子,带点厌恶的望着辛,问他:「你不知道怎么做堆肥吗?」于是他们两个人翻遍垃圾,找出有机垃圾,带到庭院里,在有机垃圾上覆盖枯叶、草坪割下来的草,以及松软的土壤。每隔几天,辛就会继续添加更多有机垃圾、泥土以及庭园废弃物,直到那座堆肥有3尺高为止。最初几个月,华特协助指导辛,直到结业日那天,他们把那堆废土翻开。废土堆底部变成了丰富、松散、带有泥土芬芳的堆肥。 后来,辛协助翻修了柏克莱的一栋老房子,成为都市生态环境典范,这栋房子叫做「整合都市住宅」。房子里有两个推肥箱,每个箱子长宽各3尺。如果能善加运用这些箱子,效果十分惊人。房子里另配有「堆肥厕所」的雏形—一座「瑞典混合式厕所」,这是某位工程师为了瑞典极地湖区一栋夏季木屋所发明的无水无臭堆肥厕所。由于瑞典当地的土被(soil mantle)很薄,而且木屋邻近湖泊,无法安装透过管道将污水由排水口孔洞泸净的标准化粪池与沥泸场。整合都市住宅所装设的瑞典混合式厕所,是一座玻璃纤维材质的笨拙装置。这个安装在地下室里的箱子,长10尺,宽4尺,延伸出一条大管线,连接楼上厕所的底部,另外还有根较小的管子连接厨房,以便接收有机垃圾。堆肥箱底部铺了泥煤苔,废弃物从顶端管子掉进来后,就会像冰河般缓慢的往堆肥箱前端门板推移,而在移动过程中,渐渐分解,最后打开门板时,就可取得堆肥成品。
  
瑞典混合式厕所的规模与造价并不适合农庄主人,但是堆肥箱的模式却可以沿用。这个点子的概念基础是:如果家庭废弃物能够成功化为堆肥,人类排泄物当然也可以。于是辛以堆肥箱的设计为基础,採用水泥与石板,取代一般常见的木框及可卸式木板,设计了堆肥厕所。第一个堆肥厕所盖在绿崃谷农庄,这是一座位于马林郡的佛教静修所。很快的,辛的邻居也盖了一座,人们纷纷打电话给辛要设计图。这个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省下每年浪费在传统厕所1万到1万5,000千加仑左右的水,沥泸场的规模也可以缩小,而且这等于是让人们为自己的排泄物负责。为自己排泄物负责的点子,对自由主义者、有机主义者、想摆脱传统的营建业者,以及每天检视与设计自己生活每个层面的人们而言,相当具有吸引力。
  
堆肥厕所在许多乡下城镇如同野火燎原般的被广为採用,但地方卫生当局却持保留态度。历来人口调查局所做的抽水马桶数字调查,是美国物质生活进步的指标。原先稳定持续进展的指标,现在却受到有机室内厕所的威胁!更何况这项新设计还威胁了现行法规。一些环保份子依据传统化粪池/沥泸场标准所需要的水量,来限制新的开发案。营建法规将适合居住的住所定义为配备了抽水马桶,且每12英尺就设有电源插头。规范废弃物处理的法规允许其他的替代方案,但却没有人过问有哪些方案。

过了一阵子,辛担任加州总建筑师及加州合宜科技办公室主任,因而有机会检讨不合时宜的法规。他开始推动一项大型研究,探讨堆肥厕所带来的健康灾害;研究发现,堆肥厕所并未带来任何健康危害,而且在本次研究中,即使许多堆肥厕所没有达到最佳堆肥条件,仍能安全的收集并储存废弃物质。这些年来,世界各地逐渐採用堆肥厕所。人们针对寒冷气候及其他特别条件,改变堆肥厕所的设计,开发了湿度控制的新方法,还进行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改良。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