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歌学中文(3)

读儿歌学中文(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儿歌
  • 中文
  • 启蒙
  • 少儿
  • 语言学习
  • 识字
  • 阅读
  • 亲子
  • 教育
  • 汉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社会结构急速改变之下,小时后听过的儿歌和乡野传说,正在逐渐消失,甚为可惜。为了将这项文化资产保存下来,本公司编辑部汉语学习小组以谢武彰先生原旧版《中国儿歌三百首》重新编整,针对儿歌进行了蒐集、整理、分类、编册的工作,完成了四本一册的选集。

  本书以儿童阅读的角度编辑,加入了精美活泼的彩色插图;在分类上,以相关类型的主题放在同一篇章;每一首儿歌都将生字用特别色标出,并搭配注音和汉语拼音,并且有字词的解释。另外,我们特别作出生字的练习书写区,让每个学中文的读者听、说、读、写,一次学习。

本书特色

  听说读写一次学习

  中国儿歌+认识生字+精致插图+注音+汉语拼音+练习写字

◎每读一首儿歌,就可以轻轻松松认识生字。
◎兼具文学性与学习力。
◎儿童适读、外籍学生适用。
◎华文教师最佳辅助教材

绘本故事:奇妙的森林探险 图书名称:《奇妙的森林探险》 适读年龄: 3-6岁 图书简介: 欢迎来到这个充满阳光、微风和无尽惊喜的奇妙森林!《奇妙的森林探险》是一本精心设计的绘本,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学习关于自然、友谊和勇气的宝贵课程。 故事主线与核心主题: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名叫“点点”的小松鼠,他生活在一棵高大、古老的橡树下。点点天性活泼好动,但有点胆小,尤其害怕离开自己熟悉的树洞。 这一天,森林里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夏日浆果丰收节”。所有的动物都在忙碌地准备,但点点却发现,他最喜欢吃的、最甜美的“月光莓”只生长在森林深处,一个他从未敢涉足的“低语溪谷”旁。 在老猫头鹰智者的鼓励下,点点鼓起了勇气,开始了这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探险之旅。 探险中的伙伴与学习点: 点点的旅程并非孤单。在路上,他遇到了几位性格迥异的伙伴,这些相遇构成了书中的核心学习场景: 1. 初识伙伴——耐心与合作(与兔子“跳跳”的相遇): 点点首先遇到了急于赶路的兔子跳跳。跳跳因为跑得太快,不小心把重要的“方向草叶”弄丢了。点点虽然慢,但他的细心让他发现了草叶藏在了一片浓密的蕨类植物下。通过这次经历,幼儿学习到:做事需要耐心,速度并非一切,而且团队合作能解决问题。画面着重描绘了蕨类植物的层次感和阳光穿过树叶洒下的光斑。 2. 解决难题——观察与逻辑(与甲虫“圆圆”的相遇): 在穿过一片布满巨大蘑菇的空地时,点点和跳跳被一条潺潺的小溪挡住了。小溪上只有几块松动的石头可以作为立足点。这时,甲虫圆圆出现了。圆圆擅长观察水流和石头的稳定性。它教导点点如何“测试”石头的平衡,并展示了如何利用树枝搭建一座临时的“独木桥”。这部分强调了基础的物理概念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蘑菇的色彩对比强烈,蘑菇的伞盖设计成不同的图案,引导幼儿进行颜色和形状的配对。 3. 克服恐惧——勇气与接纳(与獾“厚皮”的相遇): 旅程进入傍晚,森林变得幽暗起来。点点非常害怕阴影和突然的声音。他们遇到了沉默寡言的獾厚皮。厚皮看起来有些威严,让点点十分紧张。然而,厚皮实际上是森林里最了解夜间安全路线的向导。他带领大家避开了泥泞和危险的陷阱。通过与厚皮的互动,幼儿理解到:不要以貌取人,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坚定,而不是外表的强壮。夜晚的场景使用了深蓝色和紫色调,星光和萤火虫的光芒成为视觉焦点。 到达目的地——感官体验的高潮: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点点一行终于到达了低语溪谷。溪谷宁静而美丽,月光莓在月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在品尝浆果的同时,故事着重描绘了溪谷中的感官体验: 听觉: 溪水温柔的“咕噜”声,风吹过细长芦苇的“沙沙”声。 嗅觉: 泥土和湿润青苔的清新气味,浆果成熟的微甜香气。 视觉: 水面倒映的月亮,五彩斑斓的夜间花朵。 故事的寓意与结构设计: 《奇妙的森林探险》的结构是典型的“环形叙事”,点点带着新的自信和友谊回到了橡树下,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敢待在树洞里的小松鼠了。 教育价值深度解析: 1. 情绪管理与成长(重点): 故事的核心是点点对“害怕”的自我超越。通过具体的行动(帮助朋友、解决困难),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展示了成长的过程。 2. 自然知识的融入: 书中自然穿插了关于不同植物(橡树、蕨类、蘑菇)和动物习性(松鼠的松果、兔子的速度、獾的夜视能力)的基础科普知识,这些信息都融入在对话和场景描述中,不会显得突兀。 3. 语言韵律与词汇拓展: 叙事语言生动活泼,大量使用拟声词(如“窸窸窣窣”、“哗啦啦”)和形容词(如“斑驳”、“晶莹剔透”),帮助学龄前儿童积累丰富的描述性词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艺术风格: 本书的插画采用温暖、略带复古感的蜡笔和水彩混合风格。色彩饱和度高,细节丰富。角色表情细腻,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情绪变化,如点点初期的不安,遇到困难时的专注,以及最终获得成功时的喜悦。每一个跨页都设计成一幅可以独立欣赏的自然风景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画面中的隐藏细节。 总结: 《奇妙的森林探险》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寻找浆果的故事,它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勇敢迈出第一步、并懂得珍惜旅途中相遇的伙伴的温馨旅程。它用最温柔的笔触,为小小探险家们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十一篇 以「一」开始篇
11-1众乐
11-2一放鸡
11-3小学生
11-4炒土豆
11-5七样果
11-6一箩麦
11-7先生
11-8一螺巧
11-9一的炒米香
11-10一的炒米葱
11-11一鼠
11-12绍兴城里十洞桥
11-13星
11-14还是一个一

第十二篇 数字篇
12-1小皮球儿
12-2七姐妹
12-3十个儿
12-4二十四颗星
12-5十八颗蒲枣
12-6张果老
12-7阿大叮当
12-8虾蟆
12-9数星星

第十三篇 好眠篇
13-1催眠歌
13-2天皇皇
13-3杨树
13-4拍拍心
13-5拍拍胸
13-6小葫芦
13-7一二三四
13-8吃朳子
13-9小孩小孩你别哭
13-10摇子歌(1)
13-11摇子歌(2)
13-12摇篮歌(1)
13-13摇篮歌(2)
13-14诺诺睡

第十四篇 游戏篇
14-1东家孩
14-2ㄚ头ㄚ
14-3斑斑点点
14-4点啊点
14-5点军点纷纷
14-6掩咯鸡
14-7羞羞羞
14-8抢龙
14-9卖什细
14-10爬树
14-11吃瓜
14-12一锅饭
14-13一个大馒头

第十五篇 唱跳篇
15-1摇呀摇
15-2踏花
15-3摇橹
15-4扇
15-5山歌(1)
15-6山歌(2)
15-7拉大裾
15-8赶集
15-9琅琅琅
15-10骑马上街
15-11摇摇摇(1)
15-12小皮球
15-13摇摇船
15-14拉大锯
15-15踢脚踢脚班班
15-16摇摇摇(2)
15-17到处爬
15-18唱歌
15-19小小裁缝师
15-20小球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读儿歌学中文》系列,我最早接触的是第一本,当时给孩子启蒙,觉得它里面的儿歌选得特别好,朗朗上口,而且配图也很有意思,孩子每次看都咯咯直笑。后来得知出了第三本,毫不犹豫就买了。虽然说不上对内容有特别具体的期待,但就是一种信任感吧,相信这套书会继续保持之前的优点。我主要关注的是它能不能在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上有所突破,会不会加入一些更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毕竟,孩子这个年纪,学习语言最好是寓教于乐,不能太死板。我希望第三本能在第一、二本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设计,比如一些小小的游戏,或者鼓励孩子模仿儿歌中的情景进行表演。这样,孩子不仅能学到儿歌,还能在玩耍中学到语言,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另外,儿歌的编排和节奏也很重要,太快了孩子跟不上,太慢了又显得拖沓。我希望第三本在这方面也能做到恰到好处,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中文能力。

评分

对于《读儿歌学中文(3)》这本书,我更多的是一种“顺水推舟”的购买行为。因为家里已经有了前两本,孩子也非常喜欢,所以对第三本自然而然地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并不期望它会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而是希望它能延续前两本那种寓教于乐的风格,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学习中文。我特别在意的是,第三本在内容编排上是否能有所创新,比如是否能加入一些与季节、节日相关的儿歌,让学习内容更具时效性和贴近生活。我还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一些简单的配对、连线小游戏,来巩固孩子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当然,精美的插画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好的插画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去翻阅和品味书中的内容。总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进步的中文儿歌书。

评分

我购买《读儿歌学中文(3)》这本书,主要是出于一种希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地接触和使用中文的想法。前两本书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它们选取的儿歌都非常贴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而且朗朗上口,孩子学起来毫不费力。我并不期待第三本书会带来什么颠覆性的学习方式,更希望它能延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我特别想知道,在语言的深度上,第三本会有什么样的拓展。比如,是否会包含一些更具象化的词汇,或者是一些简单的短语组合,让孩子在唱儿歌的同时,也能理解到更丰富的意义。我对书中插图的质量和创意也有着不小的期待,好的插图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我还希望,第三本书能有一些引导家长参与的环节,比如提供一些亲子共读的小贴士,或者一些鼓励孩子开口说中文的小练习,这样的话,这本书就不单单是孩子自己的读物,也能成为亲子互动的一个良好媒介。

评分

说实话,对于《读儿歌学中文(3)》这本书,我并没有预设太多具体的期望,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我的孩子已经用过这套书的前两本,对那里的内容相当熟悉和喜爱。正是这种熟悉感,让我觉得继续购买第三本是顺理成章的。我更在意的是,它是否能延续前两本那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我观察过,前两本的儿歌,虽然简单,但词语的重复性和韵律感都做得很好,这对于孩子初期建立语言感知非常有利。我希望第三本能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句型,但依然保持儿歌的形式,让孩子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更丰富的中文表达。我还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儿歌,比如节日的习俗、传统的故事等等,这样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当然,图画的风格也是我关注的重点,希望它能保持前两本那种鲜艳、童趣的风格,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主动翻阅和学习。

评分

我选择《读儿歌学中文(3)》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作为一套系列丛书的完整性。在我看来,一整套的学习资料,从第一本到第三本,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虽然我对第三本的具体内容没有太明确的设想,但基于前两本的经验,我对他有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信任。我更关注的是,它能否在学习的难度和趣味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希望第三本的儿歌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能够稍微增加一些词汇量和句式复杂度,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一些更贴近日常对话的表达。我希望它能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开口模仿和复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听和唱的层面。另外,我对书中关于发音和声调的标注也颇为期待,清晰、准确的发音指导对于孩子学习地道中文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小小的故事或者情景对话,用儿歌的形式展现出来,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实际运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