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序
針灸的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幾韆年來為我國人民防病治病發揮瞭重要作用。早在西元6世紀針灸就傳到瞭朝鮮、日本,後來又傳到瞭東南亞各國,17世紀傳到瞭歐洲。當今全世界有120多個國傢和地區開展瞭針灸治療,由長期的醫療實踐,已形成瞭完整的理論體係,積纍瞭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總結齣切閤臨床實際的操作技能,針灸醫學已成為一門新興的世界通行醫學。
我國現有針灸著作近韆種,每年在多種期刊上發錶的學術論文2,000餘篇。針灸學界更湧齣瞭許多針灸大傢,邱茂良先生是我們現代針灸泰鬥,一代名醫。他博覽群書、精研經典、勤於臨床、療效卓著、醫德高尚,實為針灸學界楷模。邱老任教、行醫數十年,著作、論文、醫案、醫話甚豐,為後人留下瞭許多寶貴的財富。
文碧玲副教授等在學習、繼承邱茂良教授著作和臨床經驗基礎上,撰寫瞭《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一書。書中採用中醫界喜聞樂見的歌訣形式,對邱老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對針灸治療原則、配穴處方進行瞭總結和闡發,讀起來朗朗上口、好學好記,臨床運用效果顯著,實為一本切閤臨床實際,有助針灸醫師配穴處方的好書。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同理,書不在厚實用則行。該書雖隻有二百多頁,但都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臨床辨證用穴的寶貴經驗,對針灸醫療實踐有重要參考價值。故特推薦之。
孔序
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治病的精髓,辨證是分析、辨彆、認識疾病的證候,論治是在辨證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法則,治則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基礎上製訂齣的治療原則,治法是從屬於一定的治療原則,包括治療大法和具體治法。針灸和藥物治療手段雖異,而醫理則一。但自古以來關於針灸的治則、治法和處方雖散見於各針灸著作中,卻缺乏立法處方之專著。
業師邱茂良教授每議及此,深感針治法則,湮沒不彰,實有闡發、整理、編著一部針灸治法與處方專著的必要,在共同的願望下,邱師以80高齡,不辭勞瘁,窮搜博覽,探微闡奧,撰寫總論,各論則由我執筆完成,力求理、法、方、穴之完整,書成,名之為《針灸治法與處方》,以補前人之不足。
學習針灸的主要睏難,是難於記住經絡、腧穴、手法等眾多內容,曆代針灸醫傢為便於學者誦讀和記憶,曾編著各類針灸歌賦不下數十種,由於易讀易記,迄今仍為學習針灸者所歡迎。
文碧玲、鄂建設兩位副主任醫師,是針灸事業上的有心人,他們在繁忙的教學、臨床工作之餘,不避寒暑,殫精竭慮,把《針灸治法與處方》一書改編成歌訣,使其更易誦讀和記憶,該書齣後,將嘉惠後學不淺。
今邱師已西歸道山,倘九泉有知,亦會欣然首肯,故樂於誌此始末以弁其首。
前言
針灸,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我國傳統中醫藥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的起源和發展是華夏民族世世代代與疾病作鬥爭的智慧結晶,隨著生産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一獨特的治療方法漸成完整體係。對於古代簡略深奧的針灸醫籍醫理,曆代醫傢不斷地歸納總結,編著瞭各類針灸歌賦,以便於針灸工作者和學習者的誦記。
兩年前,筆者在阿爾及利亞工作之餘,潛心拜讀瞭邱茂良老先生與孔昭遐教授等閤著的《針灸治法與處方》一書,感觸頗多,受益匪淺,愛不釋手。細細體味此書,發現其獨到之處:是將針灸治法和處方係統地融入到中醫治療原則和病證之中,以證為綱,治法處方為目,力求理、法、方、穴的完整性,辨證準確,治則精要,治法靈巧,處方完備,手法嚴謹,臨床非常實用。
經反覆靜思,心中萌生將其精要部分改編成民間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歌訣形式,以便於從事針灸專業的臨床工作者能更好地學習這位針灸泰鬥幾十年來積纍的豐富經驗,傳承和掌握大師的針灸臨證施治的方法。晚輩纔疏學淺,曆時兩年著手撰編歌訣,寒來暑往,數易其稿,以盡其所能地使之閤轍押韻、朗朗上口、易於記憶。
《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的編撰宗旨是,切閤臨床實際,便於攜帶使用,附錄收集瞭部分臨床常用的頭、耳、手、足等刺激區及主治作用簡錶,且有圖解,以及子午流注納甲法開穴錶,希望能對廣大的針灸工作者和學習者有所裨益。
值得欣慰的是,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中國針灸學會會長李維衡教授在百忙中抽齣寶貴時間為本書題詞,整個編寫過程得到瞭孫國傑和孔昭遐兩位知名教授的支持,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同仁對本書的齣版給予瞭大力幫助,從而使本書如期問世,在此一併錶示衷心感謝!同時,我們真誠地期盼它麵世後能得到廣大同道的斧正。
編者於北京
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毛病,比如失眠、頭痛、胃脹等,嘗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無意中在網上看到瞭關於針灸治療這些癥狀的介紹,覺得很神奇,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入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看到瞭《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這本書。光聽書名就覺得特彆實用,特彆是“處方歌訣”這幾個字,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很多傳統的中醫知識,如果能用更接地氣、更容易記憶的方式呈現齣來,肯定會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想象一下,不用死記硬背那些復雜的穴位圖和理論,而是通過朗朗上口的歌訣,就能掌握一套簡單有效的針灸療法,這簡直是福音。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把我這個中醫小白領進門。我期待它能教會我一些簡單易行的針灸技巧,讓我也能在生活中為自己和傢人解決一些小煩惱。
评分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雖然沒有機會深入學習,但一直對傳統中醫的博大精深充滿敬畏。我喜歡閱讀一些中醫類的書籍,希望能夠從中汲取養分,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知識。當我在書店看到《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書名中的“針灸”二字,本身就代錶著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治法”和“處方歌訣”的組閤,則暗示瞭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易學性。我曾接觸過一些針灸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讓人難以理解。而“歌訣”這種形式,則是一種非常好的記憶和傳承方式,它能夠將復雜的知識點濃縮成簡短的詩句,朗朗上口,便於記憶。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形象的歌訣,嚮我展示針灸的神奇療效和實際應用。這本書就像一座寶藏,等待著我去挖掘其中的奧秘,去感受中醫的魅力。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智慧的結晶。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受到頸肩疼痛睏擾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更自然、更溫和的緩解方式。市麵上的保健品、按摩器倒是嘗試瞭不少,效果都隻能算是暫時性的,而且治標不治本。當我在朋友的書架上看到這本《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時,內心湧起瞭一絲希望。雖然我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針灸”這兩個字在我心中一直代錶著一種神秘而有效的療愈力量。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治法”和“歌訣”的部分,讓我覺得它可能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蘊含著一套可以直接指導實踐的方法。我腦海中浮現齣,通過簡單的歌訣,就能記住不同病癥對應的針灸穴位和操作手法,這聽起來簡直太棒瞭!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書中的歌訣真的寫得朗朗上口,就像古代的詩詞一樣,那麼學習的過程本身也會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我曾嘗試過自己閱讀一些針灸的圖譜,但那些復雜的經絡圖和穴位標注,往往讓我望而卻步。如果這本書能夠用更直觀、更易於記憶的方式來呈現,比如配閤一些生動的插圖或者形象的比喻,那將大大降低學習的門檻。這本書就像一個充滿智慧的老者,在低聲講述著古老的秘密,等待著有心人去傾聽和領悟。
评分我對中國傳統醫學一直有著深厚的興趣,特彆是針灸,總覺得它蘊含著一種神奇的力量。然而,接觸過一些相關的書籍後,發現很多內容都比較深奧,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起來有些吃力。這次偶然看到《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這本書,我立刻被它的標題吸引瞭。“治法”和“歌訣”的組閤,讓我感覺這本書很可能是一種更加通俗易懂、更易於記憶的學習方式。我一直認為,一些古老的智慧,如果能夠通過更貼近生活、更易於傳播的形式展現齣來,其價值會得到更好的體現。我設想著,這本書是否能夠用簡練而富有韻律的語言,將復雜的針灸理論和實踐方法提煉齣來,讓讀者能夠邊讀邊記,甚至能夠脫口而齣。這就像是為學習針灸量身打造的一本“武功秘籍”,通過口訣的傳承,快速掌握核心要領。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覺,就像是在茫茫的書海中,發現瞭一盞指引方嚮的明燈,讓我對中醫針灸的學習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评分這本書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書店看到的,當時就被它吸引瞭。封麵設計得很樸實,但卻透露齣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讓我忍不住翻閱起來。翻開扉頁,簡單的幾個字“針灸治法與處方歌訣”映入眼簾,雖然不涉及具體內容,但光是這標題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傳承的厚重和實用的價值。我是一個對傳統醫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平時也接觸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就是泛泛而談,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而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覺得它可能更側重於“治法”和“歌訣”,這兩種形式往往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也更貼近臨床實踐,能夠幫助初學者快速入門,或者讓有一定基礎的人鞏固記憶。書中的排版和字體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清晰而不擁擠,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當時就在想,如果這本書真的像它標題所暗示的那樣,能夠將復雜的針灸理論和實踐方法用易於理解的歌訣形式呈現齣來,那將是多麼寶貴的學習資料啊!它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通往中醫針灸世界的一扇窗戶,讓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這門古老的技藝。即便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僅僅是觸碰到這本書的“外殼”,就已經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