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针对先秦儒家、道家哲学进行论题与学术分派的探索。
共分四部份。
第一是总论,探究如何运用出土文献,提供哲学内容与思维的广度、深度,并进行哲学起源与本原的探索。
第二是针对道家资料,进行论题之差异与承传的探究,以及老子之后道家学术的分流。
第三是针对儒家资料,进行论题的发掘与说明,如「色」与「情」作为一哲学论题,是学界较少涉及的。由「色」与「德」的联系,导出曾子的重要;由「情」这一在《性自命出》、《性情论》的论题,关注到「情」在《乐记》的重要。
第四主要是针对儒家与道家曾共同关注的论题,如「民之父母」、「心性情气」看儒道之间的关系。
序 言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出土文献与哲学研究
第二章 中国哲学问题的起源与本原之探究:「文」与「情」的哲学思维
第二编 出土文献与先秦道家哲学论题
第三章 《老子》中的「损--益」观
第四章 《老子》资料与黄老哲学之探究
第五章 先秦老子后学之学术流派与哲学问题探究
第六章 《亘先》及战国道家哲学论题探究
第三编 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哲学论题
第七章 竹简《五行》的「五行」研究
第八章 「德之行」与「行」的哲学意义
第九章 儒家简帛佚籍中「德」与「色」的辨析
第十章 由《性情论》探究孔子后学之「情」论
第四编 出土文献与先秦儒道哲学论题
第十一章 从「民之父母」论先秦儒家与《管子》的为政观
第十二章 儒家佚籍、《孟子》及《管子》四篇心性学之系谱
征引书目
我一直对思想史很着迷,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那真是中国思想最辉煌的时代之一。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火花四溅,为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都是经过后人诠释和加工的思想,总觉得隔了一层。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出土文献与先秦儒道哲学》时,我的心头一动。它承诺以“出土文献”为切入点,这让我看到了还原思想本来的面貌的希望。我个人非常推崇那些能够挑战固有认知、提供全新视角的学术作品。这本书的标题就暗示了它将要做的,就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通过对最新考古发现的解读,重新审视和理解我们所熟知的先秦儒道思想。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出,那些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竹简或帛书,是如何为我们揭示出更加立体、更加 nuanced 的先秦哲学图景的。这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进步,更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源头的重要一步。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让我有些望而却步,感觉像是专门给专家学者看的。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易懂得多。作者在梳理复杂史料和理论时,非常注重逻辑的清晰和表达的生动。虽然涉及到大量的出土文献和学术争鸣,但作者总能用相对平实的语言,把那些艰涩的概念解释清楚,并且穿插一些有趣的例子。我尤其喜欢书里对某些文献的出处和发掘过程的介绍,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参与到了一场考古的盛宴中,更能体会到学者们在艰辛环境中探索真知的可贵。而且,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对文献本身的解读,而是将这些解读与先秦儒道哲学的发展脉络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当谈到某个出土文献对某个儒家或道家思想观点的修正时,作者会详细阐述这种修正带来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改变了我们对该思想流派的认知。这种“文献-思想”的结合,使得阅读过程既有知识的增长,又不失趣味性。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出土文献”这个词汇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它与考古有关。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将出土文献的内容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她为我们展现了如何通过这些文献来“读懂”先秦时期的儒道哲学。我注意到,书中有不少关于文献如何被发现、如何被辨伪、如何被解读的详细过程,这让我对学术研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觉作者是在带领读者一同经历一场智力探险,从零散的碎片中拼凑出完整的思想图景。而且,书中的论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展现出不同学者对同一文献、同一思想的不同解读和争论,这恰恰说明了学术的生命力和严谨性。我非常喜欢这种能够引发思考,而不是简单灌输知识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感觉到,哲学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活态生命。
评分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被它的厚重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上那种古朴的字体和略带做旧的纸张质感,立刻就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学术氛围。我本来就对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很感兴趣,而“出土文献”这个词更是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们都知道,很多关于先秦思想的记载都来自于传世文献,难免会受到历代传抄、解读的层层影响。如果这本书能通过对最新出土文献的分析,为我们揭示出更真实、更原始的儒道思想面貌,那简直太令人期待了。我非常想知道,那些尘封在地下几千年的竹简、帛书,究竟会带来怎样颠覆性的认知?比如,那些失传的篇章,或者是一些我们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会不会让我们对孔子、老子、庄子等先秦思想家的思想体系有全新的理解?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史料价值,无疑是我选择它的最重要原因。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展示,更能为普通读者提供一条了解先秦思想的清晰路径,引导我们去思考古人的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的现实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我之前对先秦儒道哲学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在理解上存在一些隔阂,可能是我接触的资料不够全面,也可能是我理解的角度不够深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立刻就被它所吸引了,因为“出土文献”这个词代表着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史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接近历史的真相,而不是通过后人的转述和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理解上的空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先秦儒道哲学。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那些重要的出土文献,并分析它们对我们理解儒道哲学产生的具体影响。例如,某些文献的发现是否改变了我们对某个重要人物思想的认识?是否揭示了我们之前未曾了解的某个学派的观点?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