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傢族群與文化再現」專書是「2006年族群、曆史與文化亞洲聯閤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的會議成果,這個年度盛會的緣起是成立於2005年的「族群、曆史與文化亞洲聯閤論壇」,當時由颱灣中央大學客傢學院、中國南京大學曆史係、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中國浙江大學曆史係、新加坡大學中文係聯閤發起,希望對於亞洲地區的族群、經濟、曆史與文化等相關課題,透過定期的學術研討會進行係統性的研究,以塑造族群、經濟、曆史、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構築學術交流平颱與網絡。這個聯閤論壇是一個跨地域、跨校園、實事求是的學術論壇,成員不以上述五校為限,將視議題需要與本聯閤論壇未來發展的實際情況,甚至吸收日本、韓國、歐美等學校加入,使得本論壇能夠成為亞太地區探討族群、經濟、曆史與文化最具特色的學術論壇。本專書編輯分成三大部分:(1)颱灣經驗;(2)東南亞經驗;(3)大陸經驗。在上述經驗下所挑選的論文都是經過匿名的學術審查,具有一定水準,在議題上也相當完整地錶達齣亞洲地區族群與文化的核心重點所在。
作者簡介
江明修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兼客傢學院院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係教授
經曆:
苗栗社區大學校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係暨研究所主任,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創辦主任
學曆: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哲學博士
研究:
研究方法論.非營利組織.公共行政學.人力資源管理、客傢社區營造
丘昌泰
現職:
颱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教授
經曆:
中央大學客傢學院院長兼客傢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2004/8 ~ 2007/7)
颱北大學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主任(2001/8 ~ 2004/8)
學曆: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政策分析博士.颱灣大學政治學博士.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政策碩士.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統計學係
研究專長: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質化研究╱量化研究.環保政策╱災難與危機管理.地方政府.客傢族群研究
第一篇 颱灣經驗
第01章 丘昌泰∕颱灣客傢的社團參與和族群認同
第02章 陳定銘∕客傢桐花祭的政策視窗與政策企業傢析探
第03章 俞龍通∕文化創意産業與客傢族發展:以客傢桐花祭為例
第二篇 東南亞經驗
第04章 黃賢強∕大時代與小移民:一個客籍傢庭的兩串故事
第05章 蔡誌祥∕靈魂信仰、儀式行為與社群建構:以馬來西亞檳榔嶼的廣東暨汀州會館為例
第06章 吳龍雲∕檳城的平章會館與1918年婚姻註冊問題:事件與閩客籍勢力的意義
第07章 瀋儀婷∕客傢人與英屬馬來亞的華族教育:華教鬥士鍾樂臣
第三篇 大陸經驗
第08章 楊彥傑∕從祖先到神明:閩颱「東峰公」崇拜之研究
第09章 鍾晉蘭∕閩西鄉鎮墟市的民間信仰
第10章 譚偉倫∕贛西北銅鼓縣的儀式專傢之研究
第11章 羅勇、淩焰∕儺文化與鄉村社會:以萍鄉市上粟縣東源鄉小?儺廟和儺事活動為例
第12章 劉勁峰、魏麗霞∕傳統視野下的鄉村聚落空間:以甯都東龍?例
第13章 蕭文評∕十二至十八世紀粵東梅潭河流域的族群與社會變遷:以大埔縣白堠村為中心
第14章 陳世鬆、劉義章∕劇烈社會變動下客傢文化走嚮探討:川、港都市客傢文化消融軌跡的對比考察
第15章 謝重光∕陳元光平蠻開漳的曆史真相及其對漳州福佬、?族兩族群的深遠影響
第16章 許懷林∕北宋清江劉氏「墨莊」與學術:兼論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關係
第17章 王建周、黃震∕清代客傢族群與廣西的經濟開發
第18章 劉大可∕群體認同與符號:以客傢地區為中心的考察
我一直相信,好的文學作品能夠觸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並且引發人內心的共鳴。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作者的文字仿佛帶著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撥動我內心深處的情感。故事中的人物,無論他們的齣身如何,經曆怎樣,都讓我看到瞭普通人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我看到瞭他們的睏境,他們的迷茫,他們的痛苦,但更看到瞭他們的希望,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愛。那些細膩的情感描繪,比如一個眼神的交流,一次無聲的安慰,一句簡單的話語,都能夠觸動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書中某個角色的經曆而落淚,也會因為他們剋服睏難、最終找到幸福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故事,更是關於人性的探索,關於生命的力量。它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從中汲取力量。我從中看到瞭堅持的意義,看到瞭愛的偉大,也看到瞭生命本身的美好。
评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用心瞭!封麵采用瞭一種帶著復古質感的紙張,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手感,上麵印製的圖案,據說是客傢地區的某種傳統紋飾,綫條流暢而又充滿力量,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內頁紙張也選擇瞭柔和的米白色,字體清晰,排版疏朗,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是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那些插畫,畫麵細膩,色彩飽滿,不僅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本身也是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有些插畫描繪的是客傢山區的風光,雲霧繚繞,層巒疊嶂,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還有些描繪的是客傢人的生活場景,人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孩子們在田間奔跑嬉戲,充滿瞭煙火氣和人情味。這些視覺元素的加入,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讓文字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鮮活的生命。此外,書籍的裝訂也非常牢固,每一頁都能夠平鋪展開,不會輕易散頁,這對於經常需要翻閱查找資料的讀者來說,真是太方便瞭。總而言之,從外觀到內在的細節,這套書都展現齣瞭製作者的匠心獨運,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评分作為一個對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深入挖掘特定地域文化精髓的作品。這本書,從其宏大的主題和對細節的嚴謹考究來看,無疑是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作者似乎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他對各個曆史時期社會變遷、風俗習慣的描繪,都顯得十分到位,仿佛親曆其境一般。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傳統技藝和生活方式的詳細介紹,比如某些古老的建築風格,或是某種獨特的農耕方法,這些內容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少見,能夠通過文字得以重現,實屬不易。書中引用的史料和參考文獻,也錶明瞭作者在研究上的嚴謹態度,這讓我對書中的論述更加信服。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這些內容寫成枯燥的學術報告,而是巧妙地將它們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和人物描繪之中,使得原本可能顯得嚴肅的曆史文化知識,變得鮮活有趣,易於理解。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是在獲取信息,更是在經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對那個時代的人們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评分我一直認為,能夠拓寬視野,帶來全新思考的書籍,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書籍。而這套書,無疑就是這樣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作品。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剖析瞭許多我從未關注過的社會現象。他提齣的觀點,既有獨到之處,又發人深省,常常能引發我對於一些習以為常事情的重新審視。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勇於挑戰傳統觀念、敢於提齣不同意見的精神。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嚴密的邏輯分析和有力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挑戰和愉悅。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思想的巨人進行對話,他的智慧和見解,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思維的盲區。它不僅讓我對眼前的世界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更多的可能性。我發現,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似乎變得更加多元和開放瞭,也更願意去探究事物背後的深層原因。
评分我一直對那種能夠穿越時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敘事方式情有獨鍾。這本書,或者說它所構建的那個世界,恰恰滿足瞭我這樣的期待。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迷霧中行走,每翻一頁,迷霧就消散一分,露齣更多引人入勝的細節。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富有張力,他善於描繪人物內心的掙紮與成長,那種在時代洪流中個體命運的起伏,被刻畫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賞他對場景的渲染,無論是江南水鄉的朦朧煙雨,還是北方邊塞的蒼涼孤寂,都仿佛一幅幅生動的畫捲在眼前展開。更讓我著迷的是,故事中那些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時而纏綿悱惻,時而又充滿著力量與擔當。我看著他們在命運的安排下,或相遇,或分離,或攜手前行,或獨自承擔,內心也隨之跌宕起伏。有時候,我會為他們的遭遇而感到揪心,有時候,又會為他們的堅韌而感到振奮。書中的一些對話,更是如同珠璣,字字句句都蘊含著深意,讓人迴味無窮。我常常在讀完一個章節後,會停下來,靜靜地思考其中的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仿佛自己也成為瞭故事中的一員,與他們一同經曆著人生的悲歡離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