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渴望找到内心的安居之所。传统的基督教灵修神祕主义指出一条心灵路径,带我们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辛克在本书中以他个人的经验描述了,深度的神祕灵修之路如何日益强烈地影响了他的生命,以及,他又如何在这条心灵道路上找到许多生命存在的答案。同时,他也提供读者许多实务面的充实建议,让读者学习打开自己的心灵,并逐步操练自己的关注力、集中力和静默能力,借此察觉到在上帝里面的整全合一经验。他认为,走向上帝的朝圣之路也是一条与自己本身合一的道路。
作者简介
约格.辛克 (Jorg Zink)
约格.辛克牧师出生于1922年11月22日,德国杜宾根大学神学博士,是德国最受欢迎、着作最多的新教神学家,同时也是资深的宗教媒体工作者,更是德国六○到八○年代具代表性的和平与生态运动发言人,是德国少数兼具灵修神祕主义与社会参与(其基督教伦理观念)两种深入信仰型态的神学家。他也因此在1983年获得德国政府颁发的「联邦自然保育奖章」。虽然他的神学思考深广,但却坚持用最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让所有信徒得以了解基督信仰的精髓,追寻自己的信仰生命,因此广受德国读者欢迎,出版品高达两百多种,总销售册数高达1700多万册,其中包括着名的辛克新约圣经译本,旧约圣经节译版。德国神学家莫特曼将其列为德国当代影响力最深的十大神学家之一。而他对于德国教会、政治与社会状况,一向也直言诤贬,不假词色,发言极具份量。
圣经释义、基督教伦理学以及基督教神祕与灵修主义是他的写作重点,他希望在德国理性神学研究之外,重新发现基督教的灵修与神祕主义面向,帮助信徒用心灵认识那位可见与不可见的上帝,他将信仰的内在经验与社会参与紧密连结,这也是他个人信仰与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 上路
1. 出发
2. 抛开失望
3. 路途中
4. 寻找自己的足迹
5. 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法
二、 改变平日的作息习惯
6. 集中心思
7. 时间的运用
8. 遵循一定的节奏
9. 谨慎说话
10. 摆脱话语的侵扰
11. 保持自主思考
三、 增强感官灵敏度
12. 张开你的眼睛
13. 感知并理解
14. 内心火热并不可怕
15. 听
16. 仔细聆听
17. 用全身的感官去感觉
四、 另类思考
18. 每个人所想的
19. 也想一些跟上帝有关的事吧
20. 观照内心
21. 用「心」思考
五、 遵循方向
22. 基督教灵修的三个基本形式
23. 听一个声音
24. 成为一句话
25. 看一个人物
26. 成为一个人物
六、 同行
27. 与路途上的伙伴——基督一起走
28. 选择失败
29. 牺牲尊严与权利
30. 与死亡相遇
31. 赢得生命
七、 寻得医治
32. 耶稣是个医生
33. 不在乎你自己
34. 鼓励你自己
35. 鼓起勇气
36. 思考你的经验
37. 抵挡黑暗的诱惑
38. 爱人且使人能信任你
八、 想要合一
39. 一个带有上帝旨意的你
40. 接受引领吧
41. 一个带有你自身命运的你
42. 做一个陪伴者
43. 一个带有无限活力的你
44. 让一切触动你的心吧
45. 一个带有仇视你自己的力量的你
46. 共同的目标是得到幸福
九、 获得内在的满足
47. 上帝国就在你心里
48. 如何到达你内心里?
49. 上帝就在你里面等你
50. 向上帝说话:祷告
51. 在上帝里面:默观
52. 与上帝合一:神祕的合一
十、达到目标的几个可察觉到的变化
53. 可改变性
54. 具生命力的完整性
55. 良善与留心
56. 易受感动及具渗透性
十一、与离别和解
57. 接受自己日渐衰老的事实
58. 获得智慧
59. 学会告别
十二、抵达目标
60. 庆祝生命的整全
61. 世界的尽头(Finis terrae)
这本《辛克的深度灵修之路》真的是让我有点惊喜,当初会买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封面设计很有质感,一股沉静的力量感扑面而来。打开书页,我发现它的文字并非我一开始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反而是有一种引导的力量,让人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静心”的探讨,它并没有给我一种需要放弃一切、遁世隐居的压力,而是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教我如何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宁静。我尝试着书中提到的几次冥想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大脑里思绪万千,根本静不下来,一度觉得是不是自己悟性太差。但是,作者辛克很有耐心,他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过程,不要苛责自己,慢慢地,我发现确实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平静,尤其是在清晨醒来,或者睡前,花几分钟跟着书中的指引,感觉一天的浮躁都消散了不少。书中的一些比喻也很有意思,比如把心灵比作一面湖水,平时波涛汹涌,但通过练习,可以逐渐变得澄澈,映照出真实的天空。这让我对灵修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不再是缥缈虚无的概念。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留白也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睛,这点对于我这种经常对着电脑屏幕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总的来说,它像一位温和的朋友,在不经意间点醒了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找到了一些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评分当初拿到《辛克的深度灵修之路》,是被它简洁而充满力量的标题吸引。读下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内涵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自我接纳”的强调。在现代社会,我们总是被各种标准和期待所裹挟,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辛克在这本书中,用非常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什么样子,都值得被爱,都值得被接纳。他鼓励我们去发现自己内在的光芒,即使它现在看起来微弱,也终将闪耀。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苛责,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总是在和那个“不够好”的自己较劲。书中的一些故事和案例,让我感同身受,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我开始尝试着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去肯定自己的努力,去原谅自己的不完美。这种改变是很微妙的,但却一点一滴地滋养着我的内心。而且,这本书让我对“成长”有了新的理解,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有起有伏,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学习,就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是在聆听一位哲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让人忍不住想要反复品读。
评分读《辛克的深度灵修之路》这本书,就像是在一场心灵的旅行,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抵达目的地,但沿途的风景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我最触动的是书中关于“觉察力”的培养。作者鼓励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念头、情绪和身体的感受,而不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走。这让我开始注意到自己很多不自觉的反应,比如在压力大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皱眉,或者紧绷肩膀,而我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通过练习,我学会了在感受到这些信号时,停下来,深呼吸,然后温柔地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这种简单的提问,却有着神奇的力量,让我能够跳出惯性的思维模式,选择更积极的回应。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感恩练习”,我每天都会尝试去写下几件让我感恩的事情,从最微小的事物开始,比如一杯热茶,窗外的阳光,或者一个微笑。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看到事情中积极的一面。而且,这本书让我明白,灵修并非一定要离开人群,而是可以在人群中,在生活的琐碎中,找到那份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它教我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用爱和理解去化解冲突。这本书的文字也很有画面感,读起来仿佛能看到作者所描绘的宁静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
评分说实话,《辛克的深度灵修之路》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抱着观望态度的。因为“灵修”这个词,对我来说,总带着一点距离感,总觉得是需要非常虔诚、非常投入才能触及的领域。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概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放下”的阐述,作者没有强迫你遗忘过去,而是教你如何带着对过去的觉知,不让它束缚现在的步伐。这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曾经很容易陷在过去的某个小失误里,反复咀嚼,影响现在的心情。书里提到,放下不是忘记,而是不再让它控制你的情绪,不再让它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我试着去实践,在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想起书中说的“臣服”,不是无奈的接受,而是理解事情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这让我在处理问题时,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焦虑。另外,书里对“爱”的解读也很有启发,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接纳,一种内在的丰盈。我发现,当我对周围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能抱持更温柔的态度时,生活中的许多烦恼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智者在和你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透着智慧和慈悲。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内心深处的一扇门,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评分《辛克的深度灵修之路》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让我感到“平静”的一本书了。它没有那种让你热血沸腾、想要立刻改变世界的冲动,而是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你的心里,洗涤掉尘埃,留下宁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当下”的论述。我们常常活在过去的回忆里,或者对未来的担忧中,而忽略了眼前这一刻的珍贵。辛克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说明如何去抓住每一个“当下”,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中,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与人交谈。我尝试着去实践,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我不再边看手机边吃,而是专注于食物的颜色、香气和口感,这种体验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在与家人交流时,我也会努力地去倾听,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想着下一步该说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就存在于每一个细小的当下之中,它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目标,也不需要多么辉煌的成就,只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外界的束缚被解除,而是内心的解脱,是不再被自己的恐惧和欲望所奴役。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独特,它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让你感觉作者就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探讨生命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