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选台北县中小学推荐优良图书
舒伯特,个性浪漫无可救药,视地位、名声如浮云
既是浪漫乐派开山鼻祖,也是古典乐派最后一位巨匠
他为艺术歌曲开疆拓土,号称「艺术歌曲之王」
宛如天使一般纯真、甜美又忧伤的旋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爱乐者
在短暂31年的岁月中,舒伯特师承古典乐派,又开创了浪漫乐派的先声。他写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等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以充满感情的优美旋律,将诗作的意境完美呈现。歌曲之于舒伯特,一如交响曲之于贝多芬,歌剧之于莫札特。因为有舒伯特,艺术歌曲才能从茶余饭后的消遣音乐中独立出来,成为能与室内乐相提并论的音乐形式,达到前所未见的艺术境界。
舒伯特一生鲜少离开维也纳,要了解他,就必须了解这个艺文荟萃的城市。那正是维也纳的黄金时期的顶点,史称「毕德麦雅」时期,也是史上三大艺术繁荣的时期之一。此时的维也纳刚脱离战火,到处歌舞升平,诗歌、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天才辈出,相互激盪。
在这群热中社交的艺术家中,年轻的舒伯特却是害羞腼腆,不喜出锋头,只爱与朋友相聚。这群好友在经济上支持他、给予创作的灵感、帮忙推广他的音乐,号称为「舒伯特党」。可以说,没有「舒伯特党」,就没有舒伯特。
想了解舒伯特的心灵,想探索他惊人的创作力与音乐成就,就得深入他的生活、友人与毕德麦雅时期的艺术与文化,才能窥得全貌。
本书特色
1.舒伯特传记中的重量级作品,由舒伯特专家、奥地利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执笔。
2.舍弃传统编年史式的传记写作方式,改以主题写作的方式,介绍舒伯特的成长、作品、友人、时代背景,让您在读懂舒伯特的同时,也读懂了维也纳的黄金时期──「毕德麦雅」时代。
作者简介
卡尔.柯巴尔德(Karl Kobald)
着名音乐作家,1918年任奥地利教育部音乐顾问,1932-1938年担任奥地利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舒伯特专家。
●「毕德麦雅」时期的维也纳
●舒伯特的一生
●艺术家舒伯特及其创作
●舒伯特一生中女性的影响
●舒伯特和施温德
●舒伯特的友人
出版序
珠圆玉润.传唱不绝!
──歌曲之王舒伯特,生命虽然短暂,却以惊人的音乐创作力,为艺术歌曲找到历史定位。
翻开音乐史,贝多芬总结了海顿、莫札特以来的古典乐派,掀开了浪漫乐派的前奏乐章;而舒伯特和韦伯则并列浪漫乐派的开路先锋,奠定浪漫时期盛况空前的发展基础。
在欧洲文化史上第一个最辉煌的毕德麦雅时期,人们普遍认定:义大利有展现歌剧艺术最高极致的大师罗西尼;德国有音乐巨匠韦伯;而维也纳则有地位无可撼动的音乐巨擘贝多芬。一生都不曾离开维也纳的歌曲之王舒伯特,注定要活在贝多芬的阴影下。
在舒伯特的有生之年,维也纳并没有给这位浪漫乐派的开路先锋,应有的评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生性害羞、不擅言词,行迹始终拘限于维也纳;而且,他还是自古以来乐坛中第一位不曾兼任指挥或演奏者的音乐家。因此,根本没有机会借着演出来拉抬自己的声誉。奥地利以外的国家,几乎没有人听过舒伯特的名字,直到19世纪中叶,经过音乐家舒曼的发掘与大力推荐,他的音乐才开始被人收集、复印、广为流传。
短短的31年生命里,「只要舒伯特所到之处,总会涌现出新的旋律」。他13岁开始作曲,18年的创作期,作品数量十分惊人。包括:九首交响曲、五首序曲、一百多首钢琴作品、六百多首歌曲和宗教音乐,加上弦乐四重奏、五重奏、钢琴五重奏、小提琴及钢琴奏鸣曲共数十首……等等,创作种类繁多、成就非凡。
乐圣贝多芬与诗人歌德,是舒伯特心目中的二位大英雄。贝多芬与舒伯特,一个是德高望重但耳聋;一个却又是腼腆生涩。1822年舒伯特曾经将最早付印的作品《四手联弹变奏曲》呈献给贝多芬,据说贝多芬曾感叹的说:「他真的具有神圣的火花!没有早点认识他,真是一件憾事。」并且对他的弟子胡登伯伦纳说:「你虽然知道我的心意,但舒伯特却了解我的心灵。」虽然如此,但他们却无缘相识。贝多芬葬礼当天,维也纳的学校全面停课,八位乐队指挥扛着灵柩,三十六个人举着火炬,当中一个举着火炬的人,就是未来的歌曲之王──舒伯特,传承意味浓厚。可惜的是,在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年,舒伯特就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了。
舒伯特对歌德崇拜万分,一生共谱写了九十一首歌德的诗作。他的好友史潘在舒伯特写完《魔王》时曾经将该曲送给歌德,但歌德却不屑一顾。历史证明,歌德虽然创作了一个令贝多芬、韦伯与舒伯特,都为之神迷的诗情世界,但却不愿给这些音乐家任何正面的肯定。
舒伯特的最高成就当然非艺术歌曲莫属。他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其中《纺车旁的葛丽卿》使德国的艺术歌曲绽放光芒,因此,10月19日这首歌的完成日被称为「德国艺术歌曲诞生日」。当时的维也纳人,无论家庭聚会或者在音乐之友协会中,演唱舒伯特的歌曲成了一种时尚。与前人相比,他的歌曲在质与量、歌曲形式的创新与诠释上,都有不同凡响的见解。因为有舒伯特,艺术歌曲才能打破藩篱,从茶余饭后的消遣音乐中独立出来,成为能与室内乐相提并论的音乐形式,达到前所未见的艺术境界。
经由舒伯特歌曲入乐的诗人,共计九十一位之多,包括:歌德、席勒、海涅、克劳普斯多克、史潘、麦耶霍夫、柯斯葛登、缪勒、舒巴特、莎士比亚……等。但其中一些诗人,如果不是因为诗作被舒伯特拿来谱曲,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舒伯特酷爱大自然,他将山林、田园、云、流水、海洋、春天、清晨、晚霞、花朵、夜莺、太阳、月亮……等等,一一拿来入乐。他能在精简的篇幅中传达特定的情感,让文字和音乐经过鬼斧神工的技巧搭配,达到完全契合的境界,使诗与音乐相得益彰,「让音乐说话,让诗唱歌」。尤其是他的三大连篇歌曲:《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是经典中的经典,至今依然传唱不歇。
在舒伯特的生命晚期,不仅生活清寒,天天都为债务所苦。他曾经写信告诉他的好友说:「病了12天都没吃东西」。他的许多好朋友不仅给他最大的金钱支持,并在贝多芬逝世週年时为他举办了一场,完全属于舒伯特的音乐会,结果大获成功,音乐厅前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赚到的钱不仅让他还清债务、买了一架新的钢琴,剩下的钱还足够和好友一起去聆听帕格尼尼的演奏会。据说,当时在维也纳的商店中,处处都可以买到舒伯特的雕像(就像现在的公仔)。
浪漫乐派的作品都能给人具体的感动。借着音乐的连结,让音乐、文学、大自然等多种类的面向,得以结合。舒伯特的作品不仅对浪漫主义时代产生重大影响(例如:舒曼、布拉姆斯、李斯特、白辽士、伍尔夫、马勒、德弗札克、布鲁克纳等人),也对20世纪以后,以无调音乐、12音列为主的「维也纳乐派」产生重要影响。舒伯特死后安葬在贝多芬墓园不远处,墓碑上写着:「这里长眠着音乐的丰富珍宝和完美的希望」。
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美好事物,包括:音乐、艺术、文学,它们之间息息相关,交错发展,借着阅读、倾听、经验交换、用心思索,形成你个人的、我个人的独特风格。优质、精致、经典的音乐家传记,是我们对出版的坚持。《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是舒伯特传记中的经典之作,期待您也能和我们一样,陶醉在舒伯特独有的美丽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的灵性与美好。
华滋文化总编辑
许汝纮
我最近刚拿到《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这本书,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一印象。坦白说,在翻阅之前,我对舒伯特这位作曲家的了解仅限于他的一些著名作品,比如《鳟鱼》和《魔王》。这本书的厚度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内容的丰富和扎实,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格调,传递出一种沉静而庄重的艺术气息。我个人特别偏爱传记类的书籍,因为它总能让我窥见那些伟大的灵魂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朽的艺术。我最期待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舒伯特那充满诗意的音乐,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他如何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依然能创作出如此温暖、如此动人心魄的作品?他的音乐中那种淡淡的忧郁,究竟来源于怎样的生命体验?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关于他创作灵感来源的秘密,比如他与哪些诗人有过深入的交流,或者他对自然风光有着怎样的独特感悟?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大量关于他早期音乐启蒙、他在维也纳的音乐圈中的地位、以及他与弗朗茨·格里尔帕泽等文人雅士的交往细节。如果能了解到他如何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坚持对艺术的追求,那将是对我个人莫大的激励。这本书,我感觉它会是一场与伟大心灵的深度对话,一次对生命艺术化过程的深刻解读。
评分终于入手了《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这本书,心情无比激动。我对舒伯特音乐的喜爱由来已久,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那种纯粹的美,总是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然而,对于他本人,我所了解的实在有限,更多的是从他的音乐中去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舒伯特内心深处的窗户。我希望作者能细致地描绘出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维也纳那个充满艺术气息却也暗藏社会压力的环境。我想知道,他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孕育出如此多源源不断的旋律的。我尤其好奇他与歌德、席勒等伟大诗人的互动,以及这些诗歌是如何在他的笔下转化为动人心弦的音乐的。对于他那些充满哲学思考的器乐作品,比如他晚期的一些奏鸣曲,我也想知道这些作品的创作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这本书,我预感它会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聆听,一次与灵魂的共鸣。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位作曲家的生平,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有限生命中追求无限艺术可能的史诗。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舒伯特那颗敏感而又炽热的心。
评分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尤其迷恋那些将诗歌与旋律完美融合的艺术歌曲。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凭书名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作者对这位奥地利音乐巨匠的崇敬之情。舒伯特,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优美而动人的旋律,他的音乐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呼吸,流淌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情感的细腻捕捉。我深信,这本书会带领我走进舒伯特的世界,去探寻他创作的源泉,去感受他内心深处涌动的悲欢离合。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描绘这位天才作曲家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他早期的成长经历,他与同时代艺术家们的交往,他对爱情的理解,以及他晚年面对疾病和贫困时的心境,这些都将是构成这部传记的重要篇章。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舒伯特音乐中的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那种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家的传记,更是一次关于灵魂的探索,一次关于艺术力量的感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让舒伯特悠扬的旋律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他的故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我对《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这本书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位作曲家的生平,是欣赏他作品的最佳途径。舒伯特,这位“未完成交响曲”的作者,他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如何描绘他那短暂却璀璨的生命。我期待着能够深入了解他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他的家庭背景,以及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同时,我也想知道,在他与同时代的其他音乐家,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之间,是否有过怎样的交集和影响。他的艺术歌曲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想必其中有着深刻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的独到之处,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他对于诗歌的选择,他对歌曲结构的创新,以及他如何用音乐来诠释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我个人比较关注他情感生活方面的内容,例如他对爱情的理解,以及这些经历是如何体现在他的音乐中的。这本书,我预感它将不仅仅是罗列事实的流水账,更会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洞察的深刻解读,让我能更立体地认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评分在众多古典音乐家中,舒伯特总给我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他的音乐,没有贝多芬的宏大叙事,也没有莫扎特的贵族优雅,却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温柔和忧伤,仿佛是人生最真实的情感写照。《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传》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寻觅已久的心灵伴侣。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舒伯特如此独特而动人的音乐风格?他早年是否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他在维也纳的音乐圈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地介绍他创作艺术歌曲的历程,那些优美的旋律是如何与诗歌文字完美结合,传递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同时,我也对他的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很感兴趣,他是否也在这些体裁中倾注了同样深沉的情感?这本书,我相信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音乐家的故事,更是描绘了一幅关于生命、艺术与情感的宏大画卷。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能够触摸到舒伯特真实的灵魂,感受他内心的波澜起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他音乐中那份独特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