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陶笛大师宗次郎以〈大黄河〉、〈故乡的原风景〉、〈天空的猎户座〉、〈魔法公主〉等名曲,深深掳获乐迷感动的心,在许多动画、武侠电玩配乐中,也都常可听到陶笛音乐,其深邃优美的音色丝毫不逊色于西洋长笛、排笛。
陶笛的元祖有中国的埙、中南美洲,但因有音域不够宽广,没有吹嘴的关系有其吹奏上的难度,但近代经过改良为有吹嘴的乐器后,在日本、韩国、台湾不分老幼都造成一股吹陶笛、学陶笛的风潮,几年前台湾也在陶笛阿志带动的一波热潮下,红极一时。
轻易能吹出声音不等于能轻易吹出一首首的好歌
以台湾优良稳定的陶瓷烧制技术,让陶笛的产制得以不断的改良,目前陶笛有四孔~十二孔笛等各种规格,其中又以六孔陶笛最便宜也最为普及,音域也还足以应付一般乐曲,十二孔笛为进阶。但入门的六孔陶笛所採用的交叉指法,因重复应用指孔补足缺漏音阶的缘故,不免让人有适应上的困难(反不如十二孔笛的顺势指法容易), 也造成学习者本以为简单的陶笛,立刻就有严重的挫折感,多的是连小星星、小蜜蜂、蝴蝶都还没练成就放弃的朋友。
标榜简单容易反倒是弊多于利。这在陶笛的推广上也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光是要澄清不是玩具的误解就很不容易了,应该也让不少人误认为陶笛太简单而不屑一顾吧!这就真的是非常可惜了。尤其是现今海崃两岸开放观光,精致典雅而又具有地方特色、音乐演奏、艺术价值的陶笛,应是可以吸引大陆观光客购买的高经济纪念商品,但如果仍是以传统的交叉指法来推,可以想见仍旧会像是一颗挡住陶笛音乐大门的大石头,只会让有兴趣的人不得其门而入。
这一点可以从陶笛玩家们为什么几乎都转战十二孔陶笛的现象来理解,除了音域比六孔陶笛宽,最主要还是交叉指法没有顺势指法来的顺势。但对初学者而言,根本连交叉指法、顺势指法都还没来得及搞懂就已经放弃了。
你有可能「 立刻」就能学会这套指法
因此,本书作者跳脱出陶笛指孔的限制,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各款陶笛的「水月指法」(水的柔软包容与月的盈缺变化为名),让陶笛的学习,只要音感好(唱歌不会走音),就有可能「马上、立刻」学会这套指法(下一位天才可能就是你,且由你决定多少时间练成这套随心所欲的特异指法),不用看谱、背谱, 凡熟悉的旋律就能吹奏。以十二平均律的系统运作,也消除了七分音阶的调性困扰,让升、降Key就像在楼梯上铺红毯一样,想升就升、想降就降,随心所欲。本指法也可让陶笛音域不够宽广的限制得以扩张,连指孔音阶不准的陶笛、不管几孔的陶笛都可以吹奏,甚至单手也可以吹陶笛,还有其他更好玩的方法可以玩。
不同于坊间的陶笛书籍,曲谱佔据版面将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而以陶笛的发声原理、构成要素、传统指法、水月指法的原理、吹奏方法、陶笛制作DIY等,并从易经的角度、从老子的上善若水、甚至是古老的神话传说等不同的观点来看待陶笛,揭露陶笛所含藏许多值得玩味的人生哲理,并以图解而清楚的方式,让初学者能以最快的方式理解,也让本身已会吹陶笛的人,增加一种吹奏陶笛的指法选项。
不再需要一首一首照着谱练,要你一招吹到饱
听着音乐就能跟着吹的自然吹奏方式,就如同金庸笔下《天龙八部》里的小无相功一样,天下武学尽为所用。只要你熟悉的歌曲,马上就可以吹出旋律,就跟唱歌一样的简单,学习一首歌的速度几乎跟学唱一首歌的时间一样,甚至更短(因为不用背歌词,陶笛名曲听个五到十遍就能跟着吹并非天方夜谭),所以本书没有曲谱(因为也用不到),只有帮读者整理适合吹奏且好听的歌单,从流行歌曲、电影、动画、电玩配乐、连续剧主题曲只要你喜欢都可拿来吹奏,这是一套可以让你吹奏的歌曲一下子瞬间暴增的陶笛指法,甚至于接受点歌、即兴演出,这是过去传统指法所无法做到的。
自在如意吹陶笛
这套指法适合小朋友~银发族等各个年龄层,甚至本身没有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只要是会唱歌、不走音、手指灵活者都适用。对于台湾即将面对的老年化社会趋势,银发族的休闲产业中,吹奏陶笛更是相当值得推广的活动。
作者简介
李雅富
大可出版社总编辑
因为女儿的缘故而下海学陶笛、研究陶笛,并以半年的时间完成本书。
目前学习陶笛资历刚满一年。
视障协会陶笛志工。
门外汉的陶笛狂想曲 3
【推荐序】做自己海阔天空 5
【推荐序】新的思维增加新的乐趣 6
上善若水 9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 11
陶笛是什么?是外星人给的纪念品? 12
更加久远的神话与传说 13
认识陶笛之章 17
认识陶笛的结构 19
六孔陶笛交叉指法表 22
十二孔陶笛顺势指法表 23
了解你陶笛的音域 24
陶笛的调性编号 25
陶笛频率、音域对照表 26
陶笛与其他管絃乐器音域对照表 27
应该要了解的乐理 28
常见名词解释 30
水月指法报告之章 31
像小鸟一样成为自由的...32
爸爸的怪怪指法 33
那一池映月的心湖 39
跳脱出框架的思惟 41
有一天寄居蟹把壳给丢了 42
心有无限的可能 43
吹奏陶笛难道只有一种方法吗? 43
让人头疼的谱表 44
串烧八度的十二平均律 45
十二平均律音调对照表 46
给自己多一把七合一的万用钥匙 47
水月指法的运作方式 48
圆月弯刀音阶切分方式 49
水月指法的优点: 51
水月指法与交叉指法的差异 52
你还在等?充电吗? 53
水月指法的缺点「音准不好掌握」? 54
关于音准 54
音准就像电流急急棒 55
音不准的陶笛照吹不误! 56
把你最喜欢的歌都拿来练吧! 57
好玩的练习法! 59
十二孔笛可不可以用这套指法? 60
水月指法适合吹奏的歌曲 61
用水月指法吹奏的陶笛可以有哪些变化? 62
007金手指让你一手掌握陶笛 63
人笛合一 64
灵敏度的问题 66
吐气、运气的方法 67
强身练气的脉轮音练习 68
脉轮音的练习方法 69
天使、凤凰的羽翼排笛(箫) 71
两手空空吹手笛 72
活动闭管气鸣式发声的鸟笛 73
阿姆斯撞不赢爱迪生 74
动手做陶笛之章 71
影响陶笛制作的条件 77
陶笛材料、厚薄影响共鸣 79
制作陶笛简便的工具、材料 80
制作步骤: 82
动手吧!打造你的梦幻陶笛 85
低价位陶笛超频实做 85
浴火凤凰或是炭烤蕃薯? 86
我的陶笛日记 89
哽咽的「悲哀的谁」 94
用水月指法来创作音乐 96
轮番上阵 97
选购陶笛的注意事项 99
给採用这套指法朋友的建议 101
参考吹奏曲目(六孔笛) 103
陶笛名曲 103
卡通动画 103
电影西洋金曲 104
电影、电视剧、电玩 104
国语流行 104
国语经典 104
台语经典 105
台湾歌谣 106
最好要懂的音乐着作权法 107
附录资讯 110
后记 114
参考书目: 115
水月观音 116
这本书简直是把我从一个完全的陶笛小白变成了一个能轻松驾驭很多曲目的人!之前总是觉得陶笛的学习曲线很陡峭,吹几个简单的曲子就感觉瓶颈了,想弹奏一些稍微复杂点的旋律,手指就跟不上,脑子也一片混乱。我尝试过一些网上的教学视频,零散的信息很多,但总感觉不成体系,学完这个又忘了那个,而且很多基础的东西讲得模棱两可,导致我一直没能建立起扎实的指法基础。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音乐天赋,是不是陶笛这件乐器对我来说太难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其实是有点将信将疑的,毕竟“瞬间暴增”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我实在是不想放弃,想找一个能真正解决我问题的办法。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一开始就被里面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吸引了。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实用的陶笛指法入手,一步一步地讲解,而且非常注重指法的连贯性和转换的流畅性。我跟着书中的练习,发现以前觉得很难的指法转换,在这个体系化的讲解下变得异常顺畅,手指也越来越灵活,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以来都对陶笛情有独钟的爱好者,但总感觉自己的演奏水平停滞不前,像卡在了某个瓶颈上,很多我想尝试的曲子,因为指法上的障碍而望而却步。我尝试过参加一些线下的陶笛培训班,老师讲得也很认真,但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很多细节的东西只能一扫而过。而且,陶笛的指法确实是个非常精妙的东西,不同的陶笛类型、不同的音区,甚至同一个音,根据上下文的不同,指法的运用也会有所差异。我之前接触到的资料,很多都只是零散地讲解一些基础指法,但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指法串联起来,形成一套高效的学习体系,却很少有提及。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指法,而是从根本上剖析了陶笛指法的原理,并且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性的练习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指法联动”和“肌肉记忆”的讲解,这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练习指法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反应速度加快了,指法的准确度也大大提高,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曲子,现在似乎触手可及了,这种进步的速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乐器情有独钟的听众,我一直对陶笛那种空灵悠扬的音色着迷。虽然我不是专业音乐人士,但一直想通过学习陶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然而,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陶笛的指法体系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入门级的教学,但总感觉像是在走弯路,很多指法并没有被系统地讲解,导致我学习起来很吃力,也经常感到沮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神奇的陶笛水月指法:让你吹奏曲目瞬间暴增"——这个标题听起来充满希望。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真的做到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指法,而是将指法与实际的乐曲演奏紧密结合起来。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非常实用,而且针对性很强,能够快速地帮助我解决在实际演奏中遇到的各种指法难题。我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练习,感觉自己的手指越来越听使唤,吹奏的曲目数量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
评分作为一名有几年陶笛演奏经验的乐迷,我一直希望能突破现有水平,挑战一些更具技巧性和艺术性的曲目。市面上关于陶笛指法的书籍和教程并不少,但我总觉得它们要么太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过于零散,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很多教程在教授指法时,往往只关注单个音的指法,而忽略了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这导致我在实际演奏中,经常会出现指法僵硬、声音不连贯的问题。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教授指法,更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如何去理解和运用陶笛的指法。书中关于“音程与指法关系”的阐述,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我只是机械地记忆指法,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某个音需要用特定的指法,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指法来提升演奏的流畅度和表现力。我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练习,发现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和演奏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很多以前难以驾驭的乐句,现在都能吹奏得游刃有余,这种提升带来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各种乐器都充满好奇的音乐爱好者,陶笛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易学性吸引了我。但和其他乐器一样,一旦你想深入学习,就会发现指法是绕不开的门槛。我尝试过自学,也看过一些免费的在线资源,但总是感觉学得云里雾里,很多时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转调或者比较复杂的乐曲时,手指就变得笨拙起来,完全跟不上脑海中旋律的走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指明了方向。它的内容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音阶练习,到复杂的连音和琶音技巧,都讲得非常细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指法效率”的强调,这让我意识到,正确的指法不仅仅是为了发出声音,更是为了让演奏更省力、更流畅。我按照书中的练习计划,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明显感觉到手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前觉得很难的快速音阶,现在可以吹奏得比较自如了,这让我对继续学习陶笛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