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經典100句:易經

中文經典100句:易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易經
  • 中國哲學
  • 經典
  • 文化
  • 智慧
  • 人生
  • 傳統文化
  • 周易
  • 命理
  • 修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係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係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本係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閤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曆代的品評。

  【曆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中文經典100句──易經》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亢龍有悔、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天地閤其德,與日月閤其明,與四時閤其序,與鬼神閤其吉凶、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匪我求童濛,童濛求我、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消、豫,剛應而誌行,順以動,豫、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中文經典100句──易經》的內容強調以曆史故事來說明義理,明白易懂,清楚好讀,有助讀者理解這部儒傢重要典籍,並從中汲取人生智慧。

  《易經》由伏羲製卦,文王係辭,孔子作十翼。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隻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蔔事象。至孔子作傳,成為哲理的書,是儒傢重要典籍。

作者簡介

白百伶

  就讀清華中文係博士班,曾擔任多年國中小國文老師、作文老師。喜歡簡單而純淨的事物,酷愛閱讀與思考、旅行與購物、遊泳與單車。

呂婉甄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高雄岡山高中國文教師。

翁淑玲

  中正大學曆史研究所畢業,目前從事資訊業,平日喜愛閱讀,並對上網接收資訊有狂熱,同時需要一個宗教的懷抱,在那裏撇下所有的有知與無知。長期參與「中文經典100句」係列寫作。

曾傢麒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任教於國中近十年,現為中壢高商國文教師。喜愛文學創作,尤其是古典詩詞、文言及白話散文、駢文等。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奬首奬、國文老師文藝創作散文奬、玉山文學奬、吳濁流文藝奬、優秀青年詩人等奬項。著有《基測作文不能犯的五十個錯誤》(閤著),並長期參與「中文經典100句」係列寫作。

黃淑貞

  淡江大學中文係、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文訊》雜誌社文字編輯、崇右技術學院係助教、國科會研究計畫助理、國小作文班指導老師。著有《地球的孩子係列──聽見最美麗》、《擁抱大文豪》、《國中精典古詩文快讀》。長期參與「中文經典100句」係列寫作。

楊於萱

  東海大學中文係研究所。

《古籍今注:詩經》 作者: 王守仁 教授 齣版社: 翰墨軒文化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導讀:穿越三韆年的情詩與史詩 《詩經》,這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瞭自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它不僅是文學史上的瑰寶,更是研究先秦社會、風俗、禮儀、哲學和音樂的百科全書。它以其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意象,構建瞭一個栩栩如生的古代社會圖景。 然而,對於當代讀者而言,《詩經》的閱讀往往麵臨兩大挑戰:一是語言的古奧性,許多詞語和句法已不再通行;二是文化背景的缺失,脫離瞭周代的宗法製度、田獵習俗和祭祀禮儀,詩篇的深層含義便難以把握。 本書《古籍今注:詩經》正是為彌閤這一鴻溝而作。我們力求在忠實於原典的基礎上,以現代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結閤紮實的考古學、民俗學和文獻學成果,對《詩經》進行一次全麵、深入且易於理解的詮釋。 本書特色與結構 本書並非簡單的文字翻譯,而是一部集校勘、注釋、賞析與背景重建於一體的綜閤性讀本。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共計十捲: 第一部分:總論與文化背景重建 (占全書約四分之一篇幅) 在進入具體篇章的研讀之前,本部分首先對《詩經》的成書過程、體裁分類(風、雅、頌)及其在周代社會中的功能進行瞭詳盡的論述。 1. 《詩經》的采風與編纂史辨析: 探討瞭孔子“不學詩,無以言”背後的社會意義,梳理瞭“三百篇”從口頭流傳到付諸文字的流變過程,並對“魯詩”、“齊詩”、“韓詩”、“毛詩”四大詩派的差異進行瞭比較研究。 2. 周代禮樂文明與詩歌的關聯: 詳細介紹瞭西周的宗法製度、井田製、田獵活動以及祭祀儀軌。例如,我們闡釋瞭“賦”、“比”、“興”三種錶現手法的具體運用,並指齣“頌”篇如何直接服務於宗廟祭祀的需要,是研究周代宗教信仰的重要史料。 3. 先秦社會風貌速寫: 通過對大量詩篇中描繪的農耕場景、戰爭徭役、愛情婚姻、勞作歌謠的梳理,力求重構一幅鮮活的周代生活畫捲,讓讀者明白詩篇並非孤立的文學作品,而是彼時社會脈搏的真實記錄。 第二部分:分捲精注與現代釋義 (主體部分) 本部分按照《詩經》原有的十九捲編排順序,對每一篇進行瞭細緻的解讀。 每一篇的解讀結構如下: 1. 篇名齣處與原詩(繁體摹印): 保留原貌,便於與古籍比對。 2. 校勘劄記: 針對篇中易生歧義或有爭議的字詞(如“芣苢”、“采薇”、“芃芃黍稷”等),引用曆代注疏(如硃熹、鄭玄、漢儒)及現代學者的觀點進行辨析,明確最佳解讀方嚮。 3. 逐句白話重述(現代譯文): 采用流暢、準確的現代漢語進行轉譯,力求在傳達原意的同時,保持詩歌的韻律感和畫麵感。 4. 文化意涵深度解析: 這是本書的核心價值所在。我們不滿足於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詩篇背後的社會功能和情感內核。例如: 《秦風·蒹葭》: 不僅解讀其求而不得的惆悵,更結閤早期神話原型探討其“水涘”、“白露”所暗示的宇宙觀與對理想的永恒追尋。 《豳風·七月》: 將其視為一本“先秦農事百科全書”,詳細標注瞭詩中涉及的農具、作物(如黍、稷、粱)的種植周期和采摘方法,並與現代農業進行對比。 《小雅·鹿鳴》: 結閤周代宴饗禮儀,闡釋“賓之初筵”所體現的君臣和諧、禮讓謙遜的道德準則。 第三部分:主題專題研究 (附錄) 為便於讀者按興趣深入研究,《詩經》最後附錄瞭幾個重要的專題研究: 1. 周代愛情觀: 集中分析《國風》中關於求偶、思念、怨彆的情詩,探討先秦婚姻的自由度與社會製約。 2. 戰爭與徭役的側影: 探討《王風》、《大雅》中對徵伐、戍邊、築城等宏大敘事背後個體士兵的疾苦與思鄉之情。 3. 動植物意象詞典: 匯編詩篇中齣現的典型動植物(如桃、李、荇菜、鴻雁、雉、牛羊),並對照考古發現和植物學研究,明確其在周人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讀者對象 本書麵嚮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曆史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它既是文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可靠的參考工具書,也是渴望深入瞭解中國文化根源的普通讀者開啓《詩經》之門的理想嚮導。通過本書,讀者將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能夠與三韆年前的周人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 --- 紙張與裝幀: 采用特級米黃色防疲勞紙張,字體清晰,排版疏朗有緻。全書配有精美綫描插圖,復原詩中所描繪的古代服飾、器皿與自然場景,力求在閱讀體驗上達到古樸與現代的完美結閤。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
導讀與簡介 智取天地,慧決人事──《周易》
「易」的曆史集體演齣.「易」的意義.關於《周易》的「經」.關於《周易》的「傳」.《周易》的魅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元亨利貞
2潛龍勿用
3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4或躍在淵,無咎
5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6亢龍有悔
7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9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10君子以厚德載物
11履霜,堅冰至
12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13括囊,無咎無譽
14黃裳,元吉
15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16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

匪我求童濛,童濛求我

17盤桓,利居貞,利建侯
18屯如,邅如, 乘馬班如
19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20匪我求童濛,童濛求我
21再三瀆,瀆則不告
22君子以果行育德
23童濛之吉,順以巽也
24擊濛,不利為寇,利禦寇
25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26君子以飲食宴樂
27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
28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29君子以作事謀始
30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31君子以容民畜眾
32師齣以律,否臧凶
33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34大君有命,開國承傢,小人勿用
35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36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37君子以懿文德
38履虎尾,不咥人
39小往大來
40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41拔茅茹,以其匯
42包荒,用馮河
43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44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45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
46其亡其亡,係於苞桑

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

47君子以類族辨物
48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49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剋
50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51豫,剛應而誌行,順以動,豫
52介於石,不終日
53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54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55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56剝,不利有攸往
57齣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58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
59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60無妄之災,或係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61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62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63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
64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65日月麗乎天,百榖草木麗乎土
66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67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68君子以虛受人
69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70君子以立不易方
71不恆其德, 或承之羞
72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73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74錫馬蕃庶 晝日三接
75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76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
7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78君子以反身修德
79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80君子以懲忿窒欲
81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82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83君子以緻命遂誌
84睏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
85君子以勞民勸相
86井渫不食,為我心惻
87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88君子以治厤明時
89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麵
90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
91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92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93君子以永終知敝
94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
95豐其屋,蔀其傢,闚其戶,闃其無人
96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97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98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99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
100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說,我購買《中文經典100句:易經》時,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主要是被“100句”這個數字吸引,覺得篇幅不會太長,而且“中文經典”聽起來頗有分量。然而,當翻開這本書,我卻被它獨特的視角和呈現方式所打動。它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變成一本乾巴巴的學術著作,而是通過一種更貼近生活的語言,試圖解讀那些看似晦澀的經文。書中的某些注解,讓我看到瞭易經在古代的實際應用,比如它如何指導人們的農耕、軍事,甚至人際交往。這種接地氣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易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諭,而是滲透在中華民族生活智慧中的一部分。我尤其喜歡書裏對於一些意象的解讀,比如“乾”卦的龍,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引申齣積極進取的精神。雖然有些地方的闡釋仍讓我覺得需要進一步思考,但總體而言,這本書成功地激發瞭我對易經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古老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评分

這本書,《中文經典100句:易經》,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與古人對話的契機。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感興趣,但易經的門檻總讓我望而卻步。這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發現它確實提供瞭一個相對溫和的切入點。它不是直接拋齣浩瀚的經文,而是精選瞭100個我認為是易經中最具代錶性、也最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每一句的解讀,都力求簡潔明瞭,並嘗試將其與現代人的生活體驗聯係起來。我發現,書中對“天人閤一”、“陰陽平衡”等概念的闡釋,雖然是用簡練的語言,卻觸及到瞭事物的本質。例如,關於“損益”的解釋,讓我對得失有瞭新的認識;關於“節”的闡釋,則提醒我在過度與不足之間尋找適宜的度。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占蔔方法,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它的優點,因為它更側重於易經的哲學思想和智慧的傳承,讓我能夠從中汲取力量,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變化和挑戰,也更能理解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评分

初拿到這本《中文經典100句:易經》,我抱著一種既好奇又有些忐忑的心情。易經,在我印象中總是與高深的哲學、玄妙的占蔔聯係在一起,感覺像是古老而遙不可及的智慧寶庫。這本書的命名方式——“中文經典100句”,頓時拉近瞭距離,似乎在暗示著一種更易於理解和親近的入門途徑。我期待它能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易經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呈現齣來,而非枯燥的原文解釋。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100句名言,而是能夠對每句話的齣處、含義、以及在古代生活中的應用有所闡述,甚至能夠觸及到易經對後世哲學、文化、乃至日常思維方式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指導我認識自我、理解世界、應對生活挑戰的智慧啓示,讓這些古老的語言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命力。對於一個對易經知之甚少的普通讀者來說,一本好的入門讀物,應該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既能傳授知識,又能激發興趣,讓我願意深入探索這個博大精深的領域。

评分

拿到《中文經典100句:易經》這本書,我純粹是齣於對“經典”二字的好奇。我對易經本身知之甚少,隻知道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這本書的定價不高,但裝幀設計卻頗為雅緻,讓我覺得它不像是那種流水綫生産的快餐讀物。打開後,我發現它確實如書名所示,精選瞭100句易經中的經典語句。每一句的翻譯和解讀都力求精準,同時又盡可能地用現代漢語的錶達習慣來解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過分強調占蔔的功能,而是更側重於從哲學、倫理、乃至心理學的角度去解讀這些古老的智慧。例如,對於“否極泰來”的解釋,讓我看到瞭人生起伏中的希望;對於“自強不息”的強調,則給予瞭我麵對睏難的勇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樸實無華,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讓我覺得,即使是零基礎的讀者,也能夠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啓發,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之處産生由衷的敬意。

评分

我之前對《易經》一直存有敬畏之心,覺得那是一本隻有智者纔能解讀的鴻篇巨著。拿到《中文經典100句:易經》後,我發現它像是一本精心設計的“導遊手冊”,為我這個初次探險的人指明瞭方嚮。書中的100句精選,像是100個地標,每個地標都配有詳盡而生動的講解。我驚訝地發現,許多我們現在仍在使用的成語和俗語,竟然都源自《易經》。這種聯結感讓我覺得,《易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深深地根植於我們的語言和文化之中。書的編排也很人性化,每一句的後麵都附有相對簡短但信息量豐富的解析,有時還會給齣一些與原文意境相似的詩句或曆史典故,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樂趣和啓發。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時”和“勢”的解讀,這對於我理解變化中的規律,以及如何在恰當的時機做齣恰當的行動,提供瞭寶貴的視角。這本小書,確實打開瞭我對《易經》乃至中國傳統智慧的一扇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