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经典100句:易经

中文经典100句:易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易经
  • 中国哲学
  • 经典
  • 文化
  • 智慧
  • 人生
  • 传统文化
  • 周易
  • 命理
  • 修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学习名句100篇,轻松阅读经典,深入中文堂奥

  「中文经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对于「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不再写错字、念错音、用错成语──进入经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语文能力必经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烟的古籍宝藏中,如何敲开大门,撷取必备知识,转换为现代生活实用资料库,是本系列希望能为读者服务的目标。在经典古籍的内容介绍上,借由形式上的突破,唤醒读者接近经典的兴趣,轻松阅读,有效学习,达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语文涵养以及灵活「再创造」的可能性。

  本系列内容,精选中文经典名句100则,就该名句的相关语文知识,提供一篇完整而实用的介绍。文字活泼,揉合现代风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单元有:

  【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节录上下文,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完整段落。

  【完全读懂名句】难字与难词的意义解释。整段原文的白话语译。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轶事、字词语的典故故事、历代的品评。

  【历久弥新说名句】介绍相关主题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并完整说明故事背景与应用情境。

  《中文经典100句──易经》内容所介绍的名句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中文经典100句──易经》的内容强调以历史故事来说明义理,明白易懂,清楚好读,有助读者理解这部儒家重要典籍,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成为哲理的书,是儒家重要典籍。

作者简介

白百伶

  就读清华中文系博士班,曾担任多年国中小国文老师、作文老师。喜欢简单而纯净的事物,酷爱阅读与思考、旅行与购物、游泳与单车。

吕婉甄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高雄师范大学研究所,高雄冈山高中国文教师。

翁淑玲

  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目前从事资讯业,平日喜爱阅读,并对上网接收资讯有狂热,同时需要一个宗教的怀抱,在那里撇下所有的有知与无知。长期参与「中文经典100句」系列写作。

曾家麒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任教于国中近十年,现为中坜高商国文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尤其是古典诗词、文言及白话散文、骈文等。曾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首奖、国文老师文艺创作散文奖、玉山文学奖、吴浊流文艺奖、优秀青年诗人等奖项。着有《基测作文不能犯的五十个错误》(合着),并长期参与「中文经典100句」系列写作。

黄淑贞

  淡江大学中文系、玄奘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曾任《文讯》杂志社文字编辑、崇右技术学院系助教、国科会研究计画助理、国小作文班指导老师。着有《地球的孩子系列──听见最美丽》、《拥抱大文豪》、《国中精典古诗文快读》。长期参与「中文经典100句」系列写作。

杨于萱

  东海大学中文系研究所。

《古籍今注:诗经》 作者: 王守仁 教授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导读:穿越三千年的情诗与史诗 《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研究先秦社会、风俗、礼仪、哲学和音乐的百科全书。它以其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社会图景。 然而,对于当代读者而言,《诗经》的阅读往往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语言的古奥性,许多词语和句法已不再通行;二是文化背景的缺失,脱离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田猎习俗和祭祀礼仪,诗篇的深层含义便难以把握。 本书《古籍今注:诗经》正是为弥合这一鸿沟而作。我们力求在忠实于原典的基础上,以现代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结合扎实的考古学、民俗学和文献学成果,对《诗经》进行一次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诠释。 本书特色与结构 本书并非简单的文字翻译,而是一部集校勘、注释、赏析与背景重建于一体的综合性读本。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计十卷: 第一部分:总论与文化背景重建 (占全书约四分之一篇幅) 在进入具体篇章的研读之前,本部分首先对《诗经》的成书过程、体裁分类(风、雅、颂)及其在周代社会中的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1. 《诗经》的采风与编纂史辨析: 探讨了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背后的社会意义,梳理了“三百篇”从口头流传到付诸文字的流变过程,并对“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四大诗派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2. 周代礼乐文明与诗歌的关联: 详细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度、井田制、田猎活动以及祭祀仪轨。例如,我们阐释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并指出“颂”篇如何直接服务于宗庙祭祀的需要,是研究周代宗教信仰的重要史料。 3. 先秦社会风貌速写: 通过对大量诗篇中描绘的农耕场景、战争徭役、爱情婚姻、劳作歌谣的梳理,力求重构一幅鲜活的周代生活画卷,让读者明白诗篇并非孤立的文学作品,而是彼时社会脉搏的真实记录。 第二部分:分卷精注与现代释义 (主体部分) 本部分按照《诗经》原有的十九卷编排顺序,对每一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每一篇的解读结构如下: 1. 篇名出处与原诗(繁体摹印): 保留原貌,便于与古籍比对。 2. 校勘札记: 针对篇中易生歧义或有争议的字词(如“芣苢”、“采薇”、“芃芃黍稷”等),引用历代注疏(如朱熹、郑玄、汉儒)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辨析,明确最佳解读方向。 3. 逐句白话重述(现代译文): 采用流畅、准确的现代汉语进行转译,力求在传达原意的同时,保持诗歌的韵律感和画面感。 4. 文化意涵深度解析: 这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不满足于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诗篇背后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内核。例如: 《秦风·蒹葭》: 不仅解读其求而不得的惆怅,更结合早期神话原型探讨其“水涘”、“白露”所暗示的宇宙观与对理想的永恒追寻。 《豳风·七月》: 将其视为一本“先秦农事百科全书”,详细标注了诗中涉及的农具、作物(如黍、稷、粱)的种植周期和采摘方法,并与现代农业进行对比。 《小雅·鹿鸣》: 结合周代宴飨礼仪,阐释“宾之初筵”所体现的君臣和谐、礼让谦逊的道德准则。 第三部分:主题专题研究 (附录) 为便于读者按兴趣深入研究,《诗经》最后附录了几个重要的专题研究: 1. 周代爱情观: 集中分析《国风》中关于求偶、思念、怨别的情诗,探讨先秦婚姻的自由度与社会制约。 2. 战争与徭役的侧影: 探讨《王风》、《大雅》中对征伐、戍边、筑城等宏大叙事背后个体士兵的疾苦与思乡之情。 3. 动植物意象词典: 汇编诗篇中出现的典型动植物(如桃、李、荇菜、鸿雁、雉、牛羊),并对照考古发现和植物学研究,明确其在周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 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历史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既是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可靠的参考工具书,也是渴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根源的普通读者开启《诗经》之门的理想向导。通过本书,读者将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与三千年前的周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 纸张与装帧: 采用特级米黄色防疲劳纸张,字体清晰,排版疏朗有致。全书配有精美线描插图,复原诗中所描绘的古代服饰、器皿与自然场景,力求在阅读体验上达到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出版缘起
导读与简介 智取天地,慧决人事──《周易》
「易」的历史集体演出.「易」的意义.关于《周易》的「经」.关于《周易》的「传」.《周易》的魅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元亨利贞
2潜龙勿用
3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4或跃在渊,无咎
5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6亢龙有悔
7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9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0君子以厚德载物
11履霜,坚冰至
12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13括囊,无咎无誉
14黄裳,元吉
15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1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7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18屯如,邅如, 乘马班如
19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20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21再三渎,渎则不告
22君子以果行育德
23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24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25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26君子以饮食宴乐
27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28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29君子以作事谋始
30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31君子以容民畜众
32师出以律,否臧凶
33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34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5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36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37君子以懿文德
38履虎尾,不咥人
39小往大来
40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41拔茅茹,以其汇
42包荒,用冯河
4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44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4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46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

47君子以类族辨物
48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49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50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51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
52介于石,不终日
53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54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55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56剥,不利有攸往
57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58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
59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60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61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62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63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
64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65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66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67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68君子以虚受人
69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70君子以立不易方
71不恆其德, 或承之羞
72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73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74钖马蕃庶 昼日三接
75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76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
7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78君子以反身修德
79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80君子以惩忿窒欲
81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82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83君子以致命遂志
84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85君子以劳民劝相
86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87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88君子以治厤明时
89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9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
91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92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93君子以永终知敝
94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95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
96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97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98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99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
100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拿到这本《中文经典100句:易经》,我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些忐忑的心情。易经,在我印象中总是与高深的哲学、玄妙的占卜联系在一起,感觉像是古老而遥不可及的智慧宝库。这本书的命名方式——“中文经典100句”,顿时拉近了距离,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更易于理解和亲近的入门途径。我期待它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易经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呈现出来,而非枯燥的原文解释。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100句名言,而是能够对每句话的出处、含义、以及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有所阐述,甚至能够触及到易经对后世哲学、文化、乃至日常思维方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指导我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应对生活挑战的智慧启示,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于一个对易经知之甚少的普通读者来说,一本好的入门读物,应该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兴趣,让我愿意深入探索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

评分

我之前对《易经》一直存有敬畏之心,觉得那是一本只有智者才能解读的鸿篇巨著。拿到《中文经典100句:易经》后,我发现它像是一本精心设计的“导游手册”,为我这个初次探险的人指明了方向。书中的100句精选,像是100个地标,每个地标都配有详尽而生动的讲解。我惊讶地发现,许多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成语和俗语,竟然都源自《易经》。这种联结感让我觉得,《易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之中。书的编排也很人性化,每一句的后面都附有相对简短但信息量丰富的解析,有时还会给出一些与原文意境相似的诗句或历史典故,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乐趣和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和“势”的解读,这对于我理解变化中的规律,以及如何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行动,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这本小书,确实打开了我对《易经》乃至中国传统智慧的一扇窗。

评分

拿到《中文经典100句:易经》这本书,我纯粹是出于对“经典”二字的好奇。我对易经本身知之甚少,只知道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本书的定价不高,但装帧设计却颇为雅致,让我觉得它不像是那种流水线生产的快餐读物。打开后,我发现它确实如书名所示,精选了100句易经中的经典语句。每一句的翻译和解读都力求精准,同时又尽可能地用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来解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过分强调占卜的功能,而是更侧重于从哲学、伦理、乃至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古老的智慧。例如,对于“否极泰来”的解释,让我看到了人生起伏中的希望;对于“自强不息”的强调,则给予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觉得,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之处产生由衷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中文经典100句:易经》,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古人对话的契机。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但易经的门槛总让我望而却步。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发现它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的切入点。它不是直接抛出浩瀚的经文,而是精选了100个我认为是易经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每一句的解读,都力求简洁明了,并尝试将其与现代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我发现,书中对“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概念的阐释,虽然是用简练的语言,却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例如,关于“损益”的解释,让我对得失有了新的认识;关于“节”的阐释,则提醒我在过度与不足之间寻找适宜的度。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占卜方法,但我认为这反而是它的优点,因为它更侧重于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智慧的传承,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也更能理解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中文经典100句:易经》时,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主要是被“100句”这个数字吸引,觉得篇幅不会太长,而且“中文经典”听起来颇有分量。然而,当翻开这本书,我却被它独特的视角和呈现方式所打动。它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变成一本干巴巴的学术著作,而是通过一种更贴近生活的语言,试图解读那些看似晦涩的经文。书中的某些注解,让我看到了易经在古代的实际应用,比如它如何指导人们的农耕、军事,甚至人际交往。这种接地气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易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谕,而是渗透在中华民族生活智慧中的一部分。我尤其喜欢书里对于一些意象的解读,比如“乾”卦的龙,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引申出积极进取的精神。虽然有些地方的阐释仍让我觉得需要进一步思考,但总体而言,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易经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