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世界近代史的影响非常深远。她首开工业革命先锋,奠定现代国家发展的基石;在政治思想,乃至于政府制度上,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当今世人所谈论的英国政治制度与政府管理模式,举凡责任内阁制、两院制国会、专业文官制度、强调绩效控管的管理主义式政府,以及目前实施的「公共服务协议」制度,都是承续英国代议民主的传统,再依据当时环境的变迁及人民的要求,所做出的政府体制与职能之调整。当然,这些调整必须有其相应的哲学基础和历史背景做为支撑,主权在民的原则是其中之基本精神,但每一阶段改革,甚至每一制度的动能为何?其间有何关连性?是本书想要找寻的答案。
作者简介
黄荣源
开南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系暨研究所专任助理教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政治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英国艾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政府系博士
研究专长:英国政府与行政、欧盟研究、全球治理
着有英国政府及欧盟治理相关着作,发表于《公共行政学报》、《文官制度季刊》及《研考双月刊》等学术性期刊。
第一章 绪论:从代议到治理
壹、制度与变迁的对话
贰、相关概念之介绍
一、历史制度主义(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二、代议政治(Representative Politics)
三、民主的行政(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四、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五、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
六、治理与地方治理(Governance and Local Governance)
参、相关研究与本书论点
第二章 立宪民主的哲学基础与历史发展
壹、英国代议政治的哲学基础
一、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二、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
三、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
四、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五、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 1899-1992)
六、纪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 )
贰、英国议会制度的演进
一、议会制度的初始阶段(1066-1687)
二、议会制度的成型阶段(1688-1830)
三、英国议会的改革时代(1830 - )
参、巴力门权力的移转
一、选民的增加和有纪律的政党制度发展
二、首相权力的发展
三、政府活动的扩大和官僚机构的膨胀
四、压力团体的影响增加
肆、本章结论
第三章 政府管理模式的演进
壹、当代英国政府管理制度之变迁
一、柴契尔政府阶段(1979-1990)
二、梅杰政府阶段(1990-1997)
三、布莱尔政府阶段(1997-2007)
贰、治理概念在英国政府管理中之应用
一、治理概念在英国的发展背景
二、「公民宪章」与治理概念
三、「最佳价值」与治理概念
参、本章结论
第四章 文官制度的改革与弹性化
壹、弹性化的行政革新策略
贰、英国文官制度的演进与现状
参、行政人员之甄选、规范与管理
一、甄选与进用
二、文官管理
三、非部会行政组织—「公共机构」
四、小结
肆、成效、问题与影响
伍、本章结论
第五章 政府的绩效管理:「公共服务协议」制度
壹、当代英国政府管理问题
一、全球化时代的英国政府绩效
二、从市场导向到公民导向
贰、「公共服务协议」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参、「公共服务协议」的目标与追踪
肆、「公共服务协议」制度实施后的问题与评估
一、在战略优先顺序的设定上
二、在监督追踪的成效上
三、目标达成的诱因问题
四、避免指责,争功诿过的弊病
伍、本章结论–「最佳价值」或「极小化服务」?
第六章 地方政府的治理:从「管理」到「谘商」
壹、谘商机制运作要领
一、概述
二、谘商作业规范
贰、谘商作业方法及案例管理
一、谘商方法
二、谘商案例管理
参、谘商实例一:艾塞克斯郡之「成人社会照护个人化」方案(2008)
一、政策背景
二、谘商过程
三、谘商文书与问卷
四、民众的回应与提出的问题
五、政府的回应
六、政策实施概况
肆、谘商实例二:莱斯特郡「解决Melton Mowbray交通问题」案例(2005-2007)
一、短期谘商(1年):Melton Mowbray地区交通壅塞问题解决(2005)
二、中期谘商(5年):莱斯特郡地方交通运输系统计画(2006-2011)
三、Melton Mowbray地区交通议题谘商结果与执行
伍、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治理英国
壹、追求民权的历史循环
贰、与时俱进的政府治理方案
参、后续研究之建议
参考文献
壹、中文部分
贰、英文部分
附录
壹、英国《文官管理法典》(Civil Service Management Code)〈节录〉
贰、英国《谘商作业规范》(Code of Practice on Consultation)
参、《把艾塞克斯民众放在第一》方案(Putting Essex People First)
《英国政府治理》这本书名,勾起了我对英国历史悠久的议会制度的兴趣。想起中学历史课上,总是强调“议会主权”的重要性,但具体到“主权”到底是如何被行使的,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主权的概念是否有所演变,我一直觉得有点模糊。书名既然是“治理”,那应该会深入到实际运作层面,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英国议会的运作流程、法案的产生过程、以及各党派在议会中的权力分配进行细致的描绘。 尤其让我好奇的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英国的政府治理是如何应对公众舆论的压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沟通渠道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台湾社会对于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呼声一直很高,我想了解英国在这方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或者说,他们是如何在保持制度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满足民众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治理”的宝贵见解。
评分我对《英国政府治理》这本书的期待,很大一部分源于我对英国政治文化的好奇。我一直觉得,英国的政治似乎带有一种独特的“优雅”和“妥协”精神,这与台湾有时略显激烈的政治辩论有所不同。书名听起来就非常学术且严谨,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英国政府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首相府、内阁、以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英国如何平衡各种利益群体、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实现有效治理的答案。台湾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诉求,了解英国在这方面是如何处理的,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我很想知道,英国的“精英政治”和“民意代表”之间是如何取得平衡的,以及在决策过程中,哪些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评分看到《英国政府治理》这本书,我立刻联想到自己在英国求学的那段日子。那时候,虽然课业繁重,但每每看到英国报章杂志上对议会辩论、首相问答的报道,总会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关于“信任投票”、“解散议会”这些在台湾不太常见的政治名词,更是让我费解。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及时的明灯,我想它应该能帮助我梳理清楚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政治程序和制度。 从台湾的视角来看,英国的内阁制和我们有所不同。比如,台湾的“行政院”和“立法院”之间的关系,与英国首相和国会的制衡方式,在权力运作和责任划分上,似乎有许多值得比较和探讨之处。我特别好奇,英国是如何处理“内阁集体负责制”的,一旦某个法案被否决,或者出现严重的政策失误,内阁成员会如何承担责任?书里会不会详细解析这些内部运作机制?作为一名关心政治的台湾读者,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甚至能从中借鉴一些关于政府效能和民主运作的思考。
评分《英国政府治理》这本书,让我联想到英国悠久的法治传统和政治改革的经验。作为一名台湾读者,我对于英国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政治制度,以适应时代变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书名既然提到了“治理”,那我想它应该会涉及英国政府的组织架构、权力分配,以及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 我特别想知道,在英国,透明度原则是如何体现在政府治理中的?台湾社会对于政府的公开透明有着强烈的需求,不知道英国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此外,关于“问责机制”,当政府的决策出现失误时,英国的政治体系是如何确保相关人员承担责任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关键的政治议题,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有效、更负责任的治理模式的思考?
评分读到《英国政府治理》这本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英国政治中那些充满历史感的场景,比如西敏寺里庄严的辩论,以及历代首相的身影。我一直对英国那种“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运作模式感到着迷,但具体到“治理”层面,特别是如何从抽象的政治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推行,我总觉得隔了一层纱。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有机会一窥英国政府的内部运作。 我特别想了解,在英国,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是怎样的?台湾在推动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不知道英国在这一点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而且,关于“公共服务”的提供,英国政府是如何确保效率和公平性的?这本书会不会详细探讨这些具体的操作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宏观的政治架构描述上?我非常期待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实际的、可操作的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