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共军攻进南京;10月1日,毛泽东在北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就此退出中国大陆,辗转「播迁」台湾,至今正好六十年。如今,在台湾已经罕见「中华民国」一词。「民国三十八年」更是乏人使用。这个纪年的消失,反映了台湾历史上的一个时段化为黑洞,无疑还在它的位置上兀然耸立,却无声无息。六十年过去,从当时巨变中挣扎过来的倖存者,已经开始凋零,但台湾仍然必须面对1949。一段如此关键、如此引起情绪反应的历史,岂能化为一片空白或者一团漆黑?但是要回顾1949年并不容易:个人的祸福与集体的成败不是同一回事,道德的是非与历史方向似乎没有关连,短时段的状态无法预示长时段的趋势,而回顾者个人的出身与遭遇,更注定了他会赋予这个年份甚么意义。
目前,以1949为主题的书籍,已经出版好几种;学术界也举办了几场研讨会。《思想》一贯强调历史意识的关键作用,更着重两岸乃至于大华人世界的思想源头,于是继前一期发表杨儒宾先生的大作,在本期以1949为主题推出专辑。其实,1949并不是台湾的专利(「民国三十八年」也不是):它所启动的历史场景变幻,同时改变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和澳门的整体面貌与地缘位置,以及这些社会中几亿人口的命运。我们邀集的几篇文章,各有独特的见地,但自然尚无足以把捉那个历史关口的无穷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