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家庭国际资讯董事长 / 詹宏志、作家 / 辜振丰 赞扬推荐
中国时报开卷版特别专文报导!
编辑这种病,不会要人命。但如果病入膏肓,我就不敢保证了……
他的每一步都很大胆,都写下了出版史上无人能超越的黄金传说。
「我的工作就是我那进退两难的人生……无论对方多么任性、讨人厌、把我耍得团团转,只要他的作品可以感动我,叫我做什么都无所谓,就算要我去杀人放火,我也想和这个人共事……」
—见城彻
尾崎丰、北野武、村上龙、藤原纪香、宫本辉、吉本芭娜娜、村上隆、唐泽寿明、重松清、石原慎太郎、安井一美、山际淳司、铃木泉美、中上健次、□本龙一、松任谷由实、小室哲哉、五木宽之、银色夏生、乡广美、天童荒太、小林善纪、弘兼宪史……这些你熟悉的作家和音乐人,都曾和他合作过。
这些话,他们只对见城彻说—
尾崎丰:「只要你活着的一天,我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你逃不掉的,你得跟我一起受苦!」
中上健次:「我想跟你借三十万。若得到芥川赏,再用奖金还你。」
村上龙:「你连我的作品都没看过,怎么会知道我很厉害?」
□本龙一:「你跑到哪里去了?我好想听到你的声音哪。」
松任谷由实:「如果是见城先生想替我出书,我愿意。」
林真理子:「我看见你就惊慌失措,所以关于『不能爱上你』这点我办不到啊!」
幻冬舍,由一个抱持着「无名」、「年轻」、「贫穷」和「天真」之「革命四条件」的四十二岁中年男子见城彻,以一千万日圆所创立的新出版社。成立首年,就破天荒在《朝日新闻》砸下三千六百万日圆买下全版广告,行销一口气推出的六本新书,最后全部大卖,成功打响创业的第一砲。
在所有人皆不看好的情况下,见城彻陆续为作家们量身打造写作企划、激发其创作潜能,畅销话题作包括村上龙的《工作大未来》、五木宽之的《大河的一滴》、唐泽寿明的《两个人》、村上隆的《艺术创业论》、木藤亚也的《一公升的眼泪》、北野武的《全思考》、藤原纪香的《纪香魂》、弘兼宪史的知识漫画讲座系列……等。在2008年底爆出小室哲哉诈欺并破产事件后,亦随即在隔年为其推出《罪与音乐》一书。
见城彻领导下的幻冬舍,每次推出新书都引发艺文界轰动,也成功网罗如吉本芭娜娜、□仁成、银色夏生、山田咏美、天童荒太、五木宽之、石原慎太郎、乡广美、小林纪善……等作家,把他们一举推上写作生涯的最高峰。
什么是幻冬舍传奇?以千万日圆的资本起家,只花了十年时间,资本额就翻升了四千倍!这就是幻冬舍传奇。见城彻凭着对编辑一职的热情与独到见解,亲手打造了出版界的奇蹟,箇中祕辛,全写在本书里!
我经常对部属说:「即使跟作者的关系僵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也比畏首畏尾敷衍带过都要来得好上百倍。正因为会被溅得满身血污,才要勇往直前!」
—见城彻
作者简介
见城彻
1950年生,现任幻冬舍社长,被举为「畅销书之神」。曾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每天睡不到四小时。因为他连睡觉的时间都拿来跟作家交往。他可以跟北方谦三喝酒喝到半夜两点,回家后跟宫本辉讲电话一个小时,之后又因为村上龙打电话来,再讲一个小时,然后是喝得酩酊大醉的中次健司来敲家门,早上九点进公司后,又赶忙写信给五木宽之……
曾经是大学刚毕业,投遍履历也进不了大出版社的热血青年,却在好不容易进入「广济堂」后的第一年,就以二十四岁的新人之姿,企划出畅销近四十万本的《公文式数学的祕密》,并让原本会员只有五万人的「公文数学研究会」一举跃升为年营收超过六百亿的大企业。
在角川书店服务时,曾将《角川月刊》的发行量,从数千本扩大到十五万本的规模。好不容易爬到董事的位置,被认为将一生无虞时,又毅然决然离开角川,成立「幻冬舍」出版社,屡次打破出版常规,甚至不惜赌上公司的存废发行新书,在十三年内创造出十三本销量破百万本的畅销书。
而他从事编辑最大的准则与使命便是---
新的东西如果不放胆去做,到底能改变什么呢?
译者简介
邱振瑞
曾任前卫出版社总编辑。日本文学爱好者,更是国内日文翻译界响叮当的人物---从轰动台湾的日剧剧本,到近期日本芥川赏作家宫本辉系列作品、直木赏作家山崎丰子新作,全都出自他精心推敲、完美转介的译笔。
从小立志当小说家,出过一本短篇小说集《菩萨有难》,现以翻译日本小说为志业。译着有宫本辉《流转之海》、《地上之星》、《血脉之火》、《天河夜曲》;山崎丰子《女系家族》(麦田出版);松本清张《点与线》、《砂之器》、《黑色记事本》(独步文化)等书。
推荐序:幻冬舍传奇 / 辜振丰
序章:驶向苦难之港---在黑暗中跃进
第一章:SOUL OF AUTHOR
失去保护伞的少年:尾崎丰
《诞生(BIRTH)》:尾崎丰
「写作风格与舞台」:尾崎丰
重逢:尾崎丰
渴望将信念付诸行动:石原慎太郎
让我失眠的已逝作家们(一):安井一美---教我懂得附庸风雅
让我失眠的已逝作家们(二):山际淳司---淡淡地死去
让我失眠的已逝作家们(三):铃木泉美---留给世间的遗泽
让我失眠的已逝作家们(四):尾崎丰---何谓驶向苦难之港
让我失眠的已逝作家们(五):中上健次---令人热泪盈眶
盛夏的印记(一):(土反)本龙一---末代皇帝
盛夏的印记(二):松任谷由实---口红留言
盛夏的印记(三):石原慎太郎---太阳的季节
盛夏的印记(四):村上龙---网球男孩的忧郁
盛夏的印记(五):滨田省吾---十九岁的模样
拿「快乐」当武器,孤独地挑战群体的作家:村上龙
谜样的吸血鬼:村上龙
在广尾没有EXIT的酒馆里,与(土反)本龙一共同消磨的四年时光:(土反)本龙一
芥川赏的奖金:中上健次
最后的问候:铃木泉美
故事之夜:五木宽之
巨人走钢索:五木宽之
夏树静子的《Dual Life》:夏树静子
公司成立之初:内田康夫
茗茶飘香:重松清
迅捷者的恍惚---对阿波罗的旅程〈累累果实〉有感:大江千里
如何创造一个让作家专注工作的良好环境:银色夏生
胜利者一无所获:海明威
CHIANTI这家店
第二章:编辑的精神
掌握三个大师和三个表现耀眼的新锐作家
能让我有所改变的,才能引起我的兴趣
《出版迷失论》序文
舍弃过去的光环,朝崭新的目标前进!
见城彻因胆小而致胜
逃离安逸的生活:工作时胸前口袋里总是放着辞呈的那段日子
想创造畅销书,就投身灰色世界吧!
见城彻为小事耿耿于怀,磨练对他者的想像力
从四十岁的战斗中光荣退役后……
见城彻看中的男人,肌肉壮美的小野里
甜蜜的季节,清水南高
人生中难忘的一天,五味川纯平《做人的条件》
令人怀念的兄长,大岛几雄
I am Mr. Ed
第三章:出版者的精神
与其墨守成规,不如鲁莽冲撞
见城彻的编辑手法
幻冬舍创立 「奋战宣言」
代后记:恍如昨日
推荐序1
幻冬舍传奇
日本的企业一向由大集团领军,中小企业要冒出头实在是难如登天,出版业也不例外。然而,一家小小的幻冬舍竟然能够在短短几年内缔造出版传奇,的确令人啧啧称奇!从见城彻的《编辑这种病》一书内容就可以得到明证。日本的出版大饼向来都是由大出版集团掌握,尤其是小说和漫画,作家们也大多习惯将书稿交给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新潮社、文艺春秋、岩波书店……等大出版公司,像大家所熟悉的两位天王级畅销作家松本清张和司马辽太郎,其书稿主要是由文艺春秋出版,而短篇小说之王星新一的作品则由新潮社出版。至于读者所喜爱的文库本,则以中公新书、岩波新书、讲谈社现代新书三个系列最具知名度。
日本的大出版公司往往会推出文学杂志,如《新潮》、《群像》、《文学界》……等。总编辑要是认为某一位作家值得栽培的话,就会每一期都连载他的小说,等到刊载完毕时,就顺势推出单行本,如此一来,作家便可以领到两次的稿费。其实,这种合作方式早在二战之前就行之有年。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移居大坂之后,手头不是很宽裕,一到年底总会搭车到东京去会见总编辑,目的就是跟他借钱,以便度过年关。显然,编辑跟作家的关系日渐紧密,这一来,出版社要拿到作家的书稿当然是很容易的。也因此,幻冬舍要跟大出版社一较长短,实在要花费一番苦心。
然而,到了一九九○年,日本泡沫化经济浮现之后,民众开始缩衣节食,这一来文库本便受到读者的喜爱。也因为出版界的大洗牌,见城彻所创立的幻冬舍,除了推出精装书之外,同时进军文库本的领域。
幻冬舍一开始只推出六本书,到了第三年,为了进军文库本市场,竟一举砸下十三亿日币,一口气推出六十二本书。过去,光文社也是大手笔,投了六亿日币推出三十一本书,不久就站稳了市场。我曾经是光文社文库本的爱好者,也买过他们出版的畅销书,分别是栗本慎一郎《穿裤子的猴子》和上野千鹤子《性感女孩》。然后,幻冬舍的气魄仍然是空前绝后。
幻冬舍站稳脚步后,便有六本书跃居百万本畅销之列。而其中一本就是乡广美《Daddy》。出书前,见城彻认为,「乡广美和二谷友里惠这对夫妻很有亲和力,是日本国民公认的幸福伴侣,他们的结婚典礼创下史上最高的收视纪录,至今还无人能敌,如今,这对夫妻竟然在闹离婚,而且先前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媒体也还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依我之见,倘若单行本这种非高科技、资讯更新较慢的媒体,可以抢在以时效性为卖点的电视和报纸之前,提供独家内幕,那销售量绝对不只有十几二十万本。」
其实,他与乡广美私交匪浅,得知这位偶像有意与太太离婚时,随即灵机一动,要求他撰写这本自传,内容也顺便带上离婚告白。经过半年,乡广美交了书稿后,见城彻立即决定要是首刷起印五十万本,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但社里的六位编辑却吓得屁滚尿流,连续好几天都无法成眠,因为这五十万本书一旦滞销的话,公司必定倒闭,而他们极可能成为居无定所的街友。
他事前祕密作业,只有少数相关人员知道,而且上市当天在《朝日新闻》刊登头版广告。换言之,这本名为《Daddy》的书就是扮演「媒体」的角色,披露独家新闻,宣告乡广美的离婚消息。
我想像这本书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印好之后,十多部卡车浩浩荡荡从一家大型装订厂出发,目的地就是幻冬舍仓库的景象。路人看到这种壮观的景象,大概不知道车上载着这本可能成为百万畅销书的《Daddy》,作者就是当时的人气偶像乡广美。显然,见城彻料事如神,此书一上市,一个礼拜便再版,而事后看来,这些编辑的恐慌是多余的。
回顾过去,这些编辑都曾任职于角川出版公司,当时的主管就是见城彻。但五年前老板角川春树因吸食古柯硷而遭到逮捕,因此身兼董事的见城彻在投下一票要角川辞去董事长的职务后,接着便递出辞呈。有趣的是,这六位编辑也跟着离职,并和这位老长官一起创立「幻冬舍」。这家出版社刚成立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名作家还是钟情于大出版公司,同时通路系统也瞧不起小出版社。但见城彻却打出一片新天地,以致于创造了所谓的「幻冬舍传奇」。
见城彻是属于一九六○年代的「安保世代」,心中充满革命的狂气,时时想要突破现状,但到了八○年代,日本迈入大众消费社会,街头抗争早已退潮。他深知自身无法革命,也了解自己无法创作,但总可以为那些有才华的作家做点事情,于是才创立了幻冬舍。在漫长的编辑经验中,他认为「会畅销的内容(无论是书籍、电视节目或任何传媒)都具备四个要素,只要能成就这些条件,必定会大受欢迎。」在他看来,这些条件就是原创性、浅显易懂、与众不同和感染力强。
出版人见城彻为何有如此能耐?原来他本身颇具洞察力,而且执行力强,一开始在广济堂担任编辑时就推出好几本畅销书。但这家出版社毕竟是小庙,容不了大神,于是在友人高濑幸途和高桥三千纲的引介,进入角川书店担任主编,先后编过《野性时代》和《角川月刊》。首先,他将森村诚一在《野性时代》上的连载小说《人性的证明》集结成册。此书被拍成电影之后,总计销售四百万册。
在角川负责编务期间,见城彻认识了很多艺文界人士,加上为人有情有义,以致于他一开口,稿子便出现在眼前。例如,名作家中上健次刚出头时,到处借贷,有一天开口向他借三十万日币,虽然自己只剩下五十万的存款,仍二话不说就借给他。
当然,见城彻在角川表现非凡,推出很多畅销书,因此交际费的报销是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发现对方有才华、值得鼓励,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过去,年轻歌星尾崎丰不但会唱歌,更会创作。即使因为吸毒被捕,后来出狱后,见城彻仍认为他可以造就,便偷偷为他成立经纪公司,为他出唱片,同时在杂志刊载他的小说创作。尾崎丰后来对任何人都保持怀疑,只相信见城彻。虽然他十分任性,但见城还是十分照顾他,其角色就像一位母亲对儿子的体贴照顾。
他认为作家未成名前,生活比较困顿,因此一跟他们见面,总会带他们去大吃一顿。他也可以花上好几十天,与作家作陪。例如他就曾经跟村上龙在一家大饭店里,陪他聊天、打网球。显然,他跟作家的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幻冬舍推出六本作品,分别是五木宽之的《鸱枭漫步》、村上龙的《五分后的世界》、篠山纪信的《少女革命》、山田咏美的《120%的酷》、吉本芭娜娜的《玛莉亚的永夜∕峇里岛梦日记》和北方谦三的《约定》共六本书同时上市。此后,幻冬舍正式开始运作。显然,这位老板对于未来的运作,早已成竹在胸。从这六位名家的新书来看,幻冬舍能够打响第一炮,人脉还是比资金重要,毕竟这家新出版社只有一千万日币的资金。换言之,见城彻平时跟作家相处向来以诚相待,因此他一旦创业,这些名作家当然也二话不说,就拿出书稿来相挺。这就像他的老东家角川春树也是很会照顾人,因此出狱后再度跨入出版界,成立角川春树事务所时,过去那些老作家也再度出面支持。
见城彻颇能掌握出书的时机。在书中他提到,偶像明星唐泽寿明写了一本名为《两个人》的书,一开始打算要立即出版,但因为见城彻研判情势觉得不适合,因此延到他与山口智子两人结婚时才推出上市。虽然拖了一年多,但多卖好几十万本。
见城彻固然是创造畅销书的高手,但他经营出版社的目的并非只是赚钱而已。事实上,他自己有一套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他指出,「创作是孤独的。耶稣用羊来比喻人,在上百匹羊当中,总会有一只多余的、异常的、在群体中落单的羊。我认为反映那一只羊的内在世界就是创作。创作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因此要维持共同体,需要伦理、法律、政治……等要件,但创作则是为了那只苦闷的、在共同体中格格不入的羊而存在。」显然,在他看来,身为作家往往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边缘人」,他们满腔的热血需要靠创作来发泄。但发泄也要有个地方,因此如果医生能够治好病人的疾病,那身为编辑应该就是可以经由出版去治好作家的「创作病」。
目前,见城彻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出版人,但在《编辑这种病》中,他并没有为自己歌功颂德,反而坦诚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以谦虚的态度面对读者。就内容而言,本书并非将焦点摆在出版,而是进一步探讨创作、编辑、人生的冒险……等问题。因此,它值得出版人、编辑、作家,以及一般读者都详加阅读。在此,我真诚地推荐这本好书。
辜振丰
推荐序2
编辑,这迷人的行当
编辑,这行当在台湾几乎是文科生专属职。在出版界短短几年,却有一个深沉的感触,这一个微利的行业,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多少都是个程度不一的书蠹虫,才会无怨无悔至今。期待高薪的人早早就转行去了别处捞钱,因此,这行转来绕去,多是熟面孔。而台湾每年出版品当中超过六成是翻译书,对于国外书讯的敏感度高,连带对于外国出版同业,编辑们也有着高度的兴趣。欧美虽为翻译书出版大宗,但是作者与编辑大多围绕着版权经纪人打转。而同为出版大国的日本呢?除了羡慕他们有着新人起薪将近三十万日币、常常去作家家里等稿或者可以陪同去各地取材、喝酒吃饭公司买单这类「好康」之外,我们其实所知有限。幻冬舍社长见城彻这本几近大爆日本编辑和作家作业内幕的书籍,当然也就格外让人期待。
出版界的一匹黑马
第一次注意到幻冬舍,是因为天童荒太的《永远的仔》和五木宽之的人生励志书。那时是一九九九年、千囍年之际,《永远的仔》被改编成日本电视台(JST)的电视剧,由中谷美纪和渡部笃郎主演,该书后来成为销售超过一百五十万本的畅销小说;同时日本长青作家五木宽之的《大河一滴》、《人生的目的》也在排行榜上热销。但关于幻冬舍,真正让我对印象深刻的事情却是等到了我进入《诚品好读》,并开始观察日本出版动态之后的事了──因为每一年都会看到幻冬舍在排行榜或是新闻上,缴出亮丽的成绩单。
二○○一年幻冬舍出版了首部英文学习类的《大肥猫说英文》一书,销售破百万本,掀起英语学习书的热潮;二○○二年出版石原慎太郎《老年才是真正的人生》,开启了老年生活的话题;二○○三年出版了《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后来由中岛哲也改编成电影,同年村上龙的《工作大未来》出版后,也不断佔据报纸杂志的版面,并难得地成为第一本高单价的百万畅销书;二○○四年的励志类畅销书《拳头举上天---五分钟改变自己的六十种方法》作者上大冈□□一夕成名,电视台节目邀约不断;二○○五年编辑锲而不舍地与原出版社交涉,取得文库版出版权,重做廿年前老书《一公升的眼泪》,结果横扫影视圈,不但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销售也是一路长红随即卖破百万……
出版村上龙的《工作大未来》时,幻冬舍不过成军十年,而这年幻冬舍的股票正式上市,并且早两年前就跨足漫画产业,随后更成立自费出版、教育出版……等领域。二○○九年幻冬舍已经被日经评为日本五大出版社之一,同列五大的各家出版社都是老字号,唯独幻冬舍是一匹年轻黑马。
以时间和人情交际焠鍊杰作
这样一家年年都有畅销书的当红炸子鸡,即使后来我改换跑道去出版社当版权,也很难让人不注意到。每次寄送东贩日贩的排行榜给编辑时,总会看到一两本幻冬舍的畅销新书在榜上,《工作大未来》就是这样被看到的。
犹记得第一年代表时报去拜访幻冬舍位于涩谷的办公室时,很惊讶他们的办公室是位于住宅区当中。过了两年再度拜访,第二栋办公新楼刚落成,虽不及大出版社如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那般,有着高大宏伟的办公大楼,但今日有实力可以在东京二十三区内买地盖楼的出版社,屈指可数。
第一次拜访是与《工作大未来》的编辑石原正康碰面,才知道这是一本编辑企画书,也就是由编辑提出企画案,再请村上龙执笔完成的书,一共费时两年。第二次拜访,我已经到了商周,为了村上隆的《艺术创业论》而去,而这次碰面的主编□原俊二,为了这本书也是足足等了四年之久。前述所说百万畅销小说天童荒太的《永远的仔》,则是让当初邀稿的编辑等了五年,几经编辑修润才脱稿完成。
幻冬舍的编辑可以无比的耐心和精力与作家往来,这点从社长见城彻这本大爆编辑内幕的书籍《编辑这种病》,即可窥知一二。不论是他的至交村上龙或是老作家五木宽之、早逝的纯文学旗手中上健次、音乐家□本龙一、歌手尾崎丰、乡广美、演员唐泽寿明……等,他都有耐心陪伴并督促他们写作更好的作品。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不是随遇而安的编辑,而是像只鲨鱼一样紧咬着他的目标不放(这点跟村上龙很像),即使无合作的可能,也可以继续往来直到有一天对方想写东西。这便是日后他总比其他出版社更有机会出版话题性作品的原因吧?
「我觉得编辑能否得到同世代作家的青睐非常重要,有些编辑便无此机遇和缘分。换句话说,不论编辑再有才能,或如何鞠躬尽瘁,倘若无法结识同时代的作家,他们就没有机会绽放光芒。我的成功多半是因为机遇和缘分。在结识了中上健次、三千纲、立松和平与金原峰雄后,立刻又出现村上龙、接着是三田诚广与宫本辉。」
—见城彻
社长的才能
目前,在台湾出版社当中,从编辑做起一路始终如一,最后顺利成立出版社的老板并不算多---因为在台湾要经营一家出版社,业务的通路能力或者控制现金流的会计能力也许更为重要。而放眼国外出版社,编辑型出身的老板,大多也是小而美的中小型出版社。欧美的大型出版社早已是大型媒体财团的併购数字之一,编辑的专业也有很大一部分落在版权经纪人手上。然而本书作者见城彻,却是个彻头彻尾编辑出身的人,不仅当过书籍编辑,也担任过杂志总编。他自述担任编辑的时候工作的状况是「每天都在和文稿做殊死战。」这样扎实的编辑功力,让他得以和众多作家、艺术家甚至音乐家交游往来。日本出版与欧美不同,书籍的命脉要靠编辑与作家的交情,从幻冬舍的创社六作(五木宽之的《鸱枭漫步》、村上龙的《五分后的世界》、篠山纪信的《少女革命》、山田咏美的《120%的酷》、吉本芭娜娜的《玛莉亚的永夜 / 峇里岛梦日记》和北方谦三的《约定》)就不难看出见城彻个人以及他的编辑团队人面之广,与作家交情之深。
然而见城彻不仅是懂内容,更懂宣传、行销操作。他在书上说:「我们公司讲求个人业绩,从来没有因为哪本书热卖而造成所有员工利益均沾的美事,因此编辑们对于自己看准必定热销的书籍,往往会毅然决然豪赌一番。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存活下来,我们只能採取大出版社无法模仿的战略。」这战略不仅是内容上,更多是宣传上的战术。幻冬舍为了创业六书在《朝日新闻》上买整版广告宣传,这在日本出版业界也是罕见的大手笔宣传手法,但日后证明其成效卓着,使得很多出版社纷纷群起傚尤。
在这本相当于他半生编辑生涯的书里,他不仅谈如何成功,也谈失败和自己对人生的剖析,以及更迷人的,他对自己性格软弱处的惶惶不安──而这种不安,我辈编辑皆有之。
陈孟姝(上海青马文化总编辑,曾任时报出版社及商周出版社版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