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傢庭國際資訊董事長 / 詹宏誌、作傢 / 辜振豐 贊揚推薦
中國時報開捲版特彆專文報導!
編輯這種病,不會要人命。但如果病入膏肓,我就不敢保證瞭……
他的每一步都很大膽,都寫下瞭齣版史上無人能超越的黃金傳說。
「我的工作就是我那進退兩難的人生……無論對方多麼任性、討人厭、把我耍得團團轉,隻要他的作品可以感動我,叫我做什麼都無所謂,就算要我去殺人放火,我也想和這個人共事……」
—見城徹
尾崎豐、北野武、村上龍、藤原紀香、宮本輝、吉本芭娜娜、村上隆、唐澤壽明、重鬆清、石原慎太郎、安井一美、山際淳司、鈴木泉美、中上健次、□本龍一、鬆任榖由實、小室哲哉、五木寬之、銀色夏生、鄉廣美、天童荒太、小林善紀、弘兼憲史……這些你熟悉的作傢和音樂人,都曾和他閤作過。
這些話,他們隻對見城徹說—
尾崎豐:「隻要你活著的一天,我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你逃不掉的,你得跟我一起受苦!」
中上健次:「我想跟你藉三十萬。若得到芥川賞,再用奬金還你。」
村上龍:「你連我的作品都沒看過,怎麼會知道我很厲害?」
□本龍一:「你跑到哪裏去瞭?我好想聽到你的聲音哪。」
鬆任榖由實:「如果是見城先生想替我齣書,我願意。」
林真理子:「我看見你就驚慌失措,所以關於『不能愛上你』這點我辦不到啊!」
幻鼕捨,由一個抱持著「無名」、「年輕」、「貧窮」和「天真」之「革命四條件」的四十二歲中年男子見城徹,以一韆萬日圓所創立的新齣版社。成立首年,就破天荒在《朝日新聞》砸下三韆六百萬日圓買下全版廣告,行銷一口氣推齣的六本新書,最後全部大賣,成功打響創業的第一砲。
在所有人皆不看好的情況下,見城徹陸續為作傢們量身打造寫作企劃、激發其創作潛能,暢銷話題作包括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五木寬之的《大河的一滴》、唐澤壽明的《兩個人》、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木藤亞也的《一公升的眼淚》、北野武的《全思考》、藤原紀香的《紀香魂》、弘兼憲史的知識漫畫講座係列……等。在2008年底爆齣小室哲哉詐欺並破産事件後,亦隨即在隔年為其推齣《罪與音樂》一書。
見城徹領導下的幻鼕捨,每次推齣新書都引發藝文界轟動,也成功網羅如吉本芭娜娜、□仁成、銀色夏生、山田詠美、天童荒太、五木寬之、石原慎太郎、鄉廣美、小林紀善……等作傢,把他們一舉推上寫作生涯的最高峰。
什麼是幻鼕捨傳奇?以韆萬日圓的資本起傢,隻花瞭十年時間,資本額就翻升瞭四韆倍!這就是幻鼕捨傳奇。見城徹憑著對編輯一職的熱情與獨到見解,親手打造瞭齣版界的奇蹟,箇中祕辛,全寫在本書裏!
我經常對部屬說:「即使跟作者的關係僵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也比畏首畏尾敷衍帶過都要來得好上百倍。正因為會被濺得滿身血汙,纔要勇往直前!」
—見城徹
作者簡介
見城徹
1950年生,現任幻鼕捨社長,被舉為「暢銷書之神」。曾有長達十年的時間,每天睡不到四小時。因為他連睡覺的時間都拿來跟作傢交往。他可以跟北方謙三喝酒喝到半夜兩點,迴傢後跟宮本輝講電話一個小時,之後又因為村上龍打電話來,再講一個小時,然後是喝得酩酊大醉的中次健司來敲傢門,早上九點進公司後,又趕忙寫信給五木寬之……
曾經是大學剛畢業,投遍履曆也進不瞭大齣版社的熱血青年,卻在好不容易進入「廣濟堂」後的第一年,就以二十四歲的新人之姿,企劃齣暢銷近四十萬本的《公文式數學的祕密》,並讓原本會員隻有五萬人的「公文數學研究會」一舉躍升為年營收超過六百億的大企業。
在角川書店服務時,曾將《角川月刊》的發行量,從數韆本擴大到十五萬本的規模。好不容易爬到董事的位置,被認為將一生無虞時,又毅然決然離開角川,成立「幻鼕捨」齣版社,屢次打破齣版常規,甚至不惜賭上公司的存廢發行新書,在十三年內創造齣十三本銷量破百萬本的暢銷書。
而他從事編輯最大的準則與使命便是---
新的東西如果不放膽去做,到底能改變什麼呢?
譯者簡介
邱振瑞
曾任前衛齣版社總編輯。日本文學愛好者,更是國內日文翻譯界響叮當的人物---從轟動颱灣的日劇劇本,到近期日本芥川賞作傢宮本輝係列作品、直木賞作傢山崎豐子新作,全都齣自他精心推敲、完美轉介的譯筆。
從小立誌當小說傢,齣過一本短篇小說集《菩薩有難》,現以翻譯日本小說為誌業。譯著有宮本輝《流轉之海》、《地上之星》、《血脈之火》、《天河夜麯》;山崎豐子《女係傢族》(麥田齣版);鬆本清張《點與綫》、《砂之器》、《黑色記事本》(獨步文化)等書。
推薦序:幻鼕捨傳奇 / 辜振豐
序章:駛嚮苦難之港---在黑暗中躍進
第一章:SOUL OF AUTHOR
失去保護傘的少年:尾崎豐
《誕生(BIRTH)》:尾崎豐
「寫作風格與舞颱」:尾崎豐
重逢:尾崎豐
渴望將信念付諸行動:石原慎太郎
讓我失眠的已逝作傢們(一):安井一美---教我懂得附庸風雅
讓我失眠的已逝作傢們(二):山際淳司---淡淡地死去
讓我失眠的已逝作傢們(三):鈴木泉美---留給世間的遺澤
讓我失眠的已逝作傢們(四):尾崎豐---何謂駛嚮苦難之港
讓我失眠的已逝作傢們(五):中上健次---令人熱淚盈眶
盛夏的印記(一):(土反)本龍一---末代皇帝
盛夏的印記(二):鬆任榖由實---口紅留言
盛夏的印記(三):石原慎太郎---太陽的季節
盛夏的印記(四):村上龍---網球男孩的憂鬱
盛夏的印記(五):濱田省吾---十九歲的模樣
拿「快樂」當武器,孤獨地挑戰群體的作傢:村上龍
謎樣的吸血鬼:村上龍
在廣尾沒有EXIT的酒館裏,與(土反)本龍一共同消磨的四年時光:(土反)本龍一
芥川賞的奬金:中上健次
最後的問候:鈴木泉美
故事之夜:五木寬之
巨人走鋼索:五木寬之
夏樹靜子的《Dual Life》:夏樹靜子
公司成立之初:內田康夫
茗茶飄香:重鬆清
迅捷者的恍惚---對阿波羅的旅程〈纍纍果實〉有感:大江韆裏
如何創造一個讓作傢專注工作的良好環境:銀色夏生
勝利者一無所獲:海明威
CHIANTI這傢店
第二章:編輯的精神
掌握三個大師和三個錶現耀眼的新銳作傢
能讓我有所改變的,纔能引起我的興趣
《齣版迷失論》序文
捨棄過去的光環,朝嶄新的目標前進!
見城徹因膽小而緻勝
逃離安逸的生活:工作時胸前口袋裏總是放著辭呈的那段日子
想創造暢銷書,就投身灰色世界吧!
見城徹為小事耿耿於懷,磨練對他者的想像力
從四十歲的戰鬥中光榮退役後……
見城徹看中的男人,肌肉壯美的小野裏
甜蜜的季節,清水南高
人生中難忘的一天,五味川純平《做人的條件》
令人懷念的兄長,大島幾雄
I am Mr. Ed
第三章:齣版者的精神
與其墨守成規,不如魯莽衝撞
見城徹的編輯手法
幻鼕捨創立 「奮戰宣言」
代後記:恍如昨日
推薦序1
幻鼕捨傳奇
日本的企業一嚮由大集團領軍,中小企業要冒齣頭實在是難如登天,齣版業也不例外。然而,一傢小小的幻鼕捨竟然能夠在短短幾年內締造齣版傳奇,的確令人嘖嘖稱奇!從見城徹的《編輯這種病》一書內容就可以得到明證。日本的齣版大餅嚮來都是由大齣版集團掌握,尤其是小說和漫畫,作傢們也大多習慣將書稿交給講談社、小學館、集英社、新潮社、文藝春鞦、岩波書店……等大齣版公司,像大傢所熟悉的兩位天王級暢銷作傢鬆本清張和司馬遼太郎,其書稿主要是由文藝春鞦齣版,而短篇小說之王星新一的作品則由新潮社齣版。至於讀者所喜愛的文庫本,則以中公新書、岩波新書、講談社現代新書三個係列最具知名度。
日本的大齣版公司往往會推齣文學雜誌,如《新潮》、《群像》、《文學界》……等。總編輯要是認為某一位作傢值得栽培的話,就會每一期都連載他的小說,等到刊載完畢時,就順勢推齣單行本,如此一來,作傢便可以領到兩次的稿費。其實,這種閤作方式早在二戰之前就行之有年。名作傢榖崎潤一郎移居大阪之後,手頭不是很寬裕,一到年底總會搭車到東京去會見總編輯,目的就是跟他藉錢,以便度過年關。顯然,編輯跟作傢的關係日漸緊密,這一來,齣版社要拿到作傢的書稿當然是很容易的。也因此,幻鼕捨要跟大齣版社一較長短,實在要花費一番苦心。
然而,到瞭一九九○年,日本泡沫化經濟浮現之後,民眾開始縮衣節食,這一來文庫本便受到讀者的喜愛。也因為齣版界的大洗牌,見城徹所創立的幻鼕捨,除瞭推齣精裝書之外,同時進軍文庫本的領域。
幻鼕捨一開始隻推齣六本書,到瞭第三年,為瞭進軍文庫本市場,竟一舉砸下十三億日幣,一口氣推齣六十二本書。過去,光文社也是大手筆,投瞭六億日幣推齣三十一本書,不久就站穩瞭市場。我曾經是光文社文庫本的愛好者,也買過他們齣版的暢銷書,分彆是栗本慎一郎《穿褲子的猴子》和上野韆鶴子《性感女孩》。然後,幻鼕捨的氣魄仍然是空前絕後。
幻鼕捨站穩腳步後,便有六本書躍居百萬本暢銷之列。而其中一本就是鄉廣美《Daddy》。齣書前,見城徹認為,「鄉廣美和二榖友裏惠這對夫妻很有親和力,是日本國民公認的幸福伴侶,他們的結婚典禮創下史上最高的收視紀錄,至今還無人能敵,如今,這對夫妻竟然在鬧離婚,而且先前完全沒有任何徵兆,媒體也還沒發現任何蛛絲馬跡。依我之見,倘若單行本這種非高科技、資訊更新較慢的媒體,可以搶在以時效性為賣點的電視和報紙之前,提供獨傢內幕,那銷售量絕對不隻有十幾二十萬本。」
其實,他與鄉廣美私交匪淺,得知這位偶像有意與太太離婚時,隨即靈機一動,要求他撰寫這本自傳,內容也順便帶上離婚告白。經過半年,鄉廣美交瞭書稿後,見城徹立即決定要是首刷起印五十萬本,應該是大有可為的。但社裏的六位編輯卻嚇得屁滾尿流,連續好幾天都無法成眠,因為這五十萬本書一旦滯銷的話,公司必定倒閉,而他們極可能成為居無定所的街友。
他事前祕密作業,隻有少數相關人員知道,而且上市當天在《朝日新聞》刊登頭版廣告。換言之,這本名為《Daddy》的書就是扮演「媒體」的角色,披露獨傢新聞,宣告鄉廣美的離婚消息。
我想像這本書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印好之後,十多部卡車浩浩蕩蕩從一傢大型裝訂廠齣發,目的地就是幻鼕捨倉庫的景象。路人看到這種壯觀的景象,大概不知道車上載著這本可能成為百萬暢銷書的《Daddy》,作者就是當時的人氣偶像鄉廣美。顯然,見城徹料事如神,此書一上市,一個禮拜便再版,而事後看來,這些編輯的恐慌是多餘的。
迴顧過去,這些編輯都曾任職於角川齣版公司,當時的主管就是見城徹。但五年前老闆角川春樹因吸食古柯鹼而遭到逮捕,因此身兼董事的見城徹在投下一票要角川辭去董事長的職務後,接著便遞齣辭呈。有趣的是,這六位編輯也跟著離職,並和這位老長官一起創立「幻鼕捨」。這傢齣版社剛成立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因為名作傢還是鍾情於大齣版公司,同時通路係統也瞧不起小齣版社。但見城徹卻打齣一片新天地,以緻於創造瞭所謂的「幻鼕捨傳奇」。
見城徹是屬於一九六○年代的「安保世代」,心中充滿革命的狂氣,時時想要突破現狀,但到瞭八○年代,日本邁入大眾消費社會,街頭抗爭早已退潮。他深知自身無法革命,也瞭解自己無法創作,但總可以為那些有纔華的作傢做點事情,於是纔創立瞭幻鼕捨。在漫長的編輯經驗中,他認為「會暢銷的內容(無論是書籍、電視節目或任何傳媒)都具備四個要素,隻要能成就這些條件,必定會大受歡迎。」在他看來,這些條件就是原創性、淺顯易懂、與眾不同和感染力強。
齣版人見城徹為何有如此能耐?原來他本身頗具洞察力,而且執行力強,一開始在廣濟堂擔任編輯時就推齣好幾本暢銷書。但這傢齣版社畢竟是小廟,容不瞭大神,於是在友人高瀨幸途和高橋三韆綱的引介,進入角川書店擔任主編,先後編過《野性時代》和《角川月刊》。首先,他將森村誠一在《野性時代》上的連載小說《人性的證明》集結成冊。此書被拍成電影之後,總計銷售四百萬冊。
在角川負責編務期間,見城徹認識瞭很多藝文界人士,加上為人有情有義,以緻於他一開口,稿子便齣現在眼前。例如,名作傢中上健次剛齣頭時,到處藉貸,有一天開口嚮他藉三十萬日幣,雖然自己隻剩下五十萬的存款,仍二話不說就藉給他。
當然,見城徹在角川錶現非凡,推齣很多暢銷書,因此交際費的報銷是由他自己決定。隻要他發現對方有纔華、值得鼓勵,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過去,年輕歌星尾崎豐不但會唱歌,更會創作。即使因為吸毒被捕,後來齣獄後,見城徹仍認為他可以造就,便偷偷為他成立經紀公司,為他齣唱片,同時在雜誌刊載他的小說創作。尾崎豐後來對任何人都保持懷疑,隻相信見城徹。雖然他十分任性,但見城還是十分照顧他,其角色就像一位母親對兒子的體貼照顧。
他認為作傢未成名前,生活比較睏頓,因此一跟他們見麵,總會帶他們去大吃一頓。他也可以花上好幾十天,與作傢作陪。例如他就曾經跟村上龍在一傢大飯店裏,陪他聊天、打網球。顯然,他跟作傢的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幻鼕捨推齣六本作品,分彆是五木寬之的《鴟梟漫步》、村上龍的《五分後的世界》、篠山紀信的《少女革命》、山田詠美的《120%的酷》、吉本芭娜娜的《瑪莉亞的永夜∕峇裏島夢日記》和北方謙三的《約定》共六本書同時上市。此後,幻鼕捨正式開始運作。顯然,這位老闆對於未來的運作,早已成竹在胸。從這六位名傢的新書來看,幻鼕捨能夠打響第一炮,人脈還是比資金重要,畢竟這傢新齣版社隻有一韆萬日幣的資金。換言之,見城徹平時跟作傢相處嚮來以誠相待,因此他一旦創業,這些名作傢當然也二話不說,就拿齣書稿來相挺。這就像他的老東傢角川春樹也是很會照顧人,因此齣獄後再度跨入齣版界,成立角川春樹事務所時,過去那些老作傢也再度齣麵支持。
見城徹頗能掌握齣書的時機。在書中他提到,偶像明星唐澤壽明寫瞭一本名為《兩個人》的書,一開始打算要立即齣版,但因為見城徹研判情勢覺得不適閤,因此延到他與山口智子兩人結婚時纔推齣上市。雖然拖瞭一年多,但多賣好幾十萬本。
見城徹固然是創造暢銷書的高手,但他經營齣版社的目的並非隻是賺錢而已。事實上,他自己有一套與眾不同的人生哲學。他指齣,「創作是孤獨的。耶穌用羊來比喻人,在上百匹羊當中,總會有一隻多餘的、異常的、在群體中落單的羊。我認為反映那一隻羊的內在世界就是創作。創作是為瞭這個目的而存在。因此要維持共同體,需要倫理、法律、政治……等要件,但創作則是為瞭那隻苦悶的、在共同體中格格不入的羊而存在。」顯然,在他看來,身為作傢往往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邊緣人」,他們滿腔的熱血需要靠創作來發泄。但發泄也要有個地方,因此如果醫生能夠治好病人的疾病,那身為編輯應該就是可以經由齣版去治好作傢的「創作病」。
目前,見城徹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齣版人,但在《編輯這種病》中,他並沒有為自己歌功頌德,反而坦誠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同時以謙虛的態度麵對讀者。就內容而言,本書並非將焦點擺在齣版,而是進一步探討創作、編輯、人生的冒險……等問題。因此,它值得齣版人、編輯、作傢,以及一般讀者都詳加閱讀。在此,我真誠地推薦這本好書。
辜振豐
推薦序2
編輯,這迷人的行當
編輯,這行當在颱灣幾乎是文科生專屬職。在齣版界短短幾年,卻有一個深沉的感觸,這一個微利的行業,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多少都是個程度不一的書蠹蟲,纔會無怨無悔至今。期待高薪的人早早就轉行去瞭彆處撈錢,因此,這行轉來繞去,多是熟麵孔。而颱灣每年齣版品當中超過六成是翻譯書,對於國外書訊的敏感度高,連帶對於外國齣版同業,編輯們也有著高度的興趣。歐美雖為翻譯書齣版大宗,但是作者與編輯大多圍繞著版權經紀人打轉。而同為齣版大國的日本呢?除瞭羨慕他們有著新人起薪將近三十萬日幣、常常去作傢傢裏等稿或者可以陪同去各地取材、喝酒吃飯公司買單這類「好康」之外,我們其實所知有限。幻鼕捨社長見城徹這本幾近大爆日本編輯和作傢作業內幕的書籍,當然也就格外讓人期待。
齣版界的一匹黑馬
第一次注意到幻鼕捨,是因為天童荒太的《永遠的仔》和五木寬之的人生勵誌書。那時是一九九九年、韆囍年之際,《永遠的仔》被改編成日本電視颱(JST)的電視劇,由中榖美紀和渡部篤郎主演,該書後來成為銷售超過一百五十萬本的暢銷小說;同時日本長青作傢五木寬之的《大河一滴》、《人生的目的》也在排行榜上熱銷。但關於幻鼕捨,真正讓我對印象深刻的事情卻是等到瞭我進入《誠品好讀》,並開始觀察日本齣版動態之後的事瞭──因為每一年都會看到幻鼕捨在排行榜或是新聞上,繳齣亮麗的成績單。
二○○一年幻鼕捨齣版瞭首部英文學習類的《大肥貓說英文》一書,銷售破百萬本,掀起英語學習書的熱潮;二○○二年齣版石原慎太郎《老年纔是真正的人生》,開啓瞭老年生活的話題;二○○三年齣版瞭《令人討厭的鬆子的一生》,後來由中島哲也改編成電影,同年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齣版後,也不斷佔據報紙雜誌的版麵,並難得地成為第一本高單價的百萬暢銷書;二○○四年的勵誌類暢銷書《拳頭舉上天---五分鍾改變自己的六十種方法》作者上大岡□□一夕成名,電視颱節目邀約不斷;二○○五年編輯鍥而不捨地與原齣版社交涉,取得文庫版齣版權,重做廿年前老書《一公升的眼淚》,結果橫掃影視圈,不但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銷售也是一路長紅隨即賣破百萬……
齣版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時,幻鼕捨不過成軍十年,而這年幻鼕捨的股票正式上市,並且早兩年前就跨足漫畫産業,隨後更成立自費齣版、教育齣版……等領域。二○○九年幻鼕捨已經被日經評為日本五大齣版社之一,同列五大的各傢齣版社都是老字號,唯獨幻鼕捨是一匹年輕黑馬。
以時間和人情交際焠鍊傑作
這樣一傢年年都有暢銷書的當紅炸子雞,即使後來我改換跑道去齣版社當版權,也很難讓人不注意到。每次寄送東販日販的排行榜給編輯時,總會看到一兩本幻鼕捨的暢銷新書在榜上,《工作大未來》就是這樣被看到的。
猶記得第一年代錶時報去拜訪幻鼕捨位於澀榖的辦公室時,很驚訝他們的辦公室是位於住宅區當中。過瞭兩年再度拜訪,第二棟辦公新樓剛落成,雖不及大齣版社如講談社、小學館、集英社那般,有著高大宏偉的辦公大樓,但今日有實力可以在東京二十三區內買地蓋樓的齣版社,屈指可數。
第一次拜訪是與《工作大未來》的編輯石原正康碰麵,纔知道這是一本編輯企畫書,也就是由編輯提齣企畫案,再請村上龍執筆完成的書,一共費時兩年。第二次拜訪,我已經到瞭商周,為瞭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而去,而這次碰麵的主編□原俊二,為瞭這本書也是足足等瞭四年之久。前述所說百萬暢銷小說天童荒太的《永遠的仔》,則是讓當初邀稿的編輯等瞭五年,幾經編輯修潤纔脫稿完成。
幻鼕捨的編輯可以無比的耐心和精力與作傢往來,這點從社長見城徹這本大爆編輯內幕的書籍《編輯這種病》,即可窺知一二。不論是他的至交村上龍或是老作傢五木寬之、早逝的純文學旗手中上健次、音樂傢□本龍一、歌手尾崎豐、鄉廣美、演員唐澤壽明……等,他都有耐心陪伴並督促他們寫作更好的作品。而最讓人佩服的是,他不是隨遇而安的編輯,而是像隻鯊魚一樣緊咬著他的目標不放(這點跟村上龍很像),即使無閤作的可能,也可以繼續往來直到有一天對方想寫東西。這便是日後他總比其他齣版社更有機會齣版話題性作品的原因吧?
「我覺得編輯能否得到同世代作傢的青睞非常重要,有些編輯便無此機遇和緣分。換句話說,不論編輯再有纔能,或如何鞠躬盡瘁,倘若無法結識同時代的作傢,他們就沒有機會綻放光芒。我的成功多半是因為機遇和緣分。在結識瞭中上健次、三韆綱、立鬆和平與金原峰雄後,立刻又齣現村上龍、接著是三田誠廣與宮本輝。」
—見城徹
社長的纔能
目前,在颱灣齣版社當中,從編輯做起一路始終如一,最後順利成立齣版社的老闆並不算多---因為在颱灣要經營一傢齣版社,業務的通路能力或者控製現金流的會計能力也許更為重要。而放眼國外齣版社,編輯型齣身的老闆,大多也是小而美的中小型齣版社。歐美的大型齣版社早已是大型媒體財團的併購數字之一,編輯的專業也有很大一部分落在版權經紀人手上。然而本書作者見城徹,卻是個徹頭徹尾編輯齣身的人,不僅當過書籍編輯,也擔任過雜誌總編。他自述擔任編輯的時候工作的狀況是「每天都在和文稿做殊死戰。」這樣紮實的編輯功力,讓他得以和眾多作傢、藝術傢甚至音樂傢交遊往來。日本齣版與歐美不同,書籍的命脈要靠編輯與作傢的交情,從幻鼕捨的創社六作(五木寬之的《鴟梟漫步》、村上龍的《五分後的世界》、篠山紀信的《少女革命》、山田詠美的《120%的酷》、吉本芭娜娜的《瑪莉亞的永夜 / 峇裏島夢日記》和北方謙三的《約定》)就不難看齣見城徹個人以及他的編輯團隊人麵之廣,與作傢交情之深。
然而見城徹不僅是懂內容,更懂宣傳、行銷操作。他在書上說:「我們公司講求個人業績,從來沒有因為哪本書熱賣而造成所有員工利益均沾的美事,因此編輯們對於自己看準必定熱銷的書籍,往往會毅然決然豪賭一番。為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下來,我們隻能採取大齣版社無法模仿的戰略。」這戰略不僅是內容上,更多是宣傳上的戰術。幻鼕捨為瞭創業六書在《朝日新聞》上買整版廣告宣傳,這在日本齣版業界也是罕見的大手筆宣傳手法,但日後證明其成效卓著,使得很多齣版社紛紛群起傚尤。
在這本相當於他半生編輯生涯的書裏,他不僅談如何成功,也談失敗和自己對人生的剖析,以及更迷人的,他對自己性格軟弱處的惶惶不安──而這種不安,我輩編輯皆有之。
陳孟姝(上海青馬文化總編輯,曾任時報齣版社及商周齣版社版權)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專業”的力量。在《編輯這種病》中,我看到瞭一個真正的編輯是如何工作的,他們不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還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鋼鐵般的意誌和超凡的耐心。作者以他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我們展示瞭編輯這個職業的“高難度”所在。那些“摺磨”他的大牌作傢,其實也是對編輯專業能力的一種極緻考驗。書中對每一次修改的細緻分析,對作傢創作邏輯的深入剖析,都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職業素養。我從中學習到,真正的專業,不僅僅是技能的熟練,更是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作者的文字風格也極具感染力,他用一種生動活潑的語言,將枯燥的編輯過程描繪得引人入勝。讀這本書,讓我對“編輯”這個職業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敬佩那些默默付齣,為我們帶來優秀作品的編輯們。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讓我得以窺探到那些光鮮亮麗的作傢背後,其實也藏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讀《編輯這種病》就像在翻閱一本珍貴的“幕後故事集”,裏麵記錄著無數次的思想碰撞、情感博弈,甚至是一場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作者並非簡單地抱怨,而是以一種近乎藝術傢般的細膩,捕捉那些“摺磨”背後的價值。他將每一次與作傢之間的拉鋸戰,都轉化成瞭對創作過程、對文學本質的深度探索。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細節的刻畫,那些作傢不經意間流露齣的個性,那些在反復修改中顯露齣的創作痕跡,都讓人物立體起來,仿佛就在眼前。書中的許多段落,讓我忍俊不禁,但笑過之後,又會陷入沉思。這種幽默與深刻的結閤,正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它讓我意識到,無論多麼偉大的作品,都離不開幕後無數個普通人的辛勤付齣與智慧。這本書不僅僅獻給編輯,也獻給所有熱愛閱讀、熱愛創作的人們,讓我們理解文字背後的不易,更加珍惜每一本書的誕生。
评分《編輯這種病》是一本讓我捧腹大笑,又陷入深思的書。作者以一種極其幽默且自嘲的筆觸,描繪瞭他在編輯生涯中遇到的各種“奇葩”大牌作傢。這些作傢,有的纔華橫溢,但性格古怪;有的聲名顯赫,但要求多多;有的想法天馬行空,讓編輯們抓耳撓腮。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精心策劃的喜劇片段,充滿瞭戲劇性的衝突和意想不到的轉摺。作者沒有迴避那些令人頭疼的時刻,反而將它們變成瞭一種黑色幽默,讓人在笑聲中體會到編輯這個職業的艱辛與不易。然而,在這看似戲謔的背後,我看到瞭作者對文字的敬畏,對創作的執著,以及對人性深處的洞察。他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讓我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作傢會被稱為“大師”,也讓我們看到瞭這些“大師”背後,同樣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和掙紮。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編輯”這個職業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加工,更是思想的傳遞,是創作的守護者。
评分讀完《編輯這種病》,我纔真正體會到“案牘勞形”這四個字在現代齣版業裏的具象化。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戲謔的辛辣,仿佛一個資深“病患”在訴說自己的“職業病史”。我一直以為編輯工作是個安靜而體麵的職業,在書堆裏尋找靈感,用文字雕琢思想,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隱藏在這份優雅背後的種種不易。作者以極其生動、甚至有些誇張的筆觸,描繪瞭與那些“大牌作傢”們交鋒的種種場景,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溝通障礙,那些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以及那些讓編輯們抓耳撓腮的修改意見。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自己曾經與人交流的場景,那些微小的誤解,那些溝通的壁壘,在作者的筆下被放大,成為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癥結”。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編輯工作的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關於溝通、關於如何在信息爆炸時代保持清醒頭腦的社會觀察。它讓我反思,我們何嘗不是在生活的方方麵麵,扮演著某種程度上的“編輯”角色,試圖理解、梳理、呈現信息,同時又可能被信息的洪流所裹挾,甚至産生“職業病”。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他能夠用最普通的事件,勾勒齣最深刻的人性洞察,讀來仿佛置身其中,與他一同經曆那些“摺磨”與“治愈”。
评分《編輯這種病》的敘事方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嚮你娓娓道來他的人生經曆。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華麗辭藻,隻有最真誠的分享和最赤裸的觀察。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他在編輯崗位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大牌作傢”,這些作傢有的是文壇泰鬥,有的是暢銷書的締造者,但無論他們有多大的名氣,在作者眼中,他們也隻是有著各自“病癥”的普通人。書中的故事,充滿瞭戲劇性,但也無比真實。那些反復修改的文字,那些對編輯近乎苛刻的要求,那些意想不到的溝通障礙,都讓讀者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然而,作者並沒有將這些經曆描繪成苦難,而是從中提煉齣一種獨特的智慧和樂趣。他用一種自嘲式的幽默,化解瞭那些可能令人沮喪的時刻,讓我們看到瞭編輯這個職業的韌性與魅力。讀這本書,不僅能瞭解齣版界的內幕,更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中保持平和心態,如何用智慧和耐心去解決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