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報 2000年翻譯類十大好書
■2007年 中研院嚮社會推薦76本優良數學書
經濟學傢說,金錢的數目愈大,花在討論怎樣去使用的時間愈少。
為什麼人的腦袋瓜,對愈大的數字愈不敏感?
科學傢能預測哪一天哪個地方可看到日食,為什麼沒法預測哪一天哪個地方會發生地震?
統計學傢說,35歲以上受過大學教育的未婚女性,想找到如意郎君的機率,比遭恐怖份子刺殺的機會還小。
真是這樣嗎?
社會學傢說,奇蹟發生瞭:紐約市的犯罪率原本是全世界最高,前幾年突然急劇下降。這是警方威力掃蕩的結果,還是歹徒集體良心發現?
政治學傢說,最高票當選製是最壞的選舉製度,因為它能使一位不見得是最棒的候選人當選。
那麼還有更好的票選方式嗎?
外交傢說,誠意閤作,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是最成功的外交手腕。這是老掉牙的口號教條吧?
小朋友問:生日蛋糕該怎麼切,纔能讓大傢都歡喜,大傢都覺得公平?
這些問題都可以藉由數學來解答。
數學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學問,在「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會讓你的腦筋急轉彎,想清楚、瞧明白許許多多發生在生活周遭,以前隻能霧裏看花的事物。
作者簡介
柯爾 K. C. Cole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教授,《洛杉磯時報》科學專欄作傢(1994年迄今),經常在《紐約客》、《紐約時報》、《新聞週刊》、《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等媒體發錶文章。
1995年、2004年、2005年三度獲得「美國最佳科學寫作奬」,2002年獲得「美國最佳科學與自然寫作奬」。
由於頻頻獲奬,而有「科學寫作界之達文西」的封號。
著有《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The Universe and the Teacup)、《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First You Build a Cloud)等書。
柯爾女士成長於巴西首都裏約熱內盧、美國紐約州,曾在東歐待過數年,早年的寫作焦點在政治評論與女性議題。
1980年代,與舊金山探險博物館(Exploratorium)創辦人法蘭剋.歐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成為知交後,開始對科學産生濃厚興趣,從此鑽研科學,筆耕不輟。
育有一女一子,目前定居在加州聖摩尼卡。
譯者簡介
丘宏義
颱灣大學物理係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物理博士。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二年,鑽研超新星的形成及中子星的構造,奠定現代中子星理論的基礎。之後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馬裏蘭州高達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擔任太空科學傢及天文物理學傢。
退休後,專事寫作,著有《新封神榜:紂王與妲己》、《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譯作有《預約新宇宙》、《億萬又億萬》、《抓時間的人》、《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學傢的靈感抽屜》、《光錐.蛀孔.宇宙弦》、《宇宙的六個神奇數字》、《量子重力》、《黃金比例》、《時終》等書。
導 讀 數學和人生問題及哲學 丘宏義
——數學不再是象牙塔中供奉的偶像;
數學已經走到人間的塵世中。
前 言 有人情味的果實
——數學不是專管數字的工作;
它是一種思考的方法,一種擬齣問題的方法。
第一章 數學和事物到底有什麼關連?
——相對論已經給瞭我們答案:我們隻能觀測到關係。
而量子理論給瞭另一個迴答:我們隻能觀測到機率。
第一部 心靈與數學相會的地方
第二章 指數式放大
——以年息百分之七的復利增值,
你的錢在十年後加一倍。
第三章 預估風險
——三十五歲以上、受過大學教育的未婚女性,
想找到夫君的機遇比遭恐怖份子刺殺的機會還要小?
第二部 對物質世界的解釋
第四章 量度男人、女人、及事物
——把一幅畢卡索的畫放在顯微鏡下,
你就沒辦法欣賞瞭,你隻能辨識粗點的圖樣。
第五章 尺度的問題
——對蒼蠅而言,水更具有捕蠅紙的威力;
一旦蒼蠅身上沾濕瞭,就會被黏到死。
第六章 突現的性質︰多帶來不同
——群眾歇斯底裏癥不會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就如一個人的病不能稱為傳染病一樣。
第七章 預測的數學
——這就是科學終歸要告訴我們的︰如何及為什麼,
而不是在哪裏或什麼時候。
第八章 稻草堆中的訊號
——科學傢及藝術傢都學會注意彆人將要掃在地毯下的穢物,
他們學會變成很好的注意者。
第三部 對社會世界的解釋
第九章 選舉︰吉尼爾是對的
——她告訴人們的是他們不想聽的:
我們的選舉製度既不公平亦不民主。
第十章 公平的分配:所羅門王的智慧
——當我的小孩說某事是不公平的時候,
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第十一章 和藹體貼的數學原理︰數學證明瞭金律
——從這些數學研究中冒齣來的策略,
聽上去很像老式的說教︰閤作,原諒他人。
第四部 真理的數學原理
第十二章 事情因何發生?
——灰最後還是迴歸灰,塵迴歸塵,
可是在灰與灰、塵與塵之間,就有瞭人、狗及鞦海棠。
第十三章 舉證的重擔
——許多人把「若DNA比對符閤,辛普森就有罪」
與「若DNA比對不吻閤,他就無罪」看成完全一樣……
第十四章 諾塞與愛因斯坦:真理的不變性
——和愛因斯坦一樣,諾塞看穿瞭
把看似大不相同的事物聯係在一起的隱匿結構。
附 錄 延伸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