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够可怕,但不懂癌症、道听涂说,更可怕!
第一本!全国唯一癌症专科医院医事团队撰写,献给每个人的最佳防癌.抗癌全书
◎对癌症多一分认识、具备正确的筛检观念、就能早期发现、正确治疗!
◎关心健康的人、癌症病人及其家属不可不知的65个癌症知识Q&A
「祈愿所有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正确又贴心的医疗。」──黄达夫院长亲序
10大死亡原因之首、每3人就有1人罹患,癌症已成为普遍性的疾病
但它没有你想像的可怕,治癒率是有可能达到90%的!!
只有了解癌症,才能掌握它、克服它。
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癌细胞是怎么跑进身体里的?
.生活中有哪些致癌因子?
.手术都切除了,为什么还会有转移癌细胞?
.哪些癌症不容易被发现?
.良性肿瘤可能转「不良」吗?
.有可能误诊吗?机率高吗?
.贵族化健检真的有必要吗?
.什么是「最经济」的医疗?
.癌症的病发和压力有关吗?
.拟定癌症治疗策略的标准程序?
.医师如何思考治疗策略?
.手术中病人会经历哪些事?
.肿瘤拿干净了,为什么还要做化疗?
.化疗后一直疲倦想睡,正常吗?
.接受放射线治疗后,可以继续工作吗?
.药吃多了会不会伤肝害肾?
.食欲不振要怎么改善?
.无法进食时,如何获得营养?
.健康食品健康吗?
.医院可以多做哪些事?
作者简介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事团队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是台湾唯一的癌症专科医院。这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工作目标是,以最先进的医疗观念与技术,提供癌症病人最正确有效的医疗,以及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照护。
和信医院也是台湾唯一一所不实施「医师绩效分红制度」的医院。其作业准则是,不论医疗或行政决策皆以病人的最大利益为依归,其终极目标是「改变的生命」而不是「利润」。因此,它是一所强调病人安全、追求最高的癌症治癒率,以及一视同仁对待病人的非营利公益机构。
序 祈愿所有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正确又贴心的医疗 黄达夫院长
第一章 认识癌症
1.癌细胞是怎么跑进身体里的?
2.生活中有哪些致癌因子?
3.手术都切除了,为什么还会有转移癌细胞?
4.哪些癌症不容易被发现?
5.良性肿瘤可能转「不良」吗?
6.X光、电脑断层扫描和磁振造影哪种检测效果最好?
■请告诉我为什么──电脑断层扫描和磁振造影有什么不同?
7.什么是正子电脑断层扫描?
8.有可能误诊吗?机率高吗?
9.如何判断癌症的病期?
10.癌症筛检包含哪些检查项目?
11.贵族化健检真的有必要吗?
12.什么是「最经济」的医疗
13.癌症的病发和压力有关吗?
14.如何调适压力?
15.癌症可以预防吗?
■请告诉我为什么──癌症是无法治癒的绝症吗?
16.为什么是我?
■请告诉我为什么──怀疑自己罹病时该怎么办?
第二章 癌症的治疗策略
17.没有正确病理报告,就不该做治疗
18.寻求第二意见的重要性
19.拟定癌症治疗策略的标准程序
■请告诉我为什么──我可以问医师哪些问题?
20.病人有权利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式
21.医师如何思考治疗策略?
22.癌细胞转移到脑部及神经的症状与对策
23.癌细胞转移到嵴髓的症状与对策
24.癌细胞转移到骨骼的症状与对策
25.手术中病人会经历哪些事?
26.什么是微创手术,如何用在癌症治疗?
27.肿瘤拿干净了,为什么还要做化疗?
28.病人接不接受化疗都应该知道的事
29.化疗后一直疲倦想睡,正常吗?
30.化学药物真的伤身吗?
31.放射线治疗的目的和效果?
32.放射线治疗会经历哪些过程?
33.接受放射线治疗后,可以继续工作吗?
34.为什么癌症病人会使用到抗忧郁药物?
35.使用止痛药要担心会上瘾吗?
■请告诉我为什么──要怎么告诉医护人员疼痛的情形?
36.使用吩坦尼止痛贴片要注意哪些事?
37.合併其他病症一起服药有危险性吗?
38.药吃多了会不会伤肝害肾?
39.正统医疗合併服用中药草会有危险吗?
40.药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41.药品说明书上都写些什么?
42.药品的保存和有效期限
43.药可以磨碎服用吗?
44.忘记吃药怎么办?
45.冷、热性食物对病人有何影响?
46.食慾不振要怎么改善?
47.化疗期间吃水果要注意哪些事?
48.吃太多太营养会促进癌细胞增长吗?
■请告诉我为什么──治疗期间要多吃红肉吗?
49.不想吃、不好吃、不能吃怎么办?
50.生机饮食≠有机饮食
■请告诉我为什么──素食适合治疗中的癌症病人吗?
51.食物中有哪些防癌帮手?
52.为什么需要更多的水分?
53.无法进食时,如何获得营养?
54.如何选择食用油?
55.健康食品健康吗?
第三章 癌症的心理照护
56.病人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况
57.癌症病人可以怀孕吗?
58.走出去,别老待在家里
59.会客时,能为病人做什么?
60.在家也能安心养病
61.选择可以并肩作战的医事团队
62.医院可以多做哪些事?
63.接受安宁疗护≠放弃希望
64.建立知识对等,互动良好的医病关系
65.别因为无知而成了加害者!
第四章 国人好发的十大癌症
肺癌
肝癌
■请告诉我为什么──肝癌一旦动刀就会散布出去吗?
大肠直肠癌
胃癌
血癌(白血病)
鼻咽癌
甲状腺癌
乳癌
子宫颈癌
■请告诉我为什么──子宫颈癌疫苗有治疗效果吗?
摄护腺癌
祈愿所有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正确又贴心的医疗
黄达夫院长
今年起,癌症筛检被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列入重点项目,但要让筛检更普及、更可靠,我认为只靠医师在医院内做是不够的,要设法让民众对癌症的预防与医疗有正确的观念,进而主动要求接受筛检,同时,在需要时寻求适当的医疗,才能真正帮到台湾的大众。一直以来,本院所发行的《双週刊》以及本院的网站有很多和癌症相关知识的介绍,此次如何出版社将其内容精简整理成册,希望可以成为大众认识癌症的一本入门书。
经过这四、五十年癌症医疗的发展,台湾癌症发生率依然不断上升,它不但是国人最主要的死因,对一般大众所造成的心理冲击更难以估算。事实上,虽然癌症发生率居高不下,但是大多数癌症只要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治癒率仍可到达九十%。
先说「早期发现」这一部分。想要早期发现,医界可用的方式是筛检,但光靠医疗人员被动地在医疗院所内等待民众来接受筛检还不够,一定要借重教育与宣导,才能使更多民众接受。记得二十年前,当我回国设立癌症专科医院时,第一件事就是推动癌症筛检。当时,在美国五位子宫颈癌病人当中有四位是初期病人,在台湾正好相反,五位病人中只有一位是初期病人,所以治癒率低。因为当时子宫颈抹片并不普及。至于乳癌就更不受重视了,我还记得那时国内有些医师根本不相信乳房摄影检查可以侦测到小于一公分的肿瘤。他们的理由是,亚洲妇女乳房不大,外科医师双手触诊比机器更好!专家的看法如此,更遑论一般大众对乳癌筛检的接受度了。
二十年后的情况已明显改观。我用另一个例子来说明当初在国内推动筛检时所遭遇的阻力。大肠、直肠镜检查无可讳言的,会对接受者造成相当大的不适,为了推动此项筛检,我要求提供短暂性麻醉的服务,但那时台湾医师还是习惯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做大肠镜检查,还质疑麻醉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病人「忍耐一下」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现在麻醉普及,比过去也更安全,连带使肠镜检查与息肉摘除大为增加,因而使大肠直肠癌早期发现的机率明显提升。
我必须说,今天台湾癌症的医疗已不同于二十年前,以子宫颈癌为例,现在已有超过一半是早期病人。但即使到今天,医疗界多半仍有医疗本位,不够体贴病人感受的种种做法,而引起病人对癌症医疗产生抗拒,这也是我要强调在对抗癌症上「正确医疗」的重要性。
和信在创立后就积极引进止吐剂、自主操控止痛帮浦等,来减轻病人身体受到的折磨,并邀请身心科医师加入医疗团队为病人心理建设,协助病人度过难关……这些作为都是台湾的创举,如今国内各医学中心虽然也都朝这个方向在努力,但医疗制度的设计在本质上还是要求病人要配合制度的运作。我们虽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了,但真正落实的还是有限。以住院为例,护理的照护越贴切,病人的复原越快,而护理人力不足,更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但是,在台湾因健保给付不合理,多数医院精简护理人力,几乎所有住院病人都要自行负担照护人力,和信虽是国内护理人力最充足的医院,但我们还是不断地在思考,如何做得更贴心,使治癒率更高。
然而,要做到更好,价位的高低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譬如目前在各个医学中心大力推广的高价位健康检查,并不是国际癌医界所认同的,但在台湾却大为风行。因为在国外已有许多研究发现,高科技仪器会看到一些一般仪器看不到的疑点,此时医师为了确定诊断,就必须做更多侵入性的检查,但这么一来,反而使得不少假阳性病人做了不必要的切片及其他检查,而引起併发症。尽管高科技检查偶尔会发现一般筛检无法侦测的微小癌症,但是,做一般筛检只是发现的时间点稍晚一些,治疗结果并不会差多少。所以,做高科技癌症筛检不但花费不赀,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可能反而得不偿失。可是当医疗院所买了昂贵仪器后,基于营运的理由就得招揽更多人使用,使得本来应是带病的人使用的检查却错用在健康人身上做筛检。
台湾癌症医疗的专业化与整合是在九○年代才起步,目前品质还参差不齐。以化学治疗为例,它是癌症治疗的三大支柱(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一,本该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但是台湾本土肿瘤内科的专科医师训练计画在一九九三年才成立,时至今日还有非肿瘤内科医师在执行各种癌症的化学治疗。
正因为在所谓「正统医疗」系统内,不但医师花在病人的时间太少,又有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治疗失败的例子不少,使得部分病人对于是否要接受医疗却步不前,他们或者完全抗拒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或者是私下另行使用偏方草药等,可能会干扰治疗效果的做法,在在都影响了完全治癒的机率。在一九八○年代,英国就有一个另类疗法的照护机构「布里斯托癌症协助中心」(Bristol Cancer Help Center),因为满足了一些病人在主流医疗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求助的人络绎不绝。此机构的创办人为了证实他们的疗法确实拯救了癌症病人,主动要求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ICRF)赞助做了一个疗效比较的研究,但结果却发现,接受布里斯托治疗的病人,乳癌复发的比例是接受主流医疗的病人的近两倍。此结果在英国社会引起极大的争议,还造成一位研究者自杀。这个不幸的事件终于促使正反两方的反省,而达到设立缓和医疗部门的共识,此后另类医疗逐渐退位,而被辅助医疗所取代。也就是说,癌症医疗的有效性获得认可,癌症病人要採用其他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与心理支持的话,都应视为是一种辅助的方式,而不是取代的方法。
再回到癌症医疗这部分,经过医界长期的观察,近来发现每一种癌症都有不同的恶性度,恶性度高的破坏性很强,恶性度低的很可能不立即处理都没关系。这些癌症基因的研究也许在五年、十年后,就有办法很精确的辨别哪一种癌是会致命的,哪一种是可与我们和平共存的。近十年来在基因医学的研究与突破,让我们可以乐观地展望未来的癌症,将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样,成为可以良好控制、和人类共存的慢性病!
但是,基因并不是所有癌症的答案。越来越多的研究同时也发现,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如是否规律的运动,是否摄取高纤低脂饮食,是否抽菸等行为,周遭空气、水、土是否受污染了,都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带有异常基因的人,如果能保持良好的习惯,基因可能不易启动后续的一些变化,而不具有任何缺陷基因的人若是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罹癌的机率一样会增加。
和信医院在台湾成立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我们不敢说对台湾医疗界带来多大的冲击,但我们希望所有来到和信的病人,都能体会到我们在医疗品质上的坚持。在下一个二十年,和信希望扩大这个影响力,我们不但要照顾好每一个来到和信的病人,我们也希望台湾所有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正确又贴心的医疗。
(本文作者为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