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本丛书重新编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鑑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
原书大多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丛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
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复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着的错误之处,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我们根据内容进行了加工、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读性。有个别原始版本,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保存时间长,存在残页和短页的现象,虽经多方努力,仍没有办法补全,所幸者,就全书的整体而言,其收藏、参考、学习价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希望有收藏完整者鼎力补全,以裨益当世和后学,使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不息。
为了更加方便广大武术爱好者对古拳谱丛书的研究和阅读,我们对丛书作了一些改进,并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尝试着做了断句,以便于阅读。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失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谅解。
新太极拳序
经国之道,曰文与武。文弱之弊,以武救之,国术尚已。慨夫吾民族之积弱日久,思有以振之经验所得,深知中国固有国术,足以裨益战斗者,既宏且鉅。而关于民族之盛衰,用以自卫生存者尤为重大,于是国民政府有中央国术馆之设。又以精此道者,尝囿于门户之见,示人不广,特揭其旨,曰强种救国,化除宗派畛域。成立以来,全国人士,大有风行草偃之势。各专家先后来馆,从事研练者有之,各出心得,着书以行世者有之。山左聊城马永胜同志,湛心国术有年,于太极拳尤有心得,近又参以诸家之法,辑为九十六式,名曰《新太极拳》,具动静刚柔之体,含阴阳开合之妙;周折活,重式少,委婉多姿,变化敏捷;若惊鸿之戏水,游龙之击空,令人兴致勃然,实开研几斯术之新纪元。呜唿!国人果从此闻风兴起,共相讲习,行见国术云蒸霞蔚,其裨益于吾民族之强盛,更何可量。故乐为序,以告世之有志斯道者。
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序于中央国术馆 张之江
接触《新太极拳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觉得太极拳是很讲究悟性的,但很多时候,这种悟性是很凭个人感觉的,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很容易走弯路。这本书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其他一些书,仅仅是罗列动作图解,然后配上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本书在讲解动作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动作背后原理的阐述。比如,在解释“引进落空”的时候,它并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用很多生动的例子,结合了力学原理,告诉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引进落空”,而不是简单的闪躲。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寸劲”的讲解,那种短促而爆发性的力量,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这本书提供的练习方法和理论指导,让我觉得离掌握它又近了一步。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打拳,更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太极拳的精髓,如何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新太极拳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独到之处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练习太极多年,也看过不少关于太极拳的书籍,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它在讲解动作的时候,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它会从解剖学的角度去解释某个动作的关键点,让我理解到人体骨骼、肌肉、韧带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而达到更优化的发力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松”的阐述,很多书都说要松,但往往止于口头,而这本书则通过详细的讲解,告诉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松而不懈”,如何找到那种“若虚若实”的松弛感。而且,它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身体能量流动的概念,虽然一开始听起来有点抽象,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会到,这和中医里的经络理论有着某种共通之处。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太极拳深层奥秘的大门,让我对自己的练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新太极拳书》,我是在一个拳友的推荐下购入的。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装帧很朴实,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设计,更像是沉甸甸的学武之人的工具书。我平时练习太极拳也有一段时间了,接触过不少书籍,但这本书的内容,嗯,怎么说呢,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新视角。我一直以为太极拳的理解就那么几个流派,学习的侧重点也基本一致,但这本书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它在讲解动作的时候,不仅仅是停留在形体上,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的关节变化,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协调发力。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劲”的产生和运用时,用了好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领悟到了一些困惑已久的问题。而且,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意念”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难得。很多书讲到意念,都是点到为止,但这本书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探讨,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一套拳法,更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与身体、与宇宙对话的方式。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太极拳理解更上了一层楼,动作也更加顺畅,发力也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当我拿到《新太极拳书》时,我首先是被它整体的风格所吸引。它没有那种过于学术化的语言,也没有那些不着边际的玄学描述,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一直对太极拳中的“劲”有很大的困惑,觉得这个概念很难捉摸。但是,这本书在讲解“劲”的时候,用了好多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它比作一条河流,或者一个弹簧,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理解的切入点。而且,它在分解动作的时候,也特别细致,不仅仅是讲到手部和腿部的动作,还会强调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比如腰部的转动,以及脊柱的灵活运用。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之前一直觉得我的太极拳动作不够协调,发力也不够顺畅,这本书的讲解正好弥补了我的不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太极拳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也找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方向,让我的练习更加有目标,也更加有效。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新太极拳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一直以来都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面,对“新”这个字总有点抵触。总觉得太极拳讲究的是传承,是古法,哪里来的“新”?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里的“新”,并非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一种更深入的挖掘和更科学的解读。作者在分析动作的根源时,引用了很多物理学上的原理,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他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太极拳的动作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比如那个“沉肩坠肘”的讲究,在书里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不仅仅在于舒展,更在于它如何影响整个身体的力学结构。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听劲”的论述,它不再是那种玄之又玄的说法,而是通过具体的图示和文字,教你如何去感知对方的来力,如何去化解和借力。读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太极拳学习过程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看到了太极拳更广阔的可能性,也让我对自己的练习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