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琵琶浦東派第六代宗師林石城,不遺餘力收集整理傳統琵琶麯譜,特彆強調「原汁原味」;對琵琶流派全麵兼顧且融會貫通,打破瞭門派侷限。《林石城琵琶三十課》就是他多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之一。
本書可作為琵琶愛好者初學之用,而對已具基礎者,亦可有所啓發。這三十課從琵琶的基本知識與演奏方法開始,按照難易依序介紹瞭各種常用技法及其練習方法,並搭配十首隨課選用的樂麯。如能切實練習,收效必定顯著。
編者簡介
林石城 LIN SHI-CHENG
浦東派琵琶嫡傳第六代宗師。1922年生於江蘇南匯,2005年逝世。現代中國民族音樂教育奠基者,傑齣民族音樂教育傢、理論傢,著名琵琶演奏傢、編麯作麯傢。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中國音樂傢協會錶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琵琶研究會會長。
齣身中醫世傢,自幼受江南民間音樂薰陶,六歲即隨父親學習琵琶、二鬍、三弦等,十二歲已對江南絲竹傳統八大麯熟於心、吟於口。經浦東派琵琶嫡傳名師瀋浩初指導和自己刻苦鑽研,繼承瞭浦東派,成為唯一嫡派傳人。
著有《琵琶教學法》、《琵琶練習麯》、《琵琶演奏法》、《林石城琵琶麯選》等書譜二十餘種,並發錶論文數十篇。他也是琵琶界承先啓後的代錶人物,培養瞭劉德海、葉緒然、吳俊生、李光祖、潘亞伯、郝貽凡、麯文軍、吳蠻、章紅艷等一大批當今琵琶界的中堅。
林石城演奏功底深厚,方法正統而科學,風格多樣,享譽海內外。他還與中央音樂學院、北京民族樂器廠、上海民族樂器廠閤作,對舊有琵琶音箱形態、橫檔位置、麵闆厚度、覆手材料等進行瞭多方麵改革,成效卓著。
【第一課】
一、樂器的護理和係弦、換弦方法
二、琵琶各部位的名稱
三、演奏姿勢
四、左手按音和右手彈、挑的方法
五、弦序符號
六、指序符號
七、把位符號
八、[5:][1.][2.][5.]弦(小工調 1 = D)各音音位錶
九、空弦練習
十、雙彈、雙挑和品位第一把位按音練習
【第二課】
一、子弦彈挑練習
二、彈挑的起闆規律練習一
三、小工調(1 = D)音階練習
四、輪一條弦練習
【第三課】
一、彈挑的起闆規律練習二
二、小工調(1 = D)五聲音階練習
三、輪一條弦練習
【第四課】
一、大夾彈練習
二、三度模進練習
三、輪一條弦練習
【第五課】
一、滾的準備練習
二、五聲音階練習
三、輪二條以上弦的練習
【第六課】
一、快夾彈練習
二、滾的練習
三、二弦和音練習一
【第七課】
一、半輪與輪的練習
二、八度模進練習
【第八課】
一、長輪與長滾練習
二、按指換把練習
【第九課】
一、掃撇與劃拂練習
二、跳把練習
【第十課】
一、夾掃練習
二、八度跳進練習
【第十一課】
一、劃輪彈(俗稱掃輪)練習
二、吟的練習
三、二弦和音練習二
【第十二課】
一、推、挽、縱起、撞練習
二、尺字調(1 = C)音階練習
三、[6:][2.][3.][6.]弦(尺字調 1 = C)各音音位錶
【第十三課】
一、拍、提、掃、扣、摘、彈闆麵練習
二、四度模進練習
【第十四課】
一、泛音練習
二、[5:][1.][2.][5.]弦(小工調 1 = D)泛音音位錶
三、[6:][2.][3.][6.]弦(尺字調 1 = C)泛音音位錶
四、五度模進練習
【第十五課】
一、捺、帶、擻練習
二、三連音、模進練習
【第十六課】
一、進、退、綽、注、虛綽、虛注練習
二、按指換弦練習
【第十七課】
一、彈摭練習
二、五度、三度交換練習
【第十八課】
一、勾打(鳳點頭)練習
二、移指練習
【第十九課】
一、挑輪與滿輪練習
二、半音階練習
【第二十課】
一、鑼鼓片段練習
二、分解和弦練習
【第二十一課】
一、顫指練習
二、正宮調(1 = G)音階練習
三、[2:][5:][6:][2.]弦(正宮調 1 = G)各音音位錶
四、[2:][5:][6:][2.]弦(正宮調 1 = G)泛音音位錶
五、五聲音階模進練習
【第二十二課】
一、絞弦、並弦、同輪闆練習
二、乙字調(1 = A)音階練習
三、[1:][4:][5:][1.]弦(乙字調 1 = A)各音音位錶
四、[1:][4:][5:][1.]弦(乙字調 1 = A)泛音音位錶
五、三度模進練習
【第二十三課】
一、食指按子弦「3」把位練習
二、指距練習
【第二十四課】
一、食指按子弦「4」把位練習
二、六字調(1 = F)音階練習
三、[3:][6:][7:][3.]弦(六字調 1 = F)各音音位錶
四、[3:][6:][7:][3.]弦(六字調 1 = F)泛音音位錶
五、五聲音階練習
【第二十五課】
一、食指按子弦「6」把位練習
二、上字調(1 = 降B)音階練習
三、[7:][3.][#4.][7.]弦(上字調 1 = 降B)各音音位錶
四、[7:][3.][#4.][7.]弦(上字調 1 = 降B)泛音音位錶
五、六連音、跳進練習
【第二十六課】
一、食指按子弦「7」把位練習
二、凡字調(1 = 降E)音階練習
三、[#4:][7:][#1.][#4.]弦(凡字調 1 = 降E)各音音位錶
四、[#4:][7:][#1.][#4.]弦(凡字調 1 = 降E)泛音音位錶
五、主、下屬、屬和弦練習
【第二十七課】
一、長輪帶挑 、長輪連挑練習
二、搖的練習
【第二十八課】
一、麯調與本弦散音的襯音練習
二、把位移轉練習
【第二十九課】
一、挑劃(或彈劃)練習
二、人工泛音練習
【第三十課】
一、琶音輪(臨掛輪)練習
二、音色變化練習
【指法符號名稱錶】
【樂 麯】
一、王傑的槍我們扛
二、三 六
三、青春之舞
四、旱天雷
五、迎春舞麯
六、光明行
七、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八、龍 船
九、高山流水
十、夕陽簫鼓
這本《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的封麵設計就散發著一種古典而又不失現代的雅緻,讓我還沒打開就能感受到一絲莊重與期待。我是一名有幾年琵琶學習經驗的業餘愛好者,之前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學習,總覺得缺少一條清晰的學習主綫。朋友推薦瞭這本教本,說是林石城大師的經典之作,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翻閱間,我立刻被其嚴謹的結構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繁體字的呈現,更增添瞭一種對傳統的敬意,仿佛能透過文字觸摸到曆史的溫度。我尤其關注書中對基礎功的強調,因為深知萬丈高樓平地起,紮實的指法、樂理是後續深入學習的關鍵。書中是否會細緻講解每一個手型、每一個力度變化,並輔以清晰的圖示?這對我這樣需要反復對照練習的人來說至關重要。此外,我期待書中的麯目編排能夠體現齣一定的梯度,從易到難,讓我在鞏固基礎的同時,也能逐漸挑戰更具錶現力的樂麯。不知道這“三十課”是否能涵蓋琵琶演奏的核心技法,並且能否引導我理解不同風格的麯目?對於一個希望能係統性提升演奏水平的我來說,這本教本的價值不言而喻,它是我尋求專業指導、實現音樂夢想的有力助推器,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评分剛拿到這本《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心裏就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想要立刻翻開它,感受一下林石城大師的教學魅力。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習,但僅憑這精美的裝幀和清晰的排版,就能預感到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寶藏。我一直對琵琶的音色情有獨鍾,那種清脆又帶著些許悠揚的韻味,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但苦於缺乏係統性的指導,一直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這本教本的齣現,仿佛為我指明瞭方嚮,讓我看到瞭進階的希望。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指法技巧的講解,是否能像大師演奏時那樣行雲流水,每一個音符都恰到好處地錶達情感。同時,我也很好奇這“三十課”的編排邏輯,是否循序漸進,能夠讓初學者也能感受到進步的樂趣,而不至於望而卻步。書中的樂麯選擇也是我關注的重點,是否包含瞭經典名麯,同時也兼顧瞭練習的實用性?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指法練習,更能帶領我領略琵琶音樂的無限風光。總而言之,這本教本帶給我的期待是多方麵的,它承載瞭我對琵琶藝術的熱愛,也寄托瞭我對自我提升的渴望,真心希望它能成為我琵琶學習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评分我是一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正在為我的畢業論文收集資料,其中一部分內容涉及到琵琶演奏技法的演變和教學體係的構建,因此,《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對我來說具有極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林石城先生作為琵琶界的泰鬥,其教學理念和方法一定蘊含著深刻的智慧。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指法訓練的科學性與係統性,是否能為學生提供一套完整且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案,以應對琵琶演奏中常見的技術難題。例如,在右手技法方麵,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輪指、掃弦、拂、挑等技法的要領,以及如何通過練習來達到純熟的境界?在左手技法上,按音、滑音、揉弦、壓音等技巧的處理,書中又會給齣怎樣的指導?另外,我還在思考,這“三十課”的課程設計是否充分考慮瞭音樂的審美性和錶現力,而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訓練?是否能引導學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音樂的情感內涵,從而更好地詮釋作品?對於我這樣的研究者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個瞭解一位大師教學思想的窗口,我期待它能為我的研究帶來新的啓示和靈感,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琵琶藝術的精髓。
评分這本《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專業”與“匠心”。我是一名音樂發燒友,雖然不是琵琶演奏者,但對樂器的品質和教材的嚴謹程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得知瞭林石城大師的這部經典教本,並被其深度和廣度所吸引。當我拿到實體書時,那種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以及整體的編排布局,都散發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專業水準。我特彆好奇書中的“三十課”是如何精心設計的,是否能涵蓋琵琶演奏的各個方麵,從最基礎的指法練習,到更復雜的技巧運用,再到樂麯的賞析和理解。我期待看到書中對樂理知識的深入淺齣的講解,以及如何將這些樂理融入到實際的演奏中。此外,作為一本“新版”教材,我希望它能保留林石城大師原有的精髓,同時也能在編排和內容上有所更新,以適應現代學習者的需求。例如,是否會提供一些輔助性的學習資源,或者在一些難點講解上采用更直觀的圖文結閤的方式?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本音樂教材,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代錶著一種對音樂教學的極緻追求,也讓我看到瞭琵琶藝術背後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不懈的傳承精神。
评分對於一個在異國他鄉的華人來說,這本《琵琶經典教本:林石城琵琶三十課〔繁體新版〕》承載的不僅僅是音樂學習的意義,更是對傢鄉文化的一種深深的依戀與傳承。我從小就對琵琶的聲音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但由於生活環境的限製,一直沒能找到閤適的學習途徑。如今,能夠獲得這本由林石城大師編撰的教材,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繁體字的呈現,讓我倍感親切,仿佛迴到瞭童年時聽奶奶講故事的場景。我迫切地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我熟悉的經典琵琶麯目,哪怕隻是簡易的改編,也足以讓我感受到那份來自血脈的共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教材能夠提供一種非常直觀的學習方式,即使身邊沒有老師指導,我也能通過書中的講解和示範(如果配有的話)來掌握基本功。比如,如何正確持琴,如何運用指甲,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至關重要。我尤其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運用氣息和情感來錶達音樂,讓琵琶的聲音不僅僅是音符的組閤,而是流淌著生命力和情感的樂章。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是我在異鄉追尋音樂夢想的希望所在,也是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最深沉的思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