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上、中、下三册不分售)

新唐书(上、中、下三册不分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传150卷。,《新唐书》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唐史着作均审慎选择,删除当中的谶纬怪诞内容,裁减旧史本纪十分之七。

  《新唐书》一共修了十七年,庆历四年,工部尚书宋祁主持修纂〈列传〉,至和元年(1054年),由欧阳修接续编修〈本纪〉、〈志〉、〈表〉。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全书告成,两人在七年内竟没见过面。草稿初成,呈宋仁宗审阅;仁宗看后,发现这部史书出于二人之手,体例与文采均不尽相同,于是令欧阳修删改修饰为一体。欧阳修此时却拒不修改,他说:「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不同,岂可悉如已意?」最后仅校阅过一遍,一无所易。《新唐书》修成之后,《旧唐书》便不再流传,直至明朝又流行于世。

本书特色

  ★台湾商务经典出版,为近百年来较考最精良、版本最珍贵、蒐罗最广泛的二十四史!

  ★精装十八开重新排版,更具研读及典藏价值!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 ~ 1072年)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宋祁(998年 ~ 1061年)

  字子京,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中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少时家道中落,宋天圣二年(1024年)与其兄宋郊同举进士,宋祁原为殿试第一,理应贵为状元。当时辅政的章献太后觉得弟弟比哥哥名次高不合礼法,所以改判宋郊为第一,宋祁第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与其兄宋郊(后更名庠)诗文齐名,时唿「小宋」、「大宋」,合称「二宋」,着有《宋景文公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百衲本二十四史》新版刊印序

  《百衲本二十四史》是近百年来校考最精良、版本最珍贵、蒐罗最广泛的二十四史,先父王云五先生于一九七六年〈重印补校百衲本二十四史序〉中已有论证。

  一八九七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立,创馆元老张元济先生于一九○二年正式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将商务带入「出版好书、匡辅教育」的出版之路。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王云五先生经胡适先生推荐,接替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并于一九三○年兼任总经理,与张元济先生共同为商务印书馆的百年大业作出贡献。

  张元济先生入馆后,积极蒐购民间珍贵藏书,一方面用来印制、广泛发行,另一方面也为成立「涵芬楼」藏书室(后来开放为「东方图书馆」)预做准备。当年他并积极向各公私立图书馆商借影印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史,逐一比较补正缺漏,然后在一九三○年开始付印,至一九三七年全部出齐。校印工程之艰鉅与可贵,从他所撰写的《校史随笔》可以了解。

  商务涵芬楼所珍藏的二十四史及各种珍贵版本,可惜在一九三二年日本发动松沪战争时,被日军炸毁,化为灰烬。《百衲本二十四史》的传印,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王云五先生于一九六四年在台重新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与当时总编辑杨树人教授,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图书馆珍藏的宋元版本,修补校正《百衲本二十四史》,并于一九七六年重版印行。

  《百衲本二十四史》出印至今,已经八十年,虽经在台补正重版,旧书均已售完,而各界索购者络绎不绝,不得已先以随需印刷供应,但仍然供不应求。

  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本公司由副董事长施嘉明先生、总编辑方鹏程先生和旧书重印小组一起规划,决定放大字体,以十八开精装本重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每种均加印录页次,让读者方便查考,也让我们与《百衲本二十四史》共同迈向百年大庆。值此付印前夕,特为之序。

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王学哲谨序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