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无保留推荐!
金耀基特别专文介绍!
孔子和你想的不一样!
──原来,他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啊!
孔子是一个沈默的革命家,透过他的教育,使一个贫穷的平民子弟能当上政府的高官,这在他之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事。在此书中对孔门弟子有详细与介绍,同时也对孔子所承传的文化背景与他的伦理思想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其中〈以「礼」的眼睛看世界〉、〈婚礼与以之而来的父系社会所构成的「文明的焦虑不安」〉以及〈以形容与分析的方法对「仁」作概念性的探讨〉,更以让读者耳目一新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来分析孔子的思想。
本书特色
★以全新角度介绍孔子,告诉读者其鲜为人知的一面。
★把孔子放在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位置上,来看他所生活的社会、所面对的时代和社会问题。对他的生老病死、学问的成长、思想体系的构建、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合乎人性化与历史史实的描写。
作者简介
邵耀成
1947年生于上海,5~18岁在香港长大,1969年英国雪尼大学数学学士,1973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数学硕士,1976年同校文学硕士,1981年史丹佛大学博士。1983年下海从商,为三家公司总裁。并在香港《南北极杂志》发表连载小说《石龙王朝》,1985年由香港文艺书屋出版;此后断断续续在香港与美国华人书刊发表超过五十篇杂文。2005年开始在北京做《文心雕龙》与孔子的研究。
序 金耀基先生
前言
一 时代背景
春秋末年的混乱与繁荣
鲁国的政治与文化
二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平论述
孔子简介
关于孔子与其年代评论式的详细年表
三 孔门弟子
孔门重要弟子介绍
关于孔门弟子的分析表格
孔门的教学课程与教育方式
六艺的教学材料与弟子的出路
四 孔子所承传的文化与思想
导论
以“礼”的眼睛看世界
中国科技背后的思维系统
婚礼所构成的“文明的焦虑不安”
论《道德经》中母系社会的价值观
论伏羲八卦与文王易象的意义
《易》卦变化程式的探讨
五 孔子的思想
导论
“仁”的概念性探讨
“礼”的概念性探讨
立国之本的宪礼及其精神
孔子的礼乐美学观
孔子“天生我德”的“天命观”
孔子“自我价值”的“君子观”
参考书目
后记
推荐序
孔子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人格,近代人要重建中国的文化人格,必须重新回到孔子的精神世界和他的时代。但不是去怀旧,而是以受过近代科学洗礼的人文学科,对孔子作有现代意义的解读,包括他的思想、心理历程、和人生道路。邵书之用心着力点在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核心性问题:孔子可能的思维法则是怎样的?如何分析孔子有机性的思维体系?为什么「献(口语记录)」对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近代奉为最基本信仰的价值观,例如人权、批判性的思维、民主自由,应如何和孔子的思想接轨起来呢?该书都有所论述,而且都不是泛泛之论。推论严谨与引证有据是该书的一个特色。该书能消化古籍和会通近代知识,而熔炉为一。
邵书不独把孔子作为文化伟人形容了出来,而且连他的焦虑愤怒、发奋求进、喜乐高歌亦形诸读者的眼前。
邵书对《易》、《道德经》、「中国用礼的眼睛看世界」、「中国的美学以动态为基础」、 「独尊儒学在宋以前并没有封闭中国人的大脑」、和「李约瑟问题推论」都具其独特的见解,读者即算不同意,也会引发认知上的震撼与惊奇。
余英时
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之前对孔子的许多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孔子就是那种整天坐在那里讲“仁义礼智信”的夫子,他的思想都是些高不可攀的理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远。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我看到了他也会有被弟子们气得无可奈何的时候,也会有在颠沛流乱中为生计发愁的窘迫,甚至他的一些言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会觉得有些“可爱”的固执。作者在描述这些细节的时候,没有回避,反而着重去刻画,这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就像是在看一部年代久远的纪录片,虽然画面有些模糊,但里面的人物情绪和生活细节却异常清晰。我不再觉得他是一个遥远的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的追求,有他的无奈,有他的坚持。这种“人性化”的解读,让我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条文,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市面上关于孔子的书籍太多了,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要么是流于表面,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作品。我总觉得,孔子的形象已经被固化了太久,很难再有新的视角来解读。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陈述史实,更是在试图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去揣摩他的情感,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孔子在困境中的一些心理描绘,那种孤独感、那种不被理解的痛苦,真的让我感同身受。仿佛我不是在阅读一本历史书,而是在与一位老朋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身上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书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比任何空洞的理论说教都更有力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孔子,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智者。
评分这本书,说实在的,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挺犹豫的。标题《孔子这个人》听起来就挺直接的,我担心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充斥着晦涩的典籍引用和复杂的哲学推导,读起来一定像是在啃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我本身对历史人物的传记一直抱有复杂的情感,有些人物太遥远,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读起来总是隔着一层雾。而有些人物又太被神化,他们的光环太过耀眼,反而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仿佛只能仰望,无法真正理解。我内心深处渴望的,是一种能够让我感觉到“这个人”就活在我身边,能够从他的经历、他的言行中找到共鸣,甚至是他身上那些不那么完美、更接地气的一面。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用一种轻松、自然、甚至带点八卦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看到那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孔子,而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画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历史人物传记的刻板印象,让我发现阅读历史也可以如此有趣和有益。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孔子”这个名字,总是带着一种天然的距离感。总觉得他太过于遥远,太过于“伟大”,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像是属于另一个时代,与我这个普通人没什么关联。我害怕读一本充斥着“之乎者也”的书,害怕看到一个冰冷的、刻板的圣人形象。然而,《孔子这个人》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顾虑。作者以一种非常“人间”的笔触,将孔子拉回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我读到了他也有平凡的一面,他也会因为弟子们的一些行为而感到无奈,他也会在颠沛流乱中思考人生的意义。书中的许多故事,让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不带任何说教的意味,而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发着我的思考。我开始重新审视孔子,不再仅仅将他视为一个符号,而是看到他身上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品质,那些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普适性的智慧。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了解孔子,也可以这么轻松而有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意料之外的轻松与启迪。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严肃的“圣人传”,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一场有趣的漫谈。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拔高孔子的形象,反而像是在跟你娓娓道来一位你非常熟悉的长辈的故事。他会提到孔子年轻时的抱负,也会聊到他周游列国时的艰辛,甚至是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片段。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孔子也有过和我们一样的烦恼,比如如何教育弟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是如何面对批评和质疑。这种平实却又不失深度的叙述方式,让我能够更自然地接受书中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我开始从孔子的言行中,看到一些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处世之道,一些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认识自己的智慧。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到一个鲜活、可爱的孔子,并且从中汲取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