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补给心灵养分,唤醒孩子心中的理性嫩芽;
教出通情达理的孩子,关键就在小故事蕴藏的智慧胶囊!
有关……
生活成长的友谊、烦恼;
难以启齿的性、死亡……等问题;
婉转回答,将误导孩子萌芽的理智;
睿智启蒙,有赖故事开採孩子心智的无限金矿!
NG教养:
孩子问:宝宝是怎么来的?(谈性)
父母禁答:等你长大后就知道!
孩子问:狗狗去哪了?(谈死亡)
父母禁答:牠只是去了很遥远的地方!
本书特色
◎首创「一书二用、亲子共读」的贴心内容,非但是父母的教养指标书,更是孩子发展理性、扩大视野与智识的百宝故事书!
本书有别于一般市面上的育儿教养书,将亲子共读的特点融入其中。因此,父母可透过书中关于家庭与亲子问题之真实情境,检视自己的教养观念,借由作者多年研究的教养技巧来改善与解决孩子的问题;此外,依据研究发现,让孩子从小接触故事是启蒙的关键,即便孩子已是父母能对他说道理的年纪,故事的影响将更甚于坚硬的教条式说理,对于亲子互动也更增添了些有趣与温馨!
◎破除故事窠臼,教孩子做人,也教孩子克服成长中的所有难题!
拓展故事格局,突破传统寓言的警示作用,特将故事对孩子的想像力、理性的启蒙、知识的补给与成长的心事,进行巧妙融合,不仅维护孩子的心灵成长,更提早供给智力快速发展的养分。尤其孩子的脑袋里充满着无数的问号,有关难以启齿的性、禁忌的死亡话题与孩子的成长问题,都能借由故事解决。
◎「10分钟亲子互动」,让您更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从您的言行举止中,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
良好的亲子互动建立于亲密的亲子关系,而这层关系有赖于故事搭起的桥樑。小小孩可透过故事情境,抽离到另一个世界,化解原本的不安与害怕,在充满缤纷想像的童话情境中,得到心灵上的慰借。对于刚识字的儿童,借由自己读故事、认字获得成就感;而针对大孩子来说,不断重复的故事将根植正确观念,使其奠定正确价值观与态度。
作者简介
王怡仁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为台北市立疗养院住院医师、总医师、精神科专科医师、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阳明大学兼任临床讲师。其专长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领域,每週尚有亲子教养谘询、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亚斯伯格儿童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团体治疗、家长团体治疗等,目前现任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精神科专任主治医师。
Chapter 1 根基孩子的早期心智:幼儿期培养好习惯
1.拇指、奶嘴不离口~建立孩子安全感
童言童语说故事:拒绝长大的美美花仙子
2.不打招唿不等于「没礼貌」~维护孩子与自尊心
童言童语说故事:开心城堡与生气城堡
3.放手让孩子做事~教孩子自理能力
童言童语说故事:不爱干净的公主
4.允许孩子犯错,是快速成长的助力~理性对待孩子的错误
童言童语说故事:和善爸妈
5.电视广告荼害孩子价值观~教孩子懂得控制慾望
童言童语说故事:芊芊公主的广告梦
6.「问题小孩」从书中解惑~培养孩子阅读力与想像力
童言童语说故事:充满智慧的小小威尔
Chapter 2 踢掉阻碍成长的绊脚石:萌发孩子正向理性
7. 坚持原则,杜绝家中小霸王~教孩子以「理」行事
童言童语说故事:无法控制脾气的狮子小雷
8.看见孩子能力,因材施教~发扬孩子的特点
童言童语说故事:与众不同的小兔皮皮
09让孩子看到有水的部分~谈正向思考、不抱怨
童言童语说故事:黑白精灵的赌注
10.从手把手到放手~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童言童语说故事:害怕被风吹走的艾莉丝
11让同理心取代「自我主义」~学习不自私的公平原则
童言童语说故事:没人爱的自私鬼苏菲
12.现实教育,帮孩子与世界接轨~树立孩子正确观念
童言童语说故事:白狐与黑狐
Chapter 3 提早打造孩子的人脉存折:拓展孩子交友圈
13尊重为友谊之本~教孩子面对儿童间的友情
童言童语说故事:友谊不见了
14帮孩子牵线搭桥~教孩子如何交朋友?
童言童语说故事:需要朋友的小熊笛笛
15跨越心中的交友障碍~害羞孩子的交友问题
童言童语说故事:美乐蒂的苹果脸
Chapter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好家庭使孩子通情达理
16.别让孩子骑到父母头上~父母要树立权威
童言童语说故事:暂时停止的妈妈
17.父亲是家庭凝聚的支柱~父亲关爱的重要性
童言童语说故事:忙碌的狮子国王威利
18手足争吵只是为了争宠~父母的爱要平等无差别
童言童语说故事:爱吃醋的鹅宝宝
19.教孩子尊重残缺的天使~父母以身作则关怀弱势
童言童语说故事:点点不是小怪物
20.敞心看待亲人的逝去~教孩子了解死亡与渡过伤痛
童言童语说故事:狗狗托比离开了
Chapter 5 不完整的家,确保孩子完整的心:教孩子面对父母不睦
21.啃食孩子安全感的蛀虫~父母争吵是孩子恐惧不安的原因
童言童语说故事:崔斯特的祕密基地
22.别让婚姻的缺憾,影响孩子的成长~教孩子面对父母离异
童言童语说故事:乔斯害怕两种语言
23.缺角的月亮也能发光发亮~单亲孩子的照护原则
童言童语说故事:小虎维克需要爸爸
24. 让孩子接受新的「另一半」~再生家庭也不改变对孩子的爱
童言童语说故事:蒂娜与班杰明的新爸爸
Chapter 6 陪伴孩子度过青涩时期:解决难以启齿的成长问题
25.正面看待「青春期」~帮助孩子面对身体差异性
童言童语说故事:毛毛虫薇妮莎的烦恼
26.外表的虚荣敌不过内在自信~强化孩子自我价值
童言童语说故事:爱漂亮的小美人鱼艾丽儿
27.「纸片人」的扭曲价值观~孩子开始减肥,源于自信不足
童言童语说故事:超级苗条的猪小妹圆圆
28.「宝宝从哪里来?」~与孩子正确谈性
童言童语说故事:袋鼠邦邦与妮妮的爱情结晶
29.面对情窦初开的孩子~分享正确爱情观
童言童语说故事:小男孩杰森坠入爱河
30.教孩子做身体的主人~预防性侵害
童言童语说故事:大野狼杰弗瑞
31.被霸凌的孩子怎么办?~杜绝校园霸凌
童言童语说故事:昆西遇到尼古拉斯大角头
32.别看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帮助孩子排解忧郁情绪?
童言童语说故事:阁楼里的小潘朵拉
推荐序1
说故事,启蒙孩子理性
「故事」,对各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甚至是整个企业、国家来说,都有其独特吸引力与重要含意!对成人而言,他们透过杰出人士的奋斗经历与精神,激励自己向上,并借镜他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父母而言,他们透过成功教养的故事分享,调整自己的教养模式,期许孩子也能培养出通情达理的态度;对孩子而言,他们透过童话故事,拓展创造与想像力,并从中获取知识与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进而打下良好品行的根基!
因此,让孩子从小接触故事,远比生硬、抽象地对孩子「说道理」更有效。事实上,在多年的补教经验里,我便有所体悟了。由于「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最头痛、也最难以理解的科目,假使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自故自地说着理论,学生们当然会有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懂」;但是,我发现只要每次将其原理的来龙去脉以故事的方式说给学生听,他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解题速度还加快许多。同理可证,我也将这套「说故事」的方法运用在我的孩子们身上,当他们犯错、遇到困难时,借由故事来传递道理,让孩子从中摸索出解决方法;当期望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展时,透过故事来引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以童言童语的说法,让孩子更完整地吸收故事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培养正确观念与心态。
此次,本书作者王怡仁医师为庞大的亲子书海中,投下一枚震撼弹!首创「一书二用」的教养方式,同时将父母对教养上的疑惑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生活情境与童话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间的延伸讨论。透过书中故事的连结,为父母与孩子搭起一座良性的沟通桥樑,使其亲子关系更为紧密。在此诚挚推荐本书给天下父母,期望利用故事的影响力,尽早启蒙孩子的理性,爆发其潜藏已久的天赋!
亲子畅销书作者
王擎天
推荐序2
「故事」是启迪孩子心灵的良方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产,快乐的泉源,父母都期待孩子们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快快乐乐的生活,更殷切盼望孩子拥有良好品德,但有时却不尽如人意,让父母伤透了脑筋,究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常常思考,生活水准与教育程度越提升,家长们便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品质,但明明已经为孩子安排了所谓的「最佳」教育方式,为什么孩子还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呢?因此,对现今的父母而言,孩子的教养问题是越来越棘手了。
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的我,常常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欣赏孩子们在团体之中的相处模式,因此也常常见到团体之中,孩子们的争执及各式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常会借助「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建立正向行为,由于现今孩子的情绪较难掌控,常常不动口而是先动手来处理争吵,而我曾经就借助一本「爱花的牛」的故事,来教导孩子培养正向情绪,透过故事的导读,再分享发表讨论,让孩子们清楚地回答老师,当遇到生气的事情时,大吼大叫、生气是没用的,并且可以更理智的方式来处理生气的情绪。因此,「故事」对理性正萌芽的孩子来说,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身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我,荣幸有此机会比大家更早接触到这本书,内容从「家有宝贝~生活Story」着手,解读现代父母常遇到的教养问题,再透过「家庭教养堂~当孩子的心理医生」,提供教养原则,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教养孩子,犹如家庭教养医学门诊;接着,运用「童言童语说故事~道理也能通」所精心选编的故事,以儿童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讲述故事,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拥有良好品格,在最后每篇文末的「互动式启蒙!~10 Mins亲子互动」提供增进亲子感情的游戏与方法,让亲子关系与交流更融洽。
此外,在整本书中更包罗了从幼儿时期的发展到孩子逐渐成长时所面临的社会适应、人际互动、交友、对性的好奇、对爱的探索……等,提供父母最具创意与灵活的解答,因此衷心推荐本书给各位爸爸妈妈、教育工作者及最可爱的小朋友们!
台中市南屯区镇平国小附设幼稚园园长
王惠美
自序
「故事」是疗癒心灵的医生
在多年的团体治疗里,我们经常会借助「故事」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方法不外乎是治疗师先起故事的头,最后让孩子结尾;或者透过故事接龙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内心最深层的潜意识,而治疗师便可从中分析他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故事治疗。
例如在美国就曾有一个案例是透过故事来治疗孩子的,艾维是一位个性冷漠、不善表达的十岁单亲儿童,而治疗师透过「小熊採蜂蜜」的故事过程中,了解到他与妈妈的关系与问题。小熊代表自己,蜂窝代表妈妈,而蜂蜜代表爱的来源,由于艾维在说小熊採蜜的过程中都没受到蜜蜂的阻挠,显示出他期望当他从母亲那儿获得关注时,不会被母亲的敌意受到责备或伤害(蜜蜂的毒针);由此推论,治疗师也利用故事让艾维知道当他受到处罚时,可透过其他管道寻求慰借,以满足心理上的遗憾。因此,治疗师以小熊其实了解蜜蜂有时并不喜欢他去採蜂蜜,所以当蜜蜂不友善时会螫他,但他可以去附近的枫树去採树皮滴下甜甜的蜜汁,但如果蜜蜂友善时,他还是可以去跟他们要点蜂蜜,以此让艾维知道即便他无法从母亲那儿得到他所期望的关爱,但依然能从其他管道,如朋友、长辈寻求协助。
医学博士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ain)表示,故事是一种图像与意像的语言,透过「说故事」能将其角色与自己的情况相对应,并以角色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解决本身内在情绪的冲突与矛盾。而书中内容便是由此基础进行延伸再加上多年的亲子团体治疗经验,首创针对父母与孩子进行双管齐下的故事教养。对父母而言,「家有宝贝」以生活化的教养情境让父母了解如何处理孩子的脱序行为,并透过「家庭教养堂」来解析孩子的心理,以其实际有效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而针对孩子来说,「童言童说故事」给予孩子无限想像的空间,借由童话故事获得启发,不仅提升孩子的想像与创造力,并能以此获得经验而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此外,透过最后的「互动式启蒙!」的十分钟讨论不但能增进亲子交流,还可搭起孩子与世界的桥樑,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慰借与处理难题时的依据。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不安、忧郁与矛盾,都能透过故事而获得解答,诸如人际相处的难题、父母间的争吵、如何面对亲人死亡,以及难以启齿的性……等,利用儿童所能理解的童话内容,赋予孩子无限想像的世界,借此在层层疑团中获得解答,使其提早理解世界的人情世事、培养通情达理的处事态度!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王怡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