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在台湾的大学校院,已经是一个耳孰能详的辞汇。不过,服务学习作为80年代新兴的经验性教学策略,对于许多有意加入推动行列的学校和教师而言,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
本书的出版,就是体察国内尚无服务学习完整资讯可供参考的迫切需要,基于先学者的使命感,整合当前相关文献,在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原则下,有系统的介绍服务学习的历史、理论基础及各种实施方案;同时,对于如何建立伙伴关系、准备、服务、反思、庆贺等过程及伦理议题,也尽可能的附例说明。 这是一本了解服务学习之精神、意义与做法的教科书,也是实务推动的手册。
作者简介
黄 玉 总校阅
现职:前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副教授
学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等教育与学生事务哲学博士
徐明
现职:康宁医护暨管理专科学校幼保科助理教授兼科主任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教育博士
杨昌裕
现职: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教育博士
刘杏元
现职:长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教授兼学务长及原住民教育中心主任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教育博士
刘若兰
现职: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副教授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教育博士
林至善
现职:玄奘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兼学务长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教育博士
杨仕裕
现职:辅仁大学副校长室秘书、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教育博士
叶祥洵
现职:明新科技大学服务学习中心组员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硕士
邱筱琪
现职:明新科技大学服务学习中心辅导员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系学生事务组博士生
第一章 创造生命价值的Moment:服务学习心声 / 徐明汇编
第二章 服务学习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徐明、林至善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意义与特质
第二节 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服务学习的价值发展模式
第三章 服务学习的历史发展与教育功能 / 徐明、杨昌裕、叶祥洵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的发展
第二节 亚太地区服务学习的发展
第三节 台湾服务学习的发展
第四节 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的功能
第四章 服务学习方案的实施与伙伴关系 / 徐明、邱筱琪
第一节 有效服务学习方案的原则与要素
第二节 服务学习方案推动的组织、行政与实施
第三节 服务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五章 服务学习的各类型方案设计 / 刘杏元、刘若兰、杨仕裕、林至善
第一节 单次或短期的服务学习方案设计
第二节 持续性的课外活动服务学习方案设计
第三节 与课程结合的服务学习方案设计
第四节 密集式的服务学习方案设计
第六章 服务与学习的连结——反思 / 刘若兰、杨昌裕
第一节 反思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反思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反思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实务练习
第七章 服务学习的伦理议题 / 杨昌裕
第一节 伦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服务学习的核心价值——社会正义
第三节 服务学习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守则
第八章 互惠的成长:服务机构的回响 / 黄玉汇编
附录:服务学习资源 / 邱筱琪汇编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且具有前瞻性。《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的作者,以一种极为宏观的视野,审视了服务学习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应用,而是将其上升到了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的宏大命题。我被书中关于“服务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构建的机制”的论述深深吸引。它解释了服务学习如何通过连接不同群体,打破隔阂,增进理解,从而有效构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此外,书中对服务学习在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服务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环境,这恰恰是培养个体适应性和创造力的温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的论述,它强调了服务学习并非是理论的简单应用,而是一个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复、迭代、深化的过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读起来引人入胜,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者,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化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方法。《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修订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操指南。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如何将服务学习的理念融入到志愿服务的设计、组织和评估过程中。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反思性实践”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如何引导服务者在每次服务结束后,深入思考服务过程中的得失,挖掘服务中的学习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未来的行动策略。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工作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经验。书中还提供了各种工具和框架,例如服务需求评估、项目目标设定、利益相关者沟通等,这些都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之前总是凭经验做事,这次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原来志愿服务也可以如此系统化、理论化。修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关于青年服务学习的讨论,这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引导年轻人参与社会服务,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修订版】》这本书,恰恰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释了服务学习的精髓。书中大量的案例,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他们通过参与服务,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服务者”角色的定义,它强调了服务者不仅仅是施予者,更是学习者。这种视角打破了传统的服务观念,将服务变成了一种双向赋能的过程。书中关于如何将服务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如何从身边的微小事做起,如何将工作中的挑战视为学习的机会,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连接等等。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朴实,但蕴含的道理却深刻而隽永。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让我对“学习”和“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充满了能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理念应用到我的生活中。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服务学习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有些虚无缥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实践指导。这次读了《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修订版】》,才真正明白服务学习的深刻内涵和巨大潜力。作者以严谨的学术视角,深入剖析了服务学习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核心理论,例如建构主义、批判性教育学等,如何与服务学习有机结合。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限于理论探讨,而是大量引用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真实案例。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到教育公平、心理健康,几乎涵盖了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这些案例分析详细,条理清晰,不仅展示了服务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模式和方法,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书中的图表和案例研究也做得非常出色,使得复杂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服务学习项目,以及如何评估项目成效的章节,这对我未来的工作将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修订版在前版的基础上,显然融入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其内容更加前沿和实用。
评分阅读《从服务中学习:跨领域服务学习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场思想的盛宴中遨游。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服务学习的定义和好处,而是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思辨和教育理念。书中关于“学习”与“服务”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让我对“学以致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它并非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在行动中探索、在服务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循环过程。作者巧妙地将服务学习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教育语境下,讨论了其在培养公民意识、提升批判性思维、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的作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跨领域”这一概念的强调,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将服务学习的视野拓展到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个维度,这让我看到了服务学习的无限可能性和普适性。作者还探讨了服务学习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这对于理解和实践服务学习的全球化视角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学术化,但也恰到好处地融入了人文关怀,使得阅读过程既有智识上的挑战,又不失情感上的共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著作,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