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到底在那里?」哲学不在那里,也不在这里,而只在我们的心底、脑里以及那思想、语言与行动交会处。
哲学由真实的思考而来,它和我们一辈子形影不离,更和一个个「自我」情同兄弟。哲学因此经常提醒我们,教我们不能昏沉,不能浮躁,不能麻木不仁。原来,哲学恍似一扇门,一直敞开在人性的平台上,而美善与幸福如同千万条道路般,一迳地延展向无尽的未来。
《哲学与人生》看似寻常之思维、寻常之语言,而其中意蕴无穷,并自有其心的风光,值得细细赏味!
作者简介
叶海烟
辅仁大学哲学博士, 现为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 曾任东吴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4)、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1994-1995)、台湾哲学学会理事长(2004-2005)。
着作有《庄子的生命哲学》、《老庄哲学新论》、《道德、理性与人文的向度》、《人文与哲学的对话》、《中国哲学的伦理观》。
第一章 前言
一、精神的贵族
二、生活的课题
三、理性的观念
第二章 人是什么?
一、心与脑
二、人是理性的动物?
第三章 哲学是什么?
一、人与哲学
二、自我与哲学——哲学乃自我反思之学
三、价值与哲学——哲学乃价值理念之学
四、哲学与生活——哲学乃生活实践之学
五、哲学与关怀——哲学乃生命关怀之学
第四章 如何学习哲学思考?
一、培养哲学态度
二、发现哲学问题
三、应对哲学问题
四、哲学问题的属性
第五章 哲学与生活世界
一、人作为认知的主体
二、生活出一个世界来
三、「真理」即生活自新之道
四、理性的命运
五、生活的真理
六、爱的伦理
第六章 哲学与伦理道德
一、伦理与道德的意义
二、伦理与道德的课题
三、孔子——人格理想的建立
四、孟子——道德勇气的培养
第七章 人与自然
一、命的自由与美感
二、调和人文与科技的生态伦理
第八章 文化与伦理
一、新伦理与新思维——自困之境与脱困之道
二、文化与伦理之间——生活世界的和合之体
三、「群体批判意识」如何可能?
四、遇与沟通的必要性
第九章 传统伦理的现代挑战
一、价值与意义的挑战
二、自我与他者的挑战
三、安身与立命的挑战
第十章 哲学的形而上关怀
一、形而上关怀的根源意义
二、超越思考的转折意义
三、形而上境界的终极意义
第十一章 哲学与终极关怀
一、生死光景自是海天一色
二、生命悲剧何时了
三、无终亦无极的终极关怀
四、信仰总在无尽的盼望之中
第十二章 宗教与哲学的对话
一、人的宗教向度
二、人的社会向度
三、人的哲学向度
四、宗教内部的对话——以佛教为例
五、宗教对话的公约数
第十三章 哲学在地化的思考
一、历史的弔诡之义
二、文化的权衡之道
三、伦理的实践之道
四、文化与伦理的并行之路
第十四章 世代交替的哲学新希望
一、历史传统的再生之道
二、现代化吊诡的消解之道
三、心灵质素的提升之道
四、新世代文化的创生之道
第十五章 结论
附录〈一〉 梦醒之间——发现「人」是一件大事
附录〈二〉 宗教伦理的新典范 ——以人间佛教为例
附录〈三〉 「哲学概论」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拟议
附录〈四〉 人文思考与心灵人格的陶成之道——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与未来
这本书的名字是《哲学与人生》,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它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我从未曾认真思考过的、隐藏在日常琐碎背后的深刻议题。它并没有直接给出“人生应该如何”的标准答案,而是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我去审视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看似宏大而遥远的哲学命题,在这本书里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作者并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贴切的比喻,甚至是一些充满智慧的片段,将那些复杂的哲学思潮转化为可以理解、可以感悟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自由意志”的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思考我究竟是被命运驱使,还是真正掌握着方向盘。这本书不只是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好奇和对真理的渴望。它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在我迷茫时点亮一盏灯,在我困顿时给予力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些曾经让我烦恼的小事,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难以逾越。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探讨“意义”与“目的”的书籍情有独钟,而《哲学与人生》无疑是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它并没有强行灌输某种既定的价值观,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意义体系。书中关于“认识论”的解读,让我对“知识”的来源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它让我学会辨别真伪,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同时,这本书对“存在主义”的阐释,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它告诉我,即使世界充满荒谬和无意义,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赋予生命以意义。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生命的主动创造者。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每一章都像是对人生不同侧面的深入挖掘,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了,也更有勇气去迎接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评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它能够点燃内心的火焰,驱散笼罩在生活中的迷雾。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功”的书,而是引导人去理解“为何而活”。书中关于“价值观”的探讨,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原则,是否真正符合内心的需求,是否能够带来持久的幸福。它鼓励我去拥抱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善良、真诚、爱和勇气。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这本书也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视角,它让我认识到,沟通的艺术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深刻的洞察,帮助我改善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语言充满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性和对生命深刻的关怀。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潜能,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它不只是让我读完了内容,更是让我真正地“读懂”了人生。
评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没有冗长的论证,没有艰深的术语,而是用一种更为直观、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触及了人生的核心议题。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通过抛出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让我自己去探索、去领悟。书中关于“时间”的讨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我开始意识到,与其沉湎于过去的遗憾,不如把握当下的每一个瞬间,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而对于“死亡”的坦然,更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深刻启示。它并没有渲染恐惧,而是以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帮助我理解生命的有限性,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时而如潺潺流水般细腻,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震撼,总能恰到好处地触动我的情感。它让我明白了,哲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蕴藏在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之中。
评分拿到《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竟能如此巧妙地将抽象的哲学概念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书里关于“幸福”的定义,让我摆脱了以往将物质富足等同于幸福的狭隘观念。它引导我去思考,真正的幸福是否源于内心的满足,源于与他人的联结,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思考让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书中对“道德困境”的剖析也十分精彩,它并非简单地给出对错的判断,而是呈现了不同立场下的合理性,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做出选择时的两难。这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善恶并非泾渭分明,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权衡和考量。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它鼓励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要因为困难而退缩,也不要因为未知而恐惧。它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内心深处也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