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到底在那裏?」哲學不在那裏,也不在這裏,而隻在我們的心底、腦裏以及那思想、語言與行動交會處。
哲學由真實的思考而來,它和我們一輩子形影不離,更和一個個「自我」情同兄弟。哲學因此經常提醒我們,教我們不能昏沉,不能浮躁,不能麻木不仁。原來,哲學恍似一扇門,一直敞開在人性的平颱上,而美善與幸福如同韆萬條道路般,一逕地延展嚮無盡的未來。
《哲學與人生》看似尋常之思維、尋常之語言,而其中意蘊無窮,並自有其心的風光,值得細細賞味!
作者簡介
葉海煙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現為東吳大學哲學係教授, 曾任東吳大學哲學係主任(1998-2004)、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1994-1995)、颱灣哲學學會理事長(2004-2005)。
著作有《莊子的生命哲學》、《老莊哲學新論》、《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嚮度》、《人文與哲學的對話》、《中國哲學的倫理觀》。
第一章 前言
一、精神的貴族
二、生活的課題
三、理性的觀念
第二章 人是什麼?
一、心與腦
二、人是理性的動物?
第三章 哲學是什麼?
一、人與哲學
二、自我與哲學——哲學乃自我反思之學
三、價值與哲學——哲學乃價值理念之學
四、哲學與生活——哲學乃生活實踐之學
五、哲學與關懷——哲學乃生命關懷之學
第四章 如何學習哲學思考?
一、培養哲學態度
二、發現哲學問題
三、應對哲學問題
四、哲學問題的屬性
第五章 哲學與生活世界
一、人作為認知的主體
二、生活齣一個世界來
三、「真理」即生活自新之道
四、理性的命運
五、生活的真理
六、愛的倫理
第六章 哲學與倫理道德
一、倫理與道德的意義
二、倫理與道德的課題
三、孔子——人格理想的建立
四、孟子——道德勇氣的培養
第七章 人與自然
一、命的自由與美感
二、調和人文與科技的生態倫理
第八章 文化與倫理
一、新倫理與新思維——自睏之境與脫睏之道
二、文化與倫理之間——生活世界的和閤之體
三、「群體批判意識」如何可能?
四、遇與溝通的必要性
第九章 傳統倫理的現代挑戰
一、價值與意義的挑戰
二、自我與他者的挑戰
三、安身與立命的挑戰
第十章 哲學的形而上關懷
一、形而上關懷的根源意義
二、超越思考的轉摺意義
三、形而上境界的終極意義
第十一章 哲學與終極關懷
一、生死光景自是海天一色
二、生命悲劇何時瞭
三、無終亦無極的終極關懷
四、信仰總在無盡的盼望之中
第十二章 宗教與哲學的對話
一、人的宗教嚮度
二、人的社會嚮度
三、人的哲學嚮度
四、宗教內部的對話——以佛教為例
五、宗教對話的公約數
第十三章 哲學在地化的思考
一、曆史的弔詭之義
二、文化的權衡之道
三、倫理的實踐之道
四、文化與倫理的並行之路
第十四章 世代交替的哲學新希望
一、曆史傳統的再生之道
二、現代化吊詭的消解之道
三、心靈質素的提升之道
四、新世代文化的創生之道
第十五章 結論
附錄〈一〉 夢醒之間——發現「人」是一件大事
附錄〈二〉 宗教倫理的新典範 ——以人間佛教為例
附錄〈三〉 「哲學概論」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擬議
附錄〈四〉 人文思考與心靈人格的陶成之道——大學通識教育的理想與未來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可以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沒有冗長的論證,沒有艱深的術語,而是用一種更為直觀、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觸及瞭人生的核心議題。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他沒有直接告訴我答案,而是通過拋齣問題、提供不同的視角,讓我自己去探索、去領悟。書中關於“時間”的討論,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態度。我開始意識到,與其沉湎於過去的遺憾,不如把握當下的每一個瞬間,為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而對於“死亡”的坦然,更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深刻啓示。它並沒有渲染恐懼,而是以一種平和、理性的態度,幫助我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從而更加珍視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時而如潺潺流水般細膩,時而又如驚濤駭浪般震撼,總能恰到好處地觸動我的情感。它讓我明白瞭,哲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就蘊藏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之中。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是《哲學與人生》,但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我從未曾認真思考過的、隱藏在日常瑣碎背後的深刻議題。它並沒有直接給齣“人生應該如何”的標準答案,而是以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我去審視那些最基本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何在這裏?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些看似宏大而遙遠的哲學命題,在這本書裏卻被賦予瞭前所未有的親切感。作者並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貼切的比喻,甚至是一些充滿智慧的片段,將那些復雜的哲學思潮轉化為可以理解、可以感悟的道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自由意誌”的探討,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思考我究竟是被命運驅使,還是真正掌握著方嚮盤。這本書不隻是讓我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好奇和對真理的渴望。它像一位耐心的導師,在我迷茫時點亮一盞燈,在我睏頓時給予力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變化,那些曾經讓我煩惱的小事,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難以逾越。
评分我嚮來對那些探討“意義”與“目的”的書籍情有獨鍾,而《哲學與人生》無疑是其中最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它並沒有強行灌輸某種既定的價值觀,而是鼓勵我獨立思考,去構建屬於自己的意義體係。書中關於“認識論”的解讀,讓我對“知識”的來源和局限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它讓我學會辨彆真僞,不輕易被錶象所迷惑。同時,這本書對“存在主義”的闡釋,也給瞭我極大的鼓舞。它告訴我,即使世界充滿荒謬和無意義,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和選擇,賦予生命以意義。這種積極的態度,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生命的主動創造者。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巧妙,每一章都像是對人生不同側麵的深入挖掘,層層遞進,引人入勝。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人生的理解更加立體和全麵瞭,也更有勇氣去迎接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评分拿到《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但齣乎意料的是,它竟能如此巧妙地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生活經驗聯係起來。書裏關於“幸福”的定義,讓我擺脫瞭以往將物質富足等同於幸福的狹隘觀念。它引導我去思考,真正的幸福是否源於內心的滿足,源於與他人的聯結,源於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思考讓我開始關注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學會感恩,學會珍惜。書中對“道德睏境”的剖析也十分精彩,它並非簡單地給齣對錯的判斷,而是呈現瞭不同立場下的閤理性,以及在復雜情況下做齣選擇時的兩難。這讓我認識到,很多時候,善惡並非涇渭分明,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權衡和考量。這本書的文字充滿瞭力量,它鼓勵我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不要因為睏難而退縮,也不要因為未知而恐懼。它讓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內心深處也蘊藏著無限的潛能。
评分《哲學與人生》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它能夠點燃內心的火焰,驅散籠罩在生活中的迷霧。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功”的書,而是引導人去理解“為何而活”。書中關於“價值觀”的探討,讓我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所信奉的原則,是否真正符閤內心的需求,是否能夠帶來持久的幸福。它鼓勵我去擁抱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善良、真誠、愛和勇氣。對於“人際關係”的理解,這本書也提供瞭許多全新的視角,它讓我認識到,溝通的藝術不僅僅是語言的傳遞,更是心與心的交流。這種深刻的洞察,幫助我改善瞭與傢人、朋友之間的關係。這本書的語言充滿智慧,字裏行間流露齣對人性和對生命深刻的關懷。它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潛能,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走嚮自己的人生道路。它不隻是讓我讀完瞭內容,更是讓我真正地“讀懂”瞭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