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真实心灵的杜布菲

看见真实心灵的杜布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古怪特别的艺术家
一场文明与生命的精彩论述
描写真实,是艺术家最重要的工作。

  对40岁才开始创作的杜布菲来说,艺术的意义和本质远逸于历史之外,非关评论与价值,只聚焦自然与生命。

  如果我们只能在文明及其形式之内看事物,那就不需要班门弄斧来探讨杜布菲的艺术及其价值了;哲学思想家史作柽开门见山的,直指杜布菲超越形式与文明,看见并彻底唤醒了具原创性、全自由心灵之真实。

  二十世纪的法国艺术家杜布菲和其他艺术家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具有一种对于「生命」与「自然」彻底感触的能力;有了这份能力,他才能和整个文明、历史,甚至是一切规范性之社会对抗。

  我们不能拿美术史的眼光看杜布菲,甚至不能以一般的艺术眼光来看他,他真正完成的,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艺术品,而是艺术生命本身。从「土地」系列、「鸣路波」系列、「记忆舞台」系列到生命力原创表达系列,史作柽娓娓将杜布菲的艺术创作脉络、美学表现与哲学观点反覆思索检验;他在深度观察了杜布菲创作生涯中的阶段与转折之后认为,「杜布菲创造了一场美学的、宁静的革命。」

作者简介

史作柽

  着名哲学思想家。1934年生,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

  擅长以全史观的视野从哲学、心理学、艺术等层面思考现实的人生信仰、生命现象、文化理念等诸多与人的存在相关的课题,并兼及诗歌创作和绘画。

  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文化大学,并在各大学巡回演讲,现于台湾师范大学举办长期讲座,深受各方好评。着作多达五十多部,影响深广。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preface    彻底而自然的原创精神
Spirit of Originality

Chapter  1   前言
Introduction
2   杜布菲与自然的感触能力
Perception from Nature
3   杜布菲是永远的儿童
Being a Child Forever
4   杜布菲艺术中的「现实」
Reality which is shown in Art
5   杜布菲对心灵之深度诠释
Interpretation of Mind
6   杜布菲的美学革命
Revolution of Aesthetics
7   杜布菲艺术中的本质与超越
Essence and Transcending of Art
8   杜布菲的艺术系列-「土地」
Dubuffet's Art: Sols et Terrains
9   杜布菲的艺术系列-「鸣路波」
Dubuffet's Art: L'Hourloupe
10   杜布菲的艺术系列-「寓于数」
Dubuffet's Art: Parachiffres
11   杜布菲的艺术系列-「记忆舞台」
Dubuffet's Art: Theatres de Memoire
12   杜布菲整体艺术生命之阶段与转折
Stages and Turns of Art Creating
13   结语
Conclusion

图书序言

第九章
杜布菲的艺术系列-「寓于数」


艺术之真义,何在其成品?
唯在使此成品成为可能之真实并存在性高之「人」的存在。
若以一些技艺做出可观之成品,但其人本身并非艺术,又将如何?
但做为真艺术其人之生命,又何有其息止之地也!

杜布菲做为一般艺术以外的艺术家,五十五岁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大规模处理纯属空间本身之整体表达(即「土地」系列),七十五岁又完成了以声音为动力之更大规模之空间处理,或即声音之空间化(即「鸣路波」系列)。若杜布菲就此而止,那就不是今天的杜布菲了。

空间究属空间,它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触得到的形式,它来自于时间性之动力系统。空间表达的范围愈大愈根本,就愈接近时间性之动力系统。最后,空间表达一旦达其极限的程度,就成就为一趋向时间性动力系统本身之表达。

像这些有关时间与空间之哲学性的讲法,一般而言是相当陌生之事,但艺术中既然已经出现了像杜布菲这样的艺术家,一方面,他刚好是这样的哲学性讲法的证明,另一方面,恐怕也只有这样的说法,才能将他的艺术及其艺术思想,完成一种较合理之结构性的解释。

由上所述,可知杜布菲的艺术中,有两种基本的空间表达:

一是相对于地上个别物而有之空间表达,「土地」系列即是。
一是由声音而有之空间表达,「鸣路波」系列即是。

很显然地,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土地」系列的空间表达是静态而平面的,即地上个别物之基础或背景。
「鸣路波」系列之空间表达是动态而立体的,即从土地系列之空间上,建立了动态且立体的王国。

两者之间所以有差异之根本关键,就在于「声音」的有无。声音属听觉,是一种属人与自然间之时间性的动力系统;空间则属视觉,若有所形式,那么它就是一种时间性动力系统之形式派生物,一如语言以后之文字或书写语言间的关系一般。

本来属空间性之「土地」系列,若没有时间性动力系统之助力,它几乎无法发生。只是杜布菲在五十五岁以前,急于摆脱那些地上个体物(即一般文明)之覊绊,欲找到那一真具存在性之整体物,以为其艺术王国之基础,所以,他还顾不到正面处理那真具时间性之声音或动力系统之事,或者,在他的艺术中,此一原创性的动力系统,只为一隐含的存在。他自身知不知道呢?当然是清楚知道的。我们只要看他二十几岁起就主张儿童绘画一事,这就可以充分的证明!这种情形一直到他五十五岁后,土地系列完成了,属于他自身整体性之空间基础亦完成了,至此情况就不同了。无他,声音出现了,他也开始正面处理那些存在性高之原创动力系统。

是的,「鸣路波」确实也是一种可视性之空间结构,但它和「土地」系列之空间之不同处,在于它有一正面显性之声音动力系统的推动,因之,它的存在是立体而动态的,甚至人可以生活在里面。杜布菲说,它不是单独的、静态的,而是环环相扣而形成一运作性之体系或世界。但「土地」系列不是。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