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元月公佈的税捐稽征法中,增列纳税义务人权利之保护专章,特别强调「权利」两字,其意义在于「从此纳税不仅是人民之义务,更是受宪法保障之权利,并从私法上消费者保护时代迈向公法上主权在民之纳税人保护时代」,这项立法可谓跨时代的里程碑,由于税法是最富含宪法意识的法律,宪法上基本权最主要功能,就是纳税人对于国家之权利义务关系,但过去税法并未特别受到重视,税法争议亦未受充分探讨。因此,这一章未来必成为纳税人与稽征机关争讼的攻防重点。未来如何在确保纳税权利与税捐量能平等负担之间取得平衡点,为两岸政府需要勇于面对的难题,也是企业需积极面对的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
葛克昌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汤贡亮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兼院长
吴德丰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法律服务营运长
《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两岸关系发展的台湾读者,我深知在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法律制度的相互理解和借鉴尤为重要。而“纳税人权利保护”这个话题,更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期待缴税过程是公平、透明的,我们的权利是受到充分尊重的。但现实中,情况往往复杂得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在两岸不同的法治土壤下,关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潮流”和趋势。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分析,在台湾,我们是如何通过立法来确立和保障纳税人在税务稽查、税务征收、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等各个环节的权利?例如,在信息公开、参与程序、以及获得有效救济等方面,是否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保障?与此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大陆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是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构建起对纳税人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的?其立法思路和重点又在哪里?“立法潮流”这个词,预示着一种发展的方向和内在逻辑,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种“潮流”背后的时代背景、法治理念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两岸在税收法治建设上的进展,提供有价值的视角。
评分这本《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着实触动了我对于“公平正义”的深层思考。长久以来,我们都强调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但往往在追求宏大叙事的时候,一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个体权利容易被忽略。税务,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征收过程的合法性、程序的公正性,以及纳税人权益的有效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从“立法潮流”这个角度切入,来分析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的。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是能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立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我尤其关注的是,台湾作为华人社会中较早推行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的地区,在纳税人权利保障方面,是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和实践经验?比如,在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等各个环节,是如何体现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的?而在另一岸,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他们又是如何逐步构建起对纳税人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的?是否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创新之处?或者,是否也面临着与我们相似的困境?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前瞻性和比较性,它勾勒出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轨迹,而非静态的法律条文罗列。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这种“潮流”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法治理念,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不断的实践和改革中,更好地服务于公民,尤其是那些最基础的、最直接的纳税人。
评分当我看到《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这个书名时,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认同感和求知欲。作为一名在台湾生活、工作、纳税的普通公民,我深切体会到,在与税务机关的互动中,我们个体力量的渺小。虽然我们口头上谈论着“依法纳税”,但当真的遇到税务上的争议、困惑,或是感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茫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现有法律条文的了解,更需要的是一种清晰的、可行的权利保障机制。而这本书所提到的“立法潮流”,恰恰点出了我最关心的几个维度:首先,“立法”意味着它是制度层面的设计,是规则的制定,它应该具有普遍性和约束力;其次,“纳税人权利保护”是核心,这关乎到每一个缴税人的尊严和切身利益;最后,“潮流”则意味着一种发展趋势,一种进步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在台湾,我们是如何通过立法来确立和巩固纳税人权利的,又有哪些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大陆地区是如何在近年来,尤其是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立法层面逐步强化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的。我期望作者能够细致地比较两岸在立法理念、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践上的异同,并从中揭示出一种向前发展的、具有启示意义的“潮流”。这对我理解当前两岸在法治建设上的进展,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们自身的税收法律体系,都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在炎炎夏日里为我这颗焦躁不安的心送来了一缕清风,也像是在迷雾中亮起的一盏明灯。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两岸的经济发展和法律体系,尤其是牵涉到我们这些普通纳税人的切身利益。长久以来,总觉得在税务的迷宫里,我们普通民众的声音似乎总被淹没,权利的保障也时常是“纸上谈兵”。每当遇到税务上的问题,总会感到束手无策,翻遍各种法规,也未必能找到明确的答案,更别说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这本书的题目就直接点出了我的痛点——“纳税人权利保护”。这四个字,简直就是我内心最深切的呼唤。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找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普通纳税人提供一些清晰的指引,让我们知道在面对税务机关时,我们有哪些权利,又该如何去行使,如何去寻求救济。我尤其好奇,在台湾,我们经过多年的民主发展,在权利保障方面是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而大陆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又是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机制的。这本书的“立法潮流”这个词,更是激起了我的兴趣,它暗示着这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条文的罗列,更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演变。我渴望了解,未来的立法方向是怎样的,又将如何更好地回应纳税人的期待和需求。我希望作者能够以扎实的法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一幅清晰而深刻的图景,让我们在税务的世界里,不再感到孤立无援,而是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和处理与税务相关的一切事务,真正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知识痒点”。作为一名关注公共事务的台湾读者,我对“权利保障”这个话题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当它与“纳税人”和“两岸”这两个关键词结合在一起时,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凡。长久以来,我们都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但如何将法治精神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领域,特别是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税务领域,以切实保障普通民众的权利,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从“立法潮流”的角度,去呈现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我期待它能够深入解析,在台湾,我们是如何通过立法来确立和完善纳税人权利的,例如,在税务行政程序中,如何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辩权;在争议解决方面,是否有独立的、公正的救济机制?同时,我也非常想了解,大陆地区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后,在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上,是否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方向,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或者需要我们警惕的地方?“立法潮流”意味着一种趋势性的观察,一种动态的分析,而非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条文的堆砌。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获得一个宏观而深入的视野,去理解这种“潮流”的演变,以及它对未来两岸税收法治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名《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仿佛在我心头敲响了警钟,又像是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灯。我一直深切关注两岸的交流与发展,而税务,作为连接国家与个体的重要纽带,其立法上的演变更是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纳税人的神经。长久以来,我总觉得在税务的世界里,个体纳税人的声音似乎总是微弱的,权利的保障也常常是相对被动的。每当遇到税务上的疑问,或是感到不公时,我常常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最迫切的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深入剖析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不仅仅是罗列条文,更要揭示其背后的立法精神、价值取向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我尤其好奇,台湾在民主化进程中,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纳税人权利保障体系的?而大陆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又是如何回应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呼声,并在立法层面做出哪些创新和调整的?“立法潮流”这个词,更是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它暗示着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描绘出这种“潮流”的脉络,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不断进步中,更好地服务于公民,特别是那些最基础的、最直接的纳税人。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抱持着一种探究与学习的态度。作为一名在台湾生活多年的普通市民,我深知在实际生活中,税务问题往往是复杂且令人头疼的。当我们缴税时,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公平、透明、且能够充分保障我们基本权利的税收制度。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对法律条文的不熟悉,或者因为程序上的不完善,而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这本书的题目——《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我一直以来想要了解的焦点。我迫切地想知道,在经历了不同发展轨迹的两岸,对于“纳税人权利保护”这一核心议题,究竟采取了哪些立法上的举措,又形成了怎样的“潮流”。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够清晰地阐述,两岸在立法层面,对于纳税人“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等核心权利,分别是如何界定和保障的。例如,在税务稽查过程中,纳税人是否享有明确的告知义务,是否可以拒绝不合理的搜查,以及在发生税务争议时,是否有便捷有效的救济途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揭示两岸在税收法治建设上的异同,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清晰的认识,了解我们自身在权利保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能够学习借鉴他方的经验,为推动台湾乃至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领域的进步,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评分《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作为一名在台湾生活、工作了多年的市民,我深知在复杂的税收体系下,纳税人权益的保护并非易事。我们缴税,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但同时,我们也理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并希望这些权利能够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对法律条文的不熟悉,或是因为程序上的不完善,而感到无助。因此,当这本书提出从“立法潮流”的角度来探讨两岸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非常期待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台湾,我们的立法是如何逐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权益的?例如,在税务稽查、税款征收、以及税务争议解决等各个环节,法律是如何界定和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等核心权利的?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在大陆地区,随着其经济的腾飞和社会法治的不断进步,他们在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方面,又呈现出怎样的“潮流”和趋势?是否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创新之处?“立法潮流”这个词,暗示着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这种“潮流”背后的逻辑和方向,从而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当前两岸在税收法治建设上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简直像是一股清流,注入了我长期以来对于“公平税收”和“公民权利”的关注之中。作为一名在台湾生活、工作的普通纳税人,我深切体会到,在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过程中,个体力量的弱小与信息的不对称,常常让我们在维权时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当看到《两岸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立法潮流》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渴望了解,在台湾,我们的立法是如何逐步构建和完善,以确保每一位纳税人的权利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在税务稽查的程序公正性、税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以及税务争议解决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我们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在大陆地区,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纳税人群体的国家,他们在近年来,尤其是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在立法层面去回应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诉求的?“立法潮流”这个词,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关于现有法律条文的介绍,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把握两岸在纳税人权利保护领域,各自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共同“潮流”,从而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动税收法治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主要来自于它所提出的“立法潮流”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关于法律条文的静态分析,更意味着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观察。长久以来,我们都致力于法治建设,但对于“纳税人权利保护”这一具体领域,我总感觉其发展速度和广度,似乎还未能完全跟上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在两岸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观察彼此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实践,并从中把握“潮流”的走向,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列举法律条文,更能深入分析这些立法背后的理念、动因,以及它们在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在台湾,我们如何在民主制度下,确保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的各项权利?而在大陆,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法治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在立法层面回应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诉求的?“潮流”二字,暗示着一种趋势,一种共同的方向,或者是在不同路径上的殊途同归。我渴望了解,这种“潮流”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于纳税人权利保护日益增长的重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日常琐碎的税务事务,去审视整个税收法治体系的演变,并从中找到推动我们自身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