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证严法师于花莲创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为创会精神,靠着弟子制作婴儿鞋收入和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毛钱,开启慈济功德会慈善济贫的竹筒岁月。
四十五年来,慈济从偏远花莲一隅开展至全球五大洲,在五十个国家设分支会或联络处,援助过七十二个国家地区。慈济人以感恩心,付出无所求,让每个受助者感受真诚关怀。
本书以慈济「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与「环保」法门为纲,结合四百余张慈济文史珍贵文献图资汇编而成。回首筚路蓝缕来时路,期与天下善士共耘福田,祈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
序: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撰文/释证严
证严上人与慈济基金会
滴水到涌泉
慈善志业:启动善循环
【深耕台湾】
长期照顾
急难救助
社区关怀
九二一大地震援助
莫拉克风灾重建关怀
【爱洒国际】
取之当地,用之当地
大爱包容地球村 国际赈灾
惊世灾难,警世觉悟
医疗志业: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
医疗结合慈善,最彻底的救济
信人有爱,在「后山」建医院
掘出爱心涌泉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
开创东部医疗新里程
树立医疗人文
全球人医爱
海外医疗长期服务
「髓」缘布施,大开风气
器官捐赠
教育志业:人文滋养竞善力
培育良护
养成良医
全人教育、完全教育
无语良师 生死教育
慈济大专青年 用付出创造时代
以身教善导学子 慈济教师联谊会
九二一「希望工程」
大爱为梁,智慧为墙
人文志业:见证慈悲,深耕大爱
为时代作见证,为慈济写历史 慈济月刊
净化心灵的活水 以文字弘扬善法
青山无争,福田用心耕 静思人文
为时代作见证,为人类写历史 经典杂志
让世界亮起来 慈济大爱电视台
手指轻轻一点,全球听见大爱 慈济广播
有字,有声,有影 人文真善美
蕙质兰心、美化人生 茶道、花道、手语
一人一善,远离灾难 爱洒人间植福田
为佛教、为众生
人间菩萨招生
环保法门:与地球共生息
关键年代 觉醒行动
难行能行的坚持
「捡垃圾」撑起一个电视台
环保结合公益 大爱感恩科技公司
环保站,心道场
环保精质化 清净在源头
环保清流,跨海扎根
敬天爱地聚福缘
附录
慈济大事纪
序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时间成就一切,转眼间,慈济成立已经四十五周年。一九六一年我从台东鹿野辗转来到花莲,在秀林乡普明寺后方的小木屋自修。那一段心无罣碍的自修生活固然很好,却不免自问:难道我一生都要这样「独善其身」吗?看到人间种种灾难苦痛,我可以坐视不管吗?
我从《法华经》体会到──娑婆世界多苦难,有物质的苦、也有心理的苦。佛陀不断倒驾慈航来人间,为的就是「净化人心」;唯有将人的思想、观念导向正轨,才能消弭世间之苦。所以四十五年前,慈济为了「净化人心」而起步。
一九六六年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时,我还借住在普明寺里,和几位出家弟子靠做手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有人质疑:「你们自己的生活也很困苦,如何能救济别人?」
我只是单纯想着──吃一碗饭可以十分饱,若只吃八分,就有两分能去帮助别人。因此我和弟子每人每天多缝制一双婴儿鞋作为济贫基金,并且唿吁家庭主妇日存五毛钱,就这样开启了「竹筒岁月」的克难慈善志业。当时到底如何「克难」?每个月照顾户发放日,中午我们都会备餐招待,那稀稀的咸粥,常是向普明寺借油、借米煮的。
为解决「因病而贫」的社会现象,一九七九年,盖医院的想法在我心中成形,我希望在花莲建设一所设备完善的综合医院,让小病不要拖成重病,急重症也能在地治疗,及时挽救生命。然而,建医院是一项浩大工程,「一个出家人有办法吗?」这是当时很多人的质疑。我告诉自己:困难的事我不去做,谁来做呢?当时在「后山」盖医院不符经济效益,没有企业家会来投资,但我是宗教家,我以生命价值为考量。我秉持一个「信」字:信己无私、信人有爱──相信只要我没有私心、决心付出,一定能启发人人心中的爱来响应。
心血假如有形的话,慈济医院的水泥,是拌着心血去搅的,每一块砖也都是以心血砌成。许许多多经济能力不佳的人,磨手皮做小工,点滴累积微薄的工资,来参加建院的工程──有老委员剪发义卖,有人当女佣预支薪水,有位太太一家大小全靠她做粗工维生,下工后还去餐厅兼差洗碗,每洗一个碗就像为医院赚了一块砖;还有麻疯病友舍出「棺材本」襄助建院……建院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在最困难、最苦的时候,却也感受到人性中的温情、发现到人性纯真之爱,支持我在坎坷的道路上坚定向前。
那时候的发心,现在看起来的确很自不量力;但很多事情,都是在自不量力中成就起来的。例如一九九三年慈济建立骨髓库时,许多人告诉我:「千万不要做,压力承担不起。」但是,我心中真正承担不起的压力是「爱」,我相信生命无价, 救「命」的工作,再困难慈济也责无旁贷;所以明知事情艰难,但为了及时抢救生命、为了把人类真诚的爱带动起来,我决心承担下来。
尽管多数慈济人对骨髓捐赠一无所知,但凭着「师父说要做,做就对了」的完全信任,不只自己响应,且唿吁众人响应──阿嬷级的慈济人到菜市场宣导,在人群中大喊「救人喔!救人喔!」再劝说围拢过来的人群加入;还有慈诚师兄将活动海报做成两面看板,胸前挂一面,背后挂一面,或步行或骑机车进入大街小巷宣导;也有慈济人在火车站门口等候,只要有列车停下,就把握机会劝捐……慈济人怀抱对我的「信」以及救人的使命,无畏困难、不辞辛劳奔走,为台湾缔造了三个月内招募到两万五千多名志愿捐髓者的「爱心奇蹟」。
慈济志业从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到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社区志工,就是秉持这分「不忍众生苦」的初发心,一步步拓展出来。我将整个生命奉献出来,只抱着一个目的──佛陀来人间为的是要救世,救世要从救心起,我如果不入人群,如何救心?我要将佛教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具体实践出来。我希望能启发人人的爱心,只要人人出一点点力,就可以帮助苦难人;人人的爱心汇聚起来,时间能累积力量、开拓出空间,让萤火微光发出灿烂光芒。
慈济第一个十年扎根慈善、第二个十年扩及医疗、第三个十年奠立教育、第四个十年深耕人文;把佛法落实在人与人之间。尽管一路走来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但因为后方有浩荡长的队伍,我被这每一分信心、每一分坚定的心念推动着,所以有足够的力量「拉车向前行」;无数慈济人自动自发、无怨无悔,只为了一分单纯的责任与使命──有人跌倒了,就要赶紧去扶一把;有人发生意外,就要赶快去付出。就是这分爱的力量,推动我勇往直前。
四十五年,从一秒秒累积起来。感恩全球慈济人发大心、立大愿,从慈善、盖医院一直到现在,一路行来一念心不变,以「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菩萨愿力,一步一脚印,很专、很精,一心一志、步步踏实,用爱铺路、用爱搭桥走过来,菩萨芳踪无处不在;无论多么遥远、路途多么坎坷,仍克服万难走入苦难众生之境,不只付出无所求,而且心怀感恩;爱的足迹走到那里,路就铺到那里,让慈济大爱从花莲、从台湾,向全世界贫困苦难的角落扩散;全球慈济人分分毫毫的付出,汇聚成一股大暖流,温暖了一颗颗破碎的心。
爱,是人类最珍贵的价值;能在最需要的地方、在最困难的时刻及时付出,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台湾无以为宝,以善、以爱为宝;在人与人之间带动爱与善,就像在众生心中搭起心桥;只要用心走入对方生命、在一亩亩心田中播撒爱的种子,就能创造人与人之间「善的循环」。
从「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创立的第一天开始,慈济各项志业的推展,都是为了净化人心、拯救世间而启动。感恩无数慈济人愿做拓荒者,秉持「佛心师志」,以慈悲大爱用心铺路、为人间拔苦,用爱铺路走过四十五年;就像铺连锁砖,一块紧接着一块紧密相连,终于将坎坷路铺成平坦,让人人好走,也让大地有唿吸的空间。
在慈济四十五周年前夕,《慈济月刊》与《经典》杂志合作,将慈济人用爱铺路走过四十五年的大爱足迹汇编成书,这不只是慈济人的善行记录,更是台湾以爱以善为宝的真实见证。尽管全书收录了四百多张照片、十七万字,仍无法含纳四十五年、一万六千四百多个日子慈悲足迹的千万分之一;但每一位慈济人无所求的付出,早已深深刻印在我的心坎里。
当今全球暖化、灾难频传,根源实在于人心,「净化人心」更刻不容缓。人人心中都有无尽的清流,但若只有少数人掘出心灵涌泉,来不及净化不断增加的人口和欲念;唯有更多人发心立愿作「掘井人」,不断掘出心地清泉,让清流时时涌现,才能达到净化人心、消弭世间灾难的目标。
四十五年前成立慈济时,我的心愿就是让蒙尘的人心走入佛法;从克难慈济到爱洒全球,慈济菩萨队伍浩荡长,以无私大爱共同付出,用行动证明了佛法是可以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佛陀的清净法水能洗涤心垢、滋润大地。
人生无常,生命终有尽期;每一天,我都抱着「来不及」的心态,积极把握每一分秒。然而,救人、净化人心的心愿,无法仅凭一人之力做到,所以我对每一位慈济人充满感恩;更期待人人及时开启觉性,立下「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坚定愿力,把握当下净化自心、把「爱」从小扩大,时时发挥利益人群的良能。尽管生命有限,善念、大爱却能无穷无尽。希望借由这本「慈济宗门」大藏经, 能带动更多清流涌现,发挥善力肤慰天地人间。
文/释证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