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的智慧+心理學的活用=美好人生的能量
分享40年心理晤談的經驗智慧,提升實踐自我的豐沛力量
清醒覺察有生命力的心,就是成功幸福人生的軟實力,也是生活贏傢的寶藏。本書所提齣「生活軟實力」的概念,鋪陳建構心智軟體和解決種種生活挑戰的心路曆程,並歸納成五個核心因素:承擔、曆練、行善、養心和靈修,這些巧妙的生活智慧,透過心理學的新知來解釋,引用禪傢的智慧作相應,並以啓發性的故事和事例加以說明。
時下大傢在談軟實力,多以經濟和科技發展為重;然而整體政經科技文化的發展,若不能以個人生活軟實力為後盾,不過鏡花水月。作者結閤擅長的諮商、心理與禪學法門,冶鍊齣做個生活贏傢的具體建議,想得對,做得對,方能及時為幸福紮根!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傢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奬;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曆豐富,是融閤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奬,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總序 / 我的創作曆程 4
推薦序1 / 活在當下,踏實嚮前 果東法師 14
推薦序2 / 一盞成功指引的明燈 覺培法師 17
推薦序3 / 四﹁生﹂有幸 詹誌禹 19
自序 / 做一個生活贏傢 24
壹 承擔
1 負責 28
2 藍圖 32
3 行動 36
4 踏實 40
5 好習慣 44
6 堅毅 48
7 正嚮 52
8 精進 56
9 不拖延 60
10 及時做 64
貳 曆練
1 學會它 70
2 契機應緣 74
3 行好運 78
4 現實感 82
5 轉念 86
6 做得對 89
7 莫分心 93
8 來者可追 97
9 平等心 101
10 幽默些 105
參 行善
1 做好事 110
2 人生路燈 114
3 寬恕 118
4 熱情 122
5 互助 126
6 知足 129
7 恭維 133
8 想得對 137
9 融洽 141
10 贊美 145
肆 養心
1 涵養 150
2 迴歸生活 154
3 念頭 158
4 瞭解預感 162
5 喜樂 166
6 安住 170
7 解壓 174
8 重生 177
9 觀想 181
10 醒臥 185
伍 靈修
1 信仰 190
2 簡樸 194
3 悠閑 198
4 排遣 202
5 散步 206
6 祈願 210
7 法喜人生 214
8 宇宙心 218
9 慧命 222
10 參悟 226
推薦序1
活在當下,踏實嚮前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
針對現代人種種心靈睏境,當代宗教人士及心理精神科學方麵的專傢,均透過齣版書籍為大眾提供瞭許多解決的觀念與方法。其中鄭石岩教授的著作,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並得到很多迴響。我也經常閱讀、參酌、吸收而獲益,鄭教授真是大傢的善知識。
鄭教授幼年學佛,高中時期即養成禪坐的好習慣,之後研究經教,於各地弘講,解行並重、教學相長,奠定瞭良好的修行及佛學素養。他初中畢業後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彆有一番人生曆練,而母親的身教與言教,培養齣他積極踏實的人生觀。之後又接受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訓練,並纍積瞭豐富的諮商經驗,讓他對人心的睏頓有深刻的瞭解。因此往往能運用佛法、禪法、心法契機契理,以同理心為個案找齣問題癥結,提供有效的解決辦法,並在工作之餘,講授課程,服務大眾,這正是慈悲與智慧的修持,大乘菩薩精神的實踐。
在本書中,鄭教授直示問題核心,指齣社會的問題是來自人們心靈的睏境,而心靈的睏境源自於偏頗的價值觀。人生價值不是以打敗彆人、贏過大眾來獲得,而是來自個人心靈的成長。心靈成長可從五個麵嚮著手,即承擔、曆練、行善、養心和靈修,其中鄭教授特彆強調善念、如實、行動,還有放下之後的坦然自在。
這些與我的傢師聖嚴師父,所提倡的心靈環保思想內涵同源自於「佛法、禪法、心法」的精髓,而與「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的禪修四步麯有異麯同工之妙。「心靈環保」就是以觀念的導正,來提昇人的素質,除瞭能夠不受環境的影響而産生內心的衝擊之外,尚能以健康的心態,麵對現實,處理問題。
佛教講的「覺」,是覺醒人生宇宙的真理實相:「緣起、無常、無我、空」,積極把握現在、活在當下;而鄭石岩教授也點齣「清醒覺察有生命力的心,就是成功幸福人生的軟實力,也是生活贏傢的寶藏」。期待諸位讀者都能從中挖到寶藏,珍惜擁有、踏實嚮前、隨時奉獻服務他人;實現平安、健康、快樂、幸褔美滿的人生。
推薦序2
一盞成功指引的明燈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
一本好書,可以讓讀者一生受用、感動。
一個好的觀念,可以讓煩惱人轉迷為悟、轉識成智、轉闇為明。
鄭老師以他四十年心理輔導工作的豐富經驗,完成這本由五個精彩的主題所串連的《生活軟實力》,不僅告訴讀者如何麵對現實人生,心甘情願並樂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在工作職場中,怎樣將知識轉化為實境的「曆練」,培養判斷與務實的行動;還提醒讀者想要創造快樂的人生,必須培養安穩寬闊的心誌與高尚的品德,積極「行善」廣結善緣,使傢庭婚姻美滿幸福;此外,「養心」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每日的生活中,隨時讓自己保持歡喜、聰慧、安定與活潑的心;在一趟珍貴的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的信仰和內心淨化的「靈修」,使生命活得有意義、安心自在。
人生確實充滿著無常與變遷,但是如果能夠心懷慈悲、積極樂觀,何必擔心前途沒有方嚮?《佛光菜根譚》雲:「學習提得起,放得下,可以擴大自己的胸襟;能夠看得遠,行得正,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人生在提放之間,是需要廣闊胸襟;想要自己生命有所進步,就需要行得正、看得遠。
這本好書,從自己齣發,照顧瞭周邊的因緣,也開闊瞭處世的胸襟。這本好書,值得作為現代人一盞成功指引的明燈。對於忙碌的人,這本書可以找迴心中的平靜,展開這本書,會讓讀者找到自己幸福的「生活軟實力」。
推薦序3
四「生」有幸
(政大教育學院院長)詹誌禹
有一個非常聰明的高中女生,讀的是全國頂尖的學校,功課錶現優秀,品德也很淳厚,但有一天,卻突然在漂亮的海邊跳海自殺瞭,令傢人、師友和社會大眾都非常傷心、驚訝與不解。稍後有人重新翻閱她撰寫的週記,發現她早已在很多篇生活感言當中,透露高中生日復一日應付學業與考試的生活處境,不斷質疑生命的荒謬,也不斷自問: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她在學業上是贏傢,在生活方麵卻是輸傢,令人無限惋惜。如果她偶而有機會躺在山上黑夜的草坪仰望滿天燦爛的星鬥(體驗本書所說的「宇宙心」),如果周遭的人們有機會提供更多「愛與智慧的力量」,如果她有機會「散步」、「解壓」和「轉念」,如果她有機會從更多精彩的文學得到一點「參悟」,她也許現在已成為我們社會的傑齣人纔。
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大學男生,讀的是國立的頂尖大學,學的是人人想進的專業領域,愛上瞭一位人人羨慕的漂亮女生,但後來感情不和,女生要求分手。男生懷疑女生另結新歡,有一天在路上相逢起爭議,竟把這位前女友打得遍體鱗傷。學校經報告處理後,將這位男生記過處分。這位男生在專業知識方麵是贏傢,在生活方麵卻是輸傢,也是令人惋惜。幸運的是,他還有機會「承擔」和「曆練」,思考如何「想得對」、「做得對」,並掌握「契機應緣」,決意「來者可追」。
還有非常高收入的科技新貴,上班地點是國傢特意規劃的科學園區,工作性質是技術高超的電腦工程,但他生活寂寞、愛情荒蕪,娛樂時間不知如何自處,結果不慎掉入色情陷阱,受騙上百萬元仍不自知,直到詐騙集團被警方破獲,他纔恍然夢醒。他在職業方麵是贏傢,但在生活方麵是輸傢。
也有業績傲人的經理,但在一夕之間健康崩潰;紅得發紫的明星,但是染上毒品;起手迴春的名醫,但是婚姻破裂;判人生死的法官,但是精神分裂。這些人都可說是事業上的贏傢,但卻是生活方麵的輸傢。由此可見,許多人在學業、專業、職業或事業上成功,但並未獲得成功的人生,他們缺的是什麼?生活智慧!生命智慧!這恰是本書的靈魂。
目前政府及各級學校所強調的就業力或競爭力,其實多偏重生存或生計能力,較少涉及生活或生命智慧。但任何人都不會僅止於追求生存與生計,大傢都希望經營一種幸福的生活,感受一種歡喜而有意義的人生,這就需要一些行善的法門、養心的策略和靈修的體驗。所以我很高興看到本書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把生存、生計、生活和生命的智慧加以匯通,堪稱四「生」有幸。
鏡頭迴到一九七九年左右,一門「教學原理」的課,一群大學一、二年級左右的學生,一個年輕的教師。學生最注意聽講的時候,是教師每堂課的「小菜」時間;所謂「小菜」,就是充滿生活哲理的小故事與鼓勵自主學習的小策略,從打坐讀書、心理分析到禪宗公案無所不談;離題不遠,時間不長,但餘音繞樑。這位老師後來獻身輔導工作,退休後又獻身寫作,喜悅而飄逸的身影,始終融閤著佛學、禪宗、心理學、教育學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這群學生後來有人成為教師、成為學者、成為董事長、成為負責任的工作者或有承擔的領導者,還有一位有幸幫老師的這本書寫序,見證瞭一位人師長久的靈修與堅持。
自序
做一個生活贏傢
人的生涯是自己心念投射齣來的,心懷邪惡、錯誤或者消極的想法,痛苦和悲劇隨之而至;言行中錶現真理、公義和慈悲,福樂隨之而來。萬法唯心造,人生的方嚮在培養正麵智慧的心,去實現美好幸福的生活。誠如禪傢所說:人生該努力的畢竟是自己的心。
清醒覺察有生命力的心,就是成功幸福人生的軟實力,也是生活贏傢的寶藏。
我們要做個生活贏傢,韆萬彆做個輸傢。贏傢不是打敗彆人,贏過大眾,而是能勝任自己的人生,過得自在幸福,活得充實有意義,能施展自己的能力,做服務人群奉獻社會的事業;又懂得涵養修身,領會永生的慧命。至於輸傢則是心胸狹隘,言行失準,甚至為非作歹,或沮喪無助,坐睏愁城。
生命是一個艱辛的曆程,要不斷接受挑戰,解決一連串的難題,纔能獲得幸福。在成功解決問題當中,不但纍積瞭經驗,伸展瞭悟性,更建立瞭信心和勇氣,去開創新局,接受新的挑戰。個人的幸福和自在感,就是這樣延展齣來的。於是想要當一個生活贏傢,就要有一套好的心智軟體,建構齣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工具。我把這套心智能力叫做軟實力。
生活贏傢必須具備這些軟實力。尤其是生活在這個開放、競爭和瞬息多變的現代社會裏,更需要這些軟實力。
這本書是我心靈晤談的心得,也是四十年心理輔導工作的見證。我記述心智開啓和解決種種生活挑戰的心路曆程,集結成五十篇短文,歸納成五個核心因素:承擔、曆練、行善、養心和靈修,方便讀者作係統思考和閱讀。其實,這五十個心智活動子題,是可以交互作用的,熟悉應用得越多,所孕育齣來的智慧就越豐富,生活軟實力就越好。
這些巧妙的生活智慧,透過心理學的新知來解釋,引用禪傢中的智慧作相應,並以啓發性的故事和事例作說明。這些子題多數曾在《人間福報》登載過,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愛和迴響。相信這些寶貴的點滴,能化作你的生活軟實力,有益於你做個幸福的生活贏傢。
此外,這本書的內容,很適閤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素材,相信傢長和老師讀瞭它,對教育會有更深切的體認。我更期待,年輕的學生在讀過之後,能開展成功人生的軟實力齣來。
眼前,大傢都在談如何發展軟實力,大抵以經濟和科技發展為重。我相信整體政經科技文化的發展,必須以個人生活軟實力為後盾,否則不容易産生良好的成效。因此,教育上若能多重視這方麵的教導,必能為國傢的競爭力和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
本書完稿之際,我用「生活贏傢」和「生活軟實力」徵詢命名,結果壯年以上的人大抵選擇前者,年輕人則幾乎都選後者,年輕人不約而同的說「贏傢」太沉重,「軟實力」切題又活潑,於是我用瞭《生活軟實力》作書名,並以〈做一個生活贏傢〉為序。
這本書,嗯,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書店看到的,它的封麵設計很吸引我,那種柔和的色彩和字體,就讓人覺得很安心。拿到手裏翻瞭幾頁,就決定帶迴傢瞭。我一直覺得,生活中的很多難題,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或者不夠努力,而是我們缺乏一種柔軟的力量去應對。這本書的名字《生活軟實力:及時為幸福紮根》,一開始就戳中瞭我的心。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成功、如何賺錢的書,它更像是你生命中的一個老朋友,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跟你聊聊那些我們常常忽略,但又至關重要的事情。我特彆喜歡它講到“同理心”的部分,有時候我們跟傢人、朋友發生爭執,不是因為意見不同,而是我們沒有真正聽懂對方心裏在想什麼。這本書提供瞭一些很實用的方法,教我們如何換位思考,如何用更溫和的方式溝通。它沒有販賣焦慮,也沒有說教,更像是一種陪伴,提醒我們,原來幸福是可以像種子一樣,需要我們用心去澆灌,去經營。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停下來,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然後嘗試用書裏提到的方式去調整,發現真的有不一樣。那種感覺,就像在自己的心裏開闢瞭一片小小的花園,一點點地,為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這本《生活軟實力:及時為幸福紮根》,絕對是我近幾年讀到過最貼心、最接地氣的一本書瞭。我平時工作生活都挺忙的,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自己。這本書就好像在最恰當的時機齣現,給我提供瞭一個喘息和反思的空間。它不會給你一大堆理論,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跟傢人相處的小摩擦,跟同事之間的溝通障礙,甚至是自己偶爾的負麵情緒,來闡述“軟實力”的重要性。我記得有一段講到“傾聽”的藝術,它不是耳朵聽,而是用心去感受對方的言外之意,那種感覺非常微妙。書裏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都在提醒我們,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幸福,都藏在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裏。它鼓勵我們去“及時為幸福紮根”,意思就是不要等到事情變得不可收拾纔去挽救,而是要從小處著手,每天為自己的幸福積纍一點點養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一些看不見的“工具”,能夠更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也更能體會到身邊的人情味。
评分我是在一次失眠的深夜,在網路上搜尋一些能讓自己放鬆心情的書籍時,偶然點進瞭《生活軟實力:及時為幸福紮根》的介紹。說實話,一開始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市麵上類似的“心靈雞湯”式讀物太多瞭,很容易流於錶麵。但是,當我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空泛地談論“積極心態”或者“正能量”,而是非常具體地探討瞭“軟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它讓我明白,所謂的軟實力,並非隻是情商高,而是包含瞭自我認知、情緒管理、同理心、溝通技巧,乃至是處理衝突和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能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界限感”的章節,我們常常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拒絕,結果讓自己身心俱疲。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如何有技巧地設定界限,既能保護自己,又不傷害他人。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給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軟實力”的“體檢”,找齣那些卡住我們前進腳步的“硬骨頭”,然後用一種更柔韌、更智慧的方式去化解。它沒有提供速成的秘訣,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去實踐,一點一滴地構建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書名《生活軟實力:及時為幸福紮根》所吸引,覺得它充滿詩意,又帶著一種積極的生命力。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引導我找到內心平靜、學會與自己和解的書。拿到書後,我發現它確實做到瞭。它沒有用晦澀的語言,也沒有灌輸所謂的“成功學”,而是像一位知心的長輩,娓娓道來,分享著如何培養我們內在的“軟實力”。這本書讓我最受益的一點是,它幫助我重新認識瞭“情緒”這個概念。我以前總覺得,負麵情緒是需要被壓抑或者趕走的,但這本書告訴我,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理解和處理它們。它教我們如何觀察自己的情緒,如何接納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控製。這種“接納”的態度,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同時,書中關於“感恩”的章節也讓我深受啓發。我們總是忙著追求更多,卻常常忽略瞭身邊已經擁有的美好。這本書提醒我,及時去發現和感恩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它能讓我們看到幸福的根基,並且穩固地紮下去。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教會我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內心的寜靜和力量。
评分我這個人,嚮來是比較務實的,不太相信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當朋友推薦《生活軟實力:及時為幸福紮根》這本書時,我一開始是有點猶豫的。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瞭翻,卻意外地被裏麵的內容吸引住瞭。這本書沒有講什麼大道理,也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它講的都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事情。比如,我們如何跟自己的負麵情緒好好相處?如何跟身邊那些性格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如何在高壓的環境下保持內心的平靜?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睏擾。書中用瞭很多非常生動的案例,讓我覺得,哦,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麵對這些問題,而且原來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的改變,隻需要一點點“軟實力”的調整。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運氣不好”,或者“命不好”,但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軟實力”不足,導緻我們無法更好地抓住機會,或者無法更好地應對挑戰。這本書,就像是給我的人生上瞭一堂非常實用的“情商課”,讓我學會如何用更聰明、更柔軟的方式去經營自己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