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收录马森教授两篇长文:〈论钱穆先生《史学导言》〉与〈兼论中国之前途〉。钱穆先生融多年史学研究心得为《史学导言》一书,作者读后深受启示,乃于一九七二年撰一长文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论治史的态度和方法、史观论、历史的时间与事件、历史人物等议题,从不同世代背景的史观,与钱先生展开「对话」。并兼论作者对中国前途的看法,包括生活方式、国体与法制等方面的沿革新变,知古而后知今,望未来中国文化的去处。
作者简介
马森
知名戏剧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及国研所,一九六一年赴法国巴黎电影高级研究学院(IDHEC)研究电影与戏剧,巴黎大学汉学院博士班肄业;继赴加拿大研究社会学,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台湾师大、巴黎语言研究所、墨西哥学院、加拿大亚伯达及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香港岭南学院、国立艺术学院、国立成功大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等校。并曾一度兼任《联合文学》总编辑。已退休。
作品包括论着《马森戏剧论集》、《当代戏剧》、《中国现代戏剧的两度西潮》、《东方戏剧.西方戏剧》、《灿烂的星空─现当代小说的主潮》、《戏剧──造梦的艺术》、《文学的魅惑》、《台湾戏剧──从现代到后现代》等,剧作《脚色》、《我们都是金光党》、《马森戏剧精选集》等,小说《孤绝》、《夜游》、《海鸥》、《巴黎的故事》、《生活在瓶中》、《M的旅程》等,散文《爱的学习》、《墨西哥忆往》、《大陆啊!我的困惑》、《追寻时! 光的根》等,文化评论《文化.社会.生活》、《东西看》、《中国民主政制的前途》、《茧式文化与文化突破》等近五十种。
拿到《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紧张。钱穆先生在我心中,总有一种高不可攀的距离感,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我总担心自己浅薄的学识难以领会其万分之一。然而,“对话”这个词,又似乎拉近了这种距离,仿佛我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参与其中,与先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我特别好奇,这本书的“对话”是以何种形式呈现?是书信体,还是访谈录,亦或是某种更为新颖的呈现方式?无论如何,我期待它能是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交流,让钱穆先生的智慧不再是尘封的经典,而是能够鲜活地触及当下的心灵。我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常常局限于事件的发生和人物的功过,总觉得缺少了那份人文关怀和对历史背后深层逻辑的洞察。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瞥见钱穆先生是如何看待历史的流变,他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寻找到中国文化独特的根基和韧性。这不仅是对历史本身的探求,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追溯。
评分当《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这个书名映入眼帘,我脑海中立刻涌现出对这位史学大师的敬仰之情。钱穆先生的文章,总是带着一种温文尔雅的魅力,他讲历史,不仅仅是讲那些朝代更迭、人物兴衰,更重要的是讲文化,讲精神,讲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这本书的“对话”形式,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概念。我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一种“对话”,能够跨越时空,让我们得以与钱穆先生进行思想的交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钱穆先生深邃的学术思想,化为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我特别想知道,在书中,钱穆先生会如何看待我们当下的社会?他会对我们年轻人提出怎样的建议?他会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有怎样的思考?这些问题,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我深信,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获得一种人生智慧的启迪,学会如何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评分《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魔力,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学问和智慧的渴望。钱穆先生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长者,他的学问深厚,为人谦和,他的文字更是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一直觉得,能够有机会“对话”钱穆先生,是何等幸事。这本书的出现,仿佛给了我一个触及这位史学巨擘的机会,哪怕只是隔着书页,也能感受到那份思想的光辉。我期待这本书的内容,能够展现钱穆先生更为生活化、更为日常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学者,而不仅仅是历史书本上那个冰冷的名字。我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钱穆先生是如何思考的?他对身边的人事物,有着怎样的观察和感悟?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对话”,我不仅能汲取历史知识,更能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学会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这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心灵的盛宴。
评分一直以来,钱穆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都带着一种特殊的重量,不只是因为他是历史学家,更是因为他身上那种温润如玉的学者风范。这次有机会读到《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书中的内容,但仅仅是书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无限的遐思。想象一下,如果能坐下来,泡上一壶茶,听先生娓娓道来,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他会聊些什么呢?是关于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还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又或许,他会谈谈他对当下的看法,对年轻一代的期许?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钱穆先生,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个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智者。台湾的文化土壤孕育了钱穆先生,而《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这本书,仿佛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经典的智慧与当代的困惑。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本书会以何种方式,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的史学大家,他的思想脉络,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怀抱的深情。这本书的出现,对许多像我一样渴望亲近大师,渴望汲取智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
评分《与钱穆先生的对话》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行。钱穆先生的著作我虽读过一些,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纸,难以完全体悟其中的深邃。而“对话”,这个词便充满了亲切感和探索性。我脑海中浮现出一种画面: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我捧着这本书,仿佛能听到先生温和的声音,感受到他学者的气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钱穆先生思想的更多面向,尤其是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洞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方向,感到焦虑。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历史、与文化的关系,找到内心安定的力量。也许,在与钱穆先生的“对话”中,我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这本书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它直接告诉我们“是什么”,而在于它引导我们去“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