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秘方

外治秘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醫
  • 外治
  • 秘方
  • 傳統醫學
  • 養生
  • 經絡
  • 穴位
  • 傷科
  • 皮膚病
  • 骨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名醫珍藏.百傢秘笈
問君能有幾多愁,良方一劑解韆憂
迄今為止,唯一一本花費低廉,便於操作,且沒有不良反應的外治良方集。

  所謂外治方法,就是將藥物加工配製成一定的劑型,通過皮外施藥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和其他療法相比較具有兩個明顯優勢;首先有許多患者不易服藥,如兒童和重病患者等,外治法對這類患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當有些患病部位無法施予手術時,外治法的優越性更為顯著。且外治方法具有藥減效宏,取材方便且易操作,藥價低廉而無不良反應等諸多優點,因此它顯示齣瞭極強的生命力,韆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本書精選散失在民間的500多個外治秘方,這些外治秘方可治療常見疾病130多種。本書的特點是一病多方,為方便讀者,我們按照藥物的外治方法分為八個部份,您喜歡用哪種方法就到相應內容中去尋找。同時為瞭節省您的時間,我們在結尾附以疾病索引,以便您已最快速度尋找到所需要的外治方法。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藥園拾遺》的圖書簡介: 《藥園拾遺》 探尋傳統草藥的奧秘與應用 導言 在中醫藥的廣袤天地間,草藥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藥園拾遺》並非一部關於特定外治方法的匯編,而是一部緻力於梳理、闡發和係統介紹中華傳統草藥的植物學特性、藥理功效、傳統炮製方法及其在內病治療中的精深應用的著作。本書旨在填補當前部分草藥研究在係統性、實踐指導性上的空白,為現代醫學研究者、中醫藥專業人士以及對傳統草藥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參考視角。 本書的編寫曆時數載,作者深入國內多個著名藥材産區,結閤田野調查與文獻考證,力求還原草藥的真實麵貌及其在曆史長河中的應用演變。 第一部分:藥材的“本”——植物學與生態學基礎 本部分聚焦於對藥用植物的精準識彆與環境依存性研究。我們深知,藥材的質量與其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故強調“道地藥材”的概念及其背後的生態學原理。 第一章:藥用植物的識彆與鑒定 詳細描繪瞭超過兩百種常用道地藥材的形態特徵,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的具體描述,輔以高清手繪圖譜和顯微結構照片,旨在幫助讀者準確辨識,避免誤用。特彆關注瞭易混淆品種的鑒彆技巧,這是確保藥效的前提。例如,對川芎與白芷的根莖差異、黃芪與紫草的莖葉紋理的細緻對比,均有詳盡論述。 第二章:道地藥材的生長環境與生態因子 探討瞭土壤、氣候、海拔、光照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藥材的有效成分積纍。引入瞭“地道性”的量化評估模型,分析瞭不同産區同一種藥材(如人參、當歸)在化學成分譜上的細微差異及其對臨床療效的影響。並提齣瞭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如何科學規範藥材種植基地的建議。 第二章:炮製的“術”——傳統工藝的現代解讀 中藥的炮製是賦予其特定藥性和趨利避害的關鍵步驟。本書係統梳理瞭傳統炮製技藝,並試圖用現代化學和藥理學原理進行闡釋。 第三章:火候的藝術:炒、炙、煆 詳盡記錄瞭包括“炭化”在內的各種火法炮製的工藝流程。以地榆的“炒炭存性”為例,分析瞭高溫處理如何改變其生物堿或鞣質的結構,降低刺激性或增強止血作用。對炙法中“蜜炙”、“酒炙”的滲透深度和藥物吸收的影響進行瞭初步的藥代動力學推測。 第四章:水的力量:蒸、煮、漂、潤 探討瞭水溶液的介質作用。例如,利用“漂洗”去除藥材中的雜質或毒性成分(如附子類的減毒),以及通過“潤法”改變藥材的質地,使其更易於粉碎或煎煮。重點介紹瞭“酒製”對某些疏肝解鬱類藥材滲透性及靶嚮性的提高機製。 第三部分:藥效的“用”——內病調理與配伍原理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對藥材應用於內科疾病治療的係統梳理,而非局限於局部應用。重點關注瞭君臣佐使的配伍哲學與組方邏輯。 第五章:經典方劑的結構解析與單味藥的貢獻 選取瞭《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核心方劑,如小柴鬍湯、四君子湯等,逐一解構其組成。本書詳細分析瞭方中每一味藥材在特定組方中的具體藥理定位,例如,在四君子湯中,黨參(或人參)如何作為君藥構建基礎補氣框架,而白術、茯苓、甘草如何協同作用於脾胃氣機。 第六章:補益藥的辨證施治 係統闡述瞭氣、血、陰、陽四大類補益藥的細緻區分。 補氣藥: 區分黃芪、太子參、山藥等在側重益衛氣與中氣方麵的差異。 養血藥: 對比熟地黃、當歸、阿膠在滋陰養血與活血化瘀之間的平衡點。 滋陰藥: 深入探討瞭麥鼕、沙參、石斛在潤肺、養胃、生津方麵的側重。 溫陽藥: 細緻區分瞭附子、肉桂、乾薑在溫煦下焦與中焦的不同應用層次。 第七章:理氣化濕與活血化瘀的配伍智慧 這部分著重闡述瞭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痰濕內阻及慢性疼痛的調理策略。如運用陳皮、砂仁等芳香化濕藥,如何通過芳香醒脾來促進水濕運化;以及如何通過配伍活血藥(如桃仁、紅花)與行氣藥(如枳實、木香),達到“氣行則血行”的協同效應。 第四部分:現代研究與未來展望 在尊重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本書也引入瞭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以期實現古今智慧的融閤。 第八章:有效成分的提取與定量分析 概述瞭運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等現代技術,對傳統藥材中關鍵有效成分(如黃酮類、生物堿、皂苷類)的提取、分離與含量測定方法。旨在為藥材質量控製提供科學依據。 第九章:藥理作用的機製探索 結閤最新的體外和體內實驗數據,探討瞭經典藥對免疫調節、抗炎、神經保護等方麵的潛在機製,例如,丹參的丹參酮對心血管係統的保護作用,以及當歸多糖對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結語 《藥園拾遺》是一部麵嚮實踐、兼顧理論深度的專著。它期望能引導讀者超越簡單的“經驗羅列”,深入理解每一味藥材的“性、味、歸經”背後的物質基礎與作用規律,從而在內病調理與健康維護中,更精準、更科學地運用中華草藥的寶貴財富。本書緻力於成為一座連接傳統藥園與現代藥理學研究的堅實橋梁。 --- 全書特點概述: 1. 係統性強: 涵蓋瞭藥材的植物學、炮製學、藥理學及臨床應用的全鏈條知識。 2. 注重實踐: 強調道地性與炮製的實踐指導意義。 3. 理論紮實: 結閤瞭傳統方劑理論與現代科學分析。 4. 內容詳盡: 對單味藥在不同配伍中的作用有深入剖析。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PART 1
患處貼膏方

強腰膏治療腰痛∕015
皮癬毒膏外敷治療牛皮癬∕016
地龍青膏粉外治痄腮∕017
雙黃粉治療麵部痤瘡∕018
消腫膏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019
雙黃普連膏治療銀屑病∕020
樟槐膏治療骨質增生∕021
仙人掌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023
黃虎酊劑治療褥瘡∕024
大黃蜜外敷治療肝癌疼痛∕025
黃當膏治療□瘡∕026
雙白大黃膏治療皮膚感染壞死∕028
黃川糊外敷治療帶狀皰疹∕029
草南散外敷治療膝關節積液∕030
散血消腫散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031
星黃散外敷治療小兒肺炎∕032
活絡膏外敷治療僵直性脊椎炎∕033
三黃散外敷治療外滲∕034
雙黃油膏的製備及應用∕035
中藥膏外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036
凍瘡酊治療凍瘡∕038
丹血膏外敷治療周圍性麵神經麻痹∕039
血竭膏治療下肢潰瘍∕039
歸桃糊外敷治療骨性關節炎∕041
復方螞蟻散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炎∕042
骨風糊外敷治療骨痹∕043
蜈蚣散外敷治療帶狀皰疹∕044
蚓黃膏外敷治療糖尿病足潰瘍∕045
復方二烏膏治療骨質增生癥∕046
化刺散外敷治療骨質增生∕047
通絡散瘀膏貼敷治療骨質增生∕049
活絡膏外敷治療慢性傷筋∕050
攻毒生肌膏治療肛門濕疹∕051
吳茱萸外敷治療小兒斜疝∕052
復方三黃膏外敷治療急性附睾炎∕052
豬膽蔥泥方外治瘡瘍∕053
復方鎮痛膏治療癌痛∕054
復方化腐生肌膏治癒糖尿病壞疽∕055
復方雙黃青白膏治療痛風性關節炎∕056
復方通絡暢血膏外貼治療頸椎病∕057
三生散外敷治療足跟痛∕058
解毒護肝散外敷治療慢性肝炎∕059
復方歸草膏外敷治療凍瘡∕061
生肌玉紅紗條外貼治療肛裂∕061
三黃膏外敷治療腮腺炎∕062
生肌斂瘡紗條治療體錶潰瘍∕063
薯粉閤發膏治療踝關節扭傷∕064
石灰油膏外敷治療帶狀皰疹∕065
乳鹿膏外敷治療踝關節扭傷∕066
蚓醋散外敷治療腮腺炎∕066
黃掌膏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067
姑青三黃膏外塗治療痤瘡∕068
五粉散外敷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068
歸白竭草油治療重度褥瘡∕070
中藥醋劑外敷治療局限性神經性皮炎∕071
地梔膏治療慢性濕疹苔癬樣變∕072
三黃膏外敷治療褥瘡∕073
青黛冰石糊外敷治療燒、燙傷∕074
冰青蒜泥敷貼肝炎降□退黃∕075
復方蜂膠膏治療創口感染不癒∕076
川桂散外敷治療軟組織損傷∕077
三方外治潰破型頸淋巴結核∕078
三黃硃冰油外敷治療帶狀皰疹∕079
祛腐生肌散治療糖尿病足感染潰爛∕080
黃倍散治療甲疽∕081
靈仙膏治療跌打損傷後期∕081
自製凍瘡膏治療凍瘡∕083
豬肉血竭外敷治療糖尿病足∕084
復方連珠生肌散外治瘡瘍∕085
八味糊治療血管瘤∕086
活血化瘀糊外敷治療靜脈炎∕087
雙黃油膏治療□瘡∕088
活血逐瘀膏藥治療軟組織損傷∕089
紫黃油紗條治療手指挫裂傷∕090
褥瘡靈治療褥瘡∕091
金黃糊外塗治療糖尿病足潰瘍∕092
復方川黃馬錢膏治療腰痛∕094
復生膏治療褥瘡∕095
黃歸膏治跟痛癥∕096
生歸膏治療創傷後傷口久不癒閤∕096
麵膜散治療麵部痤瘡∕097
二藥糊外敷治療腮腺炎∕099
祛痛散外敷治療骨關節病∕099
腳氣散治療腳濕氣∕100
皮康液外敷治療傳染性濕疹樣皮炎∕101
紫草乳沒膏外治□瘡∕102
三生蒿膏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102
三黃液外塗治療燒傷∕103
芋艿蒜泥外敷治療癤、癰∕105
復方蝥糊外治銀屑病∕105
白蘚粉外治皮膚感染∕106
復方雙黃散治療腮腺炎∕107
定痛散外治帶狀皰疹∕107
復方花酒治療褥瘡∕108
白黑膏外敷治療腱鞘囊腫∕109
內服外貼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109
雙黃地歸散外敷治療糖尿病足∕111
蜣螂膏外治癰、疽、丹毒癥∕112
紫草油外塗治療褥瘡∕113

PART 2
患處暴露塗藥方

黃蜂油膏外塗治療體癬∕115
復方密佗僧粉外敷治療腳氣∕116
牛肉貼片治療帶狀皰疹∕116
紫黃油外塗治療燙傷∕117
蛋黃紫油外敷治癒瘡∕118
祛疣淨藥膜治療麵部扁平疣∕119
白及樟腦糊治療凍瘡∕120
多仙散外敷治療中老年跟痛癥∕121
青黛粉內服外敷治療帶狀庖疹∕122
雙黃蜈蚣膏治療帶狀皰疹∕123
英白膏外敷治療瘡瘍癰腫∕123
中藥麵膜治療毛囊蟲皮炎∕124
燒傷膏外塗治療燒燙傷∕125
辛甲糊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126
三白膏外敷治療黃褐斑∕128
復方凍瘡膏治療凍瘡∕129
復方硫磺膏治療疥瘡∕130
復方青黃油外治蛇串瘡∕131
復方二川散外敷治療骨質增生∕132
蜈蚣糊治療帶狀皰疹∕133
茯苓汁外治流行性腮腺炎∕134
六神膏外治痤瘡∕134
湯粉同治小腿潰瘍∕135
烏油膏外敷治療髕骨前滑囊炎∕136
二草膏治療瘙癢性皮膚病∕137
搜風解毒膏外敷治療帶狀皰疹∕138
二白散外用治療黃褐斑∕139
三管齊下治痤瘡∕140
雙黃白及膏治療燒燙傷∕141
燒傷粉治療燒傷∕142
風油精外塗防治凍瘡∕143
涼血膏外敷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44
解毒消腫散治療腮腺炎∕144
復方蟾蜍丸外敷治療陽痿∕145
黃地醇外敷治療燒傷∕146
祛白潔治療白癜風∕147
內外並舉治瘡∕148
五藥糊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149
三色散治療帶狀皰疹∕150
復方二黃粉治療嬰兒濕疹∕151
四味散治療皮膚瘙癢癥∕152
雙黃散治療酒渣鼻∕153
祛毒酊治療熱毒疹∕154
冰蒼散治療黃水瘡∕154
通痺壯骨膏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55
黃蠍散治療膿皰瘡∕156
冰黃膏治療耳部濕疹∕157
黃礬散治療皮疹病毒感染∕158
兔毛灰外治凍瘡∕159
硼丹膏治療桃花癬∕159
五冰膏治療濕疹∕160
外敷治療小兒鞘膜積液∕161
康膚膏治療牛皮癬∕162
紫地油治療小兒肛門瘙癢∕163
藥酒治療肩痛弧綜閤徵∕164
中藥敗醬草治療扁平疣∕165
白駁液治療白癜風∕166
旱蓮草酊治療斑禿∕166
消癬油治療銀屑病∕167
氟鈉膏治療扁平疣∕168
□蟲膏治療酒渣鼻∕169
蠍歸液治粉刺∕170
清癬液治療手足癬∕171
首烏生發湯配閤生發酊治療斑禿∕171
斑蝥藥酒治療斑禿∕173
麻黃白果粉治療哮喘病∕174
除臭酊治療腋臭∕175
丁香醇治療癬癥∕176
榆萸溶液治療滲齣性皮膚病∕177
大蒜治療足癬∕178
脂芷酊治療白癜風∕179
斑蝥酊外用治療斑禿∕180
丁香粉治療腋臭∕180
中藥搽劑治療神經性皮炎∕181
四白麵膜膏治療痤瘡∕182
烏梅酊治療白癜風∕183
颳痧用油的配製∕184
雞蛋清治療脂溢性皮炎∕185
紫草油塗抹治療燒傷∕186
百部酊治療酒渣鼻∕187
單味馬齒莧治療嬰兒濕疹∕188
黃柏斑蝥乳劑治療癬病∕189
自擬硼砂酊治療汗斑∕190
痤瘡酊治療痤瘡∕191
輕石散治療圓癬∕191
除疥膏治療疥瘡∕192
香柏治療黃水瘡∕193
蜈蚣黃麻糊治療唇風∕193
殺白靈治療白癜風∕194
雙管齊下治療椎間盤突齣∕195
復方醋液治療斑禿∕196
止痛靈液治療牙痛∕196
白斑易色酊治療白癜風∕197
藥酒配閤按摩治療少白頭∕198
復方透骨草液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199
青柿汁治療帶狀皰疹∕200
京萬紅外治10則∕201

PART 3
患處熏洗方

凍瘡湯治療凍瘡∕203
消疹液治療肛門濕疹∕204
鬼針草治療小兒腹瀉∕205
透骨靈仙方熏浴治療痹癥∕207
梧桐濯足湯治療急性紅眼病∕208
羌活伸筋液治療膝關節痛∕209
紫金正骨液治療骨傷∕210
烏蛇透骨液治療跟痛癥∕211
黃□骨碎液治療踝關節攣縮∕212
硝硼湯治療慢性骨髓炎∕213
四味湯治療脂溢性皮炎∕214
茶葉的臨床療法外用∕215
泡足湯治糖尿病閤併末梢神經炎∕216
苦參茶液治腳氣∕217
柳葉洗液治療腳癬∕218
苦白鼕湯治療陰道炎∕218
皮癬液治療花斑癬∕220
黃參液治療炎性外痔∕220
艾葉透骨液治療小兒腹瀉∕222
海風透骨液治療閉閤性軟組織挫傷∕223
止癢湯槿楓酒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224
止癢湯治療瘙癢性皮膚病∕225
蛇參龍膽液治療外陰瘙癢癥∕226
紫草紅花液治療麵部化妝品皮炎∕227
四味浸泡液治療手足癬∕228
萸藜液治療輕中度高血壓∕228
芩柏液治療肛裂∕229
丹參醋墊治療頸椎病∕231
藜荷液治療指掌脫皮∕231
透骨液治療扭傷∕232
去疣擦劑治扁平疣∕233
足癬散治療足癬∕234
陳香液治療臭足癥∕235
消疽湯治療糖尿病壞疽∕235
透骨靈仙液治療骨摺後期肢體腫脹∕236
催眠液治療失眠∕237
活絡止痛濯足湯治療跟痛癥∕238
蛇參液治療濕疹∕239
疥靈方治療疥瘡∕239
除毒液治療蛇傷∕240
復方中藥湯治療膝關節滑膜炎∕241
中藥蛇床子治療皮膚病3則∕242
五倍子湯配閤肛散治療肛管直腸脫垂∕244
補陽湯治療老年性嵌頓痔∕245
七味液治腳氣∕246
浴疼液治療諸痛癥∕246
紫花地榆液治療骨髓炎∕247
桃枝灸法治療下肢癱瘓∕248
白芷蘇梗散治療慢性鼻竇炎∕249
歸防五倍子液治療內痔∕250
中藥坐浴治慢性前列腺炎∕250
八味湯治療足癬∕251
黃參湯洗療瘙癢性皮膚病∕252
中藥熏洗法治療早洩∕253
消刺湯治療足跟骨刺∕254
消疣洗劑治肛門尖銳濕疣∕255
中藥消刺湯治療跟骨骨質增生∕256
洗塗兩方閤治鵝掌風∕257
中藥清洗劑治療濕疹∕259
剋疣湯治療尖銳濕疣∕260
荊防洗劑治療外陰白斑∕261
藥醋泡治療手足癬∕261
七味湯治療肛門濕瘍∕263
無花果葉熏洗治療痔瘡∕264
中西醫配閤治療肛門瘙癢癥∕264
黃白參液治療足癬∕265
苦參湯治療疥瘡∕266
芷芎液熏洗治療跟痛癥∕266
伸筋透骨散治療中風併發肢體疼痛∕268
甘草苦參湯治療鵝掌風∕269
絡石藤治療小兒腹瀉∕269
苦參防風液治療肛門皮膚癬∕270
利竅液熏療過敏性鼻炎∕271
腳氣液治療腳氣∕272
清熱湯治療小兒高熱∕273

PART 4
穴位敷貼方

雙仁散敷貼治療小兒百日咳∕275
六神丸貼壓耳穴治療痤瘡∕276
韆金膏治療口眼歪斜∕277
降壓粉外敷湧泉穴治療腎性高血壓∕278
蛇香散治療肩周炎∕279
白芥子外治小兒慢性支氣管感染∕280
王不留行貼壓耳穴治療功能性便秘∕280
定痛丸外敷治療痛癥∕281
鬍黃連散外敷湧泉穴治療腮腺炎∕282
活血化瘀散外治冠心病∕283
硃砂外敷湧泉穴治療失眠∕284
溫經散外敷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285
雙管齊下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86
五虎茵黃參膏劑外敷治療慢性B肝∕287
寜神膏外敷湧泉穴治療耳鳴∕289
舒心活絡丸穴位按壓治療冠心病∕290
前列康外敷治療慢性前列腺炎∕291
止咳膏貼湧泉穴治療小兒咳喘∕293
二子樟皂膏治療麵神經炎∕294
痛經膏外貼治療痛經∕295
王不留行貼壓耳穴治療扁平疣∕296
五麻膏貼肺俞穴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297
舒喘靈敷貼治療哮喘∕298
祛炎膏外治慢性喉炎咽喉炎∕300
通痹膏外敷治療麵神經麻痹∕301
白附萸散外敷治療小兒遺尿∕302
牽正膏貼敷治療麵神經炎∕303
吳茱萸貼敷治療兒科病∕304
黃柏半夏糊外敷湧泉穴治療老年咳嗽∕306
健脾增食膏穴敷治療小兒畏食癥∕308
復方羊藿蛇香膏外敷命門穴治療陽痿∕309
斑蝥貼穴治療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310
三黃丁桂敷穴治療原發性腎病∕311
復方白鬍膏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312
三味膏治療麵神經麻痹∕313
白花蛇膏藥貼敷下關穴治療麵癱∕314
復方元鬍白芥丸穴位敷貼治療咳喘病∕315
肉桂細萸膏治療復發性口瘡∕316
復方參□貼片治療小兒遺尿癥∕317
鬍椒油膏外敷肺俞穴治療咳嗽∕318
礬膝膏外敷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319
咳喘平穴位貼藥治療哮喘∕320
四味散貼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21
小兒咳喘速停膏貼肺俞穴治療小兒咳嗽∕322
豆壓耳穴治療産後便秘∕323
吳茱萸敷貼湧泉穴治療妊高徵∕324
龍骨珍珠粉貼手心治療失眠∕325
定喘止咳膏穴貼法防治支氣管哮喘∕326
地龍杏仁膏治療小兒支氣管炎∕328
祛咳散敷湧泉穴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329
二黃散貼敷湧泉穴治療痄腮∕330

PART 5
臍部敷貼方

敷臍療法9則∕333
遺尿靈貼臍治療遺尿癥∕334
內服外貼方治療糖尿病∕335
四味餅敷臍治療嬰幼兒鞦季腹瀉∕336
復方黃□膏敷臍治療銀屑病∕337
細辛貼神闕穴防感冒∕338
三參散敷臍治療慢性疲勞綜閤徵∕338
五味糊敷臍治療嬰幼兒腹瀉∕339
蘿蔔籽敷臍治療中風後腹脹∕340
復方檳榔膏敷臍治療肝硬化腹水∕341
復方萸桂散敷臍治療寒濕凝滯型痛經∕342
復方桂仙膏敷臍治療陽痿∕343
大黃冰片散貼臍治療小兒便秘∕344
降□糊外敷神闕穴治療慢性B肝∕345
敷臍散貼臍治療小兒久瀉∕346
神闕穴外敷治療小兒遺尿∕347
中藥外敷治療肝硬化腹水∕348
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脹痛∕349
芒膏治療消化係統腫瘤腹脹∕350
止瀉散敷臍治療腹瀉∕351
復方三川膏敷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352
桃紅二香散貼臍治療免疫性不孕癥∕353
天麻烏梅膏敷臍治療暈動病∕354
復方茱萸散貼臍治療原發性痛經∕355
潰瘍散敷臍為主治療小兒急性潰瘍性口炎∕356
神闕穴外敷治療小兒腹瀉∕357
中藥止血散外敷治大便齣血∕358
桔梗杏仁膏外敷治療頑固性咳嗽∕358
川椒益母散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359
嬡樂丹敷臍治療早洩∕360
中藥桂皮貼臍治療小兒腹瀉∕361
加味獨聖散敷臍治療小兒盜汗、遺尿∕362
中藥失笑貼外敷神闕穴治療痛經∕363
中藥麝香元鬍膏敷臍治慢性前列腺炎∕364
止瀉散外敷肚臍治療嬰兒腹瀉∕364
鬍紅膏外敷治療痛經∕366
鬱金散敷臍治療心悸∕366
吳茱萸治療小兒腹瀉∕367
中藥當歸乳香膏治療痛經∕368
中藥小茴香貼臍治療呃逆∕369
太子兜肚治療小兒厭食癥∕369
中藥止瀉散敷臍治療小兒腹瀉∕371
中藥敷臍治療婦科病四典型病例∕372

PART 6
竅位給藥方

中藥蒼耳油治療慢性鼻炎∕373
中藥瓜蒂散治慢性B型肝炎∕374
中藥口瘡散治療小兒皰疹性口炎∕374
中藥宮糜康治女性宮頸糜爛∕375
黴菌性陰道炎的中藥治療法∕377
中藥馬錢子治療中耳炎∕378
月石閤劑治療鵝口瘡∕378
中藥芎芷散治療頑固性偏頭痛∕380
直腸滴灌治療小兒支氣管炎∕381
潰瘍散治療口腔潰瘍∕382
灌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383
中藥大承氣湯加開塞露治療急性胰腺炎∕383
中藥錫類散治療慢性宮頸炎∕385
中藥外敷治中耳炎∕386
甘草蜂蜜治療口瘡∕386
中藥大黃治療小兒高熱∕387
上感閤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88
苦楝子塞肛治蟯蟲病∕389
玄參知母液治療牙痛∕389
甘硝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390
韆裏剋液治療牙周炎∕391
雄黃麻油治療齲齒疼痛∕391
黃荷甘草液含漱治慢性扁桃腺炎∕392
中藥塞鼻法緩解心痛∕392
導法的應用∕393
《本草綱目》載下竅給藥治病諸方∕396

PART 7
自製藥袋方

蓖麻冰片藥袋治療麵神經炎∕399
中藥墊治療高血壓∕400
花椒藥墊治療足跟痛∕401
川芎醋糊治療足跟痛∕402
中藥紗袋配閤神燈治療腰椎骨質增生∕403
南星藥團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404
桃仁枕治療頸椎病∕404
靈仙紅花枕治療頸椎病∕405
消痛散治療骨質增生∕406
醋麩皮治療風濕病∕407
藥袋熱敷治療慢性盆腔炎∕408
黃□防感香囊治療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409
中藥藥枕預防頸椎病∕410
一枝蒿藥袋配閤三維正脊儀治療腰椎間盤突齣∕412
羌活藥袋治療頸椎病∕413
川草烏藥袋加中藥內服治療膝關節滑膜炎∕414
慢性腰腿痛的腰部療法∕415

PART 8
其他外治實用方

泡桐療法介紹∕419
生薑治病13則∕420
多方治腳氣∕422
自血治療痤瘡∕425
雞眼治療法∕425
11種中成藥外治痄腮∕426
三五枳甲膏貼敷治療4種惡性腫瘤∕428
帶狀皰疹的中西閤治∕430
大七厘散治療三絲手病∕431
斑蝥蟲的藥用介紹4則∕432
紫草油治療疾病8則∕434
五倍子應用病例3則∕435
婦科疾病治療10法∕436
四縫穴的神奇功效∕440
流星槌治療多種哮喘∕442
生薑外治急癥3則∕444
內病外治法4則∕445
雜方治病5則∕447
呃逆治療2則∕449
敷臍、敷貼療法外治遺尿∕449
蛇藥片外治皮膚病5例∕450
如意金黃散治病12則∕452
腰椎間盤突齣物理療法∕454
腰椎牽引配閤□療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455
肩周炎的推拿法治療∕456

附錄一

淺談藥物外治法∕458
外敷療法臨床應用∕463

附錄二 疾病索引

圖書序言

前言

  擁有健康的體魄,是每個人的心願。雖然目前絕大多數人已知道擁有一個健康體魄的重要性,但是人食五榖雜糧,誰還能沒有個小災小病的?如果有點小病就去醫院,勢必費時費力。因此,許多人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能否找到便於操作且能治好日常疾病的方法。為瞭滿足廣大讀者的這種迫切需要,我們精心編寫瞭這本《名醫珍藏外治秘方》。

  所謂外治方法,就是將藥物加工配製成一定的劑型,透過皮外施藥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常用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和其他療法相比較具有兩個明顯優勢。首先有許多患者不易服藥,如兒童和重病患者等,外治法對這類患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當有些患病部位無法施以手術時,外治法的優越性更為顯著。且外治方法具有藥簡而效宏、取材方便且易操作、藥價低廉而無毒副作用等諸多優點,因此它顯示齣瞭極強的生命力,韆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本書精心篩選瞭散失在民間的500多個外治秘方,這些外治秘方可治療常見疾病130多種。本書的特點是一病多方,為方便讀者,我們按照藥物的外治方法分為八個部分,您喜歡用哪種方法就到相應內容中去尋找。同時為瞭節省您的時間,我們在結尾附以疾病索引,以便以最快速度尋找到您所需要的外治方法。此外還需要嚮讀者說明的是,書中所選用的外治秘方經臨床驗證均為效果理想的方法,但是因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存在著差異,所以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讀者在使用本書所介紹的外治方法時,最好是徵得醫生同意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本書在編輯過程中難免會齣現疏漏之處,誠摯歡迎廣大讀者予以指正。我們在編輯過程中,虛心請教瞭全國享有聲望的老中醫和民間老中醫,且參考瞭大量醫學典籍,在此我們對這些醫學前輩緻以謝意,並對在本書編輯齣版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幫助的所有朋友,錶示深深感謝。

  俗語有雲:「有什麼彆有病,沒什麼彆沒錢」「但願人間皆無病,何煩架上藥生蟲。」我們真誠希望廣大讀者朋友一捲在手,即可防病治病。祝您不與醫院打交道,擁有一個好身體,去開拓自己的事業!

圖書試讀

患處貼膏方

強腰膏治療腰痛

  【病癥及藥理介紹】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癥,可錶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腰為腎之外候,凡勞纍過度、腎氣虧損,或感受外邪、外傷緻腰部經絡循行受阻,均可引起腰痛。其中由外邪、外傷所緻的急性腰痛以實證居多,治宜舒筋、活血、通絡、祛邪則,通常病程較久。反覆發作的慢性腰痛,以腎虛虧損為多,治宜強筋骨、補腰腎為主。

  這裏介紹的強腰膏選藥標本兼顧,有補腎強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效。方中杜仲主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乃補腎強筋之要藥。補骨脂補腎陽、固精氣。二藥閤用,補腎強腰之力更強;川烏散寒定痛、祛風濕;官桂益命火、止疼痛、散沉寒;乾薑大辛大熱,逐寒祛濕,與肉桂、川烏閤用於寒濕腰痛,相得益彰;沒藥、乳香能通經絡、消瘀血,伍以木鱉子止腰痛、消結腫,對外傷或病久所緻瘀血腰痛療效更著,再輔以陳醋調敷,溫散止痛之力益強。諸藥閤用,對瘀血、寒濕、腎虛等各型腰痛均有顯著療效。

  【方  劑】川烏、官桂、乾薑、肉桂、杜仲、補骨脂、乳香、沒藥、木鱉子各等份,陳醋適量。

  【製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用醋調為糊狀,敷貼腰上,加塑膠薄膜覆蓋,用膠布或綳帶固定。每隔3天換藥1次。

  【療  效】癥狀、體徵消失,功能恢復正常者為痊癒;

  癥狀、體徵明顯減輕,功能好轉者為有效;

  癥狀、體徵、功能均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

  治療61例患者中,痊癒29例,有效25例,無效7例,效率為86.7%。

  【典型病例】楊女士,39歲。近期常覺腰痛、酸軟,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麵色白,舌淡,脈沉細。診為腰痛腎虛。予以強腰膏外用,10天痊癒,追蹤半年未復發。

皮癬毒膏外敷治療牛皮癬

  【病癥及藥理介紹】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皮膚病。該病病況復雜,纏綿難癒,一般的內服藥物療效不顯。其病因病機是風毒外襲,鬱阻肌膚,從而導緻營衛不和、肌膚失養所緻。又由於本病多發於青壯年人,所以治療時應重在驅邪,以期邪去正安,達到治癒的目的。

  採用皮癬膏敷貼治療牛皮癬,直達病竈,顯效迅速。方中諸藥多為有毒之物,長於驅風解毒,外用能使藥物直達病所,發揮「以毒攻毒」的直接效果,且不傷正氣。另外,本病發作與精神調攝、飲食調養有關,因此,在治療期間患者應精神和悅,避免刺激,少食腥辣,戒煙酒。

  【方  劑】斑蝥20個,蜈蚣10條,硫磺15g,狼毒50g,輕粉9g,冰片5g,蜂蠟40g,麻油200g。

  【製用法】將蜈蚣、斑蝥、硫磺、輕粉、冰片分彆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勻。取麻油放於鐵鍋內加熱至150℃,加入狼毒炸至枯黃色,撈去藥渣,過濾後加入蜂蠟,使之融化,然後離火,待油溫降至60℃,邊攪拌邊加入藥粉,至冷凝成膏,貯於容器內備用。

    使用前將患處用溫水洗淨、擦乾,把皮癬膏塗於紗布之上,敷於患處即可,每日換1次,2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皮癬膏內含有毒成分,適用於牛皮癬(尋常型)無潰破者,對於化膿型則不宜。

  【療  效】痊癒:皮損完全消除,膚色正常;

  有效:皮損明顯減輕,但未完全消除;

  無效:皮損消除不明顯。

  治療61例患者中,痊癒28例,有效22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2%。

  【典型病例】汪先生,30歲,於1998年9月10日初診。患者平素嗜好煙酒,6個月前發現兩小腿內側皮膚瘙癢,搔之有大量白屑脫落,皮損處成苔蘚狀,醫院診為尋常型銀屑病,先後服用過銀屑靈沖劑、青黛丸及中藥湯劑,未見明顯效果。用皮癬膏治療,20天後復診,見皮損已癒大半,瘙癢明顯減輕,繼續使用,三療程時見皮損已完全消除,且患處膚色亦轉正常。囑其生活調適,少食腥辣食物,戒除煙酒,以觀後效,追蹤半年,未見復發。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外治秘方》,光聽名字就充滿瞭古老智慧和神秘色彩,讓人忍不住好奇裏麵究竟藏著怎樣的古老療法。我是一個特彆喜歡研究傳統醫學的人,平時也沒少翻閱各種醫書古籍,但往往很多內容都太過晦澀難懂,或者零散不成體係。所以當我在書店裏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內心真是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封麵設計雖然沒有華麗的插圖,但那古樸的字體和紙張的質感,就已經傳遞齣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讓我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挖掘的寶藏。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普通人解決日常小病痛的方法,比如一些常見的跌打損傷、皮膚瘙癢、或者是一些孩子容易生的小毛病,如果能有簡單易行又天然有效的外治方法,那對傢庭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失傳已久,或者不為人知的民間偏方,能夠用最自然的方式去調理身體,避免過多的藥物依賴。我對那些需要大量珍貴藥材、或者操作極其復雜的古方並不太感冒,我更傾嚮於那些取材方便,步驟清晰,能夠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傢的實用技法。所以,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像是在我心中敲響瞭一記警鍾,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在這個“秘方”裏找到我一直追尋的答案。

评分

《外治秘方》這個名字,給我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仿佛它就是為瞭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小毛小病”而存在的。我更傾嚮於將它視為一本實用的“傢庭備用藥箱”的指導手冊,裏麵應該記載著許多簡單易行、取材方便,而且效果顯著的居傢療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那些最常見,也是最睏擾我們的健康問題,比如各種炎癥、蚊蟲叮咬、皮膚過敏、咽喉不適、甚至是小孩子的發燒、腹瀉等。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天然、無副作用的外治方案,讓我們在麵對這些情況時,能夠有一個即時有效的處理方法,而無需匆忙奔嚮醫院。我更看重的是書中的“秘方”能夠有明確的使用說明,包括適用的癥狀、使用方法、用量、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項。我希望它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阿姨,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教我如何在傢裏就解決這些健康難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傢中必備的參考書,讓我在麵對各種健康小狀況時,都能從容應對,守護傢人的健康。

评分

作為一名長期飽受慢性疼痛睏擾的患者,我對任何能夠緩解身體不適的方法都抱有極大的熱情。《外治秘方》這個書名,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疾病的治療,更可能是一種關於“治愈”的哲學思考,一種對身體自身潛能的喚醒。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針對特定部位疼痛的有效疏導方法,比如長期伏案工作導緻的頸椎不適,或者運動損傷留下的老毛病。我一直在尋找那些能夠溫和調理,而不是強力鎮痛的方案,因為我深知藥物的長期副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介紹一些通過手法、藥膏、敷貼等方式,來改善血液循環,舒筋活絡的技法。此外,我也對一些能夠提升身體整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的外治方法很感興趣。我常常覺得,很多病痛的根源在於身體內部的失衡,而外治或許能提供一種更直接、更溫和的途徑來糾正這種失衡。我對書中提到的“秘方”二字充滿好奇,這意味著它可能包含瞭一些不那麼公開,但卻非常有效的經驗總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詳細的圖解或者步驟說明,這樣即使是對醫學瞭解不深的人,也能照著操作。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給我新的希望,讓我能夠更積極、更有效地管理我的健康。

评分

我對《外治秘方》這個書名,第一反應就是它可能包含瞭一些非常傳統、甚至有些“古老”的治療方法。我個人對曆史悠久的中醫藥文化非常著迷,總覺得那些流傳至今的古方,一定蘊含著獨特的智慧和療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一些民間流傳不廣,但卻效果顯著的“秘方”,特彆是那些針對一些疑難雜癥,或者傳統醫學難以解決的病癥的外治方法。我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我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嘗試那些真正有效的古老技法。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那些需要一些特殊材料,或者需要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秘方”,因為我總覺得這些“秘方”之所以成為“秘方”,可能正是因為其獨特性和稀缺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盡可能詳細地介紹這些“秘方”的來源、用法、以及潛在的注意事項,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瞭解它們。我對那些隻是簡單羅列藥方,而缺乏詳細解釋的書籍並不感興趣,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療愈力量的古老世界,去感受傳統醫學的魅力,並從中汲取力量。

评分

我一直對中醫的“治未病”理念非常推崇,而《外治秘方》這個書名,恰恰給瞭我一種“未雨綢繆”的直觀感受。我更願意將它看作是一本關於日常保健和養生的指導手冊,而非僅僅是疾病的治療集。我的興趣點在於那些能夠幫助我們維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發生,或者在疾病初期就能及時乾預的簡單方法。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通過外部手段來調理身體的四季養生法,例如在不同季節,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應該如何進行艾灸、藥浴、或者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我更關注那些能夠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質量、或者緩解季節性不適(如過敏、感冒初期)的“秘方”。我不期望這本書會提供多麼驚世駭俗的療法,我更看重的是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它是否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將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智慧傳遞給我,讓我能夠在傢中就學會一些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從而遠離疾病的睏擾,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