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结构主义建构华人社会学

从法国结构主义建构华人社会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爱为基础的脱华理论
  特以马英九、国民党、统派媒体、中国共产党为例

  二次大战之后,法国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结构主义」的风潮,李维斯陀、福科、拉康等大师辈出,他们对欧洲近代哲学所认定的「人生而自由」展开严厉批判,主张人的思想与行动是受到一种看不见的结构所支配却不自觉。本书承继「结构主义」的批判精神,将此种分析方法应用在对华人的思考模式、行为模式的分析上。经由本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孔子、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影响之下,牢不可破的大一统思想、「统治者鄙视被统治者」的内部殖民结构以及无处生根的公共性,雕琢出华人社会最根本的特色,这种古老的思想结构至今还支配着当今的华人,所以笔者特以马英九、国民党、统派媒体等在台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付中国人、台湾、西藏的种种政策为范例分析,证明即使已进入21世纪,华人的行为依旧和一千年前无甚差别。因此,笔者倡导台湾的文化维新运动──「脱华」,希望脱华能成为华人的共识,让华人能够更加文明。

作者简介

张正修

  1954年生,台北汐止人。就读台大法律系时期,对基本人权产生深刻认识。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期间,与现任台湾教授协会会长张炎宪等将「东大中国同学会」改名为「东大台湾同学会」,并出任第一任会长。毕生以追求台湾人的主体、伸张公义为志业。在建国运动方面,曾辅选林义雄之妻方素敏的立委选战、陈定南的省长选战及彭明敏的总统大选,并拟定「台湾宪法草案」之总统、地方自治两章。社会运动方面,担任台湾教授协会副秘书长三年,从反核、反集会游行法之「不得主张分裂国土」条文而使该条文被大法官会议宣告无效,到揭发辐射屋、反对石门高尔夫球场违法扩建等,展现出惊人的行动力。学术研究方面,目前已出版学术论文二十五篇,以及《地方制度法理论与实用》(三册)、《宪法与行政法制》(两册)、《比较宪法与政治》、《为脱华而写的西洋哲学史(一)》、《西洋哲学史──近代哲学》、《西洋政治思想与法思想史第一篇》、《西洋政治思想与法思想史第二篇》、《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发展》、《寻找主体的无国之民》、《用自己的话快速学习日文》(两册)等十余本专着。目前为开南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曾担任第十届考试委员(2002-2008)。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本书的出发点:从西洋现代民主主义与公共性
第二章 结构主义之概念与形成
第三章 华人社会学的特色
第四章 内部殖民结构之探索
第五章 国民党的政治行为分析
第六章 现代中国政权的政治行为分析
第七章 台湾人的脱华与欧美化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这本书是作者长期观察、思考台湾社会所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作者想要用法国所产生的结构主义来解释华人的行为模式、思考模式,这也是本书书名所以称为「从法国的结构主义建构华人的社会学 ─以爱为基础的脱华理论─」的原因,而本书的目的是要让台湾人乃至中国人以及个地区的华人社会去思考所谓的「脱华」究竟是什么。

  作者长期以来在对立严重的台湾社会被归类为绿营人士、台独基本教义派,但是作者做为一位佛教徒,始终抱持着以众生为父母的心情来看待世间的所有人,这也是本书为什么称为以爱为基础的脱华理论之缘故。作者写这本书也是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华人对于华人社会有所理解,能知道华人自己可能拥有的思考模式、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去改变华人自己的缺点。所谓「脱华」二字最大的意义就在此。

  在1860年代的鸦片战争以后,东方的华人社会历经巨大的变化。甲午战争,台湾割让给日本,经过日本五十年的统治,台湾历经了另一种文化的洗礼,使得台湾人产生了不同于旧日汉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思考模式。但中国大陆历经了社会的动盪,使得满清灭亡后的中国,经历频仍的内乱与外患。1945年以后,两个不同的社会突然结合,就使台湾产生228事件、白色恐怖、族群分化等种种政治压迫的现象。由于台湾内部包含着许多「异质」而无法完全被暴力加以统一的因素,因此就使台湾产生民主,并使台湾社会产生了可能脱离旧文化包袱的动力。但是台湾内部本身有着种种不同的对立,加上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经过对峙、交流而中国也持续对台湾实施各种政治工作,这就对台湾带来种种的影响,使得李登辉时代与陈水扁时代所实施的民主化产生了阴霾。究竟是华人的社会会接受西方社会的自由、民主、人权与法治?亦或是台湾会被统一而倒流回去权威统治的旧王朝时代呢?目前应是关键时刻。

  台湾虽然很小,但在台湾面临内外强大的压迫之下,保护台湾最大的力量就是民主、自由、人权与法治。对于中国,何以至今仍无法实施民主、自由、人权与法治?台湾实施民主、自由、人权与法治究竟有什么缺失?透过本书,读者应该可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笔者相信这本书或许可让华人在走上近代化的过程中,反省自己深层的性格,让近代的价值-民主、自由、人权与法治可落实于台湾社会与其他华人社会。

  本书虽经多次校搞,如有错误,尚祈见谅,不胜感祷。

张正修于开南大学法律系
2010年6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