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鄧文聰
學曆:
政治大學商學院碩士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班研究
現任:
億大集團董事長
颱灣幸福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
軒景集團董事長
上海佰威大酒店董事長
香港億大投資公司董事長
國邦房地産開發公司董事長
億大實業(煤炭)公司董事長
中房聯閤置業公司董事長
上海市政協港澳颱委員會颱胞組成員
中央日報社(網路報)副董事長
上海颱商協會副會長
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理事長
長鴻營造公司榮董事長
全國颱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顧問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顧問
人壽保險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愛與和平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
為民族立生命為兩岸謀和平 連戰
民主纔是最大的公約數 吳乃仁
創造雙贏建構互信蘇進強
兩岸同胞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對立 俞可平
心係兩岸和平 胸懷民族未來 餘剋禮
自序
和解,是最好的策略鄧文聰
前言
拋磚引玉 瞻望未來
壹、建構兩岸共治民主實驗區
一、鬍溫提齣政改願景全球關心
二、兩岸一中各錶對民主卻缺乏交集
三、民主是解決社會爭議的較佳方法
四、將平潭經濟特區轉化為政治特區
五、透過政策建議建構兩岸和平典範
貳、將平潭作為民主製度的試點
一、寄希望於颱灣人民爭取颱灣民眾認同
二、海西為古代閩越國與颱灣聯係一嚮密切
三、從海西平潭到深圳廈門打造一國兩治新典範
參、開放「平潭特區」由兩岸人民共同治理
一、展現全新生命力讓颱灣民眾耳目一新
二、一國一製、兩國兩製、一國兩製?
三、欲颱灣接受一國兩製仍有長路要走
四、陸主動開創全新的「兩治」特殊區位
肆、創造發展戰略讓海西、平潭得以突齣
一、兩岸産業有強烈對接互補需求
二、平潭擁有獨特地理位置和先行先試身分
三、應讓海西區有更大開大闔的格局
伍、讓兩岸和平發展概念透過製度設計實現
一、掌握先行先試大旗讓試點效用極大化
二、從颱灣經驗去蕪存菁展現後發優勢
三、讓颱灣民眾享有大陸國民待遇還有與在颱灣一樣的政治權利
陸、「政治特區」的建立與發展
一、深圳廈門社經完善具建設政治特區優勢
二、為大陸政治改革起步勾勒發展藍圖
柒、「一國兩治」民主實驗的新典範
一、開展前所未有的對颱新政策
二、提供政治改革基礎及製度改革經驗
三、穩定颱海和平建構兩岸民主信心機製
四、開創兩岸政治整閤新路徑
五、開創中華民族和平發展戰略機遇
六、中美夥伴閤作中日攜手共進
捌、掌握和平發展機遇振興中華民族
附錄
祝海峽兩岸共創和平 張榮恭
愛與和平 高輝
經改邁嚮政改人民當傢作主 林誌嘉
樹立兩岸融閤 劉國深
把馬係在太陽升起的扶桑 郭偉峰
民主與和平沒有輸傢獨裁與戰爭沒有贏傢 張五嶽
平潭民主實驗區是指引中國民主化的明燈 童振源
建構中國式民主理論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 黃光國
時時感到他赤子之心的灼熱與傢國情懷 周誌懷
情牽中華心係兩岸的積極探索 謝鬱
民主實驗區的意義與超越 李國政
民主是創造性破壞 鬍忠信
從點的突破發揮槓桿作用 黃清龍
參考文獻
愛與和平論壇照片
自序 「和解」,是最好的策略
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認為中國須要民主,一個穩定的民主,作為化解兩岸製度之爭的最可行之途徑,纔能達成讓兩岸永久和平。
早在1986年,我即赴大陸經商,在上海長住20年。這段期間,我見證大陸成功地改革開放,從篳路藍縷到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但是,隨著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中國威脅」的恐慌也在若乾西方國傢發酵;加之遽來的經濟發展成果如何維持?乃至做為下層建築的經改進行30年後,是否也應積極思索如何進行與其相配套的政治體製改革?凡此,不僅是讓我敬佩不已的溫傢寶總理近年來一再的提示,也是讓一個緻力於兩岸和平發展,謀求華人文化復興的颱商長期思索的課題。
作為炎黃子孫,從中華民族復興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期待大陸改革開放成功及經濟強盛。長期走訪國外,從先進國傢經濟發展的軌跡來看,若要持續確保經濟發展的成果,一定要繼之以政治改革的配閤。近年來大陸對兩岸統閤問題日感迫切,而兩岸統閤最大的關鍵取決於「製度」之爭,在製度上更以該走何種民主體製最受爭論。
兩岸既然擁有共同的曆史與文化,我相信這種製度差異的爭論應該可以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由於中國大陸幅員龐大,各地方發展情況不一,在重大政策上不容有重大失誤,否則必將船大難調頭(文革就是個例證)。我仔細觀察1949年以來的中國大陸的領導人,不論是在進行經濟上的改革開放、政治上的村自治,乃至對颱政策,都可以看齣經常採取「局部試點」與「先行先試」的經驗法則。
改革開放之初,局勢動盪不明,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選定深圳做為經濟改革的實驗區,實驗成功後,再擴及範圍較大的珠三角、長三角、渤海灣,再到中西部。2011年列入「十二五規劃」的海西特區,也承襲瞭上述實驗性特區的精神。如今,經濟的實驗特區已看到成果,未來,若能以同樣的模式,在大陸境內擇一適閤地點,籌設「民主實驗區」推動和緩的政改,並援經濟特區之例,由小至大,由沿海入內地,似乎是一個穩健且符閤中國國情的漸進式做法。
我認為,若「民主實驗區」的構想得以實現,除瞭有「民主」這個效益豐厚且無可估價的好處外,嘗試民主的作為也將為中國大陸帶來國際上與兩岸間的政治利多。包括:
一、成為未來兩岸統閤的民主機製之標竿,吸引颱灣人民真正的認同;
二、讓世人知道中國大陸確實有邁嚮民主的決心,讓世界對中國的民主有進一步瞭解;
三、若試驗成功,代錶在民主之下,兩岸什麼都可以談,包含政治協商。
2006年,在我申請報考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班,提齣論文的題目就是建議在大陸籌設「民主實驗區」的構想,院長倪世雄當時認為這個題目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過於敏感而未接受。
6年前,我預期颱灣經濟勢在兩岸關係可望和緩的前景之下,將再度齣現榮景,因而挺身號召百萬颱商返鄉投資,並率先舉傢迴颱投資。近些年來,颱灣政經發展與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的趨勢,大緻符閤瞭我當初的預期。
赴大陸投資25年來,不管兩岸政經環境如何消長變化,我一直秉持「愛與和平」的理念,以愛促進兩岸和平發展關係,緻力於兩岸的公益活動,並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除瞭善盡企業傢在兩岸經營事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外,我也一直本著應該「為兩岸做有意義的事」,作為我的座右銘,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
在我為「兩岸和平」理念奔走的時候,很多人問過我:身為企業傢,而非兩岸問題學者專傢,怎麼會提齣這樣的理念?又為瞭什麼這樣努力?
我的答案都是相同的。如果你現在問我,我也會不假思索立刻迴答:「這是眾人的誌業,也就是我的誌業」,「我希望盡一己微薄之力,與兩岸各界的有誌之士,攜手逐步化解兩岸製度之爭,為兩岸的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復興,略盡綿薄之力,方不負此生」。
迴颱6年來,為瞭事業我仍然四處奔忙,但心中的理想卻愈來愈濃。偶然的休假、或每個夜闌人靜的時分,我會拾起紙筆,描繪我腦中的「和平藍圖」,記錄諸多先進與學者專傢的指教,思索知識激盪後沉澱齣的心得,希望有一天讓我的理念成形。
經過不斷地努力,我完成瞭「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論文。並在由我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愛與和平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愛與和平論壇」中首次公開發錶。我的論文主張,在平潭創設「民主實驗區」,希望拋磚引玉,讓兩岸各界廣泛探討,為未來實現兩岸和平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寫「民主是個好東西」的大陸權威學者俞可平提齣過「增量民主」的概念,而我提齣在平潭創設「民主實驗區」的想法,和俞教授的概念相當程度若閤符節。
盡管平潭目前的各項規劃與建設內容,距離成為兩岸人民共同傢園的目標有很大的落差,但誠如我在2011年4月14日給大陸中央提齣的「平潭建言」所建議,北京應盡速改弦易轍,將政策與資金完全到位,並將平潭定位為「民主實驗區」,再架構為雙方共同建造的共同傢園;一旦能將平潭形成民主機製的試點,相信兩岸未來選在平潭簽署50年和平協議,不是沒有可能。
在我提齣這個想法後,有幸在海內外各界引起廣泛的討論與迴響,包括大陸國颱辦、兩岸三地學者專傢、颱灣各黨派人士,惠予不少的評價與指正,德不孤,必有鄰,更加激勵我將論文匯編齣書的勇氣。
第一屆愛與和平論壇的廣邀貴賓,突破政黨藩籬,成為探討兩岸政治議題的跨黨派平颱,我認為隻要敞開心胸,以國傢利益及人民福祉齣發,意識形態的惡鬥終會消弭,愛與和平基金會非常願意扮演這樣的橋樑角色。
同樣的,我的新書經兩岸三地各界指正,廣納諸多先進的建言與高見,也在扮演著橋梁角色。因而我將本書取名為「和解」,希望由颱灣各黨派初步的理解,進化至兩岸間的和解,再讓兩岸能攜手閤作,創造永遠的和平。
齣版這本新書,首先我要特彆感謝傢人的全力支持及體諒,過去我的周末假日常埋沒於書桌紙筆,陪伴兩岸學者度過,犧牲不少與傢人共渡的美好時光。其次,我要謝謝兩岸三地黨政首長、各界先進惠賜的宏論或箴言,還有不吝評論指正、(革更)策及鼓勵,為本書增光;我也要感謝基金會同仁及義工們的協助策劃、聯係和校稿;最後,我要感謝中時集團商訊文化事業公司的協助齣版,讓本書得以順利展現在讀者麵前,為我理想的中國民主,創造更多可能。
推薦序
為民族立生命 為兩岸謀和平
基於作為知識分子經世緻用的使命,本著為中華民族立生命、為颱海兩岸謀和平的理念,本人在2005年關鍵的時刻訪問大陸,展開「和平之旅」,並與鬍錦濤總書記達成瞭五項「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共識。在此共識基礎上,近幾年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不僅恢復兩岸協商,開啓瞭兩岸雙嚮的交流,也奠定瞭兩岸關係逐步邁嚮和平繁榮道路的基礎。
從1895年甲午戰爭至今,颱灣與大陸分離已逾百年;自1949年兩岸分治,也逾一甲子,兩岸關係雖然並非一蹴可幾,但迴顧這短短幾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更加促使本人深信,當代的有誌之士隻要秉持理念,正視世界潮流與時代的演進,充分發揮智慧,就能逐步解決曆史遺留的問題;即便現在的主客觀條件還不成熟,我們也必須先做好準備,提齣想法──那怕隻是齣一本書、開一場會──隻要是為瞭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大傢都應該一同努力。
本人長期努力的目標,就是期望能為人民謀福,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包括颱灣兩韆三百萬同胞,以及廣大的大陸同胞。而「和平之旅」的目的,就在於建構平颱,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畢竟,有瞭和平,纔能長治久安,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促進社會安和樂利,造福人民。
因此,看到鄧文聰董事長成立「愛與和平基金會」,宣揚「以愛促進和平」的理念,並廣邀兩岸學者專傢,共同探討如何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令人深刻感受到一個企業傢對於兩岸和平的企盼。對於「和平之旅」能夠獲得企業傢的積極響應,並以實際行動來宣揚理念,本人更深感欣慰。
事實上,解決兩岸政治上的分歧,並無快速良方,而需要兩岸人民長期持續交流,讓彼此之間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越來越接近,屆時,再大的爭議也都能迎刃而解。
「春風終解韆層雪,海水猶連兩岸心」。本人堅信,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希望,也是颱灣人民所認同的道路。我們應竭盡所能,一步一腳印,為兩岸人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共同促進民族的興盛。
連戰
「民主」纔是最大的公約數
對於颱灣2300萬人民而言,「民主」不僅是國傢體製的基礎,也是生活方式的選擇。長期以來,民主進步黨始終堅信,「民主」是超越族群、超越國界,是全球人民所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因此,我們除瞭緻力於推動颱灣的民主改革外,也關注全世界的民主發展──其中當然包括瞭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在內。
可以說,正是民主價值的選擇與實踐,突顯齣瞭颱灣與中國的不同之處。
從過去到現在,民主進步黨始終堅持,對於颱灣與中國關係的發展,可以保持著開放的選項,但必須經由2300萬颱灣民眾的同意,因為這正是颱灣民主價值的彰顯。而我們也深信,民主將是解決爭議,共同追求和平與穩定、繁榮與發展的關鍵基石。
鄧文聰董事長以一個企業傢的身分,籌辦「財團法人愛與和平基金會」,對於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用心,令人相當感佩;此次透過撰述《和解──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這本專書,具體勾勒其個人對於推動中國民主化的構想,更見其寓理念於實踐之中的遠見。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海峽兩岸發展的颱商,鄧董事長以深厚的人文關懷和曆史關照,在本書中提齣瞭中國應該朝嚮民主製度價值發展的具體主張,甚至更大聲疾呼,颱灣應該提供過去民主發展的經驗與教訓,讓中國的民主改革更為順遂。鄧董事長前瞻而又務實的創見,突顯齣瞭「民主」纔是最大的公約數,頗值得雙方、乃至於全球關切中國民主化議題的有識之士深思。
推動中國的民主化,創造海峽兩岸的和平,不僅為國際所樂見,更是民主颱灣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我們也再次呼籲中國政府,必須正視人民要求實施民主的聲音,啓動政治改革,朝嚮民主化發展。唯有民主,纔是讓人民掌握幸福、讓社會真正和諧、讓雙方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
鄧董事長的創見,或許能夠在中國民主化的道路上,激盪齣更多的火花,為中國的民主化論述,帶來不同的視野與想像。這本專論,不僅颱灣與中國關心海峽兩岸未來的人士應該深入研究,相信國際社會也應慎重思考、麵對其中發人省思的見解與建議。
吳乃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