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邓文聪
学历:
政治大学商学院硕士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班研究
现任:
亿大集团董事长
台湾幸福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
轩景集团董事长
上海佰威大酒店董事长
香港亿大投资公司董事长
国邦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亿大实业(煤炭)公司董事长
中房联合置业公司董事长
上海市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台胞组成员
中央日报社(网路报)副董事长
上海台商协会副会长
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理事长
长鸿营造公司荣董事长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顾问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顾问
人寿保险同业公会常务理事
爱与和平基金会董事长
推荐序
为民族立生命为两岸谋和平 连战
民主才是最大的公约数 吴乃仁
创造双赢建构互信苏进强
两岸同胞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立 俞可平
心系两岸和平 胸怀民族未来 余克礼
自序
和解,是最好的策略邓文聪
前言
抛砖引玉 瞻望未来
壹、建构两岸共治民主实验区
一、胡温提出政改愿景全球关心
二、两岸一中各表对民主却缺乏交集
三、民主是解决社会争议的较佳方法
四、将平潭经济特区转化为政治特区
五、透过政策建议建构两岸和平典范
贰、将平潭作为民主制度的试点
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台湾民众认同
二、海西为古代闽越国与台湾联系一向密切
三、从海西平潭到深圳厦门打造一国两治新典范
参、开放「平潭特区」由两岸人民共同治理
一、展现全新生命力让台湾民众耳目一新
二、一国一制、两国两制、一国两制?
三、欲台湾接受一国两制仍有长路要走
四、陆主动开创全新的「两治」特殊区位
肆、创造发展战略让海西、平潭得以突出
一、两岸产业有强烈对接互补需求
二、平潭拥有独特地理位置和先行先试身分
三、应让海西区有更大开大阖的格局
伍、让两岸和平发展概念透过制度设计实现
一、掌握先行先试大旗让试点效用极大化
二、从台湾经验去芜存菁展现后发优势
三、让台湾民众享有大陆国民待遇还有与在台湾一样的政治权利
陆、「政治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一、深圳厦门社经完善具建设政治特区优势
二、为大陆政治改革起步勾勒发展蓝图
柒、「一国两治」民主实验的新典范
一、开展前所未有的对台新政策
二、提供政治改革基础及制度改革经验
三、稳定台海和平建构两岸民主信心机制
四、开创两岸政治整合新路径
五、开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战略机遇
六、中美伙伴合作中日携手共进
捌、掌握和平发展机遇振兴中华民族
附录
祝海崃两岸共创和平 张荣恭
爱与和平 高辉
经改迈向政改人民当家作主 林志嘉
树立两岸融合 刘国深
把马系在太阳升起的扶桑 郭伟峰
民主与和平没有输家独裁与战争没有赢家 张五岳
平潭民主实验区是指引中国民主化的明灯 童振源
建构中国式民主理论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 黄光国
时时感到他赤子之心的灼热与家国情怀 周志怀
情牵中华心系两岸的积极探索 谢郁
民主实验区的意义与超越 李国政
民主是创造性破坏 胡忠信
从点的突破发挥槓桿作用 黄清龙
参考文献
爱与和平论坛照片
自序 「和解」,是最好的策略
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认为中国须要民主,一个稳定的民主,作为化解两岸制度之争的最可行之途径,才能达成让两岸永久和平。
早在1986年,我即赴大陆经商,在上海长住20年。这段期间,我见证大陆成功地改革开放,从筚路蓝缕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崛起,「中国威胁」的恐慌也在若干西方国家发酵;加之遽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如何维持?乃至做为下层建筑的经改进行30年后,是否也应积极思索如何进行与其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凡此,不仅是让我敬佩不已的温家宝总理近年来一再的提示,也是让一个致力于两岸和平发展,谋求华人文化复兴的台商长期思索的课题。
作为炎黄子孙,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看,我非常期待大陆改革开放成功及经济强盛。长期走访国外,从先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若要持续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一定要继之以政治改革的配合。近年来大陆对两岸统合问题日感迫切,而两岸统合最大的关键取决于「制度」之争,在制度上更以该走何种民主体制最受争论。
两岸既然拥有共同的历史与文化,我相信这种制度差异的争论应该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对话。由于中国大陆幅员庞大,各地方发展情况不一,在重大政策上不容有重大失误,否则必将船大难调头(文革就是个例证)。我仔细观察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不论是在进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政治上的村自治,乃至对台政策,都可以看出经常採取「局部试点」与「先行先试」的经验法则。
改革开放之初,局势动盪不明,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选定深圳做为经济改革的实验区,实验成功后,再扩及范围较大的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再到中西部。2011年列入「十二五规划」的海西特区,也承袭了上述实验性特区的精神。如今,经济的实验特区已看到成果,未来,若能以同样的模式,在大陆境内择一适合地点,筹设「民主实验区」推动和缓的政改,并援经济特区之例,由小至大,由沿海入内地,似乎是一个稳健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做法。
我认为,若「民主实验区」的构想得以实现,除了有「民主」这个效益丰厚且无可估价的好处外,尝试民主的作为也将为中国大陆带来国际上与两岸间的政治利多。包括:
一、成为未来两岸统合的民主机制之标竿,吸引台湾人民真正的认同;
二、让世人知道中国大陆确实有迈向民主的决心,让世界对中国的民主有进一步了解;
三、若试验成功,代表在民主之下,两岸什么都可以谈,包含政治协商。
2006年,在我申请报考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班,提出论文的题目就是建议在大陆筹设「民主实验区」的构想,院长倪世雄当时认为这个题目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过于敏感而未接受。
6年前,我预期台湾经济势在两岸关系可望和缓的前景之下,将再度出现荣景,因而挺身号召百万台商返乡投资,并率先举家回台投资。近些年来,台湾政经发展与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的趋势,大致符合了我当初的预期。
赴大陆投资25年来,不管两岸政经环境如何消长变化,我一直秉持「爱与和平」的理念,以爱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关系,致力于两岸的公益活动,并进一步推动两岸交流。除了善尽企业家在两岸经营事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外,我也一直本着应该「为两岸做有意义的事」,作为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
在我为「两岸和平」理念奔走的时候,很多人问过我:身为企业家,而非两岸问题学者专家,怎么会提出这样的理念?又为了什么这样努力?
我的答案都是相同的。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也会不假思索立刻回答:「这是众人的志业,也就是我的志业」,「我希望尽一己微薄之力,与两岸各界的有志之士,携手逐步化解两岸制度之争,为两岸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略尽绵薄之力,方不负此生」。
回台6年来,为了事业我仍然四处奔忙,但心中的理想却愈来愈浓。偶然的休假、或每个夜阑人静的时分,我会拾起纸笔,描绘我脑中的「和平蓝图」,记录诸多先进与学者专家的指教,思索知识激盪后沉淀出的心得,希望有一天让我的理念成形。
经过不断地努力,我完成了「筹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国两治』民主实验区」论文。并在由我捐助成立的财团法人「爱与和平基金会」主办的「第一届爱与和平论坛」中首次公开发表。我的论文主张,在平潭创设「民主实验区」,希望抛砖引玉,让两岸各界广泛探讨,为未来实现两岸和平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写「民主是个好东西」的大陆权威学者俞可平提出过「增量民主」的概念,而我提出在平潭创设「民主实验区」的想法,和俞教授的概念相当程度若合符节。
尽管平潭目前的各项规划与建设内容,距离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家园的目标有很大的落差,但诚如我在2011年4月14日给大陆中央提出的「平潭建言」所建议,北京应尽速改弦易辙,将政策与资金完全到位,并将平潭定位为「民主实验区」,再架构为双方共同建造的共同家园;一旦能将平潭形成民主机制的试点,相信两岸未来选在平潭签署50年和平协议,不是没有可能。
在我提出这个想法后,有幸在海内外各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回响,包括大陆国台办、两岸三地学者专家、台湾各党派人士,惠予不少的评价与指正,德不孤,必有邻,更加激励我将论文汇编出书的勇气。
第一届爱与和平论坛的广邀贵宾,突破政党藩篱,成为探讨两岸政治议题的跨党派平台,我认为只要敞开心胸,以国家利益及人民福祉出发,意识形态的恶斗终会消弭,爱与和平基金会非常愿意扮演这样的桥樑角色。
同样的,我的新书经两岸三地各界指正,广纳诸多先进的建言与高见,也在扮演着桥梁角色。因而我将本书取名为「和解」,希望由台湾各党派初步的理解,进化至两岸间的和解,再让两岸能携手合作,创造永远的和平。
出版这本新书,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及体谅,过去我的周末假日常埋没于书桌纸笔,陪伴两岸学者度过,牺牲不少与家人共渡的美好时光。其次,我要谢谢两岸三地党政首长、各界先进惠赐的宏论或箴言,还有不吝评论指正、(革更)策及鼓励,为本书增光;我也要感谢基金会同仁及义工们的协助策划、联系和校稿;最后,我要感谢中时集团商讯文化事业公司的协助出版,让本书得以顺利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理想的中国民主,创造更多可能。
推荐序
为民族立生命 为两岸谋和平
基于作为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使命,本着为中华民族立生命、为台海两岸谋和平的理念,本人在2005年关键的时刻访问大陆,展开「和平之旅」,并与胡锦涛总书记达成了五项「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共识。在此共识基础上,近几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不仅恢复两岸协商,开启了两岸双向的交流,也奠定了两岸关系逐步迈向和平繁荣道路的基础。
从1895年甲午战争至今,台湾与大陆分离已逾百年;自1949年两岸分治,也逾一甲子,两岸关系虽然并非一蹴可几,但回顾这短短几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更加促使本人深信,当代的有志之士只要秉持理念,正视世界潮流与时代的演进,充分发挥智慧,就能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即便现在的主客观条件还不成熟,我们也必须先做好准备,提出想法──那怕只是出一本书、开一场会──只要是为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大家都应该一同努力。
本人长期努力的目标,就是期望能为人民谋福,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包括台湾两千三百万同胞,以及广大的大陆同胞。而「和平之旅」的目的,就在于建构平台,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毕竟,有了和平,才能长治久安,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社会安和乐利,造福人民。
因此,看到邓文聪董事长成立「爱与和平基金会」,宣扬「以爱促进和平」的理念,并广邀两岸学者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令人深刻感受到一个企业家对于两岸和平的企盼。对于「和平之旅」能够获得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并以实际行动来宣扬理念,本人更深感欣慰。
事实上,解决两岸政治上的分歧,并无快速良方,而需要两岸人民长期持续交流,让彼此之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越来越接近,届时,再大的争议也都能迎刃而解。
「春风终解千层雪,海水犹连两岸心」。本人坚信,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希望,也是台湾人民所认同的道路。我们应竭尽所能,一步一脚印,为两岸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共同促进民族的兴盛。
连战
「民主」才是最大的公约数
对于台湾2300万人民而言,「民主」不仅是国家体制的基础,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长期以来,民主进步党始终坚信,「民主」是超越族群、超越国界,是全球人民所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因此,我们除了致力于推动台湾的民主改革外,也关注全世界的民主发展──其中当然包括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内。
可以说,正是民主价值的选择与实践,突显出了台湾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从过去到现在,民主进步党始终坚持,对于台湾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可以保持着开放的选项,但必须经由2300万台湾民众的同意,因为这正是台湾民主价值的彰显。而我们也深信,民主将是解决争议,共同追求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的关键基石。
邓文聪董事长以一个企业家的身分,筹办「财团法人爱与和平基金会」,对于海崃两岸和平发展的用心,令人相当感佩;此次透过撰述《和解──筹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国两治」民主实验区》这本专书,具体勾勒其个人对于推动中国民主化的构想,更见其寓理念于实践之中的远见。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海崃两岸发展的台商,邓董事长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关照,在本书中提出了中国应该朝向民主制度价值发展的具体主张,甚至更大声疾唿,台湾应该提供过去民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让中国的民主改革更为顺遂。邓董事长前瞻而又务实的创见,突显出了「民主」才是最大的公约数,颇值得双方、乃至于全球关切中国民主化议题的有识之士深思。
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创造海崃两岸的和平,不仅为国际所乐见,更是民主台湾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我们也再次唿吁中国政府,必须正视人民要求实施民主的声音,启动政治改革,朝向民主化发展。唯有民主,才是让人民掌握幸福、让社会真正和谐、让双方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
邓董事长的创见,或许能够在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上,激盪出更多的火花,为中国的民主化论述,带来不同的视野与想像。这本专论,不仅台湾与中国关心海崃两岸未来的人士应该深入研究,相信国际社会也应慎重思考、面对其中发人省思的见解与建议。
吴乃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