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最动盪的时代,年纪轻轻就和家人在前线历经劫难,从对日抗战到国共内战,经历过武汉大撤退、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湘桂大撤退。十五岁父母双亡,成为军中遗孤,被蒋宋美龄夫人收容;十六岁时接受特殊职前训练,担任过粮食部部长徐堪的电话秘书、孔祥熙的晋华贸易公司证券交易员、行政院秘书长贾景德的秘书。
战乱中,九死一生,好几次与死神擦身而过,也有过刻骨铭心的烽火儿女情。民国三十八年底,在国府撤台的过程中,奉命紧急将各部会大印就地埋藏,并带领川康滇边区调查处处长甘青山等二十四位调查员,一路自成都、重庆、武汉、深圳至香港,历经六个月的颠沛流离,辗转逃难,才来到台湾。
当时她一无所有,靠人接济,当过印刷厂的校对,也曾经为了一顿午餐去当朱光润(蒋中正秘书周宏涛的太太)牙医诊所的护士。她跟蒋经国于中央干校研究部一期的学生江海东、王昇、李焕、江国栋、潘振球是哥儿们;民国四十四年,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夫人陈香梅,在台北办「中西妇女服装义演」,她和当时还在唸成功高中的蒋孝文去抗议。
她盖过贩厝,也曾经跟侯庭督等成立太平洋公证公司,以及包括周氏钢铁、中泉金属工业、国华木业、中央开放医院(今中山纪念医院)……等「周式企业」集团的七家公司。民国七十九年,更与吴东贤等企业家一起组织、成立了工商建设研究会。
后来接受征召,从事政治基层工作,曾任台北市大安区龙阵里里长、大安区调解委员会主席、大安区改善民俗实践委员会委员,发明「守望相助委员会」,担任台北市警友会监事、中华民国警察之友会理事,成立台北妇女自强协会,前后长达四十年,帮助无数平民百姓解决疑难杂症。
她在民间深耕,游走府院高层间,和中华民国历任元首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都曾经有过交集。蒋中正总爱「小美琳!小美琳!」地叫她,蒋经国则唤她「小妹」,李登辉在台北市市长任内到美国旧金山访问,是她开车载着他四处趴趴走……
本书特色
出生在最动盪时代的一介女子,与历史名流或同生共死或擦身而过,听她娓娓诉说她的故事,就是走过一部台湾历史。
作者简介
周敏
原是湖北大户人家的二小姐,祖父交游多党国元老,如蒋中正、贾景德、乔义生……;父亲是黄埔三期的中将,母亲是满清皇族后裔;家族与史上着名政商多有关连,且多人任驻外大使。
她出生在最动盪的时代,年纪轻轻就和家人在前线历经劫难,好几次与死神擦身而过。民国三十八年底国府撤台,历经六个月的颠沛流离,辗转逃难,才来到台湾。后来结婚生子,并接受征召,从事政府基层工作,立志帮助平民百姓解决疑难杂症,在民间深耕,游走府院高层间,和中华民国历任元首都曾经有过交集。
直到今天,许多党政人物,不分蓝绿派系,认识她的人见到她,都会叫一声「周阿姨」。
自序 ………………………………………………………………… 002
第1部 九死一生,走过1937 ~ 1949
第1章 周有菊……………………………………… 010
我姓周,本名有菊。「有」字是行辈,「菊」字是因为我在秋天出生。老家在湖北江陵,位于沙市中心的九十舖,古今很多名人都曾旅居或游历过的好地方。湖南湘乡张伯纯家跟我们家也有亲戚关系,因此我唤前考试委员张默君「二表姑」,表姑丈邵元沖则是国父遗嘱的见证人。
第2章 二小姐……………………………………… 020
我的祖父在日本留学时结交许多政要,认识了蒋公,而父亲自黄埔三期毕业即追随蒋公革命。抗战期间,军眷跟着部队迁到前线的常德,大家都叫我「二小姐」,大小姐是我最亲的堂姊。我在这里曾拥有最美的回忆,但父母相继过世后,经历常德会战、湘桂大撤退,让我的世界整个都变了样。
第3章 周敏………………………………………… 039
我在通过高中检定考后,进入特种通讯工作人员训练班。之后被派到粮食部工作,接触当时许多政要及军统局成员,也谈了段差点让我丢了命的恋情。到孔家的晋华贸易公司上班是我人生的转捩点,蒋经国上海打虎就在这时候,后来上海快沦陷了,我就改名「周敏」,跟着阎钖山的干部去到台湾、又回重庆,随后历经艰险的逃命过程才逃离铁幕。
第2部 扎根台湾,走过风雨飘摇的时代
第4章 周德琳……………………………………… 090
我孑然一身来到台湾,初期生活得靠人接济,后来工作、查案、受训等,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周力行案、黄八妹事件、张昌年挟金失踪案,我都有参与协助调查。这其间,我还设法协助堂哥来台,也用「周德琳」这个名字,在政府的安排下进入东吴读书……
第5章 裔太太……………………………………… 106
我结婚了。先生姓裔,我的身分很自然地变成「裔太太」。在随先生工作搬迁的那几年,我生了两女一男,一家五口的生活还算稳定,有状况也都能逢兇化吉,没想到因为周氏企业事件,蒋经国会要我把孩子送出国避祸。而在更早之前,二表姑和姊姊两家人的生活也遭逢变故……
第6章 小妹………………………………………… 124
我曾被惜字如金的蒋经国骂过三次。他的几个重要学生,包括江海东、王昇、李焕、潘振球、江国栋、宋时选,我全都认识。说起我与蒋经国的渊源,要追溯到民国三十三年,那时我才十六岁,干校的兄长都叫我「小妹」,所以他有时叫我本名「有菊」,有时叫我「小妹」。
第3部 致力基层,走过经济起飞的岁月
第7章 周美琳……………………………………… 148
我与蒋夫人的渊源要比蒋经国还早些。逃回重庆后,我能够有书唸、有饭吃,靠的就是蒋夫人开办的收容站及进修班。蒋夫人要我们叫她「妈咪」,日后我也跟随她积极投入妇女工作。民国五十几年时,蒋妈咪常找我,她和蒋公都很喜欢我,那时大家都叫我「小美琳」。
第8章 周阿姨……………………………………… 172
我在搬到华侨二村后,接任福委会总干事一职,后来又当上里长、调解会主席,从此展开近四十年的基层工作,把守望相助推广至全台,这时候大家都叫我「周阿姨」。我和历任总统都有交集,与黄大洲、廖兆祥也有来往,警政界关系都好,事半功倍,所以大家都喜欢找我帮忙。
第9章 周大姊……………………………………… 211
我和很多立委都熟,尤其是东北籍的,他们很多都认识或听说过我母亲。太平洋公证公司的成立,成员除了我,还包括不少立委。公司转让后,我后来又做了些生意,其中以中央医院着力最多,只可惜因故不得不易手。在工商建研会中,由于我的年纪较大,包括赵藤雄、吴东贤,大家都叫我「周大姊」。
跋──江水又东 …………………………………………………… 2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